免疫沉澱 (Immunoprecipitation,IP) 是利用抗原抗體特異性反應純化富集目的蛋白的一種方法。抗體與細胞裂解液或表達上清中相應的蛋白結合後,再與ProteinA/G偶聯的agarose或Sepharose珠子孵育,通過離心得到珠子-蛋白A/G-抗體-目的蛋白複合物,沉澱經過洗滌後,重懸於電泳上樣緩衝液,煮沸5-10min,在高溫及還原劑的作用下,抗原與抗體解離,離心收集上清,上清中包括抗體、目的蛋白和少量的雜蛋白。
在免疫沉澱實驗後的WB驗證環節中,當使用常規的 Anti-IgG (H+L) 酶標二抗時,通常會出現對應免疫沉澱一抗變性後產生的重鏈(50kDa)和輕鏈(25kDa)兩條帶。如果檢測的目的蛋白分子量在此附近時,就會受到這兩條帶的幹擾。
如何避免IP檢測過程中的重、輕鏈幹擾?
一般解決辦法:選擇不同種屬來源的一抗分別進行IP和WB實驗,然後再選擇無種屬交叉反應的二抗進行WB實驗;這種方案相對來說比較昂貴,需要買兩個一抗和兩個對應的二抗。
Abbkine解決方案:產生此問題的重點在於實驗中目的蛋白的信號模糊,無法進行判斷,那就需要在根本上將幹擾的信號降到最低,而IPKine系列二抗經過特別設計和優化,可以和重/輕鏈特異性結合從而明顯看到目的蛋白信號。如果目的條帶在55kDa左右,可以通過選擇與輕鏈特異性結合的二抗,來消除重鏈條帶對目的蛋白檢測的幹擾。如下圖:
IPKine是一系列新型的二抗產品,能有效解決IP-WB後的輕/重鏈幹擾問題。IPKine系列二抗經過特別優化,不會與IgG的輕/重鏈分子結合,只識別IgG分子的重/輕鏈部分,從而能有效解決IP實驗後的WB檢測中面臨的輕/重鏈幹擾信號降到最低。
另外,IPKine系列二抗經過特別優化,其針對目的種屬的特異性非常高,同時針對其他非目的種屬的抗體分子的非特異性結合降到最低,從而有效避免了二抗與樣本內免疫球蛋白分子的非特異性雜交,提高實驗的特異性和信噪比。
IP實驗常見問題匯總:
文章來源:每日生物評論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每日生物評論,或Bio-review
用最專業的精神,開放性的思維,與你一起探索行業走向,快速了解這個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