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仔細研究原種底下的亞種(subspecies)變種(variety)或栽培品種(cultivar),就必須用「三名法」。阿拉比卡底下的品種鐵比卡、波旁,以及坎尼佛拉底下的品種羅布斯塔,就得以三名法來表現。
先以鐵比卡的學名Coffea Arabica L.var.typica Cramer來解釋。從二名法只能看到屬名與種名,也就是Coffea Arabica L.,因此必須再加入第三項的變種名(或品種名),才能呈現出鐵比卡的位置。
三名法=屬名(1)+種名(2)+命名者縮寫(3)+變種(亞種或品種名)+命名者縮寫
舉例說明:
1、鐵比卡學名Coffea Arabica L. var.typica Cramer,解析如下:
Coffea(屬名)arabica(種名)L.(林奈縮寫)var.(變種)typica(鐵比卡)Cramer
Var.為變種variety的縮寫,Carmer為命名者姓氏
白話文為:咖啡屬底下,阿拉比卡種,林奈命名,其變種鐵比卡,克拉莫命名但方便起見,常省略命名者縮寫,可簡化為:Coffea Arabica var.typica
*拉丁文typica等同英文的typical,中文意為「典型的、代表性的」,植物學家認為鐵比卡最接近阿拉比卡的原種。從學名可知,鐵比卡是阿拉比卡的代表及典型樹種,阿拉比卡麾下的無數變種或品種皆衍生自鐵比卡。學界已將鐵比卡視同阿拉比卡的代言人了,所有的基因或品種比較,均以鐵比卡為標準。
*歐洲人是在葉門發現咖啡樹的,故以拉丁文arabica即「阿拉伯的」為種名,彰顯她與阿拉比卡的淵源。
2、波旁學名:Coffea Arabica L.var.bourbon Rodr.Ex Choussy
白話文為:咖啡屬底下,阿拉伯的種,林奈命名,其變種波旁,羅德與喬西共同命名,可簡化為:Coffea Arabica var.bourbon
3、坎尼佛拉變種羅布斯塔學名為:
Coffea canephora Pierre ex A. Froehner var. robusta(Linden)A.Chev.1947
白話文為:咖啡屬底下,坎尼佛拉種,皮耶與佛納命名其變種羅布斯塔,由林登與謝瓦利耶於1947年命名
可簡化為:Coffea canephora var.robusta
4、坎尼佛拉另一變種恩幹達學名為:
Coffea canephora var.nganda Haarer,1962
白話文為:咖啡屬底下,坎尼佛拉種,其變種恩幹達,1962年哈勒命名
5、肯亞知名的培育品種SL28和混血品種Ruiru 11的簡化學名為:
Coffea arabica cv. SL28(cv為培育cultivar縮寫)和Coffea arabica cv. Ruiru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