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跑|究竟要跑多久才會產生「跑者的愉悅感」?

2020-12-03 吳棟陪你跑

大多數跑步的人,都有體會過跑步所帶來的好心情,但要跑多久才能有這種所謂的「跑者愉悅感」呢?

根據發表在美國運動醫學會期刊的一項研究指出,在跑步機上花30分鐘,就足以解除嚴重憂鬱的症狀。

這項研究主題是急性運動對於重度抑鬱症患者情緒和幸福感的影響。研究者招募了40名(男15、女25)接受重度抑鬱症治療的患者,將他們分為兩組,一組在跑步機上進行一次性的30分鐘中等強度跑步,另一組則30分鐘安靜休息,接著調查他們情緒狀態的改變。

結果發現,雖然兩組在心理困擾、憂鬱、混亂、疲勞、緊張和憤怒等情緒都有相似的降低趨勢,但只有運動組的人明顯增加了積極的幸福感、活力指標也顯著增加。

上述研究說明,不僅經常跑步讓人心情愉快,連一次性的跑步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都能在短短30分鐘內獲得改善。一些研究更顯示,有氧運動在治療輕度至中度抑鬱症上,與抗憂鬱藥物有同等效果,且運動的副作用相對有益,包括改善健康、體重控制,而不像藥物那樣會產生腹脹、性功能障礙等副作用

因此,目前在澳洲、英國、荷蘭等國家,抑鬱症治療的官方指導方針就將運動作為第一線治療(最初步基礎的治療)。

身體活動如何能改變心理?

在許多研究受試者和疾病患者身上已被證實,人體在某些活動中,例如長時間、連續、中等強度至高強度的運動,以及深呼吸等會促進腦內啡(Endorphins,安多芬)的分泌,而腦內啡的效用就如同醫療用的嗎啡,能讓人產生愉悅感。常在馬拉松界聽聞的「跑者的愉悅感」(Runner's High),就是指當運動量超過某一階段時,體內便會分泌腦內啡。

不只有腦內啡,亞利桑那大學人類學教授David Raichlen曾測量跑者、狗和雪貂在跑前和跑後的「內源性大麻素」濃度,結果發現,跑步不只促進腦內啡,內源性大麻素濃度同樣也升高,而內源性大麻素和腦內啡、血清素及多巴胺的運作方式十分類似,都可以解釋為產生「跑者的愉悅感」因素之一。這些化合物在記憶、平衡、運動、免疫力和神經保護作用等人體基本功能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有運動習慣者從跑步中獲益更大

2008年發表在復健醫學檔案的一項研究中,研究者請超級馬拉松選手、有常規運動習慣者及無運動習慣者,以自身感覺稍微困難的速度走或跑30分鐘。訓練之後,每個人的情緒都獲得改善,但超馬選手和常規運動習慣者的獲益幅度是無運動習慣者的兩倍。

更值得玩味的是,超馬選手和常規運動者在運動後,比運動前有更大的活力與更少的疲勞,但無運動習慣者對此無感。

美國運動心理學領域領導人物、愛荷華州立大學教授Panteleimon·Ekkekakis分析上述原因:跑者可以長時間保持良好的配速與節奏,不會進入無氧狀態,而這是可以促進改善情緒的生理機制。至於久坐不動的人無氧閾值非常低,稍微運動幾下就很容易進入無氧區域(運動者體內出現明顯無氧徵兆的臨界點或界線),因此改善情緒的獲益較低。

看完這篇文章,無論有沒有跑步經驗的你,當下一次憂鬱情緒來襲時,你知道該做什麼了吧?

——資料來源:BUSINESSINSIDER, Runners World, 國家地理

相關焦點

  • 地球越變越暖,跑者越跑越慢?
    隨著全球變暖的趨勢,跑者馬拉松完賽時間平均每年都以+6秒的速度變慢。愛跑步的人在變多,參加馬拉松的跑者在變多,賽事也在數量和質量上逐年上升,但是海外運動媒體在聯合大數據機構進行統計分析之後,卻得出了一個意外的結果——跑者們在越跑越慢。
  • 跑者,管理好你的壓力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跑者如何應對跑步帶來的壓力。壓力的產生我們先要了解壓力的怎麼產生的。通過生理-社會-心理學取向的角度,可以將壓力的產生理解為一種複雜的身心歷程,包含以下三個部分:首先,壓力的產生需要有一個情景或刺激,具有威脅或傷害個人的潛在因素,即壓力源。
  • 一次失敗的晨跑,帶給我生活的感悟!
    帶上口罩跑步並不是一個好的體驗,沒人時或者人少處便自己把口罩摘到下巴以下了,空氣這麼好,深呼吸幾次都覺得心情愉悅了。如我所料,今天的晨跑異常艱難,5公裡都未跑完就覺得身體吃不消了,呼吸急促,只得慢下來在公園走走。但每次看到其他人從你身旁、從你眼前跑過,步伐還輕快得很,便又想跟上節奏跑起來。差距是有的,今天的跑步整體都有些拖沓的感覺,被動的感覺。
  • 跑者high: 比男歡女愛讓你更嗨
    原標題:跑者high: 比男歡女愛讓你更嗨 愛情是什麼愛情其實就是因為相關的人和事物促使腦裡產生大量多巴胺導致的結果。吸菸和吸毒都可以增加多巴胺的分泌,使上癮者感到開心及興奮。
  • 跑完全程馬拉松後再回過頭跑五公裡是種什麼體驗?
    ,為的就是及時幫助身體不適跑者。高強度的運動,導致肌肉長時間處於緊繃狀態,很難在短時間內恢復正常,至少得一周以上才能恢復到跑前的狀態,且在恢復的這段時間內不管是腿還是手臂都會有很明顯的酸痛感。這是因為我們跑馬拉松的時候身體分泌的大量乳酸隨血液的流動都堆積在四肢,導致我們四肢出現明顯的酸痛感,也需要時間消耗,才能恢復。
  • 比全馬跑者耐力更好的人 是馬拉松攝影師
    對於跑者來說一場馬拉松跑多遠?最短5公裡最長42.195公裡耗時多久?最快1小時59分40秒最慢6個小時對於另一群人來說一場馬拉松跑多遠?42.195公裡乘以2耗時多久?同時在現場你會見到各類造型別致的跑者、跑團。誰是最可愛的人?馬拉松跑者們面對鏡頭,從來都是慷慨。
  • 萬餘名跑友匯集成都!一座有溫度的城,陪你跑一場熱血沸騰的馬拉松
    ▲2020年11月29日,成都馬拉鬆開跑,參賽跑者從金 沙遺址博物館起點出發。     ▲2020年11月29日,成都馬拉鬆開跑,參賽跑者從金 沙遺址博物館起點出發。據說可以見到所有跑者!」「我爸爸中籤啦,想當終點志願者給他驚喜!」……「成馬」季還沒開啟,共青團成都市的微信後臺就收到了來自各方的「強勢諮詢」。  2020成都馬拉松志願者首次開啟高校統一組織與社會化招募,報名連結開啟後創下一分鐘搶完的記錄,被網友戲稱「堪比頂流的演唱會門票」「要換5G手機了」。不領工資還要在寒風中為馬拉松選手們服務,志願者們為啥搶著上?
  • 跑者必須知道的5個知識點,你不知道還敢跑?
    每天跑五公裡,堅持三年的人和三年都不怎麼跑步的人肯定會有質的差別,但是並不是說跑步就是獨一無二的選擇。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肯定都有自己不同的運動方式。今天我們就給大家分享一些跑步必備常識。1、壓縮腿套的作用。很多人在跑步的過程中容易造成肌肉拉伸或者小腿抽筋等問題,尤其是那些參加長距離馬拉松的跑者,這個時候壓縮腿套就可以派上用場了。
  • 跑者課堂丨對於持久無傷跑步的終極歸納:跑者需要遵循的三大要素
    為了獲得三大素質,你就應該進行耐力訓練、力量訓練和柔韌訓練三大訓練,很多跑者只是跑,也即只是訓練了耐力素質,而忽視了力量訓練; 建議跑者每周應當進行1-2次力量訓練,這對於提升跑步能力和預防傷痛是十分重要的。
  • 燃燒大數據 | 地球越變越暖,跑者越跑越慢?
    調查人員顯示使用了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相關數據,演算得出地球平均每年的氣溫要上升0.07華氏度(換算成攝氏度就更小了),雖然這個氣溫變化的數據看起來微小不值一提,但逐年累加之後,也在對地球——對在地球上奔跑的跑者們產生著巨大的影響。跑者們或者是閱讀過相關的資料,或者是自己也有親身體驗,清楚地知道氣溫對於我們最終跑步結果的影響。
  • 跑者親述:作為一個黑人,在美國街頭跑步是一種怎麼樣的體驗
    在看過Ahmaud被槍殺的視頻之後,這些黑人跑者無不擔心同樣殘忍可怕的劇情會發生在自己身上,而其實,這種擔心、疑慮、恐慌並不是被此次案件所引發的,它由來已久,幾乎每一個美國黑人跑者都有過關於「種族歧視」的不堪回首的跑步經歷。
  • 田徑5千米跑和5公裡健身跑的區別在哪裡?普通跑者需要分清楚
    而後者是為了健身。田徑5千米跑的參與者以田徑運動員居多,這些人代表專業水準。而健身5千米跑則以普通大眾為主,即使其中的大神級隊員,和專業運動員比起來基本都是業餘水平。普通跑者在在5公裡跑的過程中,要處理好健身和挑戰身體極限的關係。
  • 到今天為止,我累計跑了1000公裡
    從2018年5月下旬開始跑步到今天為止,一共跑了267次,最遠裡程21.1公裡,平均配速8分15秒。從這個數據中可以看出我並不是每天都能跑5公裡甚至10公裡的大神,中間由於髂脛束綜合症和今年的疫情,有較長時間跑量劇減和歇跑。所以自我評價我並不是一個非常勤勉的跑者。
  • 一根玉米的熱量要跑2.38公裡 你吃進去的要跑多久才能消耗掉?
    近日,俄羅斯一家關注健康飲食的網站推出了一組照片,「簡單粗暴」地告訴大家:要跑多遠才能消化這些食物。比如消耗一根玉米的熱量要跑2.38公裡、一個芝士漢堡是4.05公裡、一個蘋果是0.89公裡……這一組照片推出後,在網絡上和微信朋友圈中瘋傳,這種把不同食物和跑步距離之間建立等式的方式,讓大家看了後都是心有餘悸。
  • 月跑量300公裡是如何做到的?是全馬330以內跑者的標配嗎?
    沒有跑量積累就無法打下堅實的耐力基礎,雖然不乏天賦異稟者用較少的跑量就能達到比較好的成績,也有很多人聲稱要避免垃圾跑量。 總體而言,小編還是不太相信沒有跑量作為基礎,能取得相對比較好的成績,特別是對於訓練時間有限、訓練水平有限的大眾跑者而言。
  • 每次要跑多久?你知道這2個問題的答案嗎?
    但是許多人雖然熱愛跑步,心中卻沒有很明確的關於跑步知識的掌握,比如跑步一周應該跑幾次這個問題,每次又要跑多久時間是最佳的?很多人聽到這個問題,覺得很茫然,一時間也難以回答上來。許多人覺得跑步強調"堅持"這兩個字,堅持就是每天都必須跑,每天堅持著,不間斷的努力著,才有最好的效果。他們可能還會認為減肥瘦身和跑步的時間也有關係,你跑的時間越久,你肯定是最早瘦下來的那一個。
  • 5公裡跑多少分鐘,就是什麼樣的等級?不是誰都能天天跑步
    跑步,能夠使人心生愉悅。在充滿矛盾,或是不起眼的生活裡,通過跑步能夠擁有一時的快樂與滿足,這是挺難得的時光。跑步,就是有著這樣神奇的功效,相信很多人都能感同身受。正因為跑步能夠讓人身體健康,更能讓人心情愉悅。很多熱愛跑步的人,天天都在跑步。
  • 中國最年長的六星跑者新目標:7天「跑」完7大洲馬拉松
    他是中國最年長的六星跑者。登過珠峰、跑過戈壁,獲得了無數馬拉松愛好者夢寐以求的「六星跑者」殊榮,甚至在冰雪覆蓋的南極和北極,都留下了他奔跑的足跡。「你可以選擇朝著任何方向跑,快慢由自己掌握。如果感覺到了風,就迎著風跑,如果發現了新的風景,就聽從你的腳步去追尋。」——美國田徑運動員傑西·歐文斯,曾這樣去描述奔跑的美妙。
  • 跑馬拉松30公裡就撞牆?我要把這牆撞得粉碎
    資深老鳥跑者們紛紛準備重披戰袍,回歸跑道、山野中,還有許多新手跑友們,也在籌備著自己的第一個馬拉松之旅。 每1g糖產生4千卡的熱量,那麼體內的全部供能將產生: (6+94+410)×4=2040千卡的熱量 再假設,這位跑者平均每跑1公裡需要燃燒60千卡的熱量,那麼: 脂肪:58500÷60=975公裡
  • 如果跑者遇上黑熊,我們能跑贏嗎?
    有很多跑友在群裡討論,如果是咱們跑者遇上了黑熊,除了被吃掉,我們還有其他的自救出路嗎?我們和黑熊賽跑,跑得贏嗎?我們今天就來和大家一起聊聊,在生物界中,人類跑步到底算怎麼個平均水平。首先來說說近期的熱點事件主人公——黑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