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帶你看生物類似藥免疫原性如何做

2021-03-04 佛系小欣

參考文獻

1,Clinical Immunogenicity Considerations forBiosimilar and Interchangeable Insulin Products

https://www.fda.gov/regulatory-information/search-fda-guidance-documents/clinical-immunogenicity-considerations-biosimilar-and-interchangeable-insulin-products

2,ImmunogenicityRelated Considerations for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Guidance for Industry

https://www.fda.gov/media/88253/download

3,Recommend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Validation of Immunogenicity Assays in Support of Biosimilar Programs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31792633

  2019.12.02,AAPS雜誌發表了生物類似藥免疫原性方法驗證的白皮書,小欣帶你來解讀。生物類似藥在研發周期內需要在理化性質,生物活性,藥代動力學行為,有效性及安全性,特別是免疫原性等多方面證明與原研藥具有可比性。其中免疫原性的對比可以反映出體內生物類似藥和原研藥可能存在的差異。臨床中兩者在免疫反應上的可比性是證明生物類似藥與原研類似的重要環節。

  免疫原性評價離不開抗藥抗體的檢測,如何經濟有效並且符合法規要求的進行生物類似藥(後文也簡稱「類似藥」)的免疫原性評價是大家非常關心的話題。接下來在文中將一一為大家揭曉。

 

說在前面

        ADA方法的成功與否在於合理的試驗設計。如何在達到分析靈敏度的要求下,同時兼顧方法的藥物耐受及對靶點幹擾(如有)的抗幹擾程度是個需要在每個藥物抗藥抗體評價時重點考慮的問題(筆者在這方面栽過不少坑)。有多種分析模式可供選擇,如酸化,吸附,均相等。具體選擇何種分析模式需要綜合考慮待測樣品中的藥物濃度,靶點情況等。

 

檢測方法的選擇

One assay VS Two assay—一句話「one assay,用它!」

  一般而言,考慮經濟性,操作方便程度,基於生物類似藥進行驗證的one assay更為推薦。

  生物類似藥進行對比的時候至少會有1種原研進行對照(有時會同時對比美產(US)或歐產(EU))。採用one assay最顯著的優勢是可以用1個方法完成不同給藥樣品的檢測,大大降低工作量及檢測的花費。同時可以很好的避免因採用不同方法所帶來的系統變異。另一個選擇one assay的好處是,one assay基於生物類似藥進行開發和驗證,因此可以很好的保證機體針對生物類似藥的抗藥抗體的檢出,並且可以有效的判斷類似藥是否比原研藥免疫原性更強。但是one assay也有一個問題,就是無法識別出針對原研獨特表位的抗藥抗體,可能會低估原研藥的免疫原性(因為使用的試劑是類似藥,不過考慮到類似藥和原研的可比性是應該體現在類似藥免疫原性相當或更好這個點上,這個問題也算是瑕不掩瑜)。

  敲黑板!最最具有說服力的一點是,多個類似藥都用one assay進行檢測,並且都已經被監管機構批准了。

  像本山大叔說的:就這,還要啥自行車啊,整就對了。

       Two assays相比下來缺點就有點遮蔽它的優點了。比如,需要有充足的證明來說明兩套或者多套方法是效能等同的;不同給藥的樣品需要用對應的方法檢測(雙盲試驗就需要揭盲檢測了),或者所有樣品用不同方法全部檢測(經濟性,數據對比性,耗時都存在問題)。所以沒辦法two assays大部分情況都是要坐冷板凳了。

 

遵循法規

大原則遵循免疫原性指導原則,但也有特殊考量

  生物類似藥抗藥抗體檢測方法在法規上也是遵循FDA免疫原性指導原則要求。(傳送門2019版FDA免疫原性指導原則解讀(精編版附筆者觀點) 目前仍無針對生物類似藥免疫原性如何評價的指導原則。但是對於生物類似藥裡面2個特殊的品類:肝素和胰島素,FDA有發布專門的免疫原性評價指導原則可供參考(見參考文獻)。

分析平臺的選擇

新方法不要排斥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在進行類似藥和原研抗藥抗體檢測時需要考量新技術和新方法是否能帶來更好的驗證參數。因為原研藥物往往是多年前用老方法老技術進行的分析。在進行對比時需要考慮採用相對更好的技術,並遵循當前的法規進行對比。不過說句老實話,方法也不是越靈敏越好,對於抗藥抗體檢測,技術的選擇需要通盤考慮。

 

陽性對照抗體的選擇

採用針對類似藥免疫得到的陽性對照

  陽性對照抗體就像普通抗藥抗體選擇時一樣,推薦還是免疫動物獲得(而且因為類似藥更關注的點是要類似,因此如果有多個陽性對照抗體可供選擇是最好的可以以防萬一)。在類似藥評價時,推薦採用類似藥進行動物免疫。那是不是用針對原研的陽性對照抗體就不行呢。還真不是這麼回事,但是需要額外考量多個因素(識別位點是否是原研特有的,對於類似藥免疫原性識別位點的代表性如何),並且需要結合最終結果進行判斷(一想到這麼麻煩,還一堆問題,還是放棄吧)。

 

方法開發

提前探好雷

  方法開發對於免疫原性方法來說是極其重要的,驗證階段需要考察的參數需要在方法開發階段儘量進行考量。如果你認為方法開發就是拉個曲線,那就大錯特錯了。

  對於生物類似藥抗藥抗體方法的開發,就是要在早期發現類似藥和原研的差異,避免更大的損失。一般而言,在方法開發時需要在藥物競爭等同性,藥物耐受方面進行類似藥和原研藥的對比。

 藥物競爭等同性(英文直譯為抗原等同性)

  考察的是同一濃度陽性對照抗體與類似藥和原研的競爭是否等同。通過在同一濃度陽性對照抗體中外加不同濃度的藥物,觀察抑制曲線的變化。一般而言,類似藥和原研應具有可比性,即2條抑制曲線應儘量重合。如下圖所示:

確證試驗

  對於類似藥評價而言在方法開發時還需要考察外加類似藥或原研時確證試驗的結果是否類似。一般採用10個個體進行外加來進行對比。

藥物耐受

  與藥物競爭等同性類似,選取不同濃度水平的陽性對照抗體(往往會選擇100 ng/ml水平的陽性對照抗體),外加不同濃度的類似藥或原研,如下圖。在臨界值水平時所得的藥物耐受參數應可比。此處如果有多個陽性對照抗體可以較好的判斷類似藥和原研的差異程度。此驗證參數在實際操作時可以與藥物競爭等同性試驗合併進行。

 

驗證參數

確證臨界值和藥物耐受

  在正式的驗證中除了完成指導原則所要求的驗證項外,還需要加入類似藥的額外考察項—確證臨界值和藥物耐受。

  確證臨界值中考察類似藥和原研所得的確證臨界值是否等同。需要採用統計的原理對數據進行分析(ANOVA和Levene檢驗)。如果不幸沒法通過統計證明外加類似藥和原研的確證臨界值相似。至少需要保證方法檢出的針對類似藥的抗藥抗體的能力高於原研。

  藥物耐受中通過考察不同水平的陽性對照抗體中外加一系列梯度的類似藥和原研獲得方法可分別耐受類似藥和原研的水平。為了證明類似藥和原研的一致性,往往需要證明兩者藥物耐受濃度是一致的(當採用外加濃度直接判斷時,往往以一個稀釋度為判斷標準)。

 

樣品檢測

謹慎解讀

  對於進行生物類似藥和原研對比的臨床試驗,考慮到目前有一部分原研藥已經進入醫保,被廣泛使用,因此在受試者人群中往往會有較大的可能會有前期藥物暴露的可能,亦或是受試者中有預存抗體存在。這些均會導致實際的檢測結果顯現出免疫原性發生率高於原研藥的報導。這些數據的解讀均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如果試驗證明類似藥和原研藥免疫原性情況不同,並且類似藥的免疫原性顯著低於原研藥的結果,那麼需要進一步調查可能的原因(是否是方法過度低估了類似藥的免疫原性,亦或是陽性對照抗體代表性太差)

 

總結一下

  對於生物類似藥免疫原性的評價,需要綜合考量試驗設計,方法設計,方法驗證等方面。一般推薦one assay方法進行抗藥抗體的檢測,在方法學開發階段通過陽性抗體和藥物的競爭來提早發現類似藥和原研的區別,進入驗證階段需要額外驗證兩者確證臨界值和藥物耐受水平的一致性。對於樣品檢測結果需要進行綜合解讀,從而判斷類似藥是否與原研類似。

貓和獅子像也不像,就看你怎麼看。

都讀到這了,如果不麻煩的話,還望多支持哦!

相關焦點

  • 生物類似藥無法複製原研藥 與之相似不相同
    如何規範我國生物類似藥的臨床用藥,幫助醫生和患者正確認識生物類似藥這一新興的概念尤為重要。抓住問題的確定性才是良方Her2在20世紀80年代被發現,之後在乳腺癌中發現過表達的Her2蛋白。進而發現Her2基因擴增是影響乳腺癌生長與轉移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約30%的乳腺癌中可出現Her2基因過度表達,與患者預後較差相關。
  • CFDA發布生物類似藥研發與評價技術指導原則(附全文)
    生物類似藥是指在質量、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與已獲準註冊的參照藥具有相似性的治療用生物製品。由於生物類似藥可以更好地滿足公眾對生物治療產品的需求,有助於提高生物藥的可及性和降低價格,許多國家都十分重視生物類似藥的研發和管理工作,全球已有20餘個國家或組織制定了生物類似藥相關指南。
  • 生物類似藥層見迭出,臨床上可否與原研生物藥分庭抗禮?
    從這一層面也足可見,生物類似藥僅僅是與原研生物藥「類似」「可比」,而絕不可能與原研生物藥一樣,即生物類似藥≠原研生物藥。循證證據:生物類似藥<原研藥從研發階段到臨床實際應用的漫長過程中,原研生物藥歷經大量的臨床試驗及實踐驗證。
  • 一文了解我國抗體藥現狀
    信達生物執行長周勤偉博士曾說,未來10年,中國的抗體藥真有可能實現彎道超車,我們相信科學家們的判斷。那中國抗體藥現狀如何?納入醫保情況,銷售情況?針對一些成熟的靶點,如TNF-α 、her-2、CD20國內企業的布局如何?雙特異性抗體、納米抗體、抗體偶聯藥物國內的競爭格局又將如何?以信達、復宏漢霖為首的抗體藥領先企業發展情況?本文都給到了答案。
  • BioCon2018第五屆中國國際生物類似藥論壇
    演講嘉賓及議題一覽: Elena Wolff-Holz,EMA生物類似藥專家組主席,德國聯邦生物醫藥研究所醫學審評官話題: 現行EMA生物類似藥臨床試驗政策 Patrick Liu
  • 手握國內首個生物類似藥 復宏漢霖能否借力登陸港交所?
    國內首個實現商業化的生物類似藥聆訊後的招股書顯示,復宏漢霖除了已經商業化推出的生物類似藥利妥昔單抗注射液HLX01(商品名:漢利康)外,公司管線中自主開發20種以上候選生物藥及多種腫瘤免疫聯合療法,其中2種候選單抗藥物獲國家藥監局接納新藥藥證申請。
  • 生物類似藥 形相似 質不同丨跨領域多學科專家共話藥物規範...
    專家評語:生物類似藥需嚴格管控,謹慎互換。 國內生物類似藥的研發之路步步驚心:由於生物製劑內在、外在的複雜性,生物類似藥無法做到與原研藥百分之百相同;基於無法完全相同的難題,生物類似藥的驗證之路也更具挑戰性,首先要通過藥學比對,其次要看生物等效比對,在此基礎上進行臨床藥效比對。
  • 腫瘤突變負荷作為免疫治療生物標誌物的挑戰
    影響TMB作為抗癌免疫治療生物標記物的環境和宿主因素幾種不同的因素可能會導致腫瘤細胞基因組的改變,其數量可以通過TMB進行量化。環境因素(例如,紫外線)和DNA編輯錯誤(MSI)導致不同特徵下的突變模式。每一個特徵不僅可能影響突變的數量,還可能影響作為突變體負載的新抗原的質量和免疫原性。
  • 華蘭生物:逐漸形成血液製品、疫苗、創新藥和生物類似藥為核心的大...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4月2日訊,有投資者向華蘭生物提問, 請問未來公司對於血製品、疫苗和單抗有什麼戰略規劃?是希望三者並駕齊驅,還是有所側重?公司回答表示,公司立足血液製品業務,通過提高血漿綜合利用率,注重血液製品的產品結構調整,加大市場急需產品的生產,鞏固血液製品行業地位;整合公司研發資源,集中優勢開發疫苗新產品,做好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和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生產和銷售;開展重組蛋白創新藥和生物類似藥的研發、生產,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致力於開發用於治療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危及人類生命或健康的重大疾病的藥物
  • 復宏漢霖、信達、恆瑞……生物類似藥市場,戰鬥號角已打響!
    這是國內首個阿達木單抗生物類似藥,百奧泰也自此成為國內首家在這一擁擠賽道上率先突圍的企業。 資料顯示,百奧泰的阿達木單抗生物類似藥已在中國完成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III期臨床試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於2018年8月27日正式受理其上市申請,並於同年11月被納入優先審評。其適應症為強直性脊柱炎、類風溼關節炎和銀屑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 FDA批准第25個生物類似藥 持續推動生物製品可及性
    Abrilada是一款Humira(adalimumab)的生物類似藥,該藥物的獲批,也使得輝瑞公司擁有的獲批生物類似物達到6個,成為擁有最多生物類似藥產品組合的公司之一。已批准25個生物類似藥FDA批准Humira的生物類似藥Abrilada(adalimumab-afzb),進一步促進生物製品競爭。這一批准,是2019年FDA決定予以批准的第9個生物類似藥,同時使獲得FDA批准的生物類似藥總數達到25個。我很高興看到這一進展,對這些治療藥品的市場繼續保持增長充滿信心。
  • 三葉草生物製藥在中國開展的依那西普生物類似藥SCB-808 III期臨床...
    北京--(美國商業資訊)--三葉草生物製藥,一家全球臨床階段,致力於創新及變革性生物製藥研發的生物製藥公司,今天宣布在中國開展SCB-808 III期臨床試驗入組首例患者。該藥物是一種預充填小容量注射液Enbrel®(依那西普)的生物類似藥,用於治療風溼性疾病的適應症包括強直性脊柱炎和類風溼關節炎。
  • 生物類似藥混戰在即,恆瑞、復宏漢霖、百奧泰……紛紛進場
    【製藥網 市場分析】近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了由百奧泰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提交的阿達木單抗生物類似藥格樂立的上市申請。這是國內頭個阿達木單抗生物類似藥,百奧泰也自此成為國內頭家在這一擁擠賽道上突圍的企業。
  • 21深度丨國產生物類似藥崛起:海外徵戰多點開花
    徵戰海外8月24日,百奧泰生物製藥和百濟神州宣布雙方已就百奧泰的BAT1706,一款在研安維汀(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籤訂了一項在中國的授權、分銷、供貨協議。這是繼信達生物之後,另一家手握PD-1藥物的公司加入生物類似藥市場「大戰」。
  • 盤點生物技術藥物研發的幾大特點
    公司陸續建成了抗體藥物一站式研發外包產業化平臺、生物技術藥物非人靈長類安全評價專業技術服務平臺、非人靈長類動物實驗研究技術服務平臺、同位素代謝研究專業技術服務平臺等用於生物技術藥物研發的技術平臺,可以快速高質量開發生物技術藥物。應用上述技術平臺,公司在抗體藥物偶聯物(ADC)及疫苗、激素、多肽、單抗等生物藥領域具有豐富的臨床前研究經驗,且相應研究數據資料成功通過了藥物監管部門的臨床試驗申請。
  • 自主創新藥!天境生物抗GM-CSF單抗TJM2獲國家藥監局批准開展臨床...
    TJM2是天境生物全球自主創新產品管線中,首個通過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臨床研究審批的創新藥候選藥物。今年早期,天境生物已在美國開展TJM2的I期臨床試驗(NCT03794180)。在試驗成功的基礎上,天境生物於今年8月下旬向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提交了類風溼性關節炎疾病的臨床試驗申請,並於11月8日獲得批准,此次中國臨床I期試驗旨在評估TJM2在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藥代動力學、藥效學及免疫原性。
  • 免疫治療、基因治療和疫苗,mRNA都要插一腳了!
    研究人員認為,這一研究成果對於阻止突發性疫情爆發,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與之前利用病毒載體輸送mRNA疫苗不同,MIT的研究團隊這回是利用一種納米顆粒作為mRNA疫苗的載體。這個載體是MIT Daniel Anderson教授實驗室的研究成果。它可以定向將藥物輸送到目標細胞中,順利完成給藥任務。
  • 藥明生物授權Aravive使用WuXiBody(TM)平臺開發高親和力雙抗藥物...
    來源:美通社上海和美國休斯頓2020年4月30日 /美通社/ 全球領先的開放式生物製藥技術平臺公司藥明生物(WuXi Biologics, 2269.HK)與美國生物技術公司Aravive(納斯達克股票代碼: ARAV)共同宣布籤署一項戰略合作協議,藥明生物將授權Aravive
  • 20家藥企角逐國內首個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 齊魯製藥有望率先「撞...
    這意味著首個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物將加速上市,貝伐珠單抗「中國版」的面世將進一步降低患者的醫療支出,提高藥物的可及性,惠及更多腫瘤患者。由於專利保護期將至,國內生物類似藥即將上市,進口貝伐珠單抗在2017年年底通過談判降價63%,也進入國家醫保目錄。即便如此,腫瘤患者每個周期使用進口貝伐珠單抗的費用仍在萬元以上,接受貝伐珠單抗治療的腫瘤適宜人群仍不足五分之一。
  • 「三駕馬車」遭生物類似藥圍攻、藍藥丸消失
    哪怕羅氏必須應對生物類似藥群狼環伺的困境,輝瑞正處於新冠疫苗有效性的輿論風波之中。01 羅氏:生物類似藥群狼環伺、困境待解儘管到2019年羅氏銷售已經實現了連續3年增長,且在當年一度超越了宇宙第一大藥廠輝瑞,但是其日子並不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