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魏忠賢不死,崇禎重用他,能度過小冰河時期解決內憂外患嗎?
大明王朝歷經數百年的國祚,在到了明熹宗朱由校、明思宗朱由檢之際,已經是處在風雨飄搖的懸崖邊,積累了諸多的弊端也是全部的爆發出來,在崇禎上位之後一方面受到歷史上的小冰河時期影響,使得農作物減產,李自成的農民起義爆發,另一方面外有滿人的入侵,不久之後,大明王朝便覆滅。
如果崇禎皇帝上位之後,沒有處死魏忠賢,反而是重用魏忠賢的話,大明王朝能夠延續國祚解決內憂外患的局面呢?這樣的說法無疑是過度的突出了魏忠賢的作用與貢獻,然而即便是魏忠賢得到崇禎的重用,想要扭轉整個局面可以說是堪比登天,但是使得晚明在繼續熬上幾十年應該還是能做到的。
其一晚明雖然各種弊端都是暴露出來,朝政腐敗不堪,但晚明相應實力還是存在的,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並且如果魏忠賢不死,得到了崇禎皇帝的信任,那麼之後必然不會發生東林黨人禍亂朝政的現象,這樣一來明朝各方勢力派系之間的關係,有著魏忠賢的存在,也會緩和不少。
其二魏忠賢的存在,就如同是一個「蛇頭」將不同的勢力聯合到一起,並且魏忠賢極為重視遼東的戰事,即便是政見不合,魏忠賢依舊是通過工商稅、以及富豪官吏身上獲取錢糧,雖然不能保證國庫充盈,但穩定的支持遼東戰事還是能夠做到的,並且魏忠賢獲取錢財的方式並沒有危害底層百姓的生活,這一點在魏忠賢死後,工商稅被廢除,長期的壓迫使得農民起義的發生就能看的出來。
其三魏忠賢的存在,使得朝堂之上的各方實力得到有效的平衡,能夠較好的緩和內部矛盾,這樣一來晚明朝堂之內的局勢不至於失控,雖然魏忠賢的手段名聲不好,然而他卻是一個務實有能力的人,而後續崇禎任用的東林黨人,不過是一群紙上談兵沒有任何實際經驗的書生,東林黨人的諸多政策不過是為了維護自己已有的利益而已。
可以說,如果崇禎皇帝信任魏忠賢的話,想要徹底解決內憂外患的局面需要很長的時間,但延續明朝的國祚還是能做到的,如果魏忠賢不死,崇禎重用他,能度過小冰河時期解決內憂外患嗎?
素材、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文章內容與標題相符,並無誇大/虛假/誘導/不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