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疫——伊波拉的故事

2020-10-18 簡單的冬雲
2020年仿佛不是一個對中國人友好的年份,這一年又是庚子年。這一年剛開頭,人們就被籠罩在「新型肺炎」的陰影之下。於是,在成功抗擊了「非典」的17年之後,中國人,又一次站在了病毒的對面,與那看不見的惡魔交手。
文明與病毒之間,只隔了一個航班的距離。來自熱帶雨林的危險病毒,可在24小時內乘飛機抵達地球上任何城市。這段話來自美國作家理察·普雷斯頓寫的,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的《血疫:伊波拉的故事》。
第一次看到這段話是在2019年,當年8月伊波拉病毒再一次在非洲大地肆虐,出於機緣巧合,我看到了這本書。甫一看到這段話的時候,內心就充滿了深深的恐懼。
病毒是人類最後發現的生命物質,它不像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植物、動物和微生物那樣具有可以觀察到的細胞形態。病毒多是肉眼不可見的,寄生於動植物的一類生物。
病毒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不能算是活著,病毒非生非死,它的「活著」很難定義,病毒存在於生命和非生命的邊界之上。若是處於細胞外,病毒只是存在而已,什麼也不會發生。他們是死的,甚至能結成晶體。血液或體液中的病毒粒子或許看起來是死的,但病毒粒子只是在等待機會而已。它們的表面有黏性。要是細胞湊巧經過,碰到病毒,病毒的黏性與細胞的黏性能夠匹配上,病毒就會附著在細胞上。細胞感覺到病毒的附著,或包裹著病毒,就會將它拉入內部。一旦病毒進入細胞,就變成特洛伊木馬。它活躍起來,開始複製。
伊波拉病毒屬於絲狀病毒科,絲狀病毒意思是「狀如細絲的病毒」。絲狀病毒猶如纏結的繩索、頭髮、蠕蟲或毒蛇。絲狀病毒中最可怕的是伊波拉薩伊型,致死率達到驚人的90%,被稱為「人命的黑板擦」。
1980年元旦,肯亞埃爾貢山的山腳下,56歲夏爾·莫內渾身難受,滿臉水泡。僕人緊急讓他坐上計程車,鎮上的醫療條件也不知道他是得了什麼病。於是他只能緊急乘機來到肯亞首都奈洛比。飛機搖搖晃晃,莫內暈機了。他用暈機袋捂著嘴,從肺部深處咳嗽,把某些東西嘔進口袋。他的嘴唇上沾著混有黑色斑塊的紅色黏液,就像在嚼咖啡渣。他吐個沒完沒了,雖然胃部已經空了,但他還在不停吐出「黑色嘔吐物」。他整個人顯得很僵硬,像是動一動就會扯斷身體內的什麼東西。他的血液正在凝結:血液載著血液凝塊,凝塊在身體各處淤積:肝臟、腎臟、肺部、雙手、雙腳、大腦裡全塞滿了凝固的血塊。他的人格已經解體了。

普雷斯頓這樣描述人類有記錄的第一例伊波拉患者的病情。
伊波拉病毒能讓人死亡兩次,一次是靈魂的死亡,一次是身體的死亡。
在醫院中,病毒把醫院變成停屍房。它在病床之間的傳播,殺死左右並排的患者,醫生注意到發狂、精神錯亂、人格解體、類似殭屍的行為。有些垂死者脫光衣物,衝出醫院,赤裸裸地渾身淌血,徘徊於街道上。毫無疑問,伊波拉損傷了大腦。
《血疫》向我們傳達了這樣的觀點:人類文明每一次向自然進攻,也會受到自然無情的反擊,來自非洲的愛滋病、伊波拉就是最好的例子。而我們自認為我們處在文明世界,與那些疾病相距十萬八千裡,但是現代化的交通讓我們和這些烈性疾病只有短短24小時的距離,一個跨國航班就可能將一種能夠毀滅人類的傳染病帶到全世界。
所以,也許我們永遠不應該以一種高高在上的萬物之主的姿態看待自然、看待這個世界,我們也是這個自然的一部分,要是忘記了這一點,我們將迎來滅頂之災。
正如書中所說,我們不能因為害怕承擔責任,就駐足不前無所作為。
面對大自然,我們還是要留存心中的敬畏,不要食用野生動物,不要破壞自然環境。

相關焦點

  • 血疫:伊波拉的故事講了什麼內容 伊波拉病毒是什麼病
    美國科學記者、作家理察·普雷斯頓的《血疫—伊波拉的故事》一書中,這樣描繪病毒的可怕傳染性。《血疫—伊波拉的故事》 理察·普雷斯頓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而至,讓整個世界都為此按下了「暫停鍵」。宅在家中的人們再度捧起《血疫—伊波拉的故事》(以下簡稱《血疫》),涉獵病毒相關的內容,試圖從書中建立起對病毒的追溯與認識,減少對未知的恐懼。《血疫》是真實且驚悚的。在埃爾貢山的陰影之下,伊波拉病毒從一個洞穴中開始無限蔓延。1976年,薩伊伊波拉病毒在伊波拉河上遊的55個村莊內同時突然暴發,殺死了九成感染者。
  • 《血疫:伊波拉的故事》:人類也許才是地球的「病毒」
    1 這不只是一個病毒的故事 1994年,理察 普雷斯頓出版了《血疫:伊波拉的故事》,敘述了非洲伊波拉病毒的緣起以及美國本土一次出現的疫情,這部作品成為了有關伊波拉病毒最具影響力的非虛構經典之作。普雷斯頓因此獲得了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頒發的防疫鬥士獎,他也是有史以來唯一以非醫師身份獲獎的得主。
  • 病死率高達90%,伊波拉究竟是一種怎樣的病毒?
    據新華社報導,剛果(金)衛生部長隆貢多6月1日說,該國西北暴發了新一輪伊波拉疫情,這是自1976年以來剛果(金)第11次發生伊波拉疫情。隆貢多表示,實驗室檢測結果表明赤道省首府姆班達卡發現了伊波拉病毒陽性病例。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當天也通過社交媒體確認了剛果(金)發生伊波拉新疫情,並透露目前已有6名感染者,其中4人已死亡。
  • 從伊波拉到武漢肺炎,失控的「野味」
    除了這些被簡單燒烤處理過的發黑肉類,潮溼的案板上還堆積著更多正滴著血、甚至引來不少蒼蠅的、根本辨不清原貌的「鮮肉」,令人不禁發問:這些來源不明的東西,真的可以食用嗎?剝皮猴子、發黑肉與「鮮肉」們,在這裡有一個統一的名字——「叢林肉」。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這種特殊的叢林肉並非來自畜養的家禽或牲畜,而是來源於非洲熱帶叢林中的猩猩、猴子、鼠類、羚羊或果蝠等野生動物。
  • 肆虐各地的伊波拉病毒,究竟是如何興起的?
    《血疫:伊波拉的故事》內容簡介1989 年 11 月,美國維吉尼亞州的雷斯頓城發生過伊波拉病毒事件。這個小城位於華盛頓特區以西 24 公裡處,晴朗的天氣裡人們都能在雷斯頓城的高層建築上望見華盛頓紀念碑那米黃色的尖頂。這裡的靈長類動物檢疫中心接收了 100 只從菲律賓進口的食蟹猴。
  • 伊波拉出血熱防控科普知識
    ,感染後可導致伊波拉出血熱。伊波拉病毒是人畜共患病毒,可在黑猩猩、蝙蝠、猴子、羚羊和豪豬等之間傳播,也可以在人和動物之間進行交叉傳染。 伊波拉病毒的起源尚不得而知。但基於現有證據,人們認為果蝠(狐蝠科)可能是伊波拉病毒的宿主。人類並非伊波拉病毒的宿主,只是因為森林砍伐、開發等原因,人類進入了大自然的循環圈,在與野生動物相處和依存的過程中,沾染上了自然界的病毒。
  • 《血疫:伊波拉的故事》——文明與病毒之間,只隔了一個航班的距離
    伊波拉已經進入網絡,開始環球旅行。卡爾•詹森,伊波拉病毒的發現者之一,他在病毒探索史上是個大人物,發現並命名了地球上好幾種最危險的病原體。「大自然並不平靜,我很高興,」他這麼說,「但在今天這樣的日子裡,咱們就當大自然很平靜好了。所有怪物和猛獸都有平靜的時刻。」「薩伊當時發生了什麼?」我問。
  • 伊波拉病毒又來了!《血疫》作者:面對病毒,最不該的是互相指責|...
    普雷斯頓受疫情影響,《血疫》再次全球暢銷,僅1月20日至5月15日的銷量就是該書去年全年銷量的兩倍忽然之間,今年66歲的美國著名科普作家理察·普雷斯頓(Richard Preston)成了「網紅」——因為他的那本書《血疫:伊波拉的故事》(英文原名「The Hot Zone」,以下簡稱《血疫》)。
  • 非典、伊波拉都被懷疑源於蝙蝠 吃野味,你圖個啥?
    就算是現代以來經歷過蝙蝠引發的痛苦的非典和伊波拉時期,人們還是容易好了傷疤忘了疼。誰也預料不到,自己會以這麼「宅」的方式度過2020年春節。雖然此次新型冠狀肺炎的源頭還不能完全確定,但種種跡象都指向了某種野生動物。很長時間以來,人類更加擅長應付人和家畜的病,卻對野生動物導致的疾病很陌生。20世紀上半葉,科學家們才開始把疾病研究擴展到野生動物身上。
  • 伊波拉病毒捲土重來
    要了解伊波拉病毒,不得不讀《血疫》這本書。這是一部記錄人類與伊波拉病毒搏殺故事的著作。注意,這裡是人與病毒搏殺,人類至今沒有辦法完全消滅伊波拉病毒,所以我們不敢說完全戰勝了它。談起伊波拉,大家腦海裡出現的,是近幾年新聞報導裡常常出現的場景:非洲大陸上橫陳的屍骨,血肉模糊。看過一眼的人都覺得世界末日不過如此。其實,伊波拉病毒並不是最近幾年才被發現的病毒,早在1976年,它就曾出現在蘇丹的熱帶雨林邊緣、一個普通的倉庫管理員身上。通過他,病毒以隱蔽的方式,快刀斬亂麻的速度迅速消滅了蘇丹南部幾乎全部人口,隨後銷聲匿跡。
  • 西安光機所研製的血管顯像儀助力伊波拉防控
    醫療隊首次攜帶了兩臺重要的醫療輔助設備——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與其參股公司中科微光醫療器械技術有限公司共同研製的V300型投影式紅外血管顯像儀,該儀器具備全球首創可同時識別血管位置和深度的功能,將輔助醫護人員救治伊波拉患者,提高醫護人員工作效率,減少患者的痛苦。
  • 《血疫》—— 一個並非只講述病毒的故事
    自然的力量也是貫穿於《血疫》整本書的一個非常 重要的主題。雖然人類自詡是「地球的主人」,但普雷斯 頓認為大自然擁有最終極的力量,甚至可以決定人類進 化的進程。雖然像南希· 傑克斯和吉恩 · 詹森這樣的 科學家們能夠盡力去研究和了解絲狀病毒,但所有的人類最終都要受自然規律的支配。伊波拉病毒代表了自然 之力最純粹、最具破壞性的一面。
  • 伊波拉陰影重新籠罩非洲上空
    當地時間8月12日,剛果貝尼,醫護人員帶領一名疑似感染伊波拉病毒的女孩進入伊波拉患者病房。視覺中國供圖10月21日,媒體發布了剛果(金)最新一輪伊波拉疫情確診人數升至200人的消息,當時死亡人數是117人。
  • 獅子山民眾前來中國駐塞使館鳴謝中國援塞抗疫
    新華網弗裡敦5月20日電 西非的雨季將要來臨,地處大西洋沿岸的獅子山仍然處於伊波拉疫情的陰影之下。令人欣喜的是,在國際社會的大力援助之下,這個西非國家的伊波拉確診病例已經越來越少。    18日上午,位於首都弗裡敦的中國駐獅子山大使館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獅子山的著名藝人「黑珍珠」瑪麗亞就是其中的一員。她因參加中央電視臺《星光大道》而被中國觀眾熟知。
  • 伊波拉病毒捲土重來,它到底有多毒?
    據世界衛生組織網站報導,當地時間3日,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剛果(金)姆班達卡市暴發的新一輪伊波拉疫情中,已發現8例病例,其中4例死亡。這是自1976年以來剛果(金)第11次發生伊波拉疫情。在人類遭受新冠「清洗」之際,謎一樣的伊波拉神秘歸來……它到底有多毒?
  • 剛果爆發新一輪伊波拉疫情。什麼是伊波拉?
    據新華社報導:剛果(金)衛生部長隆貢多1日說,該國西北暴發了新一輪伊波拉疫情,這是自1976年以來剛果(金)第11次發生伊波拉疫情。全球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還沒過去,伊波拉又暴發了新一輪疫情。那麼什麼是伊波拉?伊波拉又譯作伊波拉病毒。是一種十分罕見的病毒。
  • 伊波拉恐怖之謎:以人類基因做模板進行複製,第四級病毒無法治癒
    7月18日,世界衛生組織再次將剛果(金)爆發的伊波拉疫情,定性為全球衛生緊急事件。伊波拉疫情發展至今,已經不知道這是多少次,世衛組織宣布「伊波拉全球警戒」。除了伊波拉,馬爾堡病毒和拉沙病毒等也屬於第四級病毒。伊波拉的潛伏期從2~21天不等,在潛伏期後,病毒在患者體內迅速擴散,大量繁殖,侵襲各種器官組織,使之變性、壞死,並慢慢分解。半數病人在發病後第5天出現皮疹,大多數在第5~7天七竅流血而死亡。所以,伊波拉病毒的兇險不僅在於死亡率極高,而且在於其發病後致死病人的慘狀,和病人極度痛苦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