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mY:
我覺得類似於bioart等等新藝術的產生的基本背景是技術成為生活的基礎設施,基礎元素,人類文化的全新且急迫的部分。藝術出於這個目的要介入,也勢必急需進入技術今日的發展。而概念本身的橫向的發展,是主題衍生的討論。這是我的理解。
劉子鑫:
[Link] 人們普遍理解的「基因」——DNA序列上決定生物體發育及變異的藍圖——可能並不存在。https://media.weibo.cn/article?id=2309404333772387565440&jumpfrom=weibocom
這篇文章主要談的是「基因」可能只是一種猜想的形式,可能並不是真的存在,甚至不是一個嚴謹的模型。
舒怡:
是呀,大家談論生物科學的時候都假設這些都是真理和事實,其實生物科學領域也是高度政治化和意識形態化的,各種科學知識也存在許多建構/fabrication,Donna Haraway對此已經有很深入的闡述了。
謝晨亮:
之前我們聊到了生命的本質是什麼的問題。我們提到了薛丁格的理論:負熵——整個生態圈就是負熵傳遞的過程,生態圈遵從湧現這一現象——這些都是物質層面的。
還有就是意識的問題。在經典物理學中,意識是與物質割裂開的,但在量子物理的領域內則推翻了這一論斷。
我的理解是,基因是記錄信息的載體,存在於整體系統的一部分。根據湧現這一學說,整理系統是一個不可見卻又確實存在的。類似於國家這個概念:它是領土嗎?是政府嗎?是什麼呢?很難說。但確實存在。
有人說是意識形態。也有理論可以推演出是人的觀測使其他狀態坍塌了。觀測本身是客觀存在的 看這個動作就是光子撞到其他物質的粒子上產生了幹擾的過程。所以不能把問題孤立來看,否則就是不自洽的。
我們來看幾個生物藝術的作品吧:這是之前在推文裡發過的 sterlarc的作品,也可以看作是一個觀念先行的例子:藝術家通過移植耳朵並使它有功能的行為,本身就是對技術的一種反思。另外這一行為在當時過於激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