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首飾,兩千年後依舊時尚不落伍,見證了古代海上絲綢之路

2021-01-08 玲瓏品歷史

現代女性佩戴各種各樣或晶瑩剔透的寶石手串或高貴典雅的金銀手串。然而,古代的首飾是怎麼樣的呢。讓我們一起看一下兩千多年前東漢時期的一件手串文物,真是美得不像話。#首飾#

1990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合浦縣黃泥崗1號墓出土了,一串很「普通」的綠柱石+水晶+玉髓的手串,現藏於廣西合浦縣博物館藏 。乍一看,這真的不是滿地攤滿淘寶都能買到的再普通不過的,小姑娘們最喜歡的彩色珠串手鍊嗎?而人家還真不是,真實的身份和價值都令人咋舌,它的學名叫做綠柱石水晶串飾,現藏於廣西合浦博物館,是兩千多年前漢代女性的飾品。

也就是說,和現在的女性佩戴的手串看起來一模一樣的串飾竟然是來自2000多年前的工藝,因為太過於現代化了,因此當該文物在1990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合浦縣黃泥崗1號墓出土時,很多專業的考古人員都低估了它的價值,認為它僅僅是水晶製成而成。

直到2002年,隨著科技的發展對該物重新鑑定後,才發現除了水晶,該珠串中還含有綠柱石寶石,綠柱石包括了金綠柱石、透綠柱石、海藍寶石等幾個品種。這件物品的文物的價值也隨之提升,該物晶瑩剔透,精美程度看起來絲毫不遜色於現在飾品,令人在讚佩古人技藝的同時又大看眼界。

綠柱石礦

這件寶石串飾出土主要意義是合浦不產水晶,這些寶石都是舶來品,見證了東漢時期合浦作為港口,連接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

古代海上絲綢之路

歷經兩千多年的歲月,這件首飾依舊保持著它的美麗動人,古代人跟現代人一樣,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喜歡手鍊的朋友可以看看這件東東,晶瑩剔透,價格美麗,還有優惠券哦。

相關焦點

  • 大型紀錄片《海上絲綢之路》將播 中國夢世界夢
    這是福建泉州石獅開漁節的盛況:綿延的船隊,沿著千年前勘定的航線,排成一字長蛇,緩緩離開港灣。船上的鞭炮聲此起彼伏,人們延續著傳統的出海儀式,祈禱平安與收穫。離船隊不遠,建於宋元時期的六勝塔,依然挺立在泉州灣入海口處。
  • 海上絲綢之路「起點」之爭背後:商機無限
    泉州、廣州、寧波等地學者們追本溯源,探究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蛛絲馬跡,然後有「南起點,北起點,瓷起點,茶起點」等多種提法。  「如果說泉州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話,那么九日山就是起點的起點。」福建泉州九日山文物管理所原所長胡家其對新華社記者說。  九日山在距泉州市區西北約7公裡處,以摩崖石刻聞名,「山中無石不刻字」。
  • 一張手繪地圖 帶你探訪海上絲綢之路千年遺址
    浙江在線06月12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周文丹)自唐朝起,寧波就是「海上絲綢之路」中重要的一環。早在唐朝,來自日本、朝鮮半島的貨船想進入中國,必須要在明州港「驗明正身」允許放行後,才能將貨物四散到各地。一直至明代,明州港都是官方指定的允許東南亞貨船進港的唯一合法港口。  明州,就是現在的寧波。
  • 廣州"海上絲綢之路"將申遺 已正式成立申遺工作小組
    廣州——作為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祥地,在20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顯示了她在海上交通的旺盛生命力。可是她卻差一點與「海上絲綢之路申遺城市」失之交臂。  2006年,《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的 「絲綢之路中國段」,廣州未入其列。  2012年,經過長達五年的努力,廣州列入「海上絲綢之路」9個聯合申請城市之中,申遺實現「零」的突破。
  • ...穿越千年終相遇-一位90後網際網路男生與他的古代黃金首飾庫的故事
    數千年來,金銀一直是自然界中稀有金屬的代表,人們無不以之為貴。作為財富與地位的象徵、比德與喻美的寄託,金銀器結合了形與質之美,雖經滄海桑田,仍世代流光溢彩,吸引著中外藏家的視線。金頭飾品一組「雲鬢花顏金步搖」,天生麗質的美人佩戴著華麗精緻的金步搖,越發顯得國色天香。這些出現在古代詩詞歌賦中的黃金首飾有多華美妍麗、精雕細鏤?笄、簪、釵等女子髮飾有何不同?
  • 海南氣象護航海上絲綢之路
    韋應物的詩作記載著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繁華;海南漁民手中代代相傳的「南海天書」——《更路薄》作為漁民千百年來航行南海的「指南針」,記錄著南海多個島礁地名和重要的海洋氣象資訊。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推動著航海業的發展,航海氣象應運而生。而海南現代氣象工作者正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國家戰略保駕護航。
  • 「2015重走海上絲綢之路」活動平潭啟航
    4月20日上午9點整,「2015重走海上絲綢之路」活動啟航儀式在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東澳碼頭舉行。「一帶一路」戰略構想,落實《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東南衛視聯合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和中華文化促進會共同主辦「2015重走海上絲綢之路」活動,並推出中國首檔大型新海上絲綢之路跨國特別節目----小樣小乳酸《揚帆走「海絲」》。
  • 海洋專家聚焦「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人民網青島10月15日電(孫陽) 2014中國·青島海洋國際高峰論壇今天開幕,來自13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海洋專家和涉海部門負責人以「海洋科技自主創新與21世紀海上絲路」為主題進行交流探討。 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自秦漢時期開通以來,一直是溝通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重要橋梁。
  • 日本學者1968年就提出「海上絲綢之路」概念
    其實早在康熙23年展海令(譯者註:即1684年,康熙頒布法令允許人民出海經商)發布後,清代中國帆船就積極地進行海上活動,而一部分中國帆船在遭遇海難後,漂至西南諸島和琉球群島的這些記錄,更加印證了中國帆船的海外活動和沿海海運活動。
  • 海上絲綢之路時間中心揭牌
    海上絲綢之路時間中心揭牌 2020-01-02 國家授時中心 【字體:大 中 小】 授時中心將以海上絲綢之路時間中心建設為契機,與泉州市一道,共同構建良好的時空產業生態系統。  福建省海上絲路時間中心運營有限公司與炫燁(寮國)有限公司、招商局蛇口工業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國藥藥材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機房工程設施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以及中國美院、中國新零售專委會等4家院所、協會籤訂時間賦能戰略合作協議。
  • 書寫新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關心港口發展紀實
    合浦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在中國大陸海岸線最西端的起點,在2100多年前就成為了中外通商往來的重要門戶。據《漢書·地理志》記載,漢武帝劉徹曾派人從徐聞(今廣東徐聞)、合浦(今廣西北海)港出海,經過日南郡(今越南)沿海岸線西行,到達黃支國(今印度境內)、已不程國(今斯裡蘭卡),隨船帶去的主要有絲綢、黃金等物;這些絲綢再通過印度轉銷到中亞、西亞和地中海各國。這是關於海上絲綢之路最早的文字記載。
  • 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驛址 解讀青海千年木乃伊
    經過考古調查後,在烏圖美仁鄉的沙丘上發現千年乾屍,經發掘出土了兩具。    「當時因沒有發掘工具,我們只好先用手在沙漠中一點一點地挖,等挖不下去時,只好又從很遠的牧民家裡借來鐵鍬等工具。墓內兩具屍骨,身首分離,不在同一平面。根據個體、性別、年齡判斷,很可能成人頭骨就是成人肢體的,小孩頭骨就是小孩肢體的。由於該墓葬先後進行了幾次挖掘,形成這樣狀況的原因,目前尚難以作出正確結論。」
  • 元旦看展①丨丘比特煤油燈、東漢七盤舞畫像磚,川博新展看盡絲路繁華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綿延萬裡的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對外交流的商貿要道,也是東西方文明溝通與交融的象徵。元旦期間,市民不妨來四川博物院打卡最近上新的展覽——「山高水長 物象千年——絲綢之路上的文化與交流」展。日本平山鬱夫絲綢之路美術館和陝西歷史博物館、甘肅省博物館、青海省博物館、西安博物院、吐魯番博物館、四川博物院等7家參展單位的294件(套)精品文物,展現了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與絲路魅力。
  • 英國學者所著《秦俑兩千年》,揭開中華民族更趨強大的基因密碼...
    2015年,他撰寫的關於絲綢之路的英文著作《長安向西,羅馬向東》被翻譯成中文出版。在此基礎上,愛德華還查閱了許多涉及秦代歷史的中文、英文、法文等多種文字的著述,甚至查閱了18世紀法國漢學家的著述,並請人將國內大量考古報告翻譯成英文,仔細研讀後才開始動筆寫作。《秦俑兩千年》僅引用文獻就多達200多部(篇),是英語世界最重要的一部介紹秦代歷史和秦兵俑的書籍,並將陸續出版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等13種語言文字的版本。
  • 應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延伸至拉美地區
    此後召開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和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強調了包括「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在內的「一帶一路」建設。2014年3月5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所作《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出「要抓緊規劃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由此可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已經上升到中國對外開放的國家戰略。 中國自古就是對外貿易大國,存在東線、西線、南線等多條線路。
  • 絲綢之路:南來北往,國內走向國外,為何偏對漢代養蠶業影響較大
    如果說古代除了四大發明之外足夠讓他們引以為傲和驕傲之外的話,那麼就是絲綢之路。絲綢之路不僅僅將我國古代的南北貫通,甚至還將中華與國外的貿易通道打開,實現了最早的「走出去」戰略,絲綢之路不僅僅展現出漢朝規模宏大的養蠶業,還展現出統治者獨特慧眼的戰略發展眼光。絲綢之路從漢代開始定向,包括中,南,北三條線路。
  • 羅馬帝國:絲綢之路不僅是一條貿易線路,也是文化走向全球的開始
    1980年在江蘇邗江甘泉2號東漢墓出土的紫、白兩色相間的攪胎玻璃器殘片,復原後應為帶豎稜紋的平底缽。與上一例不同,它仍是模壓成型的。這種器物自公元前1世紀末至公元1世紀時在羅馬很流行,它是採用絞花技法製作的,常以藍和白、褐和白、紫紅和白,甚至以三四種色料攪拌成仿大理石效果的彩色紋理,斑駁絢麗,頗為美觀。羅馬帝國位於安息帝國的西邊,公元前1世紀至公元2世紀是羅馬帝國的盛世。
  • 蘇門答臘與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上篇)
    2013年10月,習近平主席在印尼國會發表演講,首次提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構想,2014年10月,印尼新任總統佐科提出「全球海洋支點」發展戰略,兩國元首提出的重大而意義深遠的發展理念具有諸多契合點。
  • 絲綢之路:人類文明交往的歷史足跡
    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為,絲綢之路是東西方之間融合、交流和對話之路,近兩千年以來為人類的共同繁榮作出了重要貢獻。  絲綢之路的歷史淵源  作為橫跨亞歐非三大洲之間的交往大通道,絲綢之路的開闢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
  • 浪漫的愛心首飾兩千年前就有,這些出土的黃金器物,更是嘆為觀止
    現在的黃金基本都是作為首飾供大家佩戴之用,但是在古代黃金不僅僅是首飾,更是以貨幣和日常用品存在,尤其是在權貴人家,黃金作為日常用具是很常見的,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來自新疆伊犁昭蘇的一座古墓出土的黃金器物,雖然這座古墓距今已有2000年歷史,但是黃金首飾的製作工藝讓人們為之折服,又美又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