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近年來發生的重大自然災害

2020-12-05 央視網
進入[新聞60分]>>

    CCTV.com消息(新聞60分):下面我們通過一個短片回顧一下近幾年來造成重大人員傷亡的自然災害。

    2004年12月26號,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發生強烈地震,並引發海嘯,影響到印尼、泰國、緬甸、馬來西亞、索馬利亞等東南亞、南亞和東非國家,造成20多萬人死亡或失蹤,經濟損失超過100億美元。

    2005年8月29號,「卡特裡娜」颶風襲擊了美國紐奧良地區,造成約1100人死亡,數十萬人被疏散。這場颶風給美國南部沿海地區造成的損失高達800億美元。

    2006年5月27號,印尼日惹和中爪哇省部分地區發生芮氏6.4級地震,造成5700多人死亡,三萬多人受傷。

    2007年11月15號,強熱帶風暴「錫德」在孟加拉國南部和西南部地區登陸,襲擊了孟加拉國64個縣中的30個縣,導致800多萬人受災,4000多人死亡或失蹤,經濟損失超過23億美元。

責編:劉亞姝

相關焦點

  • 近年來全球發生的重大山體滑坡和泥石流災害
    原標題:背景資料:近年來全球發生的重大山體滑坡和泥石流災害 阿富汗東北部巴達赫尚省2日因連降暴雨發生山體滑坡。該省省長說,超過2500人在山體滑坡中失蹤。近年來,世界各地因風暴、降雨等引發多起山體滑坡和泥石流災害,其中主要有: 2010年 3月1日,烏幹達東部布杜達行政區遭遇大規模泥石流襲擊,3座村莊被埋,至少94人死亡,約320人失蹤。 4月5日,巴西裡約熱內盧州連降暴雨並引發洪水和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造成至少212人死亡、161人受傷,另有100多人失蹤。
  • 關於對我省防控重大自然災害問題的建議
    海南省民政廳關於報送對省政協五屆二次會議第0023號提案答覆的函 民建海南省委員會:    省政協提案委員會轉來省政協五屆二次會議第0023號《關於對我省防控重大自然災害問題的建議》提案收悉。
  • 民政部長:中國應對重大自然災害取得顯著進步
    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災害種類多,分布地域廣,發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近些年是我國歷史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時期之一,災害多發並發,大災突發連發。設立國家減災委員會,負責研究制定國家減災救災工作的方針、政策和規劃,協調開展全國重大減災活動和抗災救災工作。根據突發自然災害事件的緊急程度、發展態勢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設定了四級響應機制。建立了災害信息發布、救災應急物資儲備、災情預警會商和信息共享、重大災害搶險救災聯動協調、災害應急社會動員等機制。
  • 「重大自然災害」重點專項「中國區域重大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歸因...
    2019年3月,由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牽頭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大自然災害監測預警與防範」重點專項「中國區域重大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歸因方法研究」項目啟動會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在北京召開。
  • 墨西哥發生強震 盤點近年來全球重大地震災害
    中新網9月8日電綜合報導,據美國地質勘探局網站最新消息,北京時間本月8日12時49分左右,墨西哥南部海域發生8.1級強震,此後1小時內又連發多次餘震。此次地震還引發了海嘯,目前已經造成人員死傷,約4700萬人有震感,部分地區停電。
  • 重大自然災害監測預警與防範專項評審專家名單—新聞—科學網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大自然災害監測預警與防範」 重點專項2019年度指南申報項目視頻評審專家名單公告 根據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新聞背景:近年來歐洲發生的重大恐襲事件
    新華社北京6月4日電  新聞背景:近年來歐洲發生的重大恐襲事件  新華社記者王龍琴  英國警方3日說,首都倫敦當晚發生至少3起安全事件,其中包括一輛貨車以約80公裡時速衝上倫敦橋行人道衝撞行人,造成至少6人死亡。
  • 「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中國重大自然災害風險等級綜合評估...
    9月22日,科技部社發司在北京組織專家對「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中國重大自然災害風險等級綜合評估技術研究」進行了項目驗收。    該項目旨在揭示我國重大自然災害的危險性等級,確定我國不同區域的承險脆弱性,對我國不同區域及重點地區的綜合風險損失等級進行評估,完成我國重大自然災害綜合風險等級圖和長三角地區重大自然災害綜合風險等級圖,提出我國重大自然災害風險防範措施。
  • 資料:近年來全球重大海嘯事件
    新華網北京2月27日電 背景資料:近年來全球重大海嘯事件智利當地時間27日凌晨發生芮氏8.8級強震,並引發海嘯。位於夏威夷的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已向多個國家和地區發出海嘯預警。以下是全球近年來由地震觸發的海嘯災害: 1998年7月17日,南太平洋島國巴布亞紐幾內亞發生芮氏7級地震,引發海嘯,造成1000多人死亡、2000多人失蹤,6000多人無家可歸; 2001年6月,秘魯南部發生芮氏8.4級地震並引發海嘯,造成至少78人死亡,經濟損失約3億美元;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發生芮氏7.9級地震並觸發海嘯
  • 近年來全球重大海嘯災害(組圖)
    其中,海底地震是海嘯發生的最主要原因,歷史上特大海嘯基本上都是海底地震引起的。  因為能量大、波及範圍廣,海嘯的殺傷力巨大。近年來,全球由各種原因引發的重大海嘯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3月11日當地時間14時46分(北京時間13時46分),日本發生芮氏9級地震並在日本東北太平洋沿岸引發巨大海嘯,造成重大人員傷亡。高達數米的海浪將車輛等捲入海中,並衝毀沿岸建築。新華社發
  • 市民政局:死亡20人以上列為特別重大自然災害
      早報訊 記者從市民政局獲悉,新修訂的 《青島市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以下簡稱《預案》)正式發布實施,對自然災害、災害預警和應急處置等進行分級,並對信息報告時限、保障措施等進行明確。《預案》的出臺將規範全市救災工作,合理配置救災資源,建立健全突發自然災害緊急救助體系和運行機制,迅速、高效、有序地應對自然災害事件,最大限度地減少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損失。
  • 墨西哥發生8.1級強震 盤點近年來全球重大地震災害
    以下是對近年來造成重大人員傷亡的世界主要地震盤點:2008年5月12日,中國四川省汶川縣發生芮氏8.0級地震,統計顯示,地震造成約6.9萬人遇難,逾37萬人受傷。10月29日,巴基斯坦奎達市附近連續兩次地震,第一次震級5.0級,第二次6.5級,300人死亡,3.56萬人受傷。
  • 我國成功應對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
    自有歷史記載以來,我國就是一個自然災害頻仍的國家。從某種意義上講,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就是一部與災害抗爭的歷史。近年來,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國不僅戰勝一系列重大自然災害,妥善應對突發公共安全事件,還成功抵禦了國際金融危機等經濟社會領域的風浪。在危機險隘面前,「眾志成城」成為中國人最響亮的口號。
  • 中國移動發布重大自然災害網信安全法律風險合規指引
    近日,中國移動在業內創新發布了《中國移動重大自然災害網信安全法律風險合規指引(2020版)》,圍繞基礎電信企業應對重大自然災害工作涉及的網信安全典型應用場景,梳理相關法律要求,並提出合規建議。據悉,該《指引》是中國移動信息安全管理與運行中心研究編制的第二部針對突發公共事件的網信安全法律指引,第一部是今年疫情期間研究發布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信安全法律風險合規指引》。據集團公司法律與監管事務部負責人於莽介紹,兩次發布《指引》,既是對公司自身業務依法依規開展的保障與支撐,也彰顯了央企落實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的擔當。
  • 懷遠縣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
    當周邊縣市發生重特大自然災害並對我縣境內造成重大影響時,按照本預案開展應急救助工作。》和《特別重大自然災害損失統計制度》,做好災情信息收集、匯總、分析、評估、上報和部門間共享工作。4.2.4  信息發布實行審批機制,一般、較大自然災害由縣人民政府減災救災委辦公室審批發布;重大、特別重大自然災害由縣人民政府減災救災委審批發布。
  • 近年來全球重大海嘯災害_北京周報
    其中,海底地震是海嘯發生的最主要原因,歷史上特大海嘯基本上都是海底地震引起的。因為能量大、波及範圍廣,海嘯的殺傷力巨大。近年來,全球由各種原因引發的重大海嘯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 青島應急預案實施 死亡超20人為特重大自然災害
    記者從青島市民政局獲悉,新修訂的《青島市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以下簡稱《預案》)正式發布實施,對自然災害、災害預警和應急處置等進行分級,並對信息報告時限、保障措施等進行明確
  • 自然災害的形成、特徵及影響
    「自然災害」是人類依賴的自然界中所發生的異常現象,自然災害對人類社會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觸目驚心的這些自然災害和環境破壞之間又有著複雜的相互聯繫。人類要從科學的意義上認識這些災害的發生、發展以及儘可能減小它們所造成的危害,已是國際社會的一個共同主題。  地球上的自然變異,包括人類活動誘發的自然變異,無時無地不在發生,高低溫試驗箱當這種變異給人類社會帶來危害時,即構成自然災害。
  • 專刊徵稿:重大地震災害與減災
    地震災害不僅會造成生命和財產的直接損失,而且能引起一系列次生自然災害及社會災害。中國是地震多發地區,中國大陸及其鄰近地區發育著眾多具有發生破壞性地震能力的不同類型活動構造,面臨著極高的地震災害風險。對重大地震災害案例進行詳細科學的研究,可以為地震災害預測與防治積累寶貴的經驗。
  • 智利地震或引發海嘯 盤點近年來全球重大地震災害
    北京時間17日6時54分左右,智利西部海岸發生強震,智利首都聖地牙哥震感強烈,但目前尚未收到傷亡報告。盤點近年來全球重大地震災害當地時間2015年4月25日,尼泊爾發生芮氏7級以上強震,綜合各方消息,尼泊爾、印度、中國等多國有強震震感,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部分建築倒塌,手機信號中斷,部分地區震感持續一分鐘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