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線粒體在炎症反應中的作用

2020-12-08 生物谷

NLRP3炎性體是一種分子複合物,它通過「白介素-1beta」等「促炎性」細胞因子的成熟來觸發先天性免疫防衛,以響應如感染和代謝失調等危險信號。現在,Jürg Tschopp等人報告了線粒體在這個過程中所起的一個出乎意料的中心作用。NLRP3炎性體是被由受損線粒體分泌的活性氧激發的。這項工作表明,線粒體不僅是細胞凋亡所必需的,而且是炎症反應所必需的。(生物谷 Bioon.com)

生物谷推薦原文出處:

Nature  doi:10.1038/nature09663

A role for mitochondria in NLRP3 inflammasome activation

Rongbin Zhou,Amir S. Yazdi,Philippe Menu& Jürg Tschopp

An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itiated by the NLRP3 inflammasome is triggered by a variety of situations of host 『danger』, including infection and metabolic dysregulation1, 2. Previous studies suggested that NLRP3 inflammasome activity is negatively regulated by autophagy and positively regulated by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derived from an uncharacterized organelle. Here we show that mitophagy/autophagy blockade leads to the accumulation of damaged, ROS-generating mitochondria, and this in turn activates the NLRP3 inflammasome. Resting NLRP3 localizes to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uctures, whereas on inflammasome activation both NLRP3 and its adaptor ASC redistribute to the perinuclear space where they co-localize with endoplasmic reticulum and mitochondria organelle clusters. Notably, both ROS generation and inflammasome activation are suppressed when mitochondrial activity is dysregulated by inhibition of the voltage-dependent anion channel. This indicates that NLRP3 inflammasome senses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and may explain the frequent association of mitochondrial damage with inflammatory diseases.

會議推薦:

會議時間:2011年6月3日~6月5日
會議地點:同濟大學逸夫樓
主辦單位:華東幹細胞庫 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幹細胞生物學分會 中科院幹細胞庫 北方幹細胞庫 南方幹細胞庫
承辦單位: 生物谷 再生泉

相關焦點

  • 085期抑研報|炎症-線粒體反應在抑鬱症研究中的證據和挑戰
    然而,杏仁核、丘腦、IFG及dmPFC中更強的海馬體抑制作用與海馬體的5-HT1A結合有關。海馬體5-HT1A結合和海馬體抑制網絡之間的相關性只存在於MDD患者中,健康志願者(healthy volunteers, HV)中則無此現象。MDD組與HV組在中縫及海馬體5-HT1A結合之間的相關性方面也有所不同,此相關在HV中更為明顯。
  • nature:炎症反應中Th17向Treg分化
    例如,Th17主要分泌IL-17,它對於引發炎症反應具有關鍵性的作用,而Treg主要執行的是免疫抑制的效應。雖然Th17與Treg彼此的分化特徵具有明顯區別,但它們之間也有許多相似的特徵:比如兩者在腸道內大量存在,兩者均受到TGF-beta的調節,而且Th17也會瞬時表達FoxP3以及IL-10。
  • Nature:炎症與細胞凋亡
    在炎症反應中,病原體與宿主關聯的胞質雙鏈DNA可激發NALP3非依賴性的炎症因子,接下來激活Caspase誘導白細胞介素1β前體成熟,並促進炎症發生。在自然情況下,細胞質內的DNA所導致的炎症機制一直不明朗。在本研究中,Emad S.
  • 雌激素可加快巨噬細胞在炎症中的作用
    臨床數據表明,慢性炎性疾病會受到月經周期和懷孕的影響,故雌激素可能在預防慢性炎性疾病中發揮作用
  • 華人學者Nature發文 找到引起過敏反應的重要原因
    2017年8月24日訊 /生物谷BIOON/ —研究人員最近發現,負責維持免疫應答平衡的一種特定T細胞容易發生衰竭破壞正常功能可能促進了過敏反應的產生。美國聖裘德兒童研究醫院的科學家們領導了該研究,並將論文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Nature上。
  • 研究揭示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炎症反應機制
    新華社武漢8月15日電(記者譚元斌)我國科研人員的一項最新研究揭示了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炎症反應機制,為其臨床治療方案的開發提供了理論參考。他們發現,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炎症反應與疾病進程和致死結局高度相關,而新型蜱傳布尼亞病毒感染誘發的線粒體損傷可能與炎症反應的發生有關。進一步的機制研究揭示,新型蜱傳布尼亞病毒感染誘發線粒體DNA的氧化,激活BAK/BAX促使氧化形式的線粒體DNA向胞質內釋放,胞質內氧化形式的線粒體DNA結合併激活NLRP3炎症小體,從而導致疾病相關的炎症反應。
  • 自噬抑制線粒體DNA對輻射的反應
    自噬抑制線粒體DNA對輻射的反應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4 21:21:13 美國桑德拉和愛德華·邁耶癌症中心Lorenzo Galluzzi研究團隊近日取得一項新成果。
  • 神奇的線粒體對機體健康的重要性!
    【4】Oncotarget:特殊分子ONC201或能通過靶向作用線粒體來殺滅乳腺癌細胞doi:10.18632/oncotarget.24862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Oncotarget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一種名為ONC201的特殊分子或能通過靶向作用線粒體在體外殺死乳腺癌細胞
  • 環狀RNA在免疫炎症反應中的作用及其在口腔疾病中的研究進展
    環狀RNA在免疫炎症反應中的作用及其在口腔疾病中的研究進展
  • 二甲雙胍通過增強自噬和改善線粒體功能改善與衰老相關的炎症
    二甲雙胍通過增強自噬和改善線粒體功能改善與衰老相關的炎症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13 23:50:25 二甲雙胍通過增強自噬並使線粒體功能正常化,從而減輕與衰老相關的炎症,這一成果由美國肯塔基大學Barbara
  • 線粒體在細胞中的作用遠遠不止「細胞能量站」
    在有氧呼吸過程中,1分子葡萄糖經過糖酵解、三羧酸循環和氧化磷酸化將能量釋放後,可產生30-32分子ATP(考慮到將NADH運入線粒體可能需消耗2分子ATP)。如果細胞所在環境缺氧,則會轉而進行無氧呼吸。此時,糖酵解產生的丙酮酸便不再進入線粒體內的三羧酸循環,而是繼續在細胞質基質中反應(被NADH還原成乙醇或乳酸等發酵產物),但不產生ATP。
  • Nature:重大發現!揭示DNA在細胞質中的存在促進先天性免疫反應機制
    圖片來自Nature, doi:10.1038/nature238902017年9月14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國慕尼黑大學的研究人員證實在哺乳動物細胞質中存在的DNA通過結合到一種二聚體酶上,觸發免疫反應產生。
  • Cell Death & Diff:炎症小體在上皮細胞凋亡中的作用
    在DC中,DCETIN-1受體引發的NLRP3、AIM2以及NLRC4炎症小體也能夠激活caspase-8,這一效應能夠進一步調節IL-1b的成熟。然而,在缺失caspase-1/-11的巨噬細胞中,caspase-8也能夠受到上遊AIM2或NLRP3炎症小體的影響調節細胞凋亡。
  • Cell|巨噬細胞通過吞噬作用「全心呵護」心肌細胞線粒體穩態
    已有報導發現組織特異性巨噬細胞具有與免疫無關的特異性功能,這一特點在心臟中尤為突出。已發現駐留型巨噬細胞可預防纖維化、促進房室結電信號傳導、促進傷口癒合。巨噬細胞的主要功能是通過吞噬作用清除不需要的物質,其中包含有被「吐出」的功能障礙的細胞器碎片。
  • 科普--沒想到硒元素對線粒體有這麼多的作用!
    諸多研究證實線粒體於細胞而言遠遠不止"細胞能量站",其參與了各項細胞功能調控,與癌症等多種人類疾病存在著莫大的聯繫,但線粒體在癌細胞中的作用機制目前並未被完全闡明。近日,北海道大學的研究人員指出,線粒體的「叛變」是癌症擴散的元兇之一!在癌變過程中,癌細胞會重塑線粒體功能,進而將其收為己用,使其一步步變成「幫兇」。
  • 生物酶——與炎症的作用
    註:說白了其實這些好處就是酶的發揮作用的場合,這是酶的本分,不然要它來幹什麼。我們來認識下什麼是炎症:具有血管系統的活體組織對損傷因子所發生的防禦反應即為炎症。就是平時人們所說的「發炎」,是機體對於刺激的一種防禦反應,表現為紅、腫、熱、痛。血管反應是炎症過程的中心環節。
  • Nature:線粒體代謝在T細胞中發揮重要作用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除了調節細胞的基因受到破壞之外,細胞不良行為中還有一個涉及代謝的因素。相關研究結果於2019年6月19日在線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Distinct modes of mitochondrial metabolism uncouple T cell differentiation and function」。
  • 【Nature】前列腺特刊(5):炎症反應的循證醫學
    如果炎症並不是導致前列腺癌的原因,那麼研究人員推測,感染會不會是誘因?並為此開展了一些列研究。在 20 世紀 50 年代,研究人員觀察到,未受割禮的男性中,前列腺癌更為常見。Karen Sfanos 等在嚙齒類模型的研究中發現,在清除細菌感染之後,齧齒動物前列腺組織中仍可觀察到慢性炎症反應,並可持續至動物餘生。因此來說,即便是僅有一次感染,也會導致前列腺某種慢性持續的炎症反應。除性傳播疾病的相關細菌和原生動物之外,尿液中其他微生物也會在前列腺中檢出,其中大腸桿菌和痤瘡丙酸桿菌是導致尿路感染和造成嚙齒類前列腺炎症反應的常見致病原。
  • 前列腺素合成酶和環氧化酶在腦損傷炎症反應中的作用
    】顱腦損傷(TBI)所致的神經系統損害,除原發性損傷外,還有繼發性炎症反應和腦水腫等造成二次損傷。日本山梨大學的Hideki Shojo等建立大鼠腦外傷模型,研究前列腺素合成酶(PGE)以及環氧化酶1(COX1)、環氧化酶2(COX2)在腦外傷後的不同時期和不同腦區的分布和作用。
  • Frontiers最新綜述:帕金森病中的線粒體穩態和信號轉導
    cAMP是一種高度保守的第二信使,其主要的下遊效應因子是蛋白激酶A(PKA),而AKAP可以將PKA錨定在不同的細胞器,發揮局部調控作用。人們發現,線粒體AKAP·PKA複合物可以影響PD模型中的線粒體功能障礙、氧化應激和多巴胺能神經元的丟失。 在這裡,來自義大利的研究人員在Fr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