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影像技術人員的我們,需要了解一些基礎以及常見的影像診斷,今天,與大家分享的是急性闌尾炎的CT診斷,急性闌尾炎也是我們常見的急腹症。
基本解剖
闌尾是管狀器官,位於盲腸的末端,有3條結腸袋匯合點,開口於盲腸,直徑6-8mm,長度2-20cm不等。
闌尾在年紀比較小的時候或者嬰幼兒時是免疫器官,能夠對細菌、病毒起到一定的防護、抗感染的作用,隨著年齡的逐漸增長,闌尾逐漸萎縮,免疫功能逐漸喪失。另外,闌尾由於解剖結構和位置特殊,供應血運的動脈是終末動脈,因此在各種刺激因素下容易誘發闌尾炎,這也是闌尾炎在臨床上發病率非常高的主要生理解剖因素。尋找闌尾的要點在於找到闌尾的基底部(起始部)和闌尾尖端(游離端)。
闌尾尖端的位置
何為闌尾炎
闌尾炎是常見的外科急症,終生發病風險7%-8%,發病機制:梗阻一管腔狹窄,終末為盲端,引流不暢,易堵塞;感染一腸內細菌;末端游離,易招惹周圍組織感染灶;其他一遺傳、飲食、胃腸道功能障礙等。
臨床表現:陣發性、轉移性右下腹痛、麥氏點壓痛反跳痛,發熱、噁心、嘔吐,高熱、畏寒。
臨床正確診斷率70%~80%,延誤診斷導致穿孔者高達16%~40%,薄層螺旋CT的廣泛使用使急性闌尾炎的診斷取得很大進展。
闌尾正常CT表現
①長度2-20cm不等,平均在5-7cm
②腸外直徑小於6mm,管壁厚小於2mm
③內可以見到氣體或造影劑充盈,但是管壁厚小於2mm
④形態及結構:彎曲管狀,四層組織結構(管壁由內向外分為黏膜層、黏膜下層、肌層及外膜),周圍的脂肪間隙清楚
急性闌尾炎的CT表現
(闌尾壁增厚,可見「靶徵」)
(闌尾糞石)
(膿腫形成)
(周圍脂肪間隙模糊)
(鄰近筋膜增厚)
(盲腸腸壁增厚)
穿孔性闌尾炎的CT表現
(前圖可見闌尾壁不連續、後圖可見糞石漏出及游離氣體)
(前圖可見闌膿腫形成、後圖可見膿腫濃腔內有液平)
臨床幹預
在臨床治療上,常規進行闌尾切除術
總結,本文主要介紹了闌尾的基本解剖以及常見的急性闌尾炎和闌尾炎的穿孔,有不對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師指正。
來源:影像技術張春紅
【版權聲明】本平臺屬公益學習平臺,轉載系出於傳遞更多學習信息之目的,且已標明作者和出處,如不希望被傳播的老師可與我們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