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道,其猶張弓乎?(上天之道,就像張弓射箭一樣?)
高者抑之,(高了,就低一點)
下者舉之。(低了,就高一點)
有餘者損之,(有多的減少)
不足者補之。(不足的補足)
天之道,損有餘補不足。(上天之道,減少多的補不足的)
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人的思維獨立之行為則不是這樣,是減少不足的用來補給多的。意思就是說:道令"有無",該吃飯就吃飯,該睡覺就睡覺,人的思維則不這樣,常有出入)
孰能損有餘以奉天下?(誰能夠做到減少多餘用來奉獻天下之不足?)
唯有道者。(唯有道這樣的。即只有道才能夠做到,或像道一樣的人,即思維有道的人)
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所以聖人與"有無"合拍,行為"有"而不仗恃"有",成就"有"而不逗留在"有",聖人不想表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