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死亡方式叫「幸福」的死亡,那就是安樂死。安樂死就是指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垂危的狀態下,由於精神和軀體的極端痛苦,在病人和其親友的要求下,經醫生認可,用人道方法使病人在無痛苦狀態中結束生命的過程。
早在2016年的時候,BBC就播出了一部關於安樂死的紀錄片:《如何死亡:Simon的選擇 》( How to die: Simon’s Choice),當晚有超過120萬人觀看,並在英國引起了強烈的轟動。
這個紀律片引發了人們對於安樂死的爭議:安樂死是否真的有存在的必要。
關於這個問題,偉大的物理學家霍金其實也曾陷入糾結,他一開始是反對安樂死的,但是後來態度又出現了反轉,公開支持實行安樂死。
霍金
其實,安樂死一直以來都受著道德的困惑,很多人覺得醫生的職業應該是救死扶傷,曾有人向一名安樂死陪護者提問,他們的對話內容是這樣的---
問:你目前對生命的意思有所改觀嗎?
答:會選擇安樂死的患者,在身體、心理方面都承受著極大的痛苦,而醫學也無法治癒,因此安樂死對他們而言,是一種又舒服又有尊嚴的死亡方法。
瑞士安樂死陪護者埃裡卡·帕特裡夏
那麼,安樂死合法嗎?
目前安樂死只在少部分國家立法了,荷蘭、比利時、瑞士、美國部分州等,澳大利亞曾將安樂死合法過,但後來又宣布廢除「安樂死法」,安樂死在澳大利亞重新成為非法行為。
荷蘭是第一個將安樂死合法化的國家,荷蘭人的自由與大膽使其在相關法律規範產生之前就開始嘗試安樂死。除此之外,直爽的荷蘭人似乎並不在乎把安樂死置於公共視野下開展激烈爭論,因此,他們又發明了一種機器---自殺機器。
在荷蘭當地時間2018年4月14日,由支持安樂死的澳大利亞醫生尼奇克和荷蘭設計師班尼克聯合研發的自殺機器Sarco問世。
Sarco是一款外形像太空艙的自殺機器,它的底座裡放有一罐氮氣,當選擇死亡的人躺入膠囊倉關閉蓋子後,按下一個按鈕,氮氣就會迅速充滿膠囊倉,人在眩暈後就會失去意識,死亡過程沒有痛苦。
據說,這是美國福布斯榜公布的2019十大倫理道德技術之一,機器協助死亡,成為一種新的死亡方式。
Sarco自殺機器
其實,Sarco的前身便是一款名為COGen的安樂死機器,COGen包含一罐能夠產生二氧化碳的化學反應物,人可以通過連接的呼吸罩吸入二氧化碳死亡。
長久以來,Nitschke的研究一直為人詬病,但是他始終認為,不管是COGen還是Sarco的問世,都不是用來殺人的,而是用來幫助人的。
因此,自殺機器的支持者認為,這是賦予人類「尋死的自由」,也是一種尊重;而反對者則稱,「一鍵自殺」的所謂便利性會助長人們的負面情緒,令人輕易放棄生命。
COGen安樂死機器
為了加強自殺機器的合理性,Nitschke加入了人工智慧技術,用以判斷患者是否擁有足夠的理性來結束自己生命,只有在線測試問答順利通過,用戶才能獲得機器的激活密碼。
當然,這勢必會帶來一個問題:自殺機器是否能合理合情地判斷一個人的死亡意願?
因此,對於這項技術,無論是醫學界還是法律界都存在很大爭議,所以它是否能被允許面世還是一個未知數。
不過,本君覺得,自殺機器是一種積極的主動的安樂死,它是患者的選擇,這和消極的被動的安樂死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也曾經說過,向死而生,雖然我們不能決定生命的起點,但是我們可以好好走完生命的終點。
消極的被動的安樂死
生老病死,自然規律,每個人都得經歷,對很多人來說,自然死亡是最好的結果。但是,冥冥之中會有意外,如果意外降臨,我們該何去何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