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D型驅逐艦:最高航速約30節,二戰時驅逐艦一般有36節

2020-11-23 騰訊網

二戰時期,驅逐艦通常能跑36節,最高跑38節的驅逐艦也是有的,畢竟當時的動力裝置都是燒重油甚至是燃煤的蒸汽輪機,輸出功率都較大,能跑出36節的高航速,自然不在話下。

戰後驅逐艦,許多都採用了燃氣輪機,儘管熱功率提高了,但航速相對於二戰時期的驅逐艦,通常是下降的,一般基本上保持在30-32節的航速,很少有超過二戰時期36節航速的驅逐艦了。

原因是當下的驅逐艦,排水量通常都已經超過了6000噸,與二戰時期一、二千噸的驅逐艦不可同日而語,即便當時全球最大的驅逐艦,美海軍的弗萊徹驅逐艦,標準排水量只有2100噸,滿載排水量也剛好過3000噸。

當時的驅逐艦,為了追求高航速,艦體設計得細細長長,儘管航速很高,但其抗風浪包括適航性和水兵的居住性,相對來說就比較差了。

儘管採用了比燃煤或燒重油傳統的蒸汽輪機先進的燃氣輪機,但畢竟驅逐艦噸位的放大,也限制了驅逐艦航速的無限提高,30-32節的最高航速,對於當代的驅逐艦來說,已經是足夠用了。

水面艦艇在使用過程中,非常講究性價比,沒有必要追求過高的航速,且水面艦艇平常一般都是保持18-20節的巡航速度,是最省燃油,同時對機械磨損最小的航速,既考慮到了艦船的燃油費用,也考慮到了艦船推進系統的使用壽命,包括中修和大修的費用以及時間等。

此外,在反艦飛彈、防空飛彈、反潛飛彈乃至對陸攻擊巡航飛彈,成為當代驅逐艦的主戰裝備的背景下,驅逐艦級別的大中型水面艦艇,就沒有必要一味地追求高航速,平臺的穩定性和適航性好,包括艦員居住性好,都是戰鬥力的體現,反倒成了驅逐艦的追求。

具體到052D型驅逐艦,滿載排水量由052C型驅逐艦將近6000噸,放大到了6500噸左右,052D型的艦體規模要比052C型驅逐艦似乎更大,改善了052C型上一度令人頭痛的重心問題,因此,052D型驅逐艦有更好的適航性。

儘管052D型驅逐艦使用了國產化的烏克蘭燃氣輪機,但其國產化過程並不順利,況且烏克蘭燃氣輪機,仍然存在著動力方面的先天不足。

對於一艘滿載排水量6500噸級的052D型驅逐艦來說,國產化的烏克蘭燃氣輪機只能說勉強夠用,無疑限制了052D型驅逐艦的噸位規模,既影響了052D型驅逐艦的綜合作能力,同時也限制了其最高航速,因此052D型驅逐艦的最高航速不超過30節。

相關焦點

  • 055型驅逐艦30節最高航速換算成公裡是多少呢?
    如果要數我國現如今驅逐艦裡面的明星產品的話,那無疑就是被網友們調侃成「055大驅」的055型驅逐艦了,要知道這款驅逐艦可以說是當今解放軍海軍驅逐艦中當之無愧的扛把子。不僅擁有萬噸的排水量,航速更是能夠達到30節每小時,對此,就有人好奇了這個30節的到底能換成多少公裡呢?其實,如果細心的觀眾會注意到,我們很容易在一些介紹軍艦或者航母在航行的時候說這艘軍艦的最高航速是多少節,或者是聽到一些什麼最高航速、巡航航速是多少節等等。
  • 陽炎型,日本海軍在太平洋戰爭中的主力驅逐艦
    軍令部要求新型驅逐艦性能指標是最高航速36 節以上,續航力18 節/5000 海裡, 兵裝與特型同等程度,艦型也要在特型基礎上進行改善。相對於條約時代的驅逐艦,陽炎型的長寬比縮小,以增進復原性。靠近艦尾的艦底部形狀扁平,能夠有效壓水,減小7% 左右的阻力,使其巡航速度能夠從過去的14 節提高到18 節,最高航速超出計劃達到35.5 節。
  • 為什麼航母速度最高30節,平時卻只開18節,換成陸地交通是多快?
    作為最大的水面艦艇,航母一直是海軍發展中最為神奇的存在,除了有著數萬乃至10萬噸以上的排水量,而且還是現代造船工業和科技的集大成者,因此航母也是一個綜合實力的象徵,沒有裝備航母更談不上大國海軍,依靠航母可以實現遠離本土進行遠洋作戰,但是我們發現一般大型水面艦艇出海執行任務時最大航速都在30節左右
  • 二戰日本海軍:擁有14級型號繁多,數量龐大的驅逐艦群
    二戰前,由於受到倫敦海軍條約的限制,日本海軍重型巡洋艦的總噸位不得超過10.8萬噸,輕型巡洋艦的總噸位不得超過10萬噸;此外,對於日本海軍的潛艇和驅逐艦噸位總和,包括排水量與艦炮口徑也做出了相應地限制。
  • 二戰德軍新型驅逐艦,一次海戰被「團殺」到僅剩1艘
    二戰德軍新型驅逐艦,飛剪型艦首的38節高速戰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海軍的發展一直受到限制,1935年德國動工建造了12艘新型的1934A型驅逐艦,在幾年後的1939年,又建造了6艘1936型驅逐艦(Z17-Z22),也被成為Z-17級驅逐艦,或迪特爾·馮·勒德爾級驅逐艦。
  • 4臺燃氣輪機、18節經濟航速,055大驅最大航程可超6000海裡!
    遠距離的航行離不開優秀的動力裝置,目前055型驅逐艦主動力裝置時4臺GT-25000燃氣輪機,該燃氣輪機單臺額定功率26.7兆瓦(約合3.6萬馬力)、熱效率為36.5%,4臺燃氣輪機最大可以為055萬噸大驅提供106.8兆瓦的輸出功率(約合14.5萬馬力),可以說是相當強悍。
  • 二戰日本驅逐艦發展標杆,日本造艦鬼才的神作,吹雪級的發展事跡
    之前也簡單介紹過日系的驅逐艦,所以今天就繼續就「日系驅逐艦」這個話題往下嘮嗑,簡單了解一下二戰時期的日本驅逐艦吧。其實驅逐艦這個詞並不是中國翻譯發明的,這個詞語是一個舶來品,而且是從日本傳過來的,不過在二戰時期日本驅逐艦不是直接叫「驅逐艦」而是被叫做「雷擊艦」(日文中將魚雷一類的水中兵器寫作「水雷」)。
  • 全歐洲未來沒有驅逐艦了?英國宣布17年內退役所有45型驅逐艦
    儘管英國新建了兩艘大型航空母艦,急需必要的護航軍艦,但是英國似乎鐵了心要放棄45級驅逐艦。同時,現役的23型護衛艦早已經過時。而作為未來主力的26型護衛艦,第一艘還沒能服役。尤其是垂直發射裝置(VLS)的數量,45型只有48具,26型則有64+24具,分別只能發射單一的防空飛彈或反艦/對陸飛彈,不具備通用發射能力。 另外,45型配備的「紫菀30」防空飛彈,最大射程只有120公裡,與標準-3的1200公裡、標準-6的240公裡相差甚遠。總的來說,45型作為防空驅逐艦的提升潛力很有限。
  • 30節航速已經到頂?為何軍艦速度總在30節左右?這一點很關鍵
    對於海上艦艇來說,航速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標之一。在現役的軍艦和航母中,絕大多數都保持在30節左右的航速。我國的遼寧艦航速是29節,052D型驅逐艦的航速在32節,美國「福特級」航母航速30節。由此看來,30節左右貌似是一艘航母的最佳速度,那麼這其中究竟有什麼玄機呢?
  • 戰艦世界閃擊戰:日系柳級高速魚雷驅逐艦試玩!
    丙型驅逐艦則為"領隊驅逐艦"(概念與英國的驅逐領艦相似),因為只建造1艘"島風"號所以並無規則可循。丁型驅逐艦實際上是護衛艦。排水量約只有1000噸,日本建造了兩級32艘,以植物命名,相當於二等驅逐艦。
  • 軍艦航速都可達30節,為何一般只開18節?會開車的人都懂
    衡量一個航母是否先進,航速是一個重要的參考指標。美軍的尼米茲級航母最高航速可達30節,但基本上很少開這麼快,除非在放飛艦載機時為了加大甲板風,尼米茲級航母才會將航速提高至30節。據資料顯示,尼米茲級航母在服役的錢18年裡,總共航行了100萬海裡,平均下來每年航行5.5萬海裡,總航行時間為4500小時,也就是說平均航速僅僅為12節。這裡提一下,節也是一種速度單位,一節等於一海裡每小時,而一海裡等於1.85公裡,因此30節的航速就是55公裡/小時,這樣的速度就是不少軍艦的最高航行速度。
  • 二戰時期的日佔區幽靈船:斯圖爾特號驅逐艦傳奇
    斯圖爾特號驅逐艦  引言  在太平洋戰爭後期,美國飛行員經常在日本控制的水域發現一艘與美國驅逐艦相似的日本戰艦,雖然軍艦前兩個煙囪經過改裝後彎曲成一個煙囪的日式風格,但軍艦明顯是一艘美國克萊姆森級驅逐艦,於是引發美軍諸多猜想,是這艘軍艦在敵佔區執行秘密任務還是有軍艦投敵了,美軍內部甚至給這艘戰艦起了"幽靈船
  • 通常說的「海裡」、「節」是這麼規定的
    由於地球略呈橢球體狀,不同緯度處的1分弧度略有差異。在赤道上1海裡約等於1843米;緯度45°處約等於1852.2米,兩極約等於1861.6米。國際上採用1852米為標準海裡長度。中國承認這一標準,用代號「M」表示。●「節」是個速度單位,1節等於每小時1海裡,也就是每小時行駛1.852千米(公裡)。
  • 一節的速度又是多少?竟然比民船快這麼多!
    最高時速下有驅逐艦跑得快嗎?對於這個問題,可能有不少軍迷小夥伴們都考慮到過,但是要說真正認真去想、去思考這個問題並找到答案的,可能並不算多。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航母到底能跑多快這個問題,聊聊經常能聽人提起的一節航速具體是多少,一艘數萬噸級的航空母艦居然能比普通民船跑的快這麼多!
  • 航母的航速一節相當於陸地上的每小時多少公裡?
    16世紀開始興起的大航海時代中,水手們一開始並沒有可靠的測量儀器來在茫茫大海上測量航速
  • 日本當年的山雲級反潛驅逐艦,關鍵技術全來自美國,專門獵殺潛艇
    不過軍迷恐怕還知道有一個著名的軍港,那便是吳港,這裡曾是「雪親王」的下錨地。不過作為曾經內有「祥瑞」的地方,日本在這裡駐紮了二戰後第一批自行研製的反潛驅逐艦。一、日本版的美國貨隨著美國戰略的調整,二戰後「一窮二白」的日本海上力量被迅速扶植起來,充當輔助角色的勤務工。
  • 幸運的不死鳥們,那些撐過二戰的日本艦隊驅逐艦(上)
    刨掉二戰中生產的,以及來路不正或者實在太老降級使用不好歸類的,由日本自己製造、歸類是艦隊驅逐艦的、並且一直被作為艦隊驅逐艦使用的、堅持到戰爭結束的艦隊驅逐艦一共是五艘。下面就讓我們一一講來,字數太多分成兩篇。
  • 維託裡奧.維內託,從重炮驅逐艦到直升機巡洋艦,維內託的傳承
    航速達到29~30節, 考慮到法國的影響,義大利不希望授人以柄,希望法國先打破條約,義大利再坐收漁翁之利,問題就是,法國也是這麼想的..... 而義大利雖然說花費重金對加菲爾伯爵級和安德利多利亞級戰列艦進行了大規模的現代化改造,使其擁有27節以上的航速,成為快速戰列艦,但是即便如此,你儘管改有用算我輸!
  • 三體艦船是突破軍艦航速的發展趨勢
    該船由三個船體組成,中間為主船體,兩側各有一個輔助船體,排水量約550噸,最大航速超過30節,後甲板左右各載有1艘救生小艇,由吊艇架釋放,艦艏前裝備一門新型單管30毫米艦炮。武裝簡單主要任務是擔負近海搜救、快速救助遇險艦船和失事飛機落水人員,構築起高效、快速、便捷的近海救助能力。
  • 美國海軍最慘重事故,7艘新銳驅逐艦排隊觸礁,最終全部報廢
    艦隊以航速20節、航向150度在海面上前進,因能見度甚差,華生上校和「戴爾菲」號上的另兩名有經驗航海官認為在這種情況下航行只能使用航位推算法,即不藉助任何天文及目力、測深儀器,而僅通過航行的方向和距離來推算船隻的具體位置,這種方法雖不精確,實際艦位會受到風流的影響,即便是修正也為產生誤差,但在當時是唯一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