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驅逐艦通常能跑36節,最高跑38節的驅逐艦也是有的,畢竟當時的動力裝置都是燒重油甚至是燃煤的蒸汽輪機,輸出功率都較大,能跑出36節的高航速,自然不在話下。
戰後驅逐艦,許多都採用了燃氣輪機,儘管熱功率提高了,但航速相對於二戰時期的驅逐艦,通常是下降的,一般基本上保持在30-32節的航速,很少有超過二戰時期36節航速的驅逐艦了。
原因是當下的驅逐艦,排水量通常都已經超過了6000噸,與二戰時期一、二千噸的驅逐艦不可同日而語,即便當時全球最大的驅逐艦,美海軍的弗萊徹驅逐艦,標準排水量只有2100噸,滿載排水量也剛好過3000噸。
當時的驅逐艦,為了追求高航速,艦體設計得細細長長,儘管航速很高,但其抗風浪包括適航性和水兵的居住性,相對來說就比較差了。
儘管採用了比燃煤或燒重油傳統的蒸汽輪機先進的燃氣輪機,但畢竟驅逐艦噸位的放大,也限制了驅逐艦航速的無限提高,30-32節的最高航速,對於當代的驅逐艦來說,已經是足夠用了。
水面艦艇在使用過程中,非常講究性價比,沒有必要追求過高的航速,且水面艦艇平常一般都是保持18-20節的巡航速度,是最省燃油,同時對機械磨損最小的航速,既考慮到了艦船的燃油費用,也考慮到了艦船推進系統的使用壽命,包括中修和大修的費用以及時間等。
此外,在反艦飛彈、防空飛彈、反潛飛彈乃至對陸攻擊巡航飛彈,成為當代驅逐艦的主戰裝備的背景下,驅逐艦級別的大中型水面艦艇,就沒有必要一味地追求高航速,平臺的穩定性和適航性好,包括艦員居住性好,都是戰鬥力的體現,反倒成了驅逐艦的追求。
具體到052D型驅逐艦,滿載排水量由052C型驅逐艦將近6000噸,放大到了6500噸左右,052D型的艦體規模要比052C型驅逐艦似乎更大,改善了052C型上一度令人頭痛的重心問題,因此,052D型驅逐艦有更好的適航性。
儘管052D型驅逐艦使用了國產化的烏克蘭燃氣輪機,但其國產化過程並不順利,況且烏克蘭燃氣輪機,仍然存在著動力方面的先天不足。
對於一艘滿載排水量6500噸級的052D型驅逐艦來說,國產化的烏克蘭燃氣輪機只能說勉強夠用,無疑限制了052D型驅逐艦的噸位規模,既影響了052D型驅逐艦的綜合作能力,同時也限制了其最高航速,因此052D型驅逐艦的最高航速不超過30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