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知名化學原料藥生產企業東亞藥業

2020-12-05 享迎

今日次新股我們一起梳理一下明日上市的東亞藥業,公司主要從事化學原料藥、醫藥中間體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主要涵蓋抗細菌類藥物(β-內醯胺類和喹諾酮類)、抗膽鹼和合成解痙藥物(馬來酸曲美布汀)、皮膚用抗真菌藥物等多個用藥領域。

β-內醯胺類抗菌藥物是人類最早應用於臨床的抗菌藥物之一,又因其具有抑菌作用強,抗菌譜廣的特點,而成為應用時間最長的、應用範圍最廣的裡程碑式抗菌藥物。

喹諾酮類抗菌藥物是一種人工合成的抗菌藥,通過抑制 DNA 螺旋酶作用,阻礙 DNA 合成而導致細菌死亡,對細菌的選擇性較高,藥效優越,對人的安全性較強,是目前臨床廣泛應用的抗菌藥物之一。

抗膽鹼和合成解痙藥主要用於治療胃腸道平滑肌痙攣、功能性胃腸道疾病等,馬來酸曲美布汀是抗膽鹼和合成解痙藥的代表品種之一。

皮膚病用抗真菌藥能抑制或殺滅真菌,外用時主要治療皮膚真菌感染病症,市場中常見的藥品包括酮康唑、鹽酸特比萘芬等。

化學原料藥是指藥物活性成分,是構成化學製劑藥理作用的基礎化學物質,由化學合成、植物提取或者生物技術所製備的各種用來生產化學製劑的粉末、結晶、浸膏等物質。化學原料藥仍需經過添加輔料等環節進一步加工成化學製劑後,患者才能直接服用。化學原料藥行業是醫藥製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整個醫藥製造產業鏈中處於上遊位置,為製造化學藥物製劑提供原料。

醫藥中間體是化學藥物合成過程中製成的中間化學品,高級醫藥中間體往往只需一步到兩步化學反應即可合成原料藥並最終製成藥物成品。

從基礎化工原料到製成化學製劑需要經過複雜的化學、物理工藝過程,化學原料藥及中間體的生產集中了主要的合成工序和技術環節,是化學製藥產業發展的前提和重要保障。基礎化工原料、醫藥中間體、化學原料藥及化學製劑構成了化學製藥行業完整的產業鏈

2018 年全球原料藥市場規模 1,657 億美元,據 Mordor Intelligence 預計未來幾年全球對原料藥的需求將保持增長,到 2024 年,這一數字將上升到 2,367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將超過 6.1%。

近年來,我國原料藥市場產量和銷量均不斷增長,2018 年化學原料藥工業銷售收入達到 6,376 億元,近 7 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1.46%。

公司目前的原料藥和中間體主要產品涵蓋了抗細菌藥物(β-內醯胺類和喹諾酮類)、抗膽鹼和合成解痙藥物(馬來酸曲美布汀)、皮膚用抗真菌藥物等多個用藥領域。

抗細菌藥物又稱為抗生素,是抗感染藥物類別中最主要的組成部分。抗感染藥物是基礎性用藥,在細菌感染以及其他疾病或創傷、手術帶來的感染性併發症治療中均有廣泛的應用,為臨床用藥中最主要的類別之一。抗感染類藥物包括抗細菌藥物、抗病毒藥物、抗真菌藥物等,其中抗細菌藥物佔整個抗感染藥物的90%左右

依據化學結構及抑菌機理的不同,抗細菌藥物可分為 β-內醯胺類、喹諾酮類、氨基糖甙類、四環素類、大環內脂等大類。公司生產的抗細菌類藥物包括 β-內醯胺類以及喹諾酮類,上述兩類佔據我國抗細菌用藥市場超過 80%份額,也是我國臨床應用最多的兩類。

公司主要產品頭孢克洛原料藥及中間體、拉氧頭孢鈉中間體、頭孢美唑鈉中間體、頭孢唑肟鈉中間體、美羅培南鈉中間體、法羅培南鈉中間體,屬於合成相關 β-內醯胺類抗菌藥的重要原料藥或中間體。β-內醯胺類抗菌藥在抗細菌藥物中佔有最主要的份額,2018 年度佔全國抗細菌藥物市場份額 74.46%。

β-內醯胺類抗菌藥物是指化學結構中具有 β-內醯胺環的一大類抗菌藥物,其抑菌機理主要在於可以通過抑制致病菌細胞壁黏肽合成酶的活性,阻礙其細胞壁合成,致使致病菌因外環境水分滲入菌體而膨脹裂解死亡。由於哺乳動物自身細胞無細胞壁,不受 β-內醯胺類抗菌藥物的影響,故 β-內醯胺類抗菌藥物對人體的毒性小。β-內醯胺類抗菌藥物是人類最早應用於臨床的抗菌藥物之一,又因其具有抑菌作用強,抗菌譜廣的特點,而成為應用時間最長的、應用範圍最廣的裡程碑式抗菌藥物

公司生產的頭孢克洛原料藥及中間體、拉氧頭孢鈉中間體、頭孢美唑鈉中間體、頭孢唑肟鈉中間體,均用於合成頭孢菌素類藥物。

頭孢菌素類藥物是目前 β-內醯胺類抗菌藥中最主要的品種,佔比超過 60%。近年來,我國頭孢菌素製劑市場銷售額逐年上升,隨著「限抗令」,「限輸令」以及受藥品招標採購和藥品降價因素的影響,頭孢菌素類藥物市場增速放緩。儘管如此,我國頭孢菌素類製劑仍然是最大類別的全身用抗細菌藥物製劑,至 2018年我國頭孢菌素類製劑市場銷售額達 876.34 億元,近五年複合增長率為 2.65%。

公司美羅培南鈉中間體、法羅培南鈉中間體產品,均用於合成碳青黴烯類藥物

碳青黴烯類抗菌藥是抗菌譜最廣,抗菌活性最強的非典型 β-內醯胺抗菌藥,因其具有對 β-內醯胺酶穩定以及毒性低等特點,已經成為治療嚴重細菌感染最主要的抗菌藥物之一。近年來,我國碳青黴烯類製劑市場不斷上升,由 2014 年的 69.36 億元上升至 2018 年的 103.88 億元,複合增長率為 10.63%。

公司生產的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鹽酸左氧氟沙星、那氟沙星均屬於喹諾酮類抗菌藥,喹諾酮類抗菌藥在抗細菌藥物中佔有重要地位,2018 年度佔全國抗細菌藥物市場份額 9.33%

喹諾酮類藥物是一種人工合成的抗菌藥,通過抑制 DNA 螺旋酶作用,阻礙DNA 合成而導致細菌死亡,對細菌的選擇性較高,對人的安全性較強。喹諾酮類藥物具有良好的藥物動力學特性、口服給藥生物利用度較高、半衰期較長、血藥濃度較高、組織分布較廣等特點,臨床廣泛應用於呼吸道感染、腸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等方面。臨床上常用的喹諾酮類藥品包括諾氟沙星、氧氟沙星、環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那氟沙星等。

近年受限抗令、輸液門診限用、醫保控費、環保等因素影響,抗菌藥物市場增速放緩,但喹諾酮抗菌藥作為臨床應用最為廣泛的抗菌藥物之一,市場需求仍處在穩定增長階段。2014-2018 年,我國喹諾酮類抗菌藥市場銷售額從 119.08億元增長至 160.92 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 7.82%。

胃腸道病是臨床常見病,隨著人們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改變,生活節奏加快、精神壓力增大和飲食無規律等多種因素作用下,胃腸道疾病患病率逐年上升。胃腸道用藥涉及到的疾病種類較廣,包括消化性潰瘍藥物、胃動力藥、胃腸道解痙藥、鎮吐藥、止瀉藥、腸炎用藥等,在整個藥品市場佔有重要的地位,胃腸解痙藥是其中的重要類別之一。

胃腸痙攣的原因是膽鹼神經介質與受體的結合,引起胃腸平滑肌強直性收縮,引起疼痛。胃腸解痙藥物通過阻斷膽鹼神經介質與受體的結合,解除胃腸痙攣、鬆弛胃腸平滑肌、抑制多種腺體(如汗腺、唾液腺、胃液等)分泌,從而達到止痛的目的。

近年來我國抗膽鹼和合成解痙藥製劑市場保持穩定增長態勢,2014-2018年,其銷售額從 13.19 億元增長至 22.43 億元,複合增長率為 14.20%。

2014-2018 年,我國馬來酸曲美布汀製劑市場銷售額從 4.35 億元增長至6.18 億元,複合增長率為 9.20%,預計未來我國馬來酸曲美布汀藥物市場將逐步擴大。

我國皮膚用抗真菌藥的用藥市場銷售額變化相對平穩,2014-2018年均保持在約 60 億元規模。

一、國內知名化學原料藥生產企業

東亞藥業成立於1998年;2007年改名為浙江東亞藥業有限公司;2015年正式更名為浙江東亞藥業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上交所上市。

二、業務分析

2016-2019年,營業收入由6.84億元增長至9.88億元,複合增長率13.04%,19年同比增長15.29%,2020Q3實現營收同比下降6.49%至6.77億元;歸母淨利潤由0.67億元增長至1.68億元,複合增長率35.86%,19年同比增長54.13%,2020Q3實現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17.20%至1.08億元;扣非歸母淨利潤由0.65億元增長至1.54億元,複合增長率33.31%,19年同比增長45.28%,2020Q3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14.83%至1億元;經營活動現金流由0.54億元增長至2.17億元,複合增長率58.98%,19年同比增長50.69%,2020Q3實現經營活動現金流同比下降49.59%至0.89億元。

分產品來看,2019年β-內醯胺類抗菌藥實現營收6.85億元,佔比69.68%;抗膽鹼和合成解痙藥實現營收1.14億元,佔比11.58%;喹諾酮類抗菌藥實現營收8167.03萬元,佔比8.30%;皮膚用抗真菌藥實現營收7569.76萬元,佔比7.70%;其他產品實現營收2689.57萬元,佔比2.73%。

2019年前五大客戶實現營收3.82億元,佔比38.62%。

三、核心指標

2016-2019年,毛利率17年下降至低點30.24%,隨後逐年提高至35%;期間費用率由15.41%下降至11.62%,其中銷售費用率維持在1%以上,管理費用率由11.59%下降至10.22%,財務費用率由2.56%下降至0.0.5%;利潤率17年下降至低點7.635%,隨後逐年提高至17.04%,加權ROE17年下降至低點11.34%,隨後逐年提高至21.38%。

四、杜邦分析

淨資產收益率=利潤率*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

由圖和數據可知,17年淨資產收益率的下降主要是由於利潤率和權益乘數的下降,18-19年淨資產收益率的提高主要是由於利潤率和資產周轉率的提高。

看點:

公司專注於化學原料藥、醫藥中間體的生產製造。經過多年化學合成藥生產經驗積累和技術工藝研發創新,已發展成為裝備完整、工藝精湛、產業化能力較強以及質量控制規範等為特徵的現代化化學原料藥生產製造企業。

相關焦點

  • 東亞藥業:成為原料藥、醫藥中間體行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
    浙江東亞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8年,主要從事化學原料藥、醫藥中間體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導產品涵蓋抗細菌類藥物(β-內醯胺類和喹諾酮類)、抗膽鹼和合成解痙藥物(馬來酸曲美布汀)、皮膚用抗真菌藥物等多個用藥領域,擁有省級技術中心、省級研發中心,多項合成工藝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憑藉產品的優勢地位,公司與多家國內外知名醫藥企業建立了穩定的戰略合作關係。
  • 翰宇藥業--國內化學合成多肽原料藥生產規模最大的企業
    深圳翰宇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國內化學合成多肽原料藥生產規模最大的企業。多肽藥物生產技術工藝複雜,從實驗室單批量1-2克級產能到數公斤級的工業化產能,對設備和員工的技術要求均非常苛刻,具有較高的技術障礙。公司擁有現代化的自動多肽合成儀和純化系統,可合成各種多肽,並能滿足快速、大量、高質的合成需要。
  • 東亞藥業今日登陸上交所 致力成為原料藥、醫藥中間體行業領先企業
    來源:證券日報網本報記者 吳奕萱 見習記者 鄔霽霞11月25日,東亞藥業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此次公司首發2840萬股,發行價格為31.13元/股,上市首日開盤價為37.36元/股,收盤價為44.83
  • 八年精心打磨 海森藥業阿託原料藥佔國內市場半壁江山
    聽聞這個消息,浙江海森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式躍和總經理艾林舒了口氣:之前的決策沒有錯,8年的努力、堅持和積累終於有了成果。他汀類藥物是一線降脂用藥,屬於心腦血管疾病的常用藥,因療效確切、價格低廉在全世界範圍內被廣泛使用。而海森藥業生產的阿託伐他汀鈣原料藥在國內市場佔了半壁江山,也是今年該公司財務增長的重點。
  • 原料藥生產發現NDMA雜質 華海藥業稱將優化生產工藝
    來源:中國證券報7月9日,就纈沙坦原料藥事宜,華海藥業在投資者說明會上表示,正在對現有生產工藝進行優化,避免在生產過程中產生NDMA雜質。7月6日晚間,公司公告稱,在對纈沙坦原料藥生產工藝進行優化評估的過程中,在未知雜質項下發現並檢定其中一含量極微的未知雜質亞硝基二甲胺(NDMA)。目前各國的註冊法規對此生產工藝中產生的NDMA雜質的可接受控制限度尚未出臺標準。
  • 連雲港傑瑞藥業-專業從事抗腫瘤原料藥、醫藥中間體以及製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抗腫瘤原料藥、片劑、膠囊劑、凍乾粉針劑、非最終滅菌小容量注射劑CMO/CDMO服務;醫藥中間體定製生產服務;原料藥、製劑聯合申報;國際市場合作開發、產品出口......傑瑞藥業根據市場需求不斷研發、投放新產品,已形成了從原料藥到製劑規模化產業鏈雙驅發展格局。構建了優質的原料藥製劑一體化平臺。目前,公司可生產包含原料藥、醫藥中間體及製劑各類產品數十種,已獲生產批准文號產品十餘種。
  • 華海藥業:降血壓原料藥發現「極微量毒性雜質」,已暫停生產
    7月9日當天,華海藥業股價跌停,收於20.54元/股。華海藥業是全球市場的沙坦類和普利類的主要供應商,其坦言此次事件對公司有一定影響,目前纈沙坦暫停生產。根據華海藥業此前公告,目前該公司纈沙坦製劑在國內尚未上市銷售。根據公告,華海藥業纈沙坦原料藥2017年度銷售收入為3.28億元。
  • 世界「搶購」中國原料藥:印度70%原料藥來自中國
    醫藥產業上遊的原料藥生產商們,早早地感受到了市場風向的變化。 「冠狀病毒此類公共衛生流行病,對我們的供應鏈和全球經濟存在潛在負面影響。」馬林克羅製藥公司(Mallinckrodt plc)在2月底發布的年報中如是說道。彼時,中國正處於疫情高峰期,魯安藥業此類原料藥生產企業尚未完全復工。
  • 3家企業合謀操控致低價葡萄糖酸鈣原料藥暴漲 被罰3.255億
    河北一家藥企的銷售經理告訴《華夏時報》記者,葡萄糖酸鈣原料藥生產企業總產能有限,在目前技術條件下,生產企業無法通過技術升級來提高注射用葡萄糖酸鈣原料藥產能。下遊製劑生產企業為了能夠完成集採訂單,只能接受總經銷的不合理價格,否則違約的損失將更大。他希望加大對壟斷行為罰款力度的同時,儘快改變原料藥領域生產企業幾家獨大的局面。
  • 甘李藥業:門冬胰島素獲得印度尼西亞原料藥註冊批件
    甘李藥業:門冬胰島素獲得印度尼西亞原料藥註冊批件 時間:2021年01月07日 16:36:43&nbsp中財網 原標題:甘李藥業:關於門冬胰島素獲得印度尼西亞原料藥註冊批件的公告證券代碼:603087 證券簡稱:甘李藥業 公告編號:2021-002 甘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門冬胰島素獲得印度尼西亞原料藥註冊批件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會及全體董事保證本公告內容不存在任何虛假記載
  • 含致癌物質 華海藥業召回國內外纈沙坦
    原標題:含致癌物質 華海藥業召回國內外纈沙坦   近期醫藥行業黑天鵝頻出,在長生生物的「疫苗事件」引發關注的同時,華海藥業的「毒素門」事件仍在繼續。7月中旬,因原料藥纈沙坦檢出極微量基因毒性雜質而在歐洲和美國相繼召回相關產品時,華海藥業「毒素門」也在國內爆發。上市公司哈三聯公告召回使用華海藥業纈沙坦原料藥生產的纈沙坦分散片。
  • 華海藥業川南原料藥生產基地通過FDA認證
    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孔子元)華海藥業27日晚間公告,公司川南原料藥生產場地符合美國藥品cGMP質量體系,通過了美國FDA認證。本次FDA檢查主要包括川南生產場地在美國批准上市的所有原料藥,主要包括抗高血壓類藥物、神經類藥物及抗病毒藥等二十多個品種,主要產品有纈沙坦、厄貝沙坦、氯沙坦鉀、左乙拉西坦、奈韋拉平等。同時還有TAD40批准前檢查。TAD40是與國外廠商合作的一個銷往美國市場製劑產品的高級中間體,該製劑產品主要用於治療男性功能勃起障礙。
  • 纈沙坦原料藥查出"毒性"雜質 華海藥業獨家回應:相關製劑已停產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財聯社今日報導稱,因為被檢測出一種名叫N-二甲基亞硝胺(NDMA)的雜質,歐盟藥品局(EMA)正對華海藥業(600521,SH)生產的纈沙坦原料藥展開評估調查。NDMA是一種致癌物,出現在原料藥中可能與生產工藝參數改變有關。
  • 共同藥業成功過會 力爭成為國際一流的甾體藥物生產企業
    在甾體藥物起始物料領域,共同藥業是國內最大的供應商之一;在甾體藥物中間體領域,共同藥業掌握了多種產品的生產技術,實現了起始物料至性激素類中間體的完整產品路線覆蓋,並能夠生產多種皮質激素類中間體和孕激素類中間體,產品線豐富,能夠滿足客戶的多元化需求並受到市場認可。
  • 廉價藥短缺、藥價上漲,背後原因是原料藥壟斷?製藥企業、原料藥企...
    由於藥品政策的特殊性,別的原料藥生產廠家不能短時間內供應該原料藥,製劑生產廠家也不能隨意更換原料藥供應商。」舉報信還稱,東北製藥「不斷抬高原料價格,致使左卡尼汀原料藥價格從700元/公斤上漲到目前的8000元/公斤,仍然惡意不供應給製劑生產企業,極大地影響了生產企業的正常生產製劑」。
  • 合全藥業寡核苷酸公斤級生產車間正式投入運營
    這一重要裡程碑標誌著合全藥業能夠為全球客戶提供寡核苷酸原料藥從臨床前到商業化的一站式工藝開發及生產服務,賦能客戶推動寡核苷酸的創新療法早日進入市場,造福全球病患。近年來,核酸藥物的研究逐漸成為全球創新藥領域的熱門方向,更有多款核酸藥物獲FDA批准上市。為了幫助客戶加速新藥上市,合全藥業不斷加強寡核苷酸平臺建設。
  • 海翔藥業子公司替比培南酯原料藥獲日本PMDA認證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海翔藥業子公司替比培南酯原料藥獲日本PMDA認證 新京報訊(記者 劉旭)11月20日,海翔藥業發布公告,全資子公司浙江海翔川南藥業有限公司(簡稱「川南藥業」)收到日本醫藥品醫療器械綜合機構
  • 甘李藥業門冬胰島素獲印尼原料藥註冊批件 諾和諾德迎來新對手
    新京報訊(記者 王卡拉)1月7日,甘李藥業發布公告,其門冬胰島素獲印度尼西亞藥監局核准籤發的原料藥註冊批件,意味著公司獲得向印度尼西亞銷售門冬胰島素原料藥的許可。門冬胰島素原料藥可用於灌裝生產門冬胰島素注射液。門冬胰島素注射液屬於速效胰島素類似物產品,又稱餐時胰島素。
  • 華海回應降血壓原料藥發現致癌物:為何中國召回公告晚於歐洲
    7月30日,浙江華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海藥業,600521)發布公告稱,國內涉及使用該公司纈沙坦原料藥的共有6家製劑企業,截至7月23日已完成國內所有原料藥的召回工作。從防範風險的角度考慮, 決定主動召回在國內外上市的纈沙坦原料藥,並與國內相關客戶共同決定主動召回使用公司纈沙坦原料藥生產的在國內上市的纈沙坦製劑產品。 7月6日,華海藥業就出口纈沙坦原料藥中檢出微量N-亞硝基二甲胺 (NDMA)雜質的情況向國內藥監部門進行了報告。
  • 甘李藥業門冬胰島素獲印尼原料藥註冊批件 國際化戰略再進一步
    中證網訊(記者 傅蘇穎)甘李藥業1月7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印度尼西亞藥監局(BPOM)核准籤發的門冬胰島素原料藥註冊批件。本次原料藥註冊批件的獲批是甘李藥業進軍印尼地區的重要進展,標誌著甘李藥業國際化戰略再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