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天前,《細胞》子刊發表文章:新冠最新發現!武大團隊發起的迄今最大回顧性研究發現,他汀的使用與新冠肺炎住院患者死亡率下降45%有關。
聽聞這個消息,浙江海森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式躍和總經理艾林舒了口氣:之前的決策沒有錯,8年的努力、堅持和積累終於有了成果。
他汀類藥物是一線降脂用藥,屬於心腦血管疾病的常用藥,因療效確切、價格低廉在全世界範圍內被廣泛使用。而海森藥業生產的阿託伐他汀鈣原料藥在國內市場佔了半壁江山,也是今年該公司財務增長的重點。
世界權威雜誌披露最新研究發現
報導所稱《細胞》子刊即為《細胞代謝》。《細胞代謝》是美國細胞出版社旗下2005年創刊發行的代謝領域的刊物。而《細胞》則是關於生命科學領域最新研究發現的雜誌,與《自然》和《科學》並列。
文章說,近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研究團隊帶來了一個好消息:被廣泛使用,且價格低廉的老藥——他汀類藥物,或能大幅降低住院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率。
據了解,這也是相關領域迄今最大的回顧性隊列研究之一,它為相關的前瞻性臨床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據。目前至少已有7個前瞻性臨床研究在探索他汀類藥物治療新冠肺炎的潛力。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他汀類藥物的這種強效抗炎和免疫調節作用受到了科學家的廣泛關注。此前一項基於154名新冠肺炎患者的研究發現,服用他汀類藥物的患者,比不服用他汀類藥物的臨床結局更好。
八年光陰精心打磨搶佔新機
6月30日,記者來到海森藥業。公司正在改造一幢廠房,準備增加阿託伐他汀鈣原料藥的生產線,提高產能。
「新冠肺炎疫情對公司生產造成一定衝擊,但阿託伐他汀鈣原料藥的生產,彌補了這些空白,今年光這一產品銷售額可達6000萬元,佔到銷售總量的五分之一,公司全年產值基本可與去年持平。」王式躍介紹說。
海森藥業是一家從事原料藥和醫藥中間體研發、生產、經營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通過20餘年的發展,已擁有硫糖鋁、安乃近等十多個原料藥主導產品。相對於以前的老品種,新一代阿託伐他汀鈣仿製藥價格高、汙染少,是公司轉型升級的重要一步。
「培育一種藥品就像養育一個孩子。」說起阿託伐他汀鈣的研發生產之路,艾林深有感觸。海森藥業阿託伐他汀鈣產品的開發,主要是與四川抗菌素工業研究所(簡稱川抗所)合作進行的。川抗所是國內最早進行他汀類藥物開發的研究機構之一,主要學術帶頭人陳宇瑛研究員和海森研究團隊投入大量時間、精力,從一開始的公斤級、到50公斤級、100公斤級,再到幾百公斤級規模。2016年,海森藥業阿託伐他汀鈣項目獲得藥品GMP證書,2018年獲得發明專利證書,2019年獲得浙江省藥學會科學技術二等獎。
八年如一日精心培育、不計回報的付出,讓王式躍有著別於常人的前瞻性,「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飲食上偏向油膩,所以我們篤定降脂藥前景一定會好。」
兩個合作製劑企業均是國內醫藥界大咖
2018年11月,國家首先在「4+7」城市組織進行了藥品集中採購試點。4+7是指:四個直轄市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和瀋陽、大連等11個城市。「4+7」帶量集中採購試點成功後,2019年9月,國家進行了更大範圍的帶量集中採購,範圍擴大到25個省和自治區,叫做聯盟地區。
海森藥業阿託伐他汀鈣與合作製劑企業取得中標,就是在2019年9月這次全國聯盟地區藥品帶量集中採購中。當時3家企業中標,海森給其中的兩家提供原料藥,然後開始了阿託伐他汀鈣的大規模生產。
今年春節,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王式躍敏銳地意識到,這場疫情可能會持久,將會改變大家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他果斷地改變了之前公司的生產計劃,更換設備增加一倍的生產能力,集中做阿託伐他汀鈣。
事實證明,這個決策是正確的,恰如艾林經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天上不會掉餡餅,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
【來源:浙報融媒體】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