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藥業今日登陸上交所 致力成為原料藥、醫藥中間體行業領先企業

2020-12-04 金融界

來源:證券日報網

本報記者 吳奕萱 見習記者 鄔霽霞

11月25日,東亞藥業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此次公司首發2840萬股,發行價格為31.13元/股,上市首日開盤價為37.36元/股,收盤價為44.83元/股,漲幅達44.01%。

營收增長穩健研發項目充足

據了解,東亞藥業主要從事化學原料藥、醫藥中間體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主要涵蓋抗細菌類藥物(β-內醯胺類和喹諾酮類)、抗膽鹼和合成解痙藥物(馬來酸曲美布汀)、皮膚用抗真菌藥物等多個用藥領域。

根據招股書顯示,公司2017年、2018年、2019年及2020年1月至6月營收分別為7.29億元、8.57億元、9.88億元和5.07億元;歸母淨利分別為5574.27萬元、1.09億元、1.68億元和8606.66萬元。

「公司營業收入呈增長趨勢,主要得益於在多個品種領域具有較強的技術工藝優勢,產品質量穩定。」東亞藥業董事長池正明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公司具有較強的質量、安全、環保管理水平,多年來對環保設施、安全生產設施以及質量檢測設施進行了持續投入,且公司生產場地均處於國家級、省級醫藥化工園區,因此保證了持續的供貨能力和較強的核心競爭力。

「公司作為在多個細分產品領域,產品質量較高並且供貨穩定的原料藥廠商具有稀缺性。因此,公司在多個品種方面都具有較強的議價能力,隨著原材料價格的攀升,不僅能夠將成本向下遊客戶順利轉移,而且抓住原料藥、中間體市場的供求變化時機,進一步提高自身產品的銷售價格以及產品的市場佔有率,從而使得多個產品呈現銷售收入快速增長的態勢。」池正明進一步說道。

記者了解到,東亞藥業現有浙江省台州市三門縣(東亞藥業)、浙江省臨海市(東邦藥業)和江西省彭澤縣(江西善淵)三個原料藥和醫藥中間體的生產基地。同時經過多年的投入和發展,公司形成了較強的研發能力和技術轉化能力,先後組建並獲批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省級企業研究院,擁有二十餘項發明專利。

據池正明介紹,公司在研項目數量眾多,包括頭孢妥侖匹酯在內的十餘個原料藥產品已完成工藝驗證;包括盧立康唑在內的二十餘個產品已完成實驗室階段的研發,現處於中試或放大驗證階段;還有近十個製劑產品處於實驗室研發階段;另外還儲備了大量技術難度高、市場前景良好的待研發項目。

募投項目助力產品結構優化及市場需求擴張

頭孢菌素類抗菌藥屬於β-內醯胺類抗菌藥,是β-內醯胺類抗菌藥中的7-氨基頭孢烷酸(7-ACA)的衍生物,具有抗菌譜廣、抗菌作用強、耐青黴素酶、過敏反應較青黴素類少等優點。近年來,我國頭孢菌素製劑市場銷售額逐年上升,至2018年我國頭孢菌素類製劑市場銷售額達876.34億元,近五年複合增長率為2.65%。

一位不願具名的醫學研究員對《證券日報》記者說,頭孢菌素類抗菌藥是抗感染效果很好的一類抗菌藥物,近幾年一直穩居我國抗生素用藥市場第一位。我國頭孢菌素類抗菌藥開發生產起步較晚,再加上種種原因,前幾年生產的頭孢菌素技術水平遠遠低於國際,近年來由於多家廠(司)引進技術努力開發,所以水平大大提高。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和新醫改政策的不斷推進,市場需求的推動力也將隨之增大,市場擴容的潛力可期。預計到2020年頭孢菌素類抗菌藥市場規模將達954.47億元以上。

招股書顯示,β-內醯胺類抗菌藥是公司的最主要產品類別,其銷售收入在公司各類產品中均保持第一位,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和2020年1-6月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5.10億元、6.28億元、6.85億元和3.35億元,佔同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0.73%、74.11%、69.68%和66.22%。

其中頭孢克洛中間體、頭孢克洛原料藥、拉氧頭孢鈉中間體、頭孢美唑鈉中間體、頭孢唑肟鈉中間體、氧頭孢烯母核構成了公司β-內醯胺類抗菌藥的主要組成部分,且上述產品已經達到了較高的產能利用率。

池正明也坦言,公司主導產品均實現了較高的產能利用率、產銷率。部分產品的訂單需求超過公司現有生產能力,無法滿足客戶需要,生產能力不足既限制了公司現有主導產品的擴產和市場開拓。

本次東亞藥業募資7.82億元,主要用於年產頭孢類藥物關鍵中間體7-ACCA200噸、7-ANCA60噸技術改造項目、年產586噸頭孢類原料藥產業升級項目二期工程、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池正明表示,通過實施本次募投項目,結合目前公司的產品結構優化與市場需求的擴張,發揮原料藥的產業技術優勢,增加產品種類數量,擴大新型優勢原料藥的出口,進一步提高國際競爭力,以便拓展國際市場並在市場開發中獲得更多主動權。

(編輯 喬川川)

相關焦點

  • 東亞藥業:成為原料藥、醫藥中間體行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
    公司合作研發的對象主要是國內外知名的上下遊企業、知名高校和研究機構,充分發揮了產、學、研及優勢互補的互動優勢。未來公司將全面推動產業發展和行業升級,打造成為原料藥、醫藥中間體行業世界技術領先企業。  近期發布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中指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
  • 國內知名化學原料藥生產企業東亞藥業
    今日次新股我們一起梳理一下明日上市的東亞藥業,公司主要從事化學原料藥、醫藥中間體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主要涵蓋抗細菌類藥物(β-內醯胺類和喹諾酮類)、抗膽鹼和合成解痙藥物(馬來酸曲美布汀)、皮膚用抗真菌藥物等多個用藥領域。
  • 安徽皓元醫藥原料藥及中間體建設項目奠基典禮隆重舉行
    塑造綠色醫藥工程引領創新科技未來2020年8月22日,皓元醫藥旗下全資子公司安徽皓元藥業有限公司的醫藥原料藥及中間體建設項目奠基典禮,在馬鞍山慈湖國家高新區項目施工現場隆重舉行。醫藥原料藥及中間體建設項目皓元醫藥是研發創新驅動型企業,研發進展及成果顯著,多年來已儲備了充足的可產業化產品。為了更好地服務客戶和滿足市場需求,同時順應公司戰略發展需要,對公司現有主營業務、技術研發能力全面提升,皓元醫藥規劃在馬鞍山慈湖國家高新區打造醫藥原料藥及中間體建設項目,項目總佔地面積131.79畝,年產121.095噸。
  • 奧銳特成功過會 力爭成為國內外一流的醫藥企業
    7月30日,奧銳特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奧銳特」或「公司」)首發申請獲證監會通過,將於上交所上市。公司首次公開發行的A股不超過 4100.00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 10.22%。公開資料顯示,奧銳特成立於1998年,總部位於浙江省台州市天台縣,主要從事特色原料藥和醫藥中間體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客戶主要為國際大型製藥公司,主要產品為呼吸系統類、心血管類、抗感染類和神經系統類藥物,包括氟美松、丙酸氟替卡松、依普利酮、替諾福韋、普瑞巴林等原料藥和中間體。
  • 連雲港傑瑞藥業-專業從事抗腫瘤原料藥、醫藥中間體以及製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抗腫瘤原料藥、片劑、膠囊劑、凍乾粉針劑、非最終滅菌小容量注射劑CMO/CDMO服務;醫藥中間體定製生產服務;原料藥、製劑聯合申報;國際市場合作開發、產品出口......傑瑞藥業根據市場需求不斷研發、投放新產品,已形成了從原料藥到製劑規模化產業鏈雙驅發展格局。構建了優質的原料藥製劑一體化平臺。目前,公司可生產包含原料藥、醫藥中間體及製劑各類產品數十種,已獲生產批准文號產品十餘種。
  • 以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打造科創企業 皓元醫藥陷產品專利之爭
    相比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中間體和原料藥則為更後期,主要用於臨床研究、上市藥物、仿製藥等後期,毛利率相對而言更低,九洲藥業等上市公司中間體和化學原料藥毛利率約為30%-40%。報告期內,皓元醫藥原料藥和中間體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8.44%、34.78%、38.83%,也在行業水平內。
  • 博瑞醫藥一季報淨利增111% 醫藥中間體和原料藥銷售均有不小增幅
    「2020年第一季度,博瑞醫藥業績大幅增加,主要還是2019年企業主要產品銷售情況良好趨勢的延續所致,與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關係不大。」博瑞醫藥董秘王徵野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公司所有產品,在2020年第一季度,銷量都有不小的增幅,沒有哪種產品特別突出。博瑞醫藥主要從事高技術壁壘的醫藥中間體、原料藥和製劑產品的研發和生產業務,主要產品為為抗真菌類,抗病毒類和免疫抑制類藥物。
  • 視界醫藥中間體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部分精細化工產品已具有一定的國際競爭能力,成為世界上重要的精細化工原料及中間體的加工地與出口地。下面就跟隨小編來了解一下吧。一、精細化工行業發展狀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推進,全球範圍內的分工合作日益明顯。精細化工行業由於產業鏈較長而複雜的特點,具備全球化分工合作的基礎。
  • 中間體和原料藥的區別與聯繫
    :Intermediate:原料藥工藝步驟中產生的、必須經過進一步分子變化或精製才能成為原料藥的一種物料。由API企業提交的,如果API合成路線非常簡單,如只有一步反應,FDA認為風險控制不足,就非常有可能去延伸檢查中間體。中間體管理一般按照ISO或者結合Q7a,有質量體系管理就可。
  • 世界「搶購」中國原料藥:印度70%原料藥來自中國
    從產業鏈來看,醫藥行業涉及醫藥原料、醫藥研發與製造、醫藥流通三個環節。西藥產業鏈上遊通常是用作生產製劑的原料藥(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簡稱API)。原料藥是具有一定的藥理活性、用作生產製劑的化學物質。生產原料藥過程中的中間產品稱為醫藥中間體(又稱:化學中間體),而原料藥只有加工成藥物製劑,才能成為可供臨床應用的藥品。
  • 本立科技IPO:深耕醫藥中間體 拓展產業鏈布局
    來源:時刻頭條二十世紀中葉以來,全球醫藥和農藥等行業蓬勃發展,隨著國際分工和合作深入,生產向中國、印度等地轉移,憑藉成本優勢和完善的產業鏈,我國化工中間體行業發展較快。公開資料顯示,本立科技主要從事醫藥中間體、農藥中間體、新材料中間體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 攜手多方涉足疫苗研發 海翔藥業醫藥板塊添活力
    攜手多方初涉疫苗行業  記者注意到,海翔藥業在今年第六屆董事會第六次會議上審議通過了《關於對外投資設立產業基金的議案》,公司擬與國家信息中心旗下的北京國信中數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信中數」)共同發起設立北京國信海翔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
  • 奧銳特:致力於為世界製藥企業提供優質服務
    9月21日,奧銳特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奧銳特,股票代碼:605116)正式在上交所掛牌上市,公司每股發行價為8.37元,發行數量為4100萬股,實際募集資金為3.43億元,由安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薦並主要承銷。
  • 奧銳特:立足研發及市場優勢 力爭10年內成為國內外一流藥企
    這家成立於1998年的企業,主要從事特色原料藥和醫藥中間體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所處行業為醫藥製造業,公司主要產品為呼吸系統類、心血管類、抗感染類和神經系統類藥物,並且主要業務都來自於海外,與國內的其他藥企有一定區別。
  • 2017年原料藥行業業績預告,這10大企業很牛氣
    在供給側改革持續推進以及環保監管趨嚴的情況下,原料藥行業進入整合期,雖然眾多中小型企業陸續離場,但也有很多企業業績斐然。作為我國醫藥行業龍頭企業之一,石藥集團已連續多年霸佔我國原料藥出口企業榜單首位。公司三大原料藥產品出口類別抗生素、維生素、咖啡因均在細分領域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 醫藥、農藥中間體?什麼是中間體?
    中間體是精細化工產品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類型,其實質是一類「半成品」,是生產某些產品中間的產物,比如要生產一種產品,可以從中間體進行生產,節約成本,從被廣泛用於醫藥、農藥、塗料、染料以及香料的合成。在醫藥領域,中間體是醫藥行業產業鏈中的重要環節,用於藥品合成工藝過程中的一些化工原料或化工產品,一句話,用來生產原料藥的。而農藥中間體同樣是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農用原材料結合在一起的中間介質。今天,我們主要來說說農藥中間體。
  • 保健品製售亂象後的醫藥中間體界定難題:致非法添加成潛規則
    公安部治安局一名負責人在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此案第一次從源頭上把非法製售有毒有害食品的上遊化工產品供應廠家給「打掉了」,也揭開了行業潛規則:一些化工企業以所謂的化工產品、醫藥中間體等為掩護,向下遊製售有毒有害食品的黑作坊、黑工廠提供原料。
  • [公告]福安藥業:抗生素類抗腫瘤類醫藥中間體生產線建設項目可行性...
    從外部看,由於國際醫藥產業調整結構,在全球範圍內廣泛實施「產業轉移」以及「合同生產」戰略,使我國逐漸成為國際「轉移生產」的加工製造中心,從而給我國醫藥企業的成長提供了發展機會;從內部看,是由於我國20 世紀90 年代後經過連續多次的國內、國際價格戰以及政府宏觀調控、政策扶持,使得行業集中度普遍得到提高,某些重點化學原料藥的工藝技術水平及生產規模也
  • 皓元醫藥科創板:攻克「艾日布林」化學藥物工業合成難題
    來源:時刻頭條近日,據上交所官網信息,上海皓元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皓元醫藥」)科創板IPO獲得上交所首輪問詢。據悉,這家企業曾完成艾日布林的工業合成,而艾日布林的工業合成被譽為合成界的珠穆朗瑪峰。招股書顯示,皓元醫藥主要專注於小分子藥物研發服務與產業化應用,業務包括小分子藥物發現領域的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的研發,以及小分子藥物原料藥、中間體的工藝開發和生產技術改進,為全球醫藥企業和科研機構提供從藥物發現到醫藥中間體和原料藥的規模化生產的相關產品和技術服務。業務方面,皓元醫藥通過一體化創新模式實現了原料藥研發全產業鏈的貫通。
  • 共同藥業成功過會 力爭成為國際一流的甾體藥物生產企業
    據招股書顯示,共同藥業擬募集資金65000.00萬元,此次募集的資金將用於黃體酮及中間體BA生產建設、補充流動資金等項目。  公開資料顯示,共同藥業成立於2006年,總部位於湖北省襄陽市宜城市,是一家專業從事甾體藥物原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產品為甾體藥物生產所需的起始物料和中間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