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影像人自己的醫學影像平臺※※
◎讓學習成為一種習慣◎讓知識成為一種內涵
◎讓專業成為一種交流◎讓我們成為一世朋友
※※※※※※※※※※※※※※※※※※※※※
病例八 女,16歲 主訴:一周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右側肢體無力,3天前出現惡性嘔吐,1天前意識朦朧。
雙側側腦室內不規則囊實性明顯不均勻強化團塊,向三腦室內突入,幕上腦室擴大伴室旁輕度水腫。CT未見明顯鈣化徵象。
幕上腦室擴大,以雙側成年室為著,故病灶定位於雙側側腦室,向三腦室內突出。
1室管膜瘤;2脈絡叢乳頭狀瘤;3中樞神經細胞瘤。
1 室管膜瘤見於兒童及青少年,雙峰發病,1-5歲和30歲左右。好發於側腦室三角區,其次為側腦室體部。腫瘤多為不規則形,與側腦室呈廣基底相連或跨壁生長。CT等/稍高密度,T1呈稍低/等信號,T2稍高信號,信號不均,囊變較實質型少見。增強後顯著不均質強化。室管膜瘤鈣化率50%,本例未見鈣化。本例病程短,症狀重,而室管膜瘤為低度惡性腫瘤,且生長緩慢,與本例不符。
2脈絡叢乳頭狀瘤常發生於側腦室,側腦室三角區多見,也可位於側腦室體部,見於5歲以前男孩,CT等/稍高,T1為稍低/等信號,T2稍高信號,腫瘤內顆粒狀混雜信號和顆粒狀、分葉狀,邊緣凹凸不平為其特徵。還可因大量腦脊液而造成腦積水,比例為引流後狀態,此點不宜鑑別。與本例發病年齡及性別、信號與脈絡叢乳頭狀瘤不符。
3 中樞神經細胞瘤多發生於透明膈和室間孔附近,向雙側側腦室突出或以一側為著,也可向三腦室生長。寬基底連於透明膈,20-40歲多見。典型影像表現為皂泡狀分葉腫塊,信號常不均質,鈣化常見。增強不均質中到明顯強化。本例發病年齡較中樞神經系統細胞瘤稍小,透明膈顯示不清,且未見鈣化影。
4此病例病理結果為中樞神經系統原始神經外胚層腫瘤,其常發生在幕上大腦半球,腦室內罕見,這是一個不典型病例。
腫瘤位於雙側腦室,與腦室壁有粘連,為灰紅色,有包膜,質地軟韌,血管豐富,後下級與大腦內靜脈粘連緊密。
中樞神經系統原始神經外胚層腫瘤。
本微信平臺屬於個人公益性醫學影像類學習平臺,本微信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註明來源和作者,所有轉載視頻只用於基層教學使用,且明確註明授課專家姓名,不希望被轉載的原作者及老師可與我們聯繫,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