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要寫我的工作?- 託馬斯·赫賽豪恩(Thomas hirschhorn)

2021-01-10 波浪藝術

作為作品《超音速泳池》(DIACHRONIC-POOL)的一部分,2013年在巴塞爾丁格利博物館的《元數據重裝》(Metamatic Reloaded)展覽中出版的免費手冊。

我為什麼要寫我的工作?

- 我寫作是因為我在做藝術作品。我的 "藝術寫作「的基礎為了做我的藝術作品,而這賦予了我寫作的能力。對我來說,寫作是一種簡單而有吸引力的姿態。

-我寫作是因為我可以寫作,就像每個人都可以一樣。我想以一種平等的方式寫作,這意味著我使用自己的文字來寫作!

- 我寫作,就像每個人都可以一樣,因為寫作是一種平等的方式,可以向他人、向我的母親、向藝術史學家或向任何問我有關我的作品和它內容的人表達、講述或交流。

- 我寫作是因為我想把事情固定下來。為了致力於一個形式,把事情寫下來有助於我對它真誠,因為一旦寫下來,事情就不再是冒險的或隨心所欲的,而是安排好的和確定的。

- 我寫作是因為我想闡明事情,我想闡明事情--首先是為了自己。做 「藝術寫作"可以幫助我更準確地找出我想要或想做的事情。

- 我寫作是因為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為什麼要做,以及如何做,所以很容易寫下來,這是一個約定,一個承諾,一個聲明,一個判斷,一個確定的東西以及一個絕對的東西。

- 我寫作是因為藝術是對形式的主張,對我來說,這是最本質的。因此,寫作也是一種主張。而對於作為藝術家的我來說,寫作始終是一種工具,通過把它寫下來來強化我對形式的主張。寫作不是解釋、辯護或論證。

- 我寫作是因為我想堅持對我來說是本質的東西。寫作幫助我決定並堅持對我來說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寫作幫助我發展這個本質,直面它——當它被發送給某人或在某個地方發表時——並讓它保持動態,作為一種積極的東西。

- 我寫作是因為我需要建立我自己的術語:在我努力建立一個新的藝術術語時,不能使用舊的術語或別人的術語。通過 「藝術寫作」,我創造並忠實於我自己的藝術術語。

- 最後,我做 「藝術寫作"是為了給自己特有的證詞。在關於我的作品的評論、信息、意義和意見的暴風雪中,我的藝術家證詞也在那裡。

-託馬斯 赫賽豪恩(Thomas Hirschhorn), 2014

相關焦點

  • 即:不是「我要寫」而是「要我寫」
    即:不是「我要寫」而是「要我寫」機關公文寫作是一種受命寫作,「遵旨」行為。這是從機關公文寫作的過程這個角度來認識其特性的。我們知道,文學創作是一種相對比較「自由」的寫作活動,通常情況下是由作者自己確定寫不寫,為什麼寫,怎麼寫,什麼時間寫完等都可以由作者自己安排,機動性比較強。而機關公文寫作則不同,主要的不是「我要寫」而是「要我寫」,不是「自言」而是「代言」。
  • 【我說】張向持:我為什麼用十年寫大饑荒
    不過我在沒有徹底了解信陽事件之前,疑問也很多,我就想共產黨是為人民服務的,為什麼會把老百姓餓死。  搜狐文化:您當時完全不相信這是單方面的錯誤?  張向持:我相信是黨的錯,但是我不知道究竟為什麼錯了,當時是抱著一種疑問去涉及這件事情,但是在採訪過程中慢慢把理清楚了,才知道這是一場政策災難。
  • 手動@初中老師,為什麼我寫根號(-1)你要給我打錯
    寫在前面如果您知道複數,那麼複數可以比大小嗎?如果您不知道複數,那現在您知道了。複數話說複數真的是個神奇的東西,在初中我們要是見到 根號(-1)肯定會認為他錯了,根號下怎麼可能有負數呢?不過阿拉丁今天不是講什麼是複數的,我相信大多數人還是知道複數這個概念的,對i^2=-1 也是不陌生的,尤其是現在正在埋頭苦學複變函數的各位朋友。阿拉丁今天主要想和大家探討一下我們見過實數比大小,但是為什麼沒見過複數比大小呢?
  • 七等生:我寫的是宇宙,寫的是人類,而不是寫你們要的東西
    ——老民國的作家廢名,在剃頭的時候突然蹦出來這句話;因為不滿理髮師把肥皂胰子抹了他一臉,廢名生出一首詩和許多道理,詩叫《理髮店》,道理如下:「我還記得那是電燈之下,將要替我刮臉,把胰子沫塗抹我一臉,我忽然向著玻璃看見了,心想,『理髮匠,你為什麼把我塗抹得這個樣子呢?我這個人就是代表真理的,你知道嗎?』連忙自己覺得好笑,這同真理一點關係沒有。
  • 在領導身邊工作,我收穫最大的是……
    01要學會運用一種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就是:遇到事情要多問幾個「為什麼」?同事向領導匯報工作的時候,領導總是問:「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能做成嗎?02要努力做好兩件事情1.夙興夜寐地工作。我的辦公室常備一盒巧克力,為什麼呢?
  • 我為什麼要讀哲學書?
    這句話高度地概括了人類精神世界的內涵,其中有三個關鍵詞:「真理」、「苦難」、「愛情」,這是我們每個普通人窮其一生所要經歷的事,也是整個人類社會千百年來所經歷的事。初識羅素,是在2008年。當時,我無意間讀到了《西方哲學史》。看到這個書大概1/3的時候,我對羅素其人敬佩不已。
  • 我寫畢業論文的日與夜
    有個同門私下抱怨,和班級其他學生導師相比,我們導師的確是一心忠於學術,但為什麼不能稍微同情一下求職黨的生存不易,為什麼那高不可攀的學術標準就不能降低一些呢?    大約在3月,我完成了論文的寫作。我小心翼翼地將論文發到導師郵箱……一個多星期過去了,導師並未找我。其他同門羨慕地說,那基本意味著我論文竣工了。
  • 【國外學者採訪】 Jonathan Branfman 我為什麼要為兒童寫一本有關性別的書
    我為什麼要寫這本書: 作為一名博士生,我教授有關性別、性和種族的大學課程。在這個教學中,我花了很多時間幫助成年人「忘卻」錯誤的刻板印象。(例如,「忘記」他們認為同性戀是錯誤的或怪異的,「忘記」他們關於女人一定比男人更蠢的假設,等等)。認為同性戀是錯誤的或怪異的;「忘記」他們認為女人一定比男人笨,等等)。
  • 溫躍淵:我寫日記
    小畫書就擺在鄰家的大桌子上,讓我飽覽個夠。休養的志願軍叔叔中,有的知道我喜歡文學,就幫我借小說看。我廢寢忘食地啃那些大部頭小說。這樣從小就立下志向:長大了要做個作家!同時也喜歡上了書畫。可惜家裡太窮太窮,9歲時,父親因病去世,家裡便塌了天,最後到了無吃無穿的地步,小學沒有讀完便去合肥當了學徒。但是我的作家夢並沒有終止。
  • 作家說作文技巧四個字:「我寫我話」
    要讓你筆下的人與物與眾不同,個性鮮明,還得用心觀察,用心體會,用心思考與想像:眼前的景與物,我所看到的景與物,作家是如何描繪的,我又如何才能寫得與眾不同?儘可能地用自己的思維、自己的想像,自己的話語,用心去寫,定然能寫出與眾不同的人與物。【作家趙麗宏簡介】趙麗宏,中國當代散文家、詩人。
  • 範泓:我為什麼寫《風雨前行——雷震的一生》
    作家聶華苓是《自由中國》編委之一,當時負責刊物的文藝版面,她後來回憶起《自由中國》及其同仁時這樣說:「包括雷先生在內的一些人,都是大陸以外最好的中國頭腦,他們那種不畏強權敢作敢為的風骨,對我的影響很大。我覺得作為中國人,或者說,作為一個人都應當是這樣的……」李敖也說過,《自由中國》是一個百分之百言論自由的刊物,他替《自由中國》寫過稿件,當時才是一個二十歲出頭的年輕人。
  • 我一個文科生為什麼要報初中數學教師資格證的考試?
    自從在9月份收到初中數學教師資格證的輔導教材以後,有好多時間我是在後悔中度過的。為什麼後悔呢?因為我是一個文科生,雖然在大學學了兩年的微積分,可對於已經畢業一年的我,那些知識點差不多都忘記了。而且初中數學的綜合性較強,對於一個偏記憶的文科生來說確實是一件頭疼的事。
  • 寫了寫形意拳,不讓他看,他非要看|看完了說:你當我傻
    說實話今天不知道寫什麼,本來想把專欄寫完,不過狀態不佳,先不寫了,隨便說兩句,順便回答一個朋友的疑惑。從我建號到現在,將近四個月了,堅持到現在,不容易。寫文比我練拳難。還是先感謝陪我一路走到現在的朋友,真的謝謝你們。
  • 我是一個蝸牛,但我為什麼要背這麼重的殼。大自然的道理吧
    話說這天,有這麼一隻小蝸牛,問媽媽:「媽媽,為什麼只有我們要背著這麼重的殼走,累死人了」媽媽語重心長的說:「因為我們沒有骨骼,殼可以保護我們」小蝸牛奶奶的繼續追問:「那蚯蚓呢,它扭來扭去,也爬得很慢,也沒有骨骼。還有毛毛蟲,一拱一拱的,它也沒有骨骼呀」媽媽笑笑看著小蝸牛說:「毛毛蟲,是沒有骨骼,但它會破繭成蝶,天空會保護它。
  • 汪珊宇《我的好朋友》與朱延華《寫不盡的友情》
    今天活動前,我在班級隊伍當中找到汪珊宇和吳瑀桐,她們兩個果然像她們作文所寫一樣黏糊在一起,我為她們兩人拍了一張合影,告訴她們這個照片是為了配合作文一起發的,汪珊宇提出要美一下顏,並很謙虛很真誠地說自己的文章寫得不好。我說不錯啊,她略有歉意地說,老師,我也有點湊字數。聽這個話,看來她們都讀懂了我對吳瑀桐作文的點評了。
  • 馬原:我希望寫永恆的暢銷書
    我早年的小說不是給讀者寫的,是給自己寫的,或者是給我的上帝寫的,那麼以後的小說我就希望要麼形而上、要麼形而下,我受不了形而中。  記者:這個彎是怎麼轉過來的?  馬原:因為自己的閱讀需要嘛,比如說你年輕的時候,喜歡讀那些寫給上帝的書、寫給自己的書,那麼人到中年的時候,發現你還是願意讀那些寫給很多人的書,寫給人民的書,像克裡斯蒂這種寫給人民的書。
  • 何頓:我天生就是個寫小說的
    「沒辦法,我天生就是個寫小說的。」在新書發布會上,何頓與評論家龔旭東對談《幸福街》小說的創作緣起和過程,他笑著如是說。龔旭東:《幸福街》是何頓老師的長篇小說新作。先請何頓對這個作品做一個簡要的內容介紹。何頓:我四十多歲時,特別關心底層人。為什麼?我這輩子從讀小學、初中、高中起,接觸的基本上都是普通人。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我經常騎摩託車到靖港鎮、銅官鎮等小鎮或縣城走訪。
  • 一頓晚飯,教會了我3個寫文案的方法
    想了想,還是決定寫,選了個普通不能再普通的標題,它不一定完美,但是絕對真實,給不了你很多方法,希望能帶給你一些啟發。前幾天的某一個晚上,到附近一所大學吃飯,這所學校的食堂有一個很好的規章制度,就是學生吃好飯之後,需要把剩下的飯菜倒之桶裡,再把碗筷歸還到回收處,以便工作人員進行回收。
  • 我和頭條的故事 我有個大膽的想法,我要上頭條
    我是個後知後覺的土人,用了今日頭條多年,去年十月底才知道,還有個頭條號,可以做自媒體。看我起的這名字就知道,我本來是想寫歷史題材,可是沒寫兩篇我就開始撓頭:歷史這玩意範圍太廣,常常提筆想寫這個,開個頭又想寫那個,點個菜都有選擇困難,這歷史上下五千年,縱橫幾萬裡,要從哪兒下手呢?
  • 史蒂芬·金:我寫的《肖申克的救贖》,不僅僅是一部電影
    她告訴他,她不喜歡像他寫的那些恐怖故事,更喜歡令人振奮的故事,比如《肖申克的救贖》(the Shawshank Redemption)。當金先生告訴她,他也寫了,她也不相信他。如果對金的風格範圍有任何揮之不去的懷疑,那麼他的新系列《噩夢集市》(The Bazaar of Bad Dreams)就應該讓他們休息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