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網絡歷史虛無主義傳播的新趨勢

2020-11-28 人民網

前一段時間,網絡上關於「重新評價」西北軍閥馬步芳的噪音甚囂塵上。在這些噪音中,一個被蓋棺定論的人民公敵被一些人一再美化,居然逆襲為「禁絕鴉片,興辦教育」的「環保先驅」「抗日英雄」,由血債纍纍、惡貫滿盈的歷史罪人變為幾乎沒有缺點的「完美聖人」,大有徹底顛覆人們對該人物及民國史的正確認識的勢頭。很顯然,「重新評價」馬步芳及類似人物等要求和對已經蓋棺定論的歷史事實和歷史人物進行「重新評價」的噪音一樣,不是個體事件,而是歷史虛無主義利用網際網路興風作浪的慣用手法和表現。歷史虛無主義在網際網路上散播錯誤歷史觀,直接影響人們特別是青少年對歷史的認知,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關注和警惕。

一、網絡歷史虛無主義的傳播趨勢

1.傳播信息的網絡化。隨著網際網路和信息終端技術的普及,特別是進入自媒體時代後,論壇、博客、微博、微信、客戶端以及新興視頻網站構成了網絡信息現存的主要表達渠道。一些針對革命領袖、民族英雄、愛國志士的惡搞「段子」、惡搞視頻,就是歷史虛無主義錯誤言論和歷史觀、價值觀利用各種論壇、博客、微博、微信以及新型視頻網站散播的。如去年在網際網路上引發社會廣泛關注的洪振快訴郭松民梅新育案,以及狼牙山五壯士後代反訴洪振快案,其起因就是洪振快等人在網際網路上先後發表了《小學課本「狼牙山五壯士」多有不實之處》、《「狼牙山五壯士」的細節分歧》,對英雄群體進行「挖牆腳式」的質疑,這樣的文章在網絡上迅速傳開,在社會上引發了甚為消極的影響。在網際網路的傳播下,歷史虛無主義插上了信息網絡化的「翅膀」,使一些受眾特別是青少年在不知不覺中受其毒害。

2.傳播受眾的青少年化。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發布的第37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已達6.88億,佔據中國人口總數的50.3%,並基本覆蓋了我國4.84億10歲至39歲的青少年人群。調查顯示,青少年是網絡信息的主要受眾。歷史虛無主義錯誤言論及歷史觀、價值觀在網際網路上的傳播,不可避免地會使包括高校學生在內的一部分青少年受到影響。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課題「當代社會思潮對高校師生的影響及對策研究」課題組,曾採用抽樣問卷、座談等方式,了解了武漢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10餘所高校多學科、多專業、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生和部分教師對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及其主要觀點的知曉度和認同度。調查結果顯示:自認為對歷史虛無主義思潮「非常了解」和「比較了解」的學生人數為15.7%,而「不大了解」和「不了解」的人數佔60.7%。在關於中國近現代以來社會發展道路的選擇、中國革命的必然性和歷史作用、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歷史人物的評價、中國共產黨對中華民族解放和復興的歷史貢獻等重要問題上,不同程度地認同歷史虛無主義觀點的比例竟然大幅超過他們的自評比例。這一調查結果說明,一些師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了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影響,他們對此缺乏清醒的認識;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在網際網路上的傳播和蔓延,致使一部分學生接受它的觀點,甚至對正確歷史觀和正確價值觀產生了懷疑;高校學術研究中普遍存在重學術輕是非的研究導向,導致師生缺乏辨別、判斷歷史虛無主義觀點的標尺,更缺乏判斷理論是非的引導。

歷史虛無主義受眾的青少年化,和一段時間以來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在西方價值體系的推動下,通過網際網路等途徑從社會領域向教育領域擴散有關;同時,還跟一些學校教師的價值認知和歷史觀存在問題不無聯繫,特別是個別打著「還原歷史」或「重新審視歷史」幌子的中學或高校教師,無視歷史事實,大搞「歷史發明」歪風,隨意解讀歷史,恣意歪曲歷史的本來面目,顛倒歷史是非黑白,甚至不惜散布謠言、偽造歷史。曾登過「百家講壇」、擁有1300多萬微博粉絲的北京某歷史教師,長期對黨和國家的革命、建設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事件進行造謠和歪曲,對開國領袖和民族英雄極盡污衊和詆毀之能事,在網絡上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該教師在網上的「著名」言論有:「五零年鎮壓反革命,三年幹掉三百多萬人啊。…蔣介石四一二才殺多少人啊,有名有姓的才幾百個。」「日本的教科書不寫南京大屠殺,咱們的教科書不寫的東西多了去了。而且日本被篡改的教科書在日本的採用率不到百分之0.1,而我們的教科書人人都得採用。考完試這本書趕緊燒了,要不擱你家一天都髒你屋子。」「全國大煉鋼鐵,造成了59年到61年的三年困難時期,國內統計餓死了兩千萬人,國外統計餓死了四千萬。…抗日戰爭時期,八年死了一千八百萬,你能說這一千八百萬人都是被日本人殺的嗎?就都是,八年一千八百萬。您這可倒好,三年在沒有戰爭的和平年代活活餓死了兩千萬,這效率太高了,為計劃生育作出了突出貢獻。」這樣一個散播歷史虛無主義毒害的歷史教師居然長期受到一些學校、電視臺或網絡媒體熱烈吹捧,競相邀請其登臺演講,使一些不明真相的人特別是青少年深受其錯誤言論及價值觀、歷史觀的影響,值得我們深思和警惕。

青少年正處於價值觀、歷史觀的形成時期,對社會的認識不夠深刻、全面,思想可塑性強,對新的理論觀點、新的歷史資料帶有強烈的好奇心,且缺乏判斷理論是非的能力,容易接受一些與主流歷史觀、價值觀不同的所謂新觀點。因此,加強對青少年的中國近現代史教育,使他們認清歷史虛無主義的嚴重危害,堅持正確的歷史觀、價值觀就顯得十分必要和緊迫了。

3.傳播內容的細節化和隱蔽化。歷史虛無主義者斷章取義,偽造歷史事件,把一些歷史事件任意剪裁,特別是充分利用微博內容短小易傳播的特點,用小細節小故事來歪曲大歷史;利用符合大眾心理和娛樂習慣的文化消費形式,把核心觀點轉化為奪人眼球的通俗文字或感性的藝術形象。比如,微博博主「浩然無疆」寫道:「45年,抗戰勝利,全國上下,欣喜若狂。馬步芳,王洛賓,低頭促膝,一起編寫了《花兒與少年》。這是精通音律的馬步芳,和鋒芒已露的王洛賓,傾心之作。在勝利匯演上,沒有任何提前透露消息,靠實力,奪得第一。歡快的節奏,幸福的歌詞,甜美的旋律,讓剛剛取得抗日勝利的人民,感受到幸福的滋味。」歷史虛無主義者非常清楚馬步芳的罪惡本質,所以,他們不會在馬步芳以活埋、槍殺、火燒、扒心、取膽、割舌等慘絕人寰的手段殘殺紅軍西路軍的滔天罪行上進行辯護,他們不會在馬步芳兇殘壓迫和恣睢剝削藏族同胞的歷史事實上進行辯護,他們不會在馬步芳與侵華日寇進行秘密軍火交易等通敵罪行上進行辯護,他們也不會在馬步芳姦淫自己胞妹、侄女、兄嫂、弟媳、外孫女以及部屬妻女的罪惡人倫史上進行辯護。因為他們知道,任何就事論事地為馬步芳的罪惡進行的辯護都是徒勞的,所以,他們才用「顯微鏡」在馬步芳身上尋找一些文化、生活或者性格上的優點,哪怕是極微不足道的優點也要加以美化宣傳。我們知道,只要有必要,有些人從惡狼的目光裡都可以找到一絲溫柔。於是,在上面這條微博中,罪大惡極的封建軍閥馬步芳就被美化成「精通音律」的抗日英雄了。歷史虛無主義正是利用微博內容短小易傳播的特點,以「潤物細無聲」的手法,在不知不覺中美化歷史上的人民公敵,試圖顛覆人們對相關歷史的正確認識。

二、歷史虛無主義與新自由主義相互影響、相互作用

研究證明,歷史虛無主義與新自由主義在對社會的影響中呈現正相關關係。對歷史虛無主義認同的人,同樣比較認同新自由主義。研究蘇聯解體的歷史不難發現,新自由主義與歷史虛無主義往往同時在經濟、政治、意識形態等多個領域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從根本上看,這兩種思潮具有相同的價值取向和政治立場,都是西方國家推行全球霸權戰略的工具,它們分別從歷史維度和現實維度否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否定社會主義道路,瓦解社會主義政權,其哲學基礎都是唯心史觀,其理論出發點都是鼓吹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發展道路,維護西方霸權主義。

對當今的中國而言,歷史虛無主義與新自由主義在經濟、政治、軍事、意識形態、民族等領域的影響同樣呈現正相關關係。一些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家,他們一邊鼓動私有化、市場化、自由化,一邊大彈歷史虛無主義歪調,從否定「文革」開始,到徹底否定改革開放之前的30年,進而全面否定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從攻擊黨和國家領袖開始,到否定四項基本原則,進而全面否定社會主義道路和社會主義制度。在新自由主義的影響下,我國的一些媒體特別是網際網路媒體多被外資控制,這也為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泛濫提供了傳播平臺;同時,歷史虛無主義的傳播也為新自由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施加影響提供了的輿論基礎。

三、加強網際網路管理,積極清除歷史虛無主義影響

網際網路是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潮傳播的交匯處,而且已經成為意識形態領域鬥爭的主陣地,是意識形態滲透與反滲透的關鍵領域。因此,我們必須不斷加強網際網路管理,積極應對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帶來的影響。

1.加強國家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的法制建設。信息傳播者的責任和權利應該被納入法治管理的籠子,包括歷史信息在內的傳播必須受到國家法律法規的有效管理。在廣泛採集社會信息的前提下,儘快完成我國網絡安全立法工作,使維護網絡安全有基礎法的支持。網絡信息管理,主要應該包括平臺管理和信息管理,因此,積極推動網絡平臺管理和網絡信息管理專項法規的制定工作,對於蓄意傳播包括歷史虛無主義在內的各種錯誤思潮、破壞國家意識形態安全的網絡平臺和相關責任人的懲罰和處置,應該在專項法規中有明確體現。逐步完善網絡信息管理的法制建設,使打擊破壞網際網路意識形態安全的行為有法可依。

2.依法嚴管,打擊網際網路上的歷史虛無主義。按照國信辦的「微信十條」「帳號十條」和「約談十條」,針對歷史虛無主義信息比較集中的網絡平臺進行重點監管,開展專項審查,對於公然違反我國憲法法律,致力於推銷西方意識形態、肆意兜售歷史虛無主義的網上言論,必須依法處置、限期整改。對於屢教不改、肆意妄為的網絡平臺及相關責任人,可依法吊銷其平臺運營許可、關閉平臺,司法機關可依法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嚴懲。同時,組織一批堅持唯物史觀的歷史學家和評論家,主動收集歷史虛無主義的主要觀點及其「虛無」的主要歷史節點等信息,集中研究和辨析其存在的錯誤,並形成有針對性的辨析文章,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網絡新媒體進行宣傳,在青少年中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和價值觀。

3.扶持新型正能量網站和網絡媒體,謹慎對待私人資本(特別是外資)參股國家主流網絡媒體,進一步發揮主流媒體的宣傳引導作用。西方意識形態滲透都是有針對性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給各種非政府組織,利用其組織人員在網絡上對我國的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進行攻擊。因此,我們要加大對新型正能量網站和網絡鬥士的護持力度,使之成為維護我國意識形態安全的生力軍。對私人資本參與國家主流媒體應該從意識形態安全的高度進行研究和審核,嚴格把好入門關、審核關、組織關、內容關。主流網絡媒體對汙辱革命英雄甚至詆毀革命領袖等社會熱點事件,必須在第一時間發聲進行駁斥,對錯誤言論給予有力批駁,及時消除不良影響。

4.以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我國的黨史軍史國史。對於我國的黨史、軍史、國史在網絡上要理直氣壯地宣講,讓廣大網民了解我國的真實歷史。要組織優秀的創作人員、編導演人員,打造政治性與藝術性有機融合的力作,再現中國人民探索民族復興的艱苦奮鬥歷程,頌揚包括共產黨員在內的仁人志士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和高尚人格;邀請堅持唯物史觀的名師和優秀學者,通過多種方式包括錄製便於網絡傳播的專題影視作品、在媒體上開闢中國近現代歷史的專家網絡講壇(專欄)、編輯出網絡版中國近現代史通俗讀物等。在信息化的新時代,精彩歷史不能講得過於枯燥,特別是提供給年輕人的歷史內容,更應會講故事,走近歷史現場,再現鮮活的歷史畫面,同時積極製作、呈現、發揮好微視頻、動漫等年輕人喜聞樂見的形式,吸引他們尊重歷史、敬仰英雄、感悟崇高。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文化安全與意識形態建設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崑崙策研究院研究員)

相關焦點

  • 歷史虛無主義的本質與危害
    歷史虛無主義的要害,是從根本上否定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和中國走向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否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要警惕和抵制歷史虛無主義的影響。  面對一段時間以來歷史虛無主義的沉渣泛起,我們應當對歷史虛無主義進行科學剖析,深刻揭露其本質和危害。
  • 歷史虛無主義的若干表象及其實質
    對歷史虛無主義思潮要有更深入的學理分析與批判,推動通俗普及歷史讀物的撰寫與出版,充分發揮現代媒體在學術成果傳播上的作用,加強對青年學生的歷史教育,整頓好領導幹部作風。有一個中學歷史教師,以輕佻的語言攻擊、辱罵毛澤東,說毛澤東是「教主」、「獨裁者」、「惡魔」,肆無忌憚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他的演講視頻及文字在網絡上流傳甚廣。  值得注意的是,網際網路如今已日益普及,因其信息傳遞快、獲取便捷、形式新穎,成為民眾獲取歷史知識的重要來源。網絡論壇和微博這種自媒體的興盛,為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傳播提供了極為便捷的平臺和渠道。
  • 認清歷史虛無主義的極大危害性(資料)
    歷史虛無主義產生於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由於歷史虛無主義在理論上是荒謬的,思想上是錯誤的,政治上是有害的,所以即使在西方也未成氣候。它真正發揮作用還是對蘇聯解體、東歐劇變的催化腐蝕,後來又在中國大陸有所泛濫,雖然也已被人們識破,但造成很大危害。西方敵對勢力為什麼向蘇聯、向中國大量輸出歷史虛無主義呢?
  • 宋月紅:深入內部抵制歷史虛無主義
    原標題:深入內部 抵制歷史虛無主義   近年來,歷史虛無主義打著「學術」的幌子,在各種媒體上造謠生事。要認清歷史虛無主義的本質,就要深入它的內部剖析這一思潮。
  • 歷史虛無主義的實質和危害
    內容摘要:歷史虛無主義在我國思想文化界的重新泛起,具有深刻的社會背景。歷史虛無主義藉口「重新評價」歷史,歪曲近現代中國革命的歷史、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造成了人們的思想混亂,在社會上導致嚴重的消極後果。我們必須堅持唯物史觀,科學認識中國的革命、建設和改革,認清歷史虛無主義的實質和危害。
  • 堅拒歷史虛無主義對文藝創作的襲擾與侵蝕
    文學和藝術常常是歷史變遷、時代變革和社會發展的先聲。正因為如此,文學和藝術領域成為歷史虛無主義深度切入的領域,歷史虛無主義也常常藉助文學藝術的影響力輻射力而四處滲透、多向擴張、深層渲染,嚴重擾亂了人們的思想,襲擾與侵蝕文藝創作。因此,堅拒歷史虛無主義對文藝創作的襲擾與侵蝕,是文學藝術領域的重要任務。
  • 歷史虛無主義問題的實質是歷史觀問題
    歷史虛無主義以唯心史觀為認識基礎,對歷史特別是黨史國史做所謂「反思」「翻案」「解構」等「虛無」文章,與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爭奪闡釋歷史的主導權、影響力和話語權,誤導甚至顛覆人們的歷史認知和政治與社會意識。從表象上看,歷史虛無主義問題多以所謂史實、史料問題出現,但究其認識根源和動機,則是一個歷史觀問題。繁榮發展歷史研究、黨史國史研究,必須反對和抵制歷史虛無主義,還歷史本原,澄清歷史是非。
  • 核心價值觀培育需廓清歷史虛無主義
    歷史虛無主義是西方文化傳統之現代流變的產物,可以說是一種國際性的思潮。在西方近現代的哲學與歷史思想家中內蘊歷史虛無主義特徵、傾向或因素的不乏其人,如德國哲學家文德爾班、義大利思想家克羅齊、英國歷史哲學家柯林伍德等。
  • 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表現及其思維方法
    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出現在19世紀20世紀之交,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的初期。這個時期由於資本主義的固有矛盾昭示產生世界性大危機的可能性,一些西方學者根據這一危險,開始懷疑西方資本主義歷史上樹立的「理性」觀念,轉而頌揚「非理性」在歷史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尼採把這種以否定歷史傳統和道德原則為特點的現象統稱為虛無主義。一般認為,這就是最早形態的歷史虛無主義思潮。
  • 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產生背景、主要特徵及其危害
    歷史虛無主義在新中國興風作浪,是改革開放以後出現的情況。作為一種錯誤思潮,它屢遭批駁,聲名狼藉,但一直沒有歸於沉寂,仍不時掀起波瀾,混淆視聽,擾亂人心。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產生與發展絕非偶然,與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有著緊密關聯。  從世情的變化看,蘇東劇變後,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驟然陷入低谷。西方世界因「不戰而勝」而洋洋自得,有人甚至拋出「歷史終結論」。
  • 吳英:馬恩對歷史虛無主義的批判
    當前,一些對歷史研究持虛無主義觀的人對唯物史觀展開新一輪攻擊,妄圖否定以唯物史觀為指導的歷史研究的科學性。為了更好地辨識歷史虛無主義,有必要扼要回顧馬克思恩格斯對歷史虛無主義的批駁。  唯物史觀不是「歷史終結論」  歷史虛無主義強加於唯物史觀的又一罪名是所謂「歷史終結論」。恩格斯在回答法國《費加羅報》記者提問時指出:「我們沒有最終目標。我們是不斷發展論者,我們不打算把什麼最終規律強加給人類。關於未來社會組織方面的詳細情況的預定看法嗎?您在我們這裡連它們的影子也找不到。」
  • 馬龍閃:虛無主義在俄國的發生和流變
    這樣,德國興起的啟蒙思想、浪漫主義,以及其中的虛無主義思想,就影響了俄國青年一代。然而,這只是虛無主義在俄國的理論來源,並不足以說明虛無主義在俄國廣泛傳播的真正原因;一種思想形態的東西,一種思潮的存在和傳播,必須從相應國家和地區的社會存在中去尋找,去發掘。  18世紀初的彼得改革,在社會上層引進了西方文明,改革造就的貴族階層是這種文明的直接受益者。
  • 欺騙、迷惑、歪曲,莫讓歷史的虛無蒙蔽了雙眼
    筆者以為,歷史虛無主義具有極大的欺騙性、迷惑性,我們一定莫讓歷史的虛無蒙蔽了雙眼。眾所周知,所謂歷史虛無主義,就是把歷史視為一種無主體的偶然結果,否定歷史唯物主義與歷史決定論,這種「虛無主義」就是歷史虛無主義。毋庸置疑,歷史虛無主義具有極大的欺騙性、迷惑性,其本質就是以所謂「重新評價」為名,歪曲近現代中國革命歷史、黨史、國史、軍史。
  • 個人責任、社會正義與價值虛無主義的克服
    一、形上學的悖論與價值虛無主義的思想根源  在威脅我們時代的諸多挑戰中,價值虛無主義因為直接關涉到人的生命存在的根基,無疑是最為深刻的。深入理解並回應這一挑戰,是哲學不可迴避的一個重大課題。面對這一挑戰,哲學必須理解並回答的一個首要的、前提性問題是:價值虛無主義的根源究竟是什麼?
  • 網絡傳播中的「審醜異化」成因研究
    摘 要:網絡媒體為普通民眾揭露抨擊社會醜相提供便捷高效的發聲渠道,有利於充分發揮大眾媒體監視環境的社會功能。但網絡傳播活動中不良的審醜行為所帶來的嚴重後果及媒體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需引起公眾的高度警惕。
  • 北大教授:有人對歷史翻案否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歷史豈能任意顛覆(學術隨筆)  王曉秋  《 人民日報》( 2014年11月20日07 版)  筆者從事中國近代史教學與研究已近50年,略知歷史研究之甘苦,同時也深切體會到歷史研究的真諦在於實事求是。
  • 臺報析蔡英文的虛無主義:再怎麼變 空心不變
    臺報析蔡英文的虛無主義:再怎麼變 空心不變 2014-07-24 16:25:12  但這正是蔡英文的從政特質,從「兩國論稿費事件」的自承並非獨力撰寫,到《十年政綱》的族群與經濟論述,不是抄襲薩依德《東方主義》的「自我與他者」,就是拼湊英國左派的「國民住宅」主張,這些說明這位女政客一貫用「虛無主義」包裝她的「臺獨」思維,用各種宣傳文字包裝她內心的不識之無與買空賣空。
  • 人民日報:將「惡搞」當歷史真實,破壞政治認同
    人民日報2月20日發表題為《揭去歷史虛無主義的面紗(學苑論衡)》的文章指出,歷史虛無主義最初是以學術研究的形態登場的。一些人打著「理性反思」「重新評價」「還原真相」「範式轉換」等幌子,大做翻案文章,試圖「重新改寫歷史」。
  • 科學能否回答宇宙所有的問題——虛無主義是理性觀點嗎?
    我相信虛無主義不是世界上存在的唯一理性觀點,虛無主義是相信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是真實存在的,沒有任何原理或信念具有任何意義或真實的。現在,有些人如理察·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和丹尼爾·丹尼特(Daniel Dennett)認為世界上存在的一切都是物質的。
  • 杜絕網絡黃毒以「種子」形式傳播
    警惕隱性存在的網絡黃毒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色情圖片、電影和文章等淫穢內容在網上呈泛濫之勢。為此我國政府相關部門採取了一系列應對措施,包括全國人大常委會的立法、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司法解釋以及公安機關的網絡掃黃行動,中國境內的網際網路上淫穢內容一度幾近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