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聽說,小孩的名字裡蘊含著父母的希望。父母希望孩子以後成為什麼樣的人,就把美好的希望寄托在小孩的名字上,希望孩子以後像她的名字一樣。果然,今天要講的這位女子就是這樣,一位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名字和自己以後的人生一樣,充滿了美好。但是看過她的故事,有網友表示:我國已經淪為世界上最大的人才輸出國。到底怎麼回事呢?大家一起去看看這位奇女子吧!
鮑哲南,是她的名字。在她出生的時候,父母希望孩子能夠像她的名字一樣。哲,代表希望孩子能聰明。南,就是孩子出生的地方南京。
值得慶幸的是,鮑哲南的一生也像父母希望的那樣,充滿了傳奇色彩。這有賴於985父母的教導外,自身的努力也不可或缺。
1970年出生,從小就特別聰明,或許印證了她的名字。家庭條件也很特別,父母都是中國985高校的教授。這也一定程度上讓鮑哲南成為第一個在斯坦福當院長的女人。
1981年,鮑哲南還是一名普通的中學生,成績特別好。高中畢業後,鮑哲南因為成績優秀考入了南京大學的化學系。讀完三年大學後,鮑哲南移民美國,進入伊利諾伊大學進行深造。學習期間因為成績太過出色,又被美國頂級的名校芝加哥大學盯上。最後,鮑哲南被破格錄取為芝加哥大學化學系公費研究生。
值得注意的是,當時鮑哲南在伊利諾伊大學還沒有獲得本科學位。能被美國名校錄取,這也讓她以後的人生軌跡發生了變化。
2001年,鮑哲南獲得了貝爾實驗室傑出研究員的稱號。
2004年,鮑哲南進入史丹福大學任教。
2017年,鮑哲南升職為斯坦福化學工程學院的院長。
鮑哲南研究的方向主要是化學材料,就像納米電子學、人工電子皮膚等等。另外,個人還獲得30多項發明專利。因為貢獻接觸,被美國雜誌把其研究成果稱為「2001年世界十大科技突破」。
她的研究成果在特定領域中,被人們稱之為一大突破。期間,各種獎項更是拿到手軟。斯隆研究獎、影響世界華人大獎、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美國化學學會應用高分子科學獎等等。
但是被人們牢牢記住的卻不是這些獎,而是她變更國籍成為美國人。因此,她在中國土生土長,現在所有的一切都與中國無關。光從培養人才來說,光帶出的美國博士生就有33人之多。
都說「科學無國界」,對於鮑哲南作出的傑出貢獻,值得人稱讚。但是,「科學家是有國籍的」。我國人才流失越來越嚴重,其中的原因包括了太多的方方面面。為何優秀的人才留不住?為何偏偏都選擇改換國籍選擇美國人?
有網友說「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人才輸出國」,大家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