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20,奮進2021|九天攬月!看宇宙星辰裡的航天「硬」科技

2021-01-15 西安航天基地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我國飛天捷報頻傳的一年。

6月23日,北鬥系統第55顆導航衛星成功發射,中國北鬥成功組網。

7月23日,「天問一號」 成功發射,首次拉開火星探測的序幕。

12月17日,嫦娥五號順利完成「繞、落、回」,我國探月工程三步走的規劃圓滿收官。

12月22日,長徵八號成功首飛,為我國可重複使用運載火箭研製打下了堅實基礎……

在這一個個飛天壯舉之下,都印著「西安製造」的烙印,都離不開航天基地硬科技的支撐。

西安「金牌動力」託舉航天夢

發展航天,動力先行。航天科技集團六院有著「航天液體動力之鄉」的美譽。航天科技集團六院是我國唯一集運載火箭主動力系統、姿軌控動力系統及空間飛行器推進系統研究、設計、生產、試驗為一體的航天液體動力技術研究院,陝西也因此有著「航天液體動力之鄉」的美譽。從創建以來,參加了我國幾乎全部的火箭發射,被稱為中國的「金牌動力」。

2020年6月23日,北鬥三號「收官星」成功發射,完成全球組網。航天科技集團六院提供的千餘臺發動機在二十年間布下了漫天北鬥星辰。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火箭成功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在此次「天問一號」奔向火星長達4億多公裡的遙遠徵程中,航天科技集團六院為其提供了78顆「西安心」託舉「天問一號」成功奔向火星。

從11月24日嫦娥五號成功發射,到歷經23天太空之旅於12月17日順利返鄉,嫦娥五號實現了首次在月球表面採樣、首次從月面起飛、首次在38萬公裡外的月球軌道上進行無人交會對接、首次帶著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的重要任務,也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為了幫助「嫦五」成功探月返鄉,航天科技集團六院研製了107臺大大小小的發動機持續接力,為其搭建了76萬公裡的天梯。

就在嫦娥五號返回短短5日後,長徵八號運載火箭以「一箭五星」的方式將載荷送入預定軌道,此次,航天科技集團六院為發射用運載火箭提供了助推、一級、二級發動機及輔助動力系統,「金牌動力」再次完美展現,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衛星有效載荷 火箭強健大腦 均為「西安特產」

在太空中已有上千顆功能各異的衛星,這些衛星如何發揮功能,有效載荷起著最為關鍵的作用。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從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開始,就承擔了我國近300顆星船的研製任務,在空間數傳、中繼通信、空間天線、衛星測控、雷達遙感與探測等多個領域具備較強的技術實力。

在北鬥三號「收官星」任務中,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提供的有效載荷部件級國產化水平達到了100%。在「天問一號」任務中,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為火星探測器研製了測控數據傳輸系統,使「天問一號」和地球之間建立了信息「高速公路」,以及微波測距測速敏感器,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嫦娥五號任務中,實現了首次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成功 ,在38萬公裡外完成「穿針引線」就是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為其量身定製的微波測距測速敏感器、測控天線、數傳子系統以及交會對接微波雷達等「神器」,為探測器實現「繞、落、回」全程護航。

除了航天科技集團六院、五院西安分院外,航天科技集團四院、航天科技集團九院16所、中國兵器北方通用電子集團、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中科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中煤航測遙感局等眾多科技領域的「國家隊」在航天基地綻放航天強國夢想。

憑藉科技實力,「國家隊」不斷探索,發出了航天基地奮進之聲。下一步,航天基地將繼續加大扶持力度,繼續為航天產業「國家隊」提供優質服務,全力以赴助推航天產業高質量發展。

相關焦點

  • 回眸2020,奮進2021 | 九天攬月!看宇宙星辰裡的航天「硬」科技
    回眸2020,奮進2021 | 九天攬月!看宇宙星辰裡的航天「硬」科技 2021-01-12 16: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回眸2020,奮進2021|錨定科技創新,跑出「科創航天」加速度!
    2020年,航天基地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立足創新「基因」和創業「土壤」,以「科創航天」為引領,科技創新取得了顯著成效。2020年,航天基地被納入西安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的核心區域;新增國家級眾創空間2家、省級眾創空間1家;率先出臺國內首個系統性支持商業航天發展的專項政策和陝西省首個聚焦「新基建」的專項政策。
  • 回眸2020,奮進2021 | 綠色築底,這場「保衛戰」航天基地穩穩的...
    2020年4月24日,航天基地黨工委、管委會印發了《關於成立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的通知》,統籌推進航天基地「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生態西安」各項工作和「四大保衛戰」的督察督辦等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 早安·世界|回眸2020⑧徵途:腳下是星辰大海
    (本文海報,下載保存可轉發分享)【編者按】當2020新年鐘聲敲響時,沒有人會預料到二十一世紀二十年代的開始,會是如此灰暗:疫情、山火、水災肆虐、科比和馬拉度納的隕落……《時代》周刊在封面上為2020打了一個大紅叉,牛津詞典則將2020稱為「令人無言的一年」 。
  • 發揚「航天精神」 逐夢星辰大海
    敢於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勇於攀登航天科技高峰,讓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邁得更穩更遠,早日實現建設航天強國的偉大夢想。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航天事業從起步到騰飛,實現了巨大的跨越。以錢學森為代表的老一輩科學家嘔心瀝血,為航天事業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 聲音 | 上九天攬月而歸,一抔月壤告慰毛主席!
    ,這批月壤除了將主要存放在北京中科院天文臺以外,還將在湖南韶山,毛主席的故鄉將作為異地栽培點,進行異地災備,以告慰毛主席生前「可上九天攬月」的夙願。從「兩彈一星」橫空出世到北鬥系統服務全球、神舟飛天,嫦娥奔月,天宮對接……中國航天人從未停止過的努力,在宇宙留下一個又一個腳印。70多年逐夢藍天,中國的航天事業開花結果,不斷創造新的奇蹟。
  • 2020年度科技大事件,中國探火,2021航天科技更精彩
    2016年1月11日,中國正式批覆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中國火星探測任務正式立項,並將在2020年左右發射一顆火星探測衛星。2020年4月24日,中國行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後續行星任務依次編號 。7月6日,百度App與中國火星探測工程正式籤署合作協議,推出「追蹤火星計劃「 。
  • 九天攬月,築夢蒼穹!航天基地硬科技助力「嫦娥奔月」​​​...
    中國的探月之旅在歷經13年的「繞落」跋涉之後,終於在2020年踏上「回」的徵程,昂首邁開了我國探月「三步走」計劃中的最後一步。航天科技集團六院為「嫦娥五號」著陸與返回的三套推進分系統,研製了77臺大小不同、性能各異的軌姿控發動機。
  • 嫦娥五號成功「登月」,上九天攬月不再只是豪情
    2020年12月1日,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是個尋常的日子,然而對於中國航天事業以及億萬華夏兒女翹首以盼的登月夢而言,它卻是個歷史性的時刻,歷史將永遠銘記這一時刻以及嫦娥五號創造的「登月」神話。毋庸置疑,嫦娥五號是中國數千年登月夢裡濃重炫麗的一筆!
  • 【2020 淅法人剪影】:你若回眸 我們一直都在迎風前行!
    【2020 淅法人剪影】:你若回眸 我們一直都在迎風前行! 2021-01-06 10: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為加速打造「三生融合」典範,航天基地定了一個「小目標」
    成立14年來,聚集了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航天科技集團六院、航天科技集團九院等「國家隊」,在北鬥導航、探月工程、載人航天等國家重大項目建設中,戰績頻傳。歷經14年高速發展,航天基地2020年共有市級重點建設項目13個,總投資389.5億元,2020年計劃投資183.3億元,其中續建項目2個,新開工項目10個,前期儲備項目1個。
  • 打造空天產業園,與世界航天人共同探索宇宙星辰
    年國際宇航大會共同探索商業航天發展新路徑2020 年10月12日國際宇航大會(IAC)中國分會場在開幕式最後,包括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在祝福聲中,2020年IAC正式開幕。在航天局長論壇上,中國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局長布裡登斯廷、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總經理羅戈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局長山川宏、加拿大航天局局長坎貝爾、印度空間研究組織主席斯萬、歐空局局長沃納參會。他們高度認同只有國際合作才能促進世界航天的發展與進步。
  • 「九天攬月」,我們的努力從未停止
    「嫦娥」飛天,玉兔登月為實現中華民族「九天攬月年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  航天科技人員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慶祝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 目標是星辰宇宙!想像力才是科博會雲展館的「邊界」
    點擊上圖逛「雲上科博會」川觀新聞記者 祖明遠點進「2020科博會雲展館」,屏幕上首先會出現一段星際漫步的視頻,視角跟隨著機器人「小科」的飛行,與許多中國航空科技的「驕傲」在太空中擦肩而過,最後衝向地球,降落在科博會的主辦地——四川綿陽。
  • 今日科技話題:三峽、冰川、航天「大力士」、「小宇宙」、DNA...
    今日科技話題:三峽、冰川、航天「大力士」、「小宇宙」、DNA、均勻脫鹽膜 2021-01-05 17: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從《天問》說起,看中華民族的航天夢和航天精神
    ,到陰陽之俱化;從天地之構造,到星辰之往亙。表達了中華民族追求真理的堅韌與執著;體現了對自然和宇宙空間探索的文化傳承;寓意探求科學真理徵途漫漫,追求科技創新永無止境。,更沒有缺少過認知宇宙的決心與能力。
  • 回眸2020,奮進2021 | 在距離群眾最近的地方團結一心,推進共建共治...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對於國家、人民、乃至全世界都是新的考驗,在這不平凡的一年,航天基地不畏艱難、盡銳出戰,充分發揮社區作用,讓群眾更有獲得感。2020年10月12日,航天基地各社區成立黨群服務站,由社區支委擔任站長,由本小區業委會負責人或物業負責人中的黨員擔任副站長,本小區樓棟黨員或熱心居民擔任服務代表,形成以黨建為引領、社區為陣地、黨員和群眾廣泛參與的社會末梢治理模式,從而更好地實現社區服務進小區,服務群眾「零距離」的舉措,推進社區共建共治共享。
  • 上海歌劇院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合作 上海原創舞劇音樂伴「嫦娥」共...
    視頻由承擔此次長徵五號助推器和嫦娥五號軌道器研製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八院特別製作。短短四分鐘,視頻用動畫濃縮並模擬了深空探測器探月任務的全流程。運載發射、近月制動、環月運行、採樣及月面上升、交會對接……築夢月球的許多個重要環節,都在這擁有大片既視感的動畫裡廣而告之;而宇宙之浩渺、銀河之唯美、中國航天人九天攬月的夢想接力等,也都跟隨史詩般的背景音樂聲聲撞進觀者心底,人們期待4K超清版本供下載收藏。
  • 「駝峰」500團隊助力長徵五號「九天攬月」
    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12秒,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該消息迅速「佔領」全國各大社交平臺的熱搜榜首。重慶駝航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駝航科技」)的「駝峰」500重載無人直升機可靠性總師章文晉團隊作出了巨大貢獻,助力長徵五號「九天攬月」,其個人榮獲「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突出貢獻者」稱號。駝航科技成立於2019年7月,位於雙福工業園。章文晉現任駝航科技「駝峰」500重載無人直升機可靠性總師,為該款產品制定了可靠性驗證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