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奶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亞清:發展巴氏殺菌奶是撬動結構調整...

2020-12-01 證券日報

11月26日,由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主辦,光明乳業承辦的首屆中國奶業新鮮峰會在上海隆重召開。峰會以「振興奶業,優質發展,鮮致未來」為主題,中國奶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亞清出席並做了主題發言,並從四個方面闡述了我國奶業的整體發展現狀和未來發展方向。

第一,奶業發展已經開啟奮發有為的新時代。

奶業是健康中國、強壯民族不可或缺的產業,奶類是最接近完美、最為理想的食物,奶業發展惠及國家、惠及民族,造福億萬人民。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經過不斷的發展和改革,經過不斷的開拓和創新,我國奶業發展勵精圖治、創造奇蹟;厚積薄發、書寫傳奇。生乳產量3176.8萬噸,乳製品產量2687.1萬噸,乳品進口折合生乳1000多萬噸,消費總量4000多萬噸,中國是奶類生產、加工、進口和消費大國,名符其實,實至名歸。數量增長的同時,質量安全水平也大幅提升。近年來,我國奶業結構調整進程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加大,產業素質全面提升,現代奶業格局初步形成。養殖加工越來越規模化、標準化、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和一體化,運輸銷售越來越集約化、現代化、國際化,消費也越來越理性、科學,越來越充足、多樣。新時代,新徵程,需求在增長,消費在增加,未來奶業發展潛力巨大、空間廣闊。新時代,新徵程,科技在創新,模式在創新,產品在創新,在發展中開拓,在開拓中創新,在創新中求變,令人欣慰、讓人自豪,中國奶業已跨越傳統模式,開啟了持續健康的、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第二,奶業奮發有為必須堅持科技創新。

縱觀世界奶業發展史,科技創新引領著行業的變革與發展。養殖領域,應用生產性能測定、全株玉米青貯、全混合日糧等技術,奶牛育種水平、產能水平、管理水平、質量水平和效益水平均大幅提升。加工領域,應用巴氏殺菌技術,為安全消費提供保障;應用無菌包裝技術,延長牛奶貨架期,為長距離運輸提供保障;直投式發酵劑的發明,使得酸奶發酵不易汙染、生產便捷、質量穩定,酸奶得以工業化大規模生產。未來,隨著生物技術、膜分離技術、冷殺菌技術、新型檢測技術,以及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慧等科技創新,將進一步助推奶業向更高層次、更廣維度變革與發展。

由此可見,實現奶業持續穩定發展、長期確保乳製品有效供給,根本出路在科技創新。奶業科技創新是突破資源環境約束的必然選擇,是加快現代奶業建設的決定力量。必須緊緊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方興未艾的歷史機遇,堅持創新驅動,把奶業科技創新擺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動奶業科技跨越發展,為奶業數量增、質量升注入強勁動力。乳品企業應將科技創新作為核心依靠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品牌創新,持續提升綜合競爭力。

第三,奶業奮發有為必須加快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

新形勢,新矛盾,當前我國奶業發展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對優質乳品消費增長的需求,與奶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解決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必須加快奶業供給側結構改革和轉型升級。國辦《意見》指出,借鑑奶業發展國家經驗,考慮中國奶業發展實際,要統籌發展液態乳製品和幹乳製品,要因地制宜發展滅菌乳、巴氏殺菌乳、發酵乳等液態乳製品,支持發展奶酪、乳清粉、黃油等幹乳製品,增加功能型乳粉、風味型乳粉生產。鼓勵使用生鮮乳生產滅菌乳、發酵乳和調製乳等乳製品。

從全球看,70%~80%的生鮮乳被加工成奶酪、奶粉等幹乳製品,僅有20%~30%的生鮮乳加工成液態奶。因此,要依據國情,借鑑國際奶業發展經驗,增加奶酪、黃油、奶粉、乳清粉等幹乳製品的生產份額。同時,要以滿足消費供給為前提,讓消費者喝上奶,協調發展滅菌乳、巴氏殺菌乳和發酵乳。當然,我們要借鑑國際,對標國際,在有需求、有條件的情況,增加巴氏殺菌乳的份額。據調研,在液態乳製品消費中,全球90%的國家以消費巴氏殺菌奶為主,其中,奶業發達國家,如美國、日本、韓國、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荷蘭、加拿大、丹麥、瑞典、芬蘭等,巴氏殺菌奶的消費量都佔液態奶80%以上。究其原因,是巴氏殺菌方法比較溫和,較好地保存了牛奶的營養和天然風味。目前,我國生鮮乳質量已經步入國際先進水平,總體具備生產巴氏殺菌奶的基礎和條件。發展巴氏殺菌奶,有利於推動奶源基地建設,有利於促進奶牛養殖水平提升,有利於促進加工、貯藏與運輸水平提升,有利於提升奶業一體化程度。經驗證明,發展巴氏殺菌奶是撬動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動力和槓桿。

第四,奶業奮發有必須夯實奶源基礎。

奶業是一種資源型產業,奶源生產是乳品加工的第一車間,優質奶源是生產優質乳品的重要前提,尤其是巴氏鮮奶對奶源質量有更高的要求。「得奶源者得天下」,奶源是奶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國辦《意見》提出,到2020年,奶源自給率保持在70%以上。對於乳品企業而言,加強優質奶源建設,確保新鮮、優質、安全的奶源供給,能夠減輕上遊原材料制約,生產出讓消費者買得放心、吃得安心的乳製品,企業長遠發展才有保障。加強優質奶源建設,要加大良種推廣力度,提升良種化水平,提高奶牛單產量;要推進飼草料種植和奶牛養殖配套銜接,因地制宜利用本地飼草料資源;要支持家庭牧場升級改造,要推廣應用奶牛場物聯網和智能化設施設備,提升奶牛養殖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夯實奶業發展基礎。(夏芳)

(編輯 周文睿)

相關焦點

  • 中國奶業協會:全球約90%的國家以消費巴氏殺菌奶為主
    來源:中證網原標題:中國奶業協會:全球約90%的國家以消費巴氏殺菌奶為主中證網訊(記者 潘宇靜)11月26日,在首屆中國奶業新鮮峰會上,中國奶業協會秘書長劉亞清表示,全球約90%的國家以消費巴氏殺菌奶為主
  • 巴氏奶市場潛力巨大,75度殺菌能否引領低溫趨勢
    巴氏奶雖然採用低溫滅菌方式,但各企業對殺菌溫度和時間卻有著不同的標準。為確保牛奶中留有更多的活性物質,不斷有乳企開始使用75℃的溫度進行殺菌,未來75℃可能成為低溫行業的趨勢。巴氏奶目前的行業集中度、市場佔有率並不高,隨著消費者對新鮮、品質牛奶的追求越來越高,低溫巴氏奶還有很大的市場發展潛力。
  • 科學網—巴氏殺菌奶,巴適!
    可喜的是,成立僅3年多的中墾華山牧經過無數次嘗試和探索,將巴氏奶殺菌溫度從85℃/15s降到75℃/15s,成為陝西市場上首家實現75℃/15s巴氏殺菌工藝的乳企。 走進中墾華山牧生產加工車間,「巴氏殺菌鎖住鮮活」的字眼格外醒目。正是因為採用先進的工藝,才讓原料奶中更多的生物活性物質得以保留。比如抑制腫瘤血管再生有作用的乳鐵蛋白,但怎麼留住它們是一門大學問。
  • 市民難辨巴氏奶和高溫滅菌奶
    據了解,常見的牛奶中主要分兩種,被稱為「鮮牛奶」的巴氏消毒奶,是將生奶加熱到75℃至80℃,保質期僅在10天左右;另一種是將生奶高溫消毒後,保質期在45天以上的常溫奶。  《食品標籤國家標準實施指南》規定:「凡是經熱加工處理的預包裝食品,產品名稱不能含有『鮮』字」。  巴氏消毒奶因經過了80℃以下加熱消毒的加工處理不能稱為鮮奶。
  • 進口巴氏殺菌奶最近攤上大事了
    全程冷鏈運輸是考驗巴氏殺菌奶是指對鮮牛奶採用低溫的巴氏殺菌法加工成的牛奶(一般為72℃-85℃),通過巴氏殺菌原奶中的有害微生物一般都已經殺死,既能夠達到安全飲用標準,又能最大程度地保留鮮牛奶的營養和風味。但這種牛奶從離開生產線,到運輸、銷售、存儲等各個環節,都要求在4℃左右的環境中冷藏,保質期比較短,一般為7天左右。
  • 巴氏殺菌奶與超高溫滅菌乳
    由於奶的加工技術發展而產生了非發酵液態奶的多品種化,今天美國聯邦政府21號法案(CRF)第101.95節的有關表達是:「至少經過巴氏殺菌。」巴氏殺菌奶的主要工藝生產過程是:收集生鮮奶、過濾、脫氣、冷卻貯存、標準化,均質、殺菌、迅速冷卻並及時灌裝和分發上市。國際上許多國家都規定巴氏殺菌奶必需經過一次並且只能經過一次加熱殺菌。
  • 巴氏殺菌奶加工工藝
    1.巴氏殺菌奶--僅以生牛(羊)乳為原料,經巴氏殺菌等工序製得的液體產品;滅菌乳分為超高溫滅菌乳和保持滅菌乳,處理工藝不同,但都是以生牛(羊)奶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復原乳。GB25191-2010的定義可以發現,調製乳是以不低於80%的生牛(羊)奶或復原乳為主要原料。在理化指標上,調製乳的脂肪含量是,每100克不低於2.5克;巴氏殺菌和滅菌乳都是不低於3.1克。
  • 巴氏殺菌奶加工工藝_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
    1.巴氏殺菌奶--僅以生牛(羊)乳為原料,經巴氏殺菌等工序製得的液體產品;滅菌乳分為超高溫滅菌乳和保持滅菌乳,處理工藝不同,但都是以生牛(羊)奶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復原乳。GB25191-2010的定義可以發現,調製乳是以不低於80%的生牛(羊)奶或復原乳為主要原料。在理化指標上,調製乳的脂肪含量是,每100克不低於2.5克;巴氏殺菌和滅菌乳都是不低於3.1克。
  • 交流|老樹開花,超巴氏殺菌ESL和UHT乳有哪些區別?
    中國奶業協會、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也多次公開「力挺」巴氏奶,直指發展巴氏奶是乳製品行業改善供給側,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需求的大勢所趨。隨著低溫巴氏奶的「血拼」已持續了幾個月時間,北京、上海等地區的各大超市以及線上平臺都充斥著十足的火藥味。新上市不久的新鮮牧場,還包括三元的72℃鮮牛奶、光明「優倍」、蒙牛每日鮮語以及君樂寶的悅鮮活牛奶等。
  • 來來來,低溫奶,了解一下!
    其實超市裡常見的純牛奶可簡單的分為兩大類,即低溫奶和常溫奶。今天,咱們一起聊聊低溫奶的那些事兒。 什麼是低溫牛奶? 低溫奶,學名巴氏殺菌奶,簡稱巴氏奶。巴氏殺菌法能夠將牛奶中的有害微生物殺死,保留其他一些無害微生物以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質。低溫奶在運輸和保存過程中都需要控制在4℃左右的環境,這種低溫能夠降低微生物的繁殖速率。低溫奶的保質期通常比較短,一般在3-4天左右,一旦打開包裝就要儘快食用。
  • 巴氏奶保質期太短?超巴氏奶破局!
    目前日本、韓國、德國等國家和地區都在力推這一概念,從全球乳品市場發展情況來看,延長貨架期已成為全球趨勢。 延長貨架期(ESL)其實並不是指具體的殺菌方式,而是一種管理理念,是指從原奶到最終產品的各個環節都儘量減少任何形式的二次汙染,減少菌落總數,來達到延長貨架期的目的。
  • 鮮奶是金 酸奶是銀 奶粉是銅 常溫奶是鐵
    不料,此論調遭到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的強烈指責,並引起奶業專家學者的廣泛討論。至今,這場風波還未平息。  有專家預言,如果杜群軍的觀點最終得到證實,中國奶業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大震蕩。  杜群軍炮轟常溫奶  事實上,關於「鮮奶」與「常溫奶」營養價值的評價早有爭論。但杜群軍以學者的身份斷言「常溫奶是鐵」之後,爭論更加公開化。
  • 澳洲鮮奶保質期7天賣到中國增至21天 真是巴氏奶嗎
    澳洲鮮奶本國銷售保質期為7天,賣到中國卻增至21天  我們喝的進口鮮奶真是巴氏奶嗎?  新聞調查:巴氏鮮奶由於對儲存條件要求高,保質期短,一直被視為本土奶業對抗進口品牌的最後防線。然而,近日國家認監委在其官網上掛出的通知:《暫停澳大利亞巴氏殺菌乳企業註冊資格並全面加強後續監管》一文釋放信號:巴氏奶市場已成為國外奶企的主要目標。南都記者線上線下渠道調查發現,包括巴氏奶在內的進口液態奶已經大舉進軍中國,但有意思的是,與本土巴氏奶5—10天的保質期相比,進口巴氏奶保持期卻在15天以上,最長的45天。特別是澳洲鮮奶,在該國保質期為7天,但賣到中國保質期就延長至21天。
  • 新希望琴牌乳業溫馨提示 巴氏鮮奶冷藏保鮮存儲得當飲用更健康
    青島市奶業協會孫會長表示:巴氏鮮奶是一種嬌貴的食品,即使在冬天也要求全程24小時2-6℃保鮮,高溫天氣下巴氏鮮奶出現變質問題,絕大多數是由於保存溫度偏高所至。  巴氏鮮奶為何要冷鮮保存  據介紹,市面上牛奶主要有兩種工藝生產的純牛奶,一種是常溫奶,另一種是巴氏鮮奶。
  • 高溫殺菌和巴氏殺菌的區別 高溫殺菌和巴氏殺菌的區別有哪些
    很多人都不知道高溫殺菌和巴氏殺菌是什麼,其實巴氏殺菌一般指巴氏滅菌法,也叫低溫消毒法,是一種既能達到消毒目的又不損害食品品質的方法。而高溫殺菌屬於傳統的殺菌模式,一般採用高溫、高壓的方式殺菌,要求包裝材料要有較高的隔斷性和一定的耐蒸煮強度。在了解了高溫殺菌和巴氏殺菌之後,那我們一起了解一下二者之間的區別吧。
  • 牛奶大百科:都是純牛奶,UHT奶和巴氏奶有什麼不同?
    巴氏奶和UHT奶是純牛奶的兩種不同熱處理工藝,營養上沒什麼區別,但一些巴氏奶廠家出於營銷考慮,往往打著「鮮」的旗號。其實,巴氏奶並不是鮮奶,真正的鮮奶是剛擠下來的牛奶,直接喝反而是不安全的,因為擔心微生物繁殖,需要經過熱處理殺菌後才飲用。作為純牛奶的兩種不同熱處理工藝,UTH奶和巴氏奶之間又有什麼不同呢?
  • 牛奶大百科:國外都喝什麼奶?巴氏奶發源地UHT奶佔比95%以上
    有中國留學生也曾專門就此在國外超市做了實地調研,發現美國、比利時、德國、法國、葡萄牙、西班牙、日本、義大利等發達國家,超市中的UHT奶隨處可見。經實地探訪,留學生還發現大部分消費人群並不在意UHT奶和巴氏奶的區別,覺得二者沒什麼不一樣,甚至還有些人認為,為了健康應該選擇殺菌更徹底的UHT奶。
  • 發現新「齊跡」融媒體採訪團走進得益乳業 解碼低溫巴氏奶的活性...
    天然活性營養是好牛奶的核心標準,存在於低溫巴氏鮮奶中,喝好奶當然要選低溫巴氏鮮奶。得益乳業低溫巴氏奶,採用特優級奶源,菌落總數、體細胞數優於歐盟標準,採用75℃/15s優質乳巴氏殺菌工藝,保留更多活性營養物質,尤其是乳鐵蛋白、免疫球蛋白、β-乳球蛋白三大活性免疫蛋白。其中臻優高品質鮮牛奶中乳鐵蛋白≥40mg/L,免疫球蛋白≥100mg/L,β-乳球蛋白≥3000mg/L,乳過氧化物酶≥2000U/L。
  • 巴氏奶VS常溫奶,哪個更勝一籌?
    01 什麼叫巴氏奶?什麼叫常溫奶? 現在市面上的牛奶按類型分可分兩種:一種是新鮮牛奶,採用巴氏法殺菌,保質期短;一種是常溫奶,採用超高溫殺菌,保質期較長。
  • 巴氏殺菌奶比利樂包裝奶貴2倍,更好?牛奶並非越貴營養價值更高
    流言:越貴的牛奶營養價值越高超市裡售賣的牛奶常有兩種:一是利樂包裝的牛奶,保質期通常有30天;另一種是在冷櫃裡,保質期只有7天甚至更短的巴氏殺菌牛奶。而保質期更短的巴氏殺菌奶,價格有時是前者的2倍,因此巴氏殺菌奶更優於利樂包裝的常溫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