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48個臨床急需,但是在我國還沒有上市的新藥名單,如果這些藥物臨床效果沒有人種差異,可以不必申請臨床試驗,直接申請上市。
我們很驚喜地在其中發現了兩個兒童癌症治療的特效藥,也就是大家熟知的GD2。GD2在高危型神經母細胞瘤治療方面效果顯著,大大提高患兒生存率。該藥2015年3月就已在美國和歐洲上市。
向日葵兒童希望大家能夠多多轉發,呼籲GD2在我國儘快上市,讓高危神經母細胞瘤患兒多一份治癒的希望。
每次向日葵兒童發表國外新藥上市或者研究進展的文章的時候,後臺總會收到一大批的留言,希望這些新藥也能在國內儘快上市,讓患者們能得到更好的治療。
48個臨床急需新藥名單
2001-2016年美國共有433個新藥批准上市,其中在中國上市的有133個,佔30.7%,近10年,在我國上市的29個典型新藥平均比歐美晚5~7年。
對於嚴重的疾病,比如癌症和一些罕見病,患者根本等不了這麼久,不要說幾年,幾個月甚至幾天都能夠關乎生死。所以,很多患者只能費盡周折找人代購,而高昂的藥價讓一些患者「望藥興嘆」。
這兩年,我國臨床急需新藥的上市速度大大加快。此次藥品審評中心發布的48個臨床急需的新藥名單,都是從近年來美國、歐盟或者日本批准上市的新藥中篩選出來的,在我國未上市的,用於嚴重危機生命或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的疾病,且尚無有效治療手段或具有明顯臨床優勢的新藥。
GD2抗體藥能有效提高生存率
在這個名單中,33號的Dinutuximab和38號的Dinutuximab Beta,也就是大家熟知的GD2抗體藥,用於治療高危型神經母細胞瘤。
神經母細胞瘤多發生在兒童身上,當沒有成熟的神經細胞不能發育成正常的成熟神經細胞而是異常增生時導致的癌症。神經母細胞瘤可以發生在身體的任何部位,但通常在腹部發現,其他常見的部位還有胸部、頸部、臀部、骨骼、骨髓和骨盆。
神經母細胞瘤的診斷年齡小於5歲,大多數在2歲以下,在美國,每年大約有700個孩子被確診。神經母細胞瘤分為低危、中危和高危,取決於孩子的發病年齡,腫瘤的特徵和腫瘤是否擴散。
高危神經母細胞瘤患者的5年無病生存率僅為40%,然而,半數以上患兒確診為高危型,發現的時候,腫瘤已經轉移到了肝臟、骨頭或者骨髓。
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兒童腫瘤科的王景福醫生介紹說,高危神經母細胞瘤的治療分為三個階段:誘導、鞏固及維持治療。
誘導和鞏固治療階段是藉助手術、化療和幹細胞支持下大劑量化療完成絕大部分腫瘤細胞的清除(這兩個階段跟國外幾乎沒有差別),但體內會殘留下微小病灶,需要維持治療來清除,國內可以得到的治療模式是口服13-cis-RA,而美國採用的是13-cis-RA+GD2單抗,這種治療模式會更加有效清除微小殘留病灶,降低復發。
GD2單抗是首款獲批的專門用於高風險神經母細胞瘤患者治療的藥物,它是一種單克隆抗體藥,能夠和腫瘤神經細胞表面的GD2結合,通過一系列的機制讓腫瘤細胞破解死亡。
GD2聯合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細胞介素2(IL-2)和13-cis-RA治療治療高危性的神經母細胞瘤,相比傳統的治療方法,患者3年生存率可以提高到73%,而未使用GD2的患者生存率只有58%,差異非常明顯。
對於患者來說,這不只是兩個冷冰冰的數字,這意味著很多絕望的家庭可以重新找到希望,回歸平靜的生活。
「很多家長被迫需要去美國或者西班牙治療或者買藥,由於沒有醫保,藥物價格也非常昂貴。」向日葵兒童公益的發起人菠蘿說。
此次臨床急需新藥名單發布,讓醫生非常振奮。「神經母細胞瘤號稱兒童癌症之王,尤其是發生轉移的高危患兒,致死率高。美國3年的生存率可以超過50%,國內大概要低20%左右,造成差別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維持治療階段缺乏GD2單抗免疫治療。」王景福醫生說,「若能將GD2單抗孤兒藥引入中國,必將會有益於改善國內患兒生存率,同時也會減輕患兒家屬經濟負擔,因為國外就醫,單使用此藥,需花費200萬左右人民幣。」
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兒童腫瘤科副主任醫師曹嫣娜也表示:「腫瘤細胞微小殘留灶對GD2單抗是非常敏感的,陽性率很高,但目前大都是在香港或國外才能用,部分出去接受治療的患兒也獲得了不錯的效果,強烈希望國內能夠引進,使高危神母的治療手段更為完善,提高患兒的生存率。」
患者紛紛留言,希望這些救命藥能儘快在國內上市:
國外醫療水平的先進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沒有醫療保險,面對高額的醫療費用,一個美國普通的中產階級家庭都是難以承受的。國際上已經獲得公認的先進療法,能快速進入國內,讓國內患者得到治療,是所有患者的呼聲。我們期待著真正「藥神」的出現!高危神母細胞瘤治療美國某醫院使用的較為成熟的3F8免疫治療試驗,經過多年臨床已較大程度提高復發及難治型神母細胞瘤患者治癒率和生存率,西班牙和英國有醫院已經引入。中國醫院為什麼不嘗試呢,給患病孩子和家庭多一分生的希望。
——玉汝,神母患兒媽媽
希望能引進孩子們治療所需的藥物,讓更多孩子們用得起救命藥,願每個孩子都能得到公平的醫治!
——馳媽,神母患兒家長
我是一名神經母細胞瘤高危患兒的爸爸,經過多方了解,治療這種易復發的兒童惡性腫瘤現今最有效最先進的療法就是使用抗體免疫治療,而現在國外上市的只有列表內的Dinutuximab,這個已被美國FDA批准上市的藥,我們國內引進還遙遙無期……要知道不是絕大多數家長都能把孩子帶到國外去接受這種治療的,如果國家能談判引進,哪怕是製藥廠取得引進或者仿製的消息,都會給我們這一群體帶來極大的治療希望。
——追光者,神母高危患兒爸爸
雖然我們已經治療結束了,為了給孩子多一份保障,希望能加快引進有效的藥物。希望越來越好,而不是苟活於當下。只有更先進的技術和藥物,孩子才能有更好的未來。
——小玥玥的爸爸,神母患兒家長
雖然我家己過了用此藥的黃金期,但仍然希望國家儘快審批此藥物,還有更多的家庭等待著它,不用再背景離鄉遠赴海外。
——辰辰爸爸,神母患兒家長
總是聽說誰家花了多少錢去國外做免疫治療,是的,我們這些神經母細胞瘤的家長為了給孩子爭取多一分的希望,沒辦法,硬著頭皮賣方賣車,帶著孩子遠赴他鄉,因為國外有GD2的免疫治療,這是神母高危孩子治療非常重要的一個治療環節。希望國內能早日引進,讓千萬個神母孩子的家庭能看得起病,多一份希望!
——sophia,神母患兒家長
GD2單抗並不是神藥
GD2單抗的出現給難治、高危神經母細胞瘤患兒帶來了新的生存希望,我們期待它能早日上市。但是,我們同時也要看到,GD2單抗並不是神藥,它的上市也不能完全解決神經母細胞瘤患兒家庭的困境,還有很多深層次的問題需要解決。
「Dinutuximab的臨床療效與患兒體內的免疫細胞的活性、腫瘤細胞表面GD2抗原表達強度、免疫細胞表面受體空間構型和解離係數、抗GD2單克隆抗體靶向藥物的體內活性以及脫靶效應等多種因素有關,究竟哪些類型的高危神經母細胞瘤患兒適合使用此類藥物?以怎樣的方法和療程使用?以及和哪些免疫治療手段聯合應用以及用在系統治療的哪個階段效果才最好,至今仍無定論。」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兒科腫瘤專科主任黎陽說,「另一方面,Dinutuximab的治療費用十分高昂,在美國一支17.5mg的藥物單價為9882美元,一個1平方米體表面積的兒科病人使用5個療程Dinutuximab的藥物價格為19.96萬美元,加上IL-2、GM-CSF以及順式維甲酸等藥物,單維持階段的治療總費用就超過20萬美元,如此巨額的治療費用一般中國家庭可能難以承受。」
隨著人們對腫瘤發生機制研究的深入,近兩年,各種形式的腫瘤特效藥不斷上市,但是,這些藥物大都是針對成人的,兒童癌症作為一種罕見病,由於病人數量少,針對兒童的抗腫瘤藥物研發極少。
截止到2017年9月,FDA僅批准上市了12個兒童癌症藥物,加大對兒童腫瘤機制的研究,開發更多的新藥,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藥少、藥貴」的難題。就當下來說,加快國外已上市的「特效藥」引進,把「救命藥」列入醫保,讓更多的患者用得上,用得起,才能真正給患者家庭帶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