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是VR主流用戶,對新科技充滿探索求知慾

2020-12-07 網易科技

(原標題:年輕人是VR主流用戶,對新科技充滿探索求知慾)

18-23的年輕人是VR的主流用戶,男性用戶更佔了94%的比例。大量的年輕人對於虛擬實境有什麼需求呢?

從個人興趣出發尋找新的樂趣

好奇、興趣是年輕人進入虛擬實境的前提,而這份興趣與好奇是建立在多年薰陶的遊戲與羞羞片的基礎上的。VR遊戲是什麼樣的?能滿足他們的需求嗎?要滿足年輕人,需知道他們喜歡什麼類型的遊戲。

競技性是這個年齡段的年輕人的共性,射擊、熱血、冒險、探索、求知、運動是他們的代言詞,充分考慮年輕人的愛好,才能吸引到他們。無一例外,射擊成了VR遊戲裡的主流,戴上VR頭顯進入虛擬實境打怪獸或是開飛車、飛船,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讓人興奮,獲得愉悅的感覺。

當前名利雙收的黑盾以及原始數據VR都是這類遊戲的傑出代表,科幻題材+熱血+冒險+射擊+怪獸+競技,把年輕人的胃口都調動來了,VR遊戲的饕餮盛宴之下很難不沉浸。

但數以百計的VR小遊戲才是當前VR遊戲的主流,休閒遊戲佔多,而在男性用戶居多的群體內,對休閒遊戲卻不感冒。簡單直接會是VR遊戲開發商在經歷市場洗滌之後得出的結論。VR遊戲當前還是處於初期的表現階段,用戶對於視覺效果的呈現會是第一印象的基本訴求。畢竟誰也不願意在馬賽克君的淫威下呻吟。

Vive的安全界線可以讓用戶清楚地看到自己劃定的空間活動範圍,在紅藍的邊緣界上,那裡是馬賽克君的天下,遠處的山和天還是有些模糊呢,對於某些在意畫面的處女座來說,有瑕疵會讓他們不舒服。

除了畫面,仿真槍即手柄控制器會成為滑鼠般的存在。例如PC電腦,幾塊的滑鼠和幾百塊的滑鼠能相提並論嗎?顯然不能,特別是在高度緊張的VR射擊遊戲內,關鍵時刻的手柄失控會讓人發狂。

這也是為什麼Rift堅持研發Touch的原因,很少會有廠商這麼興師動眾地把手柄控制器抬高到這種高度。作為一種神器般的存在,對於年輕人來說也是極具誘惑力的。它會是伺服器內的倚天劍屠龍刀嗎?

價格同樣也是年輕人在意的,他們或許沒有鈔票購買Vive、Rift、PSVR,但能玩十幾塊到幾百塊的VR眼鏡,而在國內市場這類的VR眼鏡是主流需求,出貨量也很高。

廉價的VR眼鏡能買到什麼?同樣也能讓廣大的年輕人滿足,看片、看美女、玩恐怖遊戲等等都能實現。不用花費上萬元買VR電腦和設備,就能享受到一些市面上看不到的神秘片源。

這些從PC、端遊、主機、網頁、手遊時代更迭而來的年輕人,有著非同一般的接受和理解能力,請牢牢把握他們需求。

本文來源:VR觀察 責任編輯:丁廣勝_NT1941

相關焦點

  • 人類高級欲望之:求知慾和徵服欲
    求知慾人類的進步要歸功於求知慾。求知慾是我們探索世界,改變世界的動力,而求知慾的本質是為了更好的滿足前面幾種基本欲望。為了更多的食物,更高的安全,為了更好的感官體驗,為了種族的繁衍,我們會不斷的探索未知,提升自己的知識和能力,我們會通過讀書、看電影、看電視、旅行等方式來學習、思考,從而創新、創造出更好的方法。我們會想到遙遠而巨大的災難,比如地球毀滅,所以我們會不斷研究科技。
  • 高度自由的遊戲方式,龐大的世界觀,可以滿足的探索欲以及求知慾
    遊戲不僅有著東方RPG那種對於故事細膩的闡述,也有西方RPG竭力營造的那種世界感,真是集大成之作……最後,這分明是一部超長的波蘭電視劇嘛……高度自由的遊戲方式,龐大的世界觀,最重要的是可以滿足我的探索欲以及求知慾。支線炒雞多,主線也不少。為了打個昆特牌滿地圖亂跑,再撕撕各村莊和城鎮的公告欄,打開地圖一看滿屏都是問號 (未探索地)。。
  • 孩子的「求知慾」能培養嗎?這5種方式家長可以試一試
    文 | 小鴻兒媽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處於成長和發展的階段,他對未知事物有很強的好奇心,想要去了解探索更多未知領域,求知慾非常強烈。有責任心的家長就會通過各種方法培養孩子的求知慾,讓孩子能夠成長得更優秀。
  • 焦慮的「求知慾」:科普知識走進輿論場
    而這種需求所激發的全民「求知慾」,也是新聞+知識類內容成為市場剛需的關鍵。 伴隨著疫情的發展,從回形針《關於新冠肺炎的一切》在全網刷屏,到戴口罩的正確方法、N95與普通醫用外科口罩的區別、病毒為何難以被殺死、瑞德西韋能否治療新冠病毒、科學家為什麼只顧著發論文等諸多問題在全網求解和擴散,因新聞熱點而聚集的全民注意力被引向知識類內容,「求知慾」甚至已經與「求生欲」劃上等號,加速了知識類內容的傳播熱潮。
  • 關於孩子的好動行為,可能是求知慾的表現,家長可以試試3步引導
    家長們總是在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最大程度的讓孩子遠離外面那個危險且充滿誘惑的世界。天性使然,註定孩子會對未知的世界產生好奇。鄰居的孩子就是一個十分好動的孩子,對未知的事情始終充滿著好奇。他會去做自己沒有做過的事,會去探索未知的領域,他不願意待在家裡,待在房間裡。
  • 對什麼都好奇,求知慾很強的幾大生肖
    ,凡事都要刨根問底,讓人對於他們的這種行為表示又愛又恨,他們是天生的探索者,對於任何的問題,敢於提問,屬於求知慾很強的幾大生肖。那麼在我們的十二生肖裡面,到底哪幾個屬於這樣的生肖呢?3秒內點讚關注@小貓星推官,把屬於自己和家人的福氣帶回家!
  • 人一定要有空間 應以求知慾克服自滿
    因為,求知慾是一種謙虛謹慎的精神,只有求知慾,才能夠真正的提高一個人的自我認知能力,它會讓我們知道,我們在未知的世界中或未知的領域中,我們自己是多麼的渺小和無知,這就是知識的力量。培根說過一句很經典的名言,「知識就是力量」。
  • 求知慾會促使人去探索科學,把自己拖進創造性思維之中
    培養強烈的求知慾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都說過:哲學的起源乃是人類對自然界和人類自己存在的驚奇。他們認為,積極的創造性思維,往往是在人們感到驚奇時,在情感上燃燒起對這個問題追根究底的強烈的探索興趣時開始的。要激發自己創造性學習的欲望,首先就必須使自己具有強烈的求知慾。而人的欲求感總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
  • 打開求知探索殿堂的天窗
    日期:[2010年05月21日] -- 菏澤日報 -- 版次:[A5] 打開求知探索殿堂的天窗 沒有固定教材,沒有教學大綱,老師不再像以往那樣在三尺講臺上 「滔滔不絕」,而是把學生置於求知探索的第一線,或查閱資料,或圍坐在老師周圍,在大樹下、花壇旁,熱烈地討論、分析……在愉快的氣氛中,師生們興趣盎然,在探索求知中迸發出創新的火花,在合作中相互促進,在交流中分享成果
  • vr播放器有哪些?最好用的vr播放器推薦
    最好用的vr播放器推薦隨著vr時代的到來,各種虛擬實境頭戴設備和觀看vr視頻的軟體也熱門起來,那麼vr播放器哪個好呢?下面就為大家推薦幾款比較好用的vr播放器。vr播放器推薦1、橙子VR平臺:android&ios橙子VR雖然主打的是一款虛擬實境VR資源聚合app,但是它內置了自己研發的專業VR播放器,是國內首款添加了反畸變效果的VR播放器,以完美適配國內外10多款VR頭顯設備的觀影效果。
  • 「意外收穫」背後是人類探索求知
    在他看來,基礎研究對於人類來說無比重要,探索欲和求知慾本就是人類本性的一部分,是物種進化的重要因素,激勵著我們去探索更遙遠的月球和宇宙空間,這就是人類精神的最好表徵。來源: 解放日報
  • 引領青少年保持對科學的熱愛和求知慾
    而人工智慧可以幫助青少年發現自己熱愛,保持探索的求知慾。你覺得人工智慧對青少年有什麼幫助呢?來新智元 AI 朋友圈與AI大咖一起討論吧~「未來會出現像哆啦A夢那樣的機器人嗎?」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實驗學校小學二年級學生門夢溪好奇地問出這一問題。
  • vr是什麼
    vr是什麼?  對於vr很多人還感覺到比較陌生,並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代表著什麼技術,其實vr也就是虛擬實境,下面我們具體介紹一下vr是什麼,它有哪些特徵,具體應用領域在哪些地方等等,我們全方位了解一下。vr是什麼技術?
  • 學好數學需要「求知慾」,這是打開新之門的關鍵
    從長遠來看,「求知慾」顯然是不可能的。有了「求知慾」,在學習數學的路上你會發現他越來越有趣。我們的學數學似乎是一個對數研究。事實上數字是用來表示事物之間的數量關係的!我們的聖人曾想:數是萬物之源,數生萬物,數法則支配萬物!後來,直到無理數的出現,萬物的概念才被打破。當然,「萬物皆數」的幻滅也是一個錯誤。錯誤是數字不足以表達一切。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展現最與眾不同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小科學家...
    中國科學院院士楊雄裡提早了20多分鐘來到了會場,立刻被年輕人圍了個水洩不通——求解答、求籤名、求合影。「對我來說這場『小科學家論壇』讓我更了解年輕人在關心什麼,他們在科學層面了解到什麼程度。對於他們來說,我們是他們的先行者,他們可以把我們作為借鑑來走好自己的路。」楊雄裡告訴記者。
  • 歷史學家王家範:旺盛的求知慾、永遠的好奇心|逝者
    王家範長期從事中國古代史教學與研究,主攻中國社會經濟史,側重明清時段與江南地區,於史學認識論與方法論也多有探索。根據學生們的回憶,王家範很擅長從通貫和整體詮釋的角度,對歷史中的重大問題做出個性化解讀,進而揭示中國歷史變遷的內在脈絡。他以執教中國通史課程的講義為基礎寫就的《中國歷史通論》已經成為了經典之作。
  • 感受真實與虛擬的碰撞,10大主題229個VR體驗等你來「打卡」
    複製下方連結至瀏覽器:https://www.cdstm.cn/xnxs/vr/虛擬實境滿足不了你的求知慾?shkx/【科學開開門】(音頻)為3-6歲孩子打造的百科音頻欄目幫助每一對爸媽應對孩子們的「十萬個為什麼」這裡是科學啟蒙的快樂園地充滿了童言無忌與科學答疑的碰撞
  • 課堂研討,探索以色列人的求知與創新
    以色列,一個充滿了歷史與現代、文化與科技的「碰撞」張力的創業國度,而今次,它用本國蓬勃發展的全球企業和獨樹一幟的前沿理念,引領港大-復旦IMBA項目的學子們,開啟一場面向過去和未來的思考之旅。自由的思維如何形成?
  • 科學成就「清單」背後 都是為了求知的偶得
    無論是用於診斷和治療的X光,還是很大程度上根除了細菌疾病的抗生素,以及用於早期發現癌症和其他疾病的非侵入性成像,這些醫學上的「成就清單」背後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是為了求知而得到的偶然發現,在一開始並未帶著任何應用的目的,也沒有考慮過某一種具體的疾病。
  • 孩子愛問「為什麼」是好現象,家長可用五種方法保護他的求知慾
    父母要認真對待孩子提出的問題正確對待孩子的「為什麼」對於孩子的「為什麼」,父母一定要正確對待,以便保護孩子的求知慾和探索欲這個時候,父母可以利用孩子的求知慾望對他進行教育。對於孩子提出來的問題,無論多麼幼稚,父母都要認真地對待,儘量生動、具體地回答,好讓孩子獲得知識的同時,還能享受到學習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