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強烈的求知慾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都說過:哲學的起源乃是人類對自然界和人類自己存在的驚奇。他們認為,積極的創造性思維,往往是在人們感到驚奇時,在情感上燃燒起對這個問題追根究底的強烈的探索興趣時開始的。要激發自己創造性學習的欲望,首先就必須使自己具有強烈的求知慾。而人的欲求感總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沒有精神上的需要,就沒有求知慾。所以,我們要有意識地為自己出難題,或者去「啃」前人遺留下的不解之謎,激發自己的求知慾。求知慾會促使人去探索科學,把自己拖進創造性思維之中。
擺脫目光短淺的思維習慣
有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有一個美國人,一個法國人,一個猶太人,在同一天被關進了監獄,刑期都是三年。有一天,監獄長對他們說:「你們現在每個人可以向我提一個要求,只要合法,我一定滿足。」
美國人說:「我要夠我三年抽的菸草。」
法國人說:「我要一個美麗的女人。」
猶太人說:「我要一部聯網的電腦。」
三年過去了。
美國人從監獄中衝了出來,滿臉煙末,狂吼著要打火機。
法國人和一個女人從監獄裡出來,他抱著一個孩子,那個女人領著一個孩子,女人的肚子裡還懷著一個孩子,兩人都一臉愁容:三個孩子,怎麼養活?
只有猶太人出來時滿面春風,他握著監獄長的手說道:「謝謝你了,多虧了這部電腦,三年中,我的生意不但沒有中斷,還擴大了兩倍。為了表示謝意,我送你一輛奔馳。」
上面故事中的猶太人,在考慮問題時,富於預見性,最終獲得了成功。而那個美國人和法國人,走一步看一步,只考慮眼前的快活,不為以後打算,結果虛度了三年時光,並給以後的生活留下了負擔。這就是不同的思維習慣帶來的不同結果,如果你考慮得不夠長遠,那就得承受短視帶來的苦果。這就像我們買房子一樣,冬天時你看到樓旁有一條可供溜冰、玩耍的小河,不要高興地認為這所房子再理想不過,因為城裡的小河一般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汙染。而且在買之前,你還應該考慮一下,這條河到了夏天是否會讓你感到不舒服。
考慮問題只看眼前的一個後果,就是會使你陷入被動。
李某想開一家飯店,可是手裡卻沒有本錢,妻子的意見是李某最好先去別人的飯店打工,一邊掙些錢,一邊學點經驗,總不能全靠借貸開店啊!但李某卻不同意:「船到橋頭自然直,還是借錢先把店開起來再說,還錢啊什麼的以後再考慮!」就這樣,李某從朋友和親戚手裡借了八九萬,飯店就這樣開張了。
一段時間後,一個朋友家裡出了事,就來找李某要當初借他的三萬元錢。李某這下子可著了急,向銀行貸款是不用想了,唯一的辦法就是託人借「高息貸款」,妻子勸他多想想,他卻說:「先借來還給朋友,這三萬塊錢慢慢再還吧!」飯店開張兩個月了,可客人卻稀稀落落,掙來的錢勉強夠維持日常支出。這樣下去可不是辦法,李某又有了一個新想法:允許賒帳。他認為這樣做一定會招徠顧客。朋友們紛紛勸他一定要慎重,因為賒欠就像一個雪球,總是越滾越大。然而李某依然沒有聽從大家的勸告,允許賒欠後,店裡的生意果然火了起來,街坊鄰居都來湊熱鬧。
可是好景不長,兩個月後李某就支撐不住了,店裡連買菜的錢都不夠,他開始收帳,但那些常客翻臉像翻書一樣快,再也不登門了。就這樣,開店四個月後,李某低價把飯店轉讓了出去,他沒掙到一分錢,卻欠了很多債,惹了不少麻煩,現在夫妻倆還得每天出去討帳呢!
李某的失敗就是由於對問題的考慮不夠長遠造成的,我們看到他在解決問題時,總是只顧眼前需要,而不看後果如何。他借貸開店,不考慮日後的還款能力;為了解決顧客少的問題,竟然採取允許賒欠的方法,既不考慮可能會給資金流動帶來的影響,也不考慮日後收帳的困難。他這種拆了東牆補西牆的方式,雖然解決了眼前的問題,卻給日後的經營埋下了隱患,最後終於導致了經營的徹底失敗。
我們常把只看眼前不顧以後的做法稱為短視,而一個短視的人很難正確處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而且也很難有什麼成就。在不斷前進的人生旅途中,一個人如果總是想一步走一步,那麼他一定會碰到很多障礙,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就是這個道理。只有拋棄短視的惡習,多做一些長遠打算的人,才能掌握自己的人生,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思維方法是人們從無數次思維活動的經驗和教訓中總結出來的智慧結晶。思考問題時,不知你是否意識到,在思維過程中總有某種思維方法在起作用。在面對不同的問題時,如果選擇了行之有效的思維方法來指導自己的話,就可以減少思維的盲目性,提高思維的效率和成功率。
造就天才的思維方式
天才的見解是如何產生的?創造出《蒙娜麗莎》和相對論的思維方式有哪些共同之處?愛因斯坦、愛迪生、達·文西、達爾文、畢卡索、米開朗基羅、伽利略、弗洛伊德和莫扎特這樣的天才們的思維方式有哪些特點?我們能從他們身上學到些什麼?
一般人的思維方式通常是複製性的,也就是說,以過去遇到的相似問題為基礎。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就會這樣想:「我在生活、教育及工作中學到的知識是怎樣教我解決這個問題的?」然後我們就會選擇以經驗為基礎的最有希望的方法,排除其他一切方法,並沿著這個明確界定的方向去解決問題。這些以經驗為基礎而採取的步驟的可靠性使我們對於結論的正確性非常自負。
相比之下,天才的思維方式則是創造性的。遇到問題的時候,他們會問:「能有多少種方法看待這個問題?」「怎樣反思這些方法?」「有多少種解決問題的方法?」他們常常能提出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且有些方法是非傳統的,甚至可能是獨特的。
運用創造性的思維,你就會找到儘可能多的可供選擇的解決方法。你在考慮可能性最大的方法時也考慮了可能性最小的方法。所以,重要的是樂意挖掘所有的方法,即使你已經發現了一種很有希望的方法。曾經有人問愛因斯坦,你與普通人的區別在哪裡。愛因斯坦回答說:如果讓一位普通人在一個乾草垛裡尋找一根針,那個人在找到一根針後就會停下來;而我則會把整個草垛掀開,把可能散落在草裡的針全都找出來。
諾貝爾獎獲得者理察·費因曼在遇到難題的時候總會形成新的思考方法。他覺得,自己成為天才的秘密就是不理會過去的思想家們如何思考問題,而是創造出新的思考方法。
複製性思維方式會使思想僵化。如果你永遠按照常規的思路去思考,你得到的也永遠是慣常的東西。
之所以說天才的思維與生物進化相似,是因為天才需要對事物作出多種多樣的無法預知的選擇和推測。天才在眾多的選擇中保留下最佳的思路,以便於進一步的發展和交流。這種理論的一個重要方面是,你需要掌握某些創造不同思路的方法,而且要使創造不同思路方法確實有效,它必須是「盲目的」。盲目的變化意味著脫離(已經獲得的)複製性知識。
越來越多的學者試圖總結天才們的思維方式,這些學者在研究了世界上最偉大的思想家的筆記、信件、談話和思想以後,歸納出天才們具體採用的思維方法和思維策略,發現這些方法和策略使天才們產生了無數種新奇而獨到的見解。
天才們往往善於發現某個他人沒有採用過的新角度。達·文西認為,為了獲得有關某個問題的構成的知識,首先要學會如何從許多不同的角度重新構建這個問題。他發現自己看待某個問題的第一種角度太偏向於自己看待事物的通常方式,他就會不停地從一個角度轉向另一個角度,重新構建這個問題。他對問題的理解隨著視角的每一次轉換而逐漸加深,最終便抓住了問題的實質。
事實上,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就是對不同視角之間的關係的一種解釋。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旨在找到與傳統方法不符的細節,以便發現一個全新的視角。
文藝復興時期,人類的創造性得到了迅速發展。這種發展與圖畫和圖表對大量知識的記錄和傳播密切相關。比如,伽利略用圖表形象地體現出自己的思想,從而在科學上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而他的同時代人使用的還是傳統的數學方法和文字方法。
天才們一旦具備了某種起碼的文字能力,似乎就會在視覺和空間能力方面形成某種技能,使他們得以通過不同途徑靈活地展現知識。當愛因斯坦對一個問題作過全面思考以後,他往往會發現,用儘可能多的方式表述思考對象是必要的。他的思想是非常直觀的;他運用直觀和空間的方式思考,而不是純數字或文字的推理方式思考。愛因斯坦認為,文字和數字在他的思維過程中發揮的作用並不重要。
物理學家和哲學家戴維·博姆認為,天才之所以能夠提出各種不同的見解,是因為他們可以容納相對立的觀點或兩種互不相容的觀點。研究創造過程的著名學者艾伯特·羅騰伯格指出,許多天才,包括愛因斯坦、莫扎特、愛迪生、巴斯德、康拉德和畢卡索,等等,都有這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