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國家公園 探訪熱帶雨林 | 走進尖峰嶺研學探秘熱帶雨林——植物原來這麼聰明

2020-08-31 南海網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 譚琦 文/圖

植物怎麼傳播種子?氣生根有什麼用?熱帶雨林裡的空中花園是如何形成的?海南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採訪團走進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試點區——尖峰嶺林區,在鳴鳳谷偶遇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熱帶林業研究所(以下簡稱「中國林科院熱林所」)的工作人員,他們正帶領著尖峰嶺職工子弟小學的學生們走進熱帶雨林開展科普活動,了解植物生長的智慧和植物在雨林的生存故事。

熱帶雨林中的獨木成林現象。記者 譚琦/攝

「大家聞一下這片葉子,是什麼味道?」中國林科院熱林所博士李豔朋拿起一片並不起眼的葉子揉了揉,遞到學生面前,薄薄的葉子散發著一股清香的藥材味。「這是海南破布葉,許多昆蟲喜歡吃它的果子,它的葉子也是我們常喝的涼茶飲料的原料之一。」李豔朋的解答吸引更多的學生湊上前來,發出了陣陣驚嘆。

李豔朋正在為學生們講解植物知識。記者 譚琦/攝

鳴鳳谷位於尖峰嶺國家森林公園天池核心景區,屬典型的熱帶山地雨林植被,全長1.96公裡,因孔雀雉、鳳頭鷹、黃嘴白鷺、原雞等眾多鳥類祥集此地而得名。對於常人而言,走進熱帶雨林的感受就是「空氣清新,很多植物」。但跟著李豔朋的腳步深入雨林,採訪團的成員們也不禁發出了驚嘆:「植物原來這麼聰明!」

14個人才能環抱住的「通天樹」——盤殼櫟。記者 譚琦/攝

踏著棧道走進熱帶雨林,一棵高大的「通天樹」盤殼櫟吸引了眾人的目光,它的根系發達,根部延伸出翼狀的結構,像一面板牆,最高的超過2米,需要14個人才能環抱住。「這是喬木的板根。」李豔朋解釋道,熱帶雨林內的喬木身軀高大粗壯,板根可以解決喬木「頭重腳輕站不穩」的難題,避免被風雨颳倒,同事還能幫助它們獲取更多的水分和養分。

「通天樹」——盤殼櫟長出的板根。記者 譚琦/攝

走在棧道上,低頭都能看到許多淡黃色像雞腳印形狀的葉子,接近葉柄處還有一顆綠豆大小的橙色果子。「這是黃杞的種子,旁邊的葉子是它的種翅,就像『翅膀』一樣能藉助風力把種子帶到更遠的地方。」李豔朋介紹道,植物為了傳播自己的種子可謂是絞盡腦汁,像椰子可以通過水「漂流」到合適的地方紮根;豌豆成熟後,可以通過豆莢瞬時的彈射進行繁衍;榕樹等的漿果則會依靠動物特別是鳥類的取食傳播;而聰明的蒼耳更有辦法,它會給種子穿上帶刺的鎧甲,這樣就能夠藉助動物的皮毛,去到田野和山窪。

黃杞的種子(右)。記者 譚琦/攝

在熱帶雨林中行走,偶爾抬頭仰望,驚奇地發現在數米高的樹上,半空中竟然生長著許多旺盛的植物,它們的根系長在樹枝幹的夾角處,看起來就像一個「空中花園」。「這是熱帶雨林裡常見的寄生附生現象,這棵樹上的空中花園裡長的是鳥巢蕨。」聽著李豔朋的介紹,學生們和採訪團成員們都揚起了頭,這棵樹的樹幹和樹枝上長有各種蕨類和蘭科植物,看起來錯落有致,為不同生境要求的植物提供了「落腳點」。這些附生植物懸在半空中,它們靠什麼來維持生命呢?「鳥巢蕨通過伸展出狹長並且茂密的葉片來收集凋落的枯枝和落葉,這些凋落物腐爛後不僅可以為鳥巢蕨提供豐富的養料,還能有效地吸收雨林中的水分用於自身的生長。」李豔朋說,熱帶雨林的每一種植物都有一套巧妙的生存法則

「大自然總是能給我們帶來許多驚喜。」走出鳴鳳谷,尖峰嶺職工子弟小學五年級學生施雨嘉意猶未盡,仍圍著李豔朋了解關於植物的問題。「每一種植物都非常有趣,也是很聰明的。我們開展科普活動周的目的,也是希望更多人了解、保護熱帶雨林。」李豔朋和中國林科院熱林所的團隊仍在不斷地探索植物的生存法則,他們期待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的建設,能加快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態文明意識。

相關焦點

  • 走進尖峰嶺研學探秘熱帶雨林——植物原來這麼聰明
    形成板根強支撐 長出「翅膀」來播種 半空「安家」為生存植物原來這麼聰明!■ 海報集團全媒體中心記者 譚琦對於常人而言,走進熱帶雨林的感受就是「空氣清新,植被茂盛」。但跟著中國林科院熱帶林業研究所森林生態研究中心(以下簡稱森林生態中心)李豔朋博士的腳步深入雨林,卻有不一樣的感受,讓人不禁驚嘆:「植物原來這麼聰明!」
  • 走進國家公園 探訪熱帶雨林|探訪黎母山生態研學基地——山中一間...
    ■海南日報記者 謝凱 於偉慧見習記者 王迎春9月2日,海南日報報業集團「走進國家公園,探訪熱帶雨林」全媒體採訪團在黎母山發現了一幢擁有多重「身份」老房子,它是特色民宿,是生態研學基地,是不少大學、企業、
  • 走進國家公園丨熱帶雨林 海南的自然珍藏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位於海南島中部山區,東起吊羅山國家森林公園,西至尖峰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自保亭縣毛感鄉,北至黎母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4400餘平方公裡,
  • 走進國家公園 探訪熱帶雨林|夜探「物種寶庫」鸚哥嶺 走進熱帶雨林...
    順著海南鸚哥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護林員符惠全手電筒的光線看過去,這棵不起眼的植物葉片並沒有特別之處,定睛一看,在密不透風的熱帶雨林裡,這片葉子突然動了起來。「這是葉,它全身上下都擬態了樹葉而特化,是雨林中的『偽裝大師』。」聽著符惠全的解釋,仔細觀察這隻葉子蟲,它身體的邊緣還會模擬出樹葉壞死的病斑及傷痕,讓人一時難以分辨它和葉子的不同。
  • @瓊海市民,走進全球最大60公頃熱帶雨林樣地——植物科研的監測和發現有多難?
    這個讓科研人員「又愛又恨」的地方,蘊藏著豐富的熱帶雨林科研資源,也隱藏著危險和艱難。中國林科院熱林所海南尖峰嶺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以下簡稱「尖峰嶺生態站」)的科研人員長期駐紮於此,在這片全球最大的熱帶雨林大樣地裡進行數據採集和監測研究工作,也在這裡陸續發現了植物生長的秘密。植物科研的監測和發現有多難?跟著海南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採訪團的腳步,一起探訪植物科研的故事。
  • 熱帶雨林尖峰嶺探秘(原創圖文)
    由於現時有超過25%的現代藥物是由熱帶雨林植物所提煉,所以熱帶雨林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藥房」。同時由於眾多雨林植物的光合作用淨化地球空氣的能力尤為強大,其中僅亞馬遜熱帶雨林產生的氧氣就佔全球氧氣總量的三分之一,故有「地球之肺」的美譽。熱帶雨林主要的作用是調節氣候,防止水土流失,淨化空氣,保證地球生物圈的物質循環有序進行。
  • 走進國家公園 探訪熱帶雨林|海南熱帶雨林探微:趴下來與昆蟲對話
    海南日報記者 李天平 攝青蜂海南日報記者 李夢瑤一棵棵參天大樹高聳不見其端,密林深處奇珍異獸神出鬼沒,印象中的熱帶雨林似乎總是讓人目不暇接。如果將腳步慢下來,靜靜地趴在雨林裡某一塊普通的草地,會看到什麼?
  • 走進國家公園 探訪熱帶雨林 | 海南尖峰嶺:「半棵」黃花梨老樹吐新綠
    這些年我幾乎訪遍了尖峰嶺,野生黃花梨屈指可數,就屬它的樹齡最大了。」8月26日,又一次走到這「半棵」黃花梨樹底下,在該試驗站紮根從事樹種研究工作已30多年的羅水興,毫不掩飾對這「半棵」黃花梨的疼惜之情。羅水興告訴海南日報記者,早在1975年,這棵野生黃花梨就生長於此,至2011年,該樹樹幹最粗部位的直徑已超過25釐米。
  • 走進鸚哥嶺,夜探熱帶雨林中的「深夜食堂」
    本報記者 袁琛 攝  走進「物種寶庫」鸚哥嶺,夜探熱帶雨林中的「深夜食堂」  ■ 海報集團全媒體中心記者  日前,海南日報報業集團「走進國家公園,探訪熱帶雨林」全媒體採訪團來到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鸚哥嶺林區,在護林員符惠全的帶領下,走進鸚哥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夜探熱帶雨林中的「深夜食堂」。  「噓,你們悄悄地,看這片葉子。」順著符惠全手電筒的光線看過去,這棵不起眼的植物葉片並沒有特別之處,定睛細看,這片葉子卻突然動了起來。
  • 走進國家公園 探訪熱帶雨林|山高谷深、人跡罕至 海南佳西省級自然...
    懷著雀躍的心情,海南日報報業集團「走進國家公園,探訪熱帶雨林」全媒體採訪團於8月24日來到佳西。不料,面對一行人的到訪,佳西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站站長陳運琪卻表情猶疑。八月二十五日,晨曦中的佳西省級自然保護區。海南日報記者 李天平 攝「你們確定要上山嗎?」陳運琪反覆確認。
  • 將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打造成旅遊超級吸引物
    省領導多次強調,將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打造成為海南旅遊新的超級吸引物,適度開展雨林旅遊不僅僅是利用,也是保護。要讓大家走進雨林、了解雨林、愛上雨林。夏斐向媒體發布稱,省林業局計劃從三個方面具體落實《振興旅遊業三十條行動措施》具體內容和責任分工。
  • 植物新種尖峰水玉杯被發現 目前僅見於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
    、新記錄屬和新種,目前僅見於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尖峰嶺熱帶山地雨林。發現於海南尖峰嶺的新物種尖峰水玉杯。許涵研究員供圖  尖峰水玉杯的發現,不僅豐富了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的植物多樣性資源,而且也間接證明了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內的森林生態環境優良,自然保護成效顯著,為許多有特色、特有、稀有、瀕危植物種類的保護提供了良好的生境條件。  海南是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已知有野生維管植物約275科1240屬4579種。但這不代表海南的物種已經被完全發現。
  •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現新特有植物種尖峰水玉杯
    植物新種尖峰水玉杯被發現 目前僅見於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南國都市報五指山4月1日消息(首席記者 康景林)海南省林業局4月1日向媒體發布,海南尖峰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又發現了一個新的植物種類——尖峰水玉杯,屬肉質腐草科水玉杯屬,本物種為海南島首次報導的新記錄科、新記錄屬和新種,目前僅見於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尖峰嶺熱帶山地雨林
  • 【探秘】海南尖峰嶺,熱帶雨林的神秘世界
    在海南西部,當夕陽最後一抹霞光投射在尖峰嶺主峰陡峭的巖石上時,這片中國現存緯度最低,面積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熱帶原始雨林散發著神秘的光芒。
  • 海南熱帶雨林滋養傳奇
    ‍ 千百年來 海南熱帶雨林裡的氤氳水汽 將連綿群山 滋養得鬱鬱蔥蔥 據統計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內
  • 中國十大最美森林之一尖峰嶺熱帶雨林。山地探險、軍事野營的勝地
    尖峰嶺熱帶雨林位於海南省三亞市北部樂東黎族自治縣境內,距三亞市區90公裡,建於1976年,面積約1600公頃,保護對象主要是熱帶原始雨林和棲息於此的組冠長臂猿、孔雀雉等珍稀動物。尖峰嶺熱帶雨林這片神秘的大森林裡生長繁衍著海南75%的植物和85%的野生動物種類。
  •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又發現了一個新的特有植物種:尖峰水玉杯(尖峰精靈燈籠)
    由中國林科院熱林所海南尖峰嶺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的科研監測人員,在海南尖峰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又發現了一個新的植物種類
  • 物種保護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發現19個新物種
    2019年4月,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掛牌成立,我省理順管理體制,加強對熱帶雨林資源的整體保護、系統修復及研究,類似的驚喜正頻頻上演。和它一樣,對棲息地「吹毛求疵」的生物,還有與紅燈籠「撞臉」的植物新種——尖峰水玉杯。 「它需要生長在原生性極強的熱帶雨林中,目前僅在尖峰嶺有發現,且數量極少。」今年年初,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許涵及團隊在國際知名植物分類學刊物《植物》上發文,宣布在海南樂東尖峰嶺發現了一個新的腐生性草本植物種類——尖峰水玉杯。
  • 海南尖峰嶺:超百萬個植株將「立戶存檔」
    僅只是放眼總面積達2萬多公頃的海南尖峰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就有著熱帶半落葉季雨林、熱帶常綠季雨林、熱帶山地雨林等多種植被類型,以及2000餘種維管植物。如此大基數、多種類的生態系統裡,植物究竟如何共存在一起,又會呈現出怎樣的動態變化規律?
  • 中國保存最完好的熱帶雨林裡有哪些奧秘
    、鸚哥嶺、尖峰嶺、霸王嶺、吊羅山5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黎母山、猴獼嶺、佳西、俄賢嶺4個省級自然保護區,尖峰嶺、霸王嶺、吊羅山、黎母山4個國家森林公園,南高嶺、子陽、毛瑞、猴獼嶺、盤龍、阿陀嶺6個省級森林公園及毛瑞、卡法嶺、通什等相關國有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