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進國家公園 探訪熱帶雨林 | 走進尖峰嶺研學探秘熱帶雨林——植物原來這麼聰明
海南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採訪團走進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試點區——尖峰嶺林區,在鳴鳳谷偶遇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熱帶林業研究所(以下簡稱「中國林科院熱林所」)的工作人員,他們正帶領著尖峰嶺職工子弟小學的學生們走進熱帶雨林開展科普活動
-
走進國家公園丨熱帶雨林 海南的自然珍藏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位於海南島中部山區,東起吊羅山國家森林公園,西至尖峰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自保亭縣毛感鄉,北至黎母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4400餘平方公裡,
-
樹齡達千年,還不止一棵!海南熱帶雨林滋養傳奇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內 已記錄有野生維管植物3577種 隸屬220科1142屬 有各類保護植物432種 其中不乏 一批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樹種 8月底以來,海南日報報業集團「走進國家公園,探訪熱帶雨林」全媒體採訪團陸續走進海南吊羅山、尖峰嶺、百花嶺,不時可遇見參天古樹,它們或是突破荊棘與藤蔓的束縛,肆意地往上開枝散葉,向世人展現著雨林秘境的深幽與精彩;又或是孤傲地挺直著軀幹,靜默無語地俯視著腳下的山澗
-
走進國家公園 探訪熱帶雨林|夜探「物種寶庫」鸚哥嶺 走進熱帶雨林...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9月8日消息(記者 譚琦)「噓,你們悄悄地,看這片葉子。」順著海南鸚哥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護林員符惠全手電筒的光線看過去,這棵不起眼的植物葉片並沒有特別之處,定睛一看,在密不透風的熱帶雨林裡,這片葉子突然動了起來。
-
海南尖峰嶺:超百萬個植株將「立戶存檔」
僅只是放眼總面積達2萬多公頃的海南尖峰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就有著熱帶半落葉季雨林、熱帶常綠季雨林、熱帶山地雨林等多種植被類型,以及2000餘種維管植物。如此大基數、多種類的生態系統裡,植物究竟如何共存在一起,又會呈現出怎樣的動態變化規律?
-
走進尖峰嶺研學探秘熱帶雨林——植物原來這麼聰明
■ 海報集團全媒體中心記者 譚琦對於常人而言,走進熱帶雨林的感受就是「空氣清新,植被茂盛」。但跟著中國林科院熱帶林業研究所森林生態研究中心(以下簡稱森林生態中心)李豔朋博士的腳步深入雨林,卻有不一樣的感受,讓人不禁驚嘆:「植物原來這麼聰明!」
-
熱帶雨林尖峰嶺探秘(原創圖文)
有些種類的樹如波羅蜜、可可等,在老樹樹幹或根頸處也能開花結果,成為熱帶雨林中特有的老莖生花現象。雨林中的動物極為繁多,但以小型、樹棲動物為主。另一特點就是種類多而單種個體較少。尤其是雨林中的昆蟲,找到一百種昆蟲比找到同種昆蟲一百隻容易得多。科學家們相信,至今有很多雨林昆蟲未被人們認知。大象、河馬等大型動物一般僅活動於雨林邊緣或稍開闊的河谷地區。
-
將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打造成旅遊超級吸引物
根據日前出臺的《海南省旅遊業疫後重振計劃——振興旅遊業三十條行動措施(2020—2021年)》(下稱《振興旅遊業三十條行動措施》),3月24日下午,海南省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夏斐向媒體發布了落實重點:「將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打造成為海南旅遊新的超級吸引物,加快發展森林康養產業,加強對國家公園的推介宣傳。」
-
走進國家公園 探訪熱帶雨林|海南熱帶雨林探微:趴下來與昆蟲對話
海南日報記者 李天平 攝青蜂海南日報記者 李夢瑤一棵棵參天大樹高聳不見其端,密林深處奇珍異獸神出鬼沒,印象中的熱帶雨林似乎總是讓人目不暇接。如果將腳步慢下來,靜靜地趴在雨林裡某一塊普通的草地,會看到什麼?
-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現新特有植物種尖峰水玉杯
植物新種尖峰水玉杯被發現 目前僅見於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南國都市報五指山4月1日消息(首席記者 康景林)海南省林業局4月1日向媒體發布,海南尖峰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又發現了一個新的植物種類——尖峰水玉杯,屬肉質腐草科水玉杯屬,本物種為海南島首次報導的新記錄科、新記錄屬和新種,目前僅見於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尖峰嶺熱帶山地雨林
-
走進國家公園 探訪熱帶雨林|探訪黎母山生態研學基地——山中一間...
■海南日報記者 謝凱 於偉慧見習記者 王迎春9月2日,海南日報報業集團「走進國家公園,探訪熱帶雨林」全媒體採訪團在黎母山發現了一幢擁有多重「身份」老房子,它是特色民宿,是生態研學基地,是不少大學、企業、
-
神奇的尖峰嶺
獼猴、穿山甲、豹貓、大靈貓、海南山鷓鴣、原雞和白鷳等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安居其間。行走在尖峰嶺鳴鳳谷棧道,鳥鳴蟬叫環繞耳際,各種形態的古樹和藤蔓縱橫交錯。今年年初,珍稀新植物種——尖峰嶺水玉杯的發現,不僅豐富了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的植物多樣性資源,也間接證明了森林生態環境優良,自然保護成效顯著。
-
植物新種尖峰水玉杯被發現 目前僅見於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
、新記錄屬和新種,目前僅見於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尖峰嶺熱帶山地雨林。發現於海南尖峰嶺的新物種尖峰水玉杯。許涵研究員供圖 該物種是由中國林科院熱帶林業研究所海南尖峰嶺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的科研監測人員發現的。尖峰水玉杯已完成拉丁命名:Thismia jianfenglingensis Han Xu, H.J. Yang and S.Q. Fang。
-
@瓊海市民,走進全球最大60公頃熱帶雨林樣地——植物科研的監測和發現有多難?
這個讓科研人員「又愛又恨」的地方,蘊藏著豐富的熱帶雨林科研資源,也隱藏著危險和艱難。中國林科院熱林所海南尖峰嶺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以下簡稱「尖峰嶺生態站」)的科研人員長期駐紮於此,在這片全球最大的熱帶雨林大樣地裡進行數據採集和監測研究工作,也在這裡陸續發現了植物生長的秘密。植物科研的監測和發現有多難?跟著海南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採訪團的腳步,一起探訪植物科研的故事。
-
【寶雅分享】海南黃花梨之殤,頻臨滅絕
海南島上50年以上樹齡的黃花梨不足50棵,目前廣東超過60年樹齡的海南黃花梨樹不超過100棵。)2011年7月29日,東方市港務中學校內5棵30多年樹齡的黃花梨被盜。當天,距離港務中學100多米遠的一家單位宿舍區內,兩棵被鐵籠子罩著的黃花梨也被盜砍。同年,該市市政府大院內一棵40年樹齡的黃花梨也被人乘著夜色偷走,東方市甚至為此罷免了該市森林公安局局長的職務。海口市人民公園的5棵黃花梨老樹,也曾遭遇過半夜被盜伐的情況,好在被夜間巡邏人員及時發現。
-
物種保護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發現19個新物種
2019年4月,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掛牌成立,我省理順管理體制,加強對熱帶雨林資源的整體保護、系統修復及研究,類似的驚喜正頻頻上演。 海南疣螈 通訊員 米紅旭攝(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提供) 它們用「腳」給國家公園「投票」 在熱帶雨林,新生命總能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間 像桃花水母這類對生長環境極為挑剔的生物,往往被人們稱作是最公正的「環境評價師」——生態好不好,它們知道答案。
-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又發現了一個新的特有植物種:尖峰水玉杯(尖峰精靈燈籠)
由中國林科院熱林所海南尖峰嶺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的科研監測人員,在海南尖峰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又發現了一個新的植物種類
-
海南尖峰嶺發現新的特有植物種尖峰水玉杯
文 | 海南日報 孫慧4月1日,海南日報記者從省林業局獲悉,近日尖峰嶺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在尖峰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又發現了一個新的植物種類——尖峰水玉杯。此次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區域內發現的尖峰水玉杯,為中國已知有分布的第6個該屬植物種,也是僅見於海南的特有植物種類。
-
目前僅見於海南!尖峰嶺發現「精靈燈籠」,專家建議列入瀕危級加以保護
科研人員發現的尖峰水玉杯2017年,中國林科院研究員許涵和兩名外國專家一同前往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內的尖峰嶺熱帶山地雨林的大樣地進行調查和取樣。許涵回憶,發現尖峰水玉杯的地方在尖峰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那裡人跡罕至,相當於是原始森林。「從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入口到我們科考的大樣地,需要經過1個多小時的摩託車路程,還要再走20多分鐘的山路。」對於新物種的發現來說,最難的是確認過程。
-
走進國家公園 探訪熱帶雨林|山高谷深、人跡罕至 海南佳西省級自然...
海南日報記者 李夢瑤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佳西,恐怕沒有什麼比「野性」更為貼切。佳西省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樂東黎族自治縣北部,是省內少數幾個從未遭受大規模採伐的原生態自然保護區之一,也因山高谷深、交通不便,一直是人跡罕至的雨林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