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癌術後復發怎麼辦 3D列印模板手術實現放射性粒子精準放療

2021-01-08 浙江在線
宮頸癌術後復發怎麼辦 3D列印模板手術實現放射性粒子精準放療

2019-05-14 09:13:06 青年時報

  青年時報(首席記者 紀含羽 通訊員 王屹峰)

  邊女士兩年前患有宮頸癌,進行了手術切除,術後還進行了放射治療和化療,不久前複查發現盆腔內復發。因之前已進行過根治性放療,現在只能接受化療。然而,幾個療程後,複查發現腫瘤灶繼續增大。前不久,經外院醫生推薦,她走進了浙江省腫瘤醫院副院長邵國良教授的診室求診。

  邵國良教授在仔細了解病情後,為邊女士確定了碘125粒子植入治療的方案。

  碘125粒子是一種微型放射性粒子源,照射距離短,植入到腫瘤組織中,在腫瘤內部進行放療,腫瘤組織受到的輻射劑量高於常規外照射放療的幾十倍到幾百倍,而周圍正常組織受到的輻射劑量卻很低。在臨床實踐中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不過,邊女士盆腔內腫瘤復發灶的位置緊靠膀胱和直腸,要將放射性粒子精準地植入腫瘤灶內難度較大。為此,邵國良教授團隊決定採用3D列印模板來實施該項治療。在CT機房,邵教授團隊在技師洪鳳鳴的配合下,為邊女士實施了3D列印個體化模板輔助下碘125粒子植入術,前後僅花了30分鐘左右就完成了手術。

  術後驗證的結果顯示,術前布針路線計劃與手術實際操作完全相符,腫瘤處方劑量分布與術前制定的處方劑量分布接近一致,真正地實現了放射粒子的精準放療。

10115482

宮頸癌術後復發怎麼辦 3D列印模板手術實現放射性粒子精準放療

4350

杭州

新聞

青年時報

2019-05-14 09:13:06

相關焦點

  • 醫生用3D列印模板為患者定好18個點位精準植入粒子
    3D列印模板 通訊員供圖荊楚網客戶端一荊楚網消息(記者黃濤 通訊員王芳 張朝亞)6月8日,26歲的腫瘤患者鄧女士從湖北省腫瘤醫院出院。出院時,坐著輪椅來院的她,已經可以脫離輪椅獨立行走,因為前幾天的3D列印模板輔助放射性粒子植入手術緩解了其劇烈腰骶部疼痛。
  • 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3D列印模板指導粒子植入治療肺轉移癌
    在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3D列印中心的幫助下,採用3D建模方法,通過粒子植入計劃系統將患者腫瘤CT掃描圖像進行三維重建,完整的呈現出患者皮膚、血管和腫瘤之間的關係。設計出每一根穿刺針的針道、進針深度、粒子分布及粒子數量、腫瘤受輻射的劑量,最後通過3D列印設備製作出貼合患者皮膚的微創導向模板,並在模板上列印出每一根針道的方向及進針深度。
  • 精準放療 直擊腫瘤 康靜波教授詳談哪些腫瘤對放療敏感
    頭頸部鱗癌、食管鱗癌、肺鱗癌、宮頸癌、皮膚癌、乳腺癌、移形細胞癌。  3.低度敏感  需要較高的放療劑量才能對腫瘤有效控制,通常與手術、化療、內分泌治療等聯合綜合治療,可提高局控和生存率。  胃腸道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宮頸腺癌、子宮內膜腺癌。
  • 腦膠質瘤復發後是否需要再次放療?如何評判膠質瘤放、化療的效果?
    答:膠質瘤復發在臨床上較為常見,放療作為一種有效的治療手段,在膠質瘤術後經常被採用,但是對於復髮膠質瘤,因為多數膠質瘤在第一次手術後已經採用過放療,如果復發距離放療時間較短,再次放療往往可能造成嚴重放射性損傷,引起明顯的神經功能缺失。因此對於照射野內復發的膠質瘤患者,如果前期採用過放療,距離復發時間又不是太長,可首先考慮化療,暫不行放療。
  • 放療是治癌的有效手段,為什麼有人卻說,放療後的患者都活不長
    (2)另一種組織間的放射源是放射性碘-125經施源器或施源導管永久性植入到人體的腫瘤部位,由碘-125所產生的伽瑪(γ)射線,進行高劑量照射,對某些腫瘤可以有效殺滅腫瘤細胞,縮小病灶,減少復發,使病情得到控制或治癒,延長生存期,並能解除或減輕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損傷小、恢復快等優點。這种放射性粒子組織間永久性植入術是近年來新興的內放療方式,又稱體內伽瑪刀治療或粒子刀治療。
  • 現代放射性粒子種植治療簡介
    (一)粒子種植治療患者選擇標準  1、 頭頸部腫瘤  頭頸部術後或放療後復發腫瘤、直徑小於7cm,距離大血管1cm以上,預計生存期大於  4、胰腺癌  局部晚期無法切除的胰腺癌,首選粒子植入治療,後配合外放療和全身化療。  5、復發直腸癌  復發直腸癌可進行粒子植入治療,後配合外放療和全身化療。
  • 全面掌握放療常識,讓腫瘤治療更放心|癌細胞|腫瘤|放療|治療|靶區|...
    術前放療可以減少癌細胞的擴散,降低淋巴轉移率,擴大復發性腫瘤的切除機會。術後放療可消除手術切除不徹底、殘存病灶。對於手術局部有殘存的腫瘤,若對放射線有敏感性的癌症患者,均應該做術後放療。7. 放療會讓人有放射性嗎?
  • 乳腺葉狀惡性腫瘤術後快速復發一例_乳腺癌_葉狀惡性腫瘤_預後...
    ,因此手術中腋窩淋巴結通常不做常規切除。對於一部分即使全乳腺切除也達不到1cm的寬切緣病例,建議行術後輔助放療,能夠一定程度上減少復發率。但放療的指徵需要更多的研究數據支持。本例患者採用以手術為主的治療方式,兩次手術切除淋巴結均為陰性,初次及再次手術時,腫塊均較大且與周圍組織粘連,初次手術後未行任何輔助治療,短期內(10個月)發生復發
  • 髓母細胞瘤術後復發還能活多久
    髓母細胞瘤術後復發還能活多久 時間:2021-01-08 09:25北京豐臺右安門醫院 髓母細胞瘤的治療方式一般都是手術結合放化療,而手術治療後多數患者都比較擔心復發的問題,因為會覺得如果復發的話,再次治療的效果會沒有上一次好,病情反反覆覆對自己的身體也不好,那麼就有患者問了,如果髓母細胞瘤術後復發了的話還能活多久
  • 細胞免疫療法治療宮頸癌費用-北聯nk免疫細胞
    對女性來說,宮頸癌比較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之一,且發病年齡年輕化,給女性健康帶來嚴重影響。而定期體檢早發現、早治療,最關鍵一點是術後的防治工作,可以考慮北聯nk免疫細胞治療,是防止宮頸癌轉移和復發的強力手段。  症狀表現  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
  • 現代放療不再「濫殺無辜」
    A  現代化療  進入精準治療時代  臨床上,不少癌症患者因恐懼放療的副作用而在放療面前卻步,甚至認為放療會致癌,加速死亡。王仁生教授指出,這實際上是一種思維上的誤區。  王仁生教授介紹,放療即放射治療,主要原理是運用放射線來殺滅腫瘤細胞,是治療腫瘤的一種方法,是治療腫瘤的三大主要手段之一。大約70%的惡性腫瘤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需要應用放射治療,約有40%的患者可以通過放療得到治癒,有些腫瘤沒有放療的參與是無法治癒的,如鼻咽癌、中晚期宮頸癌等等,所以說放療在腫瘤治療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 全面掌握放療常識,讓腫瘤治療更放心
    術前放療可以減少癌細胞的擴散,降低淋巴轉移率,擴大復發性腫瘤的切除機會。術後放療可消除手術切除不徹底、殘存病灶。對於手術局部有殘存的腫瘤,若對放射線有敏感性的癌症患者,均應該做術後放療。7. 放療會讓人有放射性嗎?
  • 腦瘤手術後 首選適形放療
    關於手術後的治療,他諮詢了幾家醫院,都被建議做伽馬刀,就毫不猶豫地做了一個階段的伽馬刀治療,然後放心地回家了。不到半年,朱某又感覺到頭暈不舒服,一檢查,在之前手術部位附近,又發現了新的腫瘤。  「不是說腦瘤手術後做放療效果好嗎?我明明做了伽馬刀,不就是放射治療嗎?為啥這麼快就復發了?」朱某覺得自己運氣很背。
  • 3D列印假體在脊柱腫瘤切除後脊柱重建中的應用
    手術除了需遵循規範的腫瘤切除原則外,還需要複雜的生物力學重建以維持脊柱的穩定和功能。隨著手術技術的發展,放療、化療、靶向治療等輔助治療手段的進步,脊柱腫瘤的治療效果不斷提高,患者的生存期不斷延長,對內固定的可靠程度提出更高的要求。近年來,隨著3D列印技術在醫療領域的快速發展,3D列印假體展現出了獨特的優勢。筆者就3D列印假體在脊柱腫瘤切除後脊柱重建中的應用做一綜述,報告如下。
  • 腦腫瘤手術切除不了、復發率高,」治癌神器「質子治療發揮作用
    一位32歲的中國年輕媽媽,她也是一個百萬分之一極低概率也能「中獎」的脊索瘤病人,兩次手術後不到半年多就復發,心灰意冷之時他選擇遠赴法國治療。如今距離她上次治療已有3年之久,隨訪發現,她的脊索瘤並無復發進展,她終於打破了脊索瘤復發「魔咒」,回歸了一定的平靜生活。為什麼術後要選擇質子治療?據國外臨床資料報導,經過質子治療早期腫瘤患者的五年生存率達到80%以上。
  • 手術、化療、放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都用了,為何癌症還會復發
    癌症的治療,從患者以及醫生的角度來說,有兩件事最頭痛:癌症原發病灶沒有辦法根除;或者雖然根除了原發病灶,但是又出現了癌症的復發。正是因為存在著這兩件事,讓癌症才成為了難題。那麼為何癌症原發病灶很難根除、容易癌症復發呢?給大家好好說一下。1.手術為何難以根除原發病灶?
  • 誤區解讀 | 腸癌復發就沒救了?
    一、復發率及影響因素結直腸癌術後局部復發率各家報導不一,從5%-50%。為何各家報導結直腸癌患者術後復發率差異如此之大?我們認為其主要影響因素有隨訪時間長短與隨訪質量、病例數多少、復發定義標準、病人腫瘤分期、手術方式、輔助治療情況和手術醫生操作水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