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學新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呂昭平教授
卡爾•蔡司全球首臺AURIGA® Compact FIB-SEM系統落戶北京科技大學新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實驗室主任呂昭平教授在致辭中表示,研究材料有四個重要因素:材料製備、組織結構、性能和服役,材料學研究的主要內容是將這些方面聯繫起來;而組織結構是研究的核心。材料科學的發展與分析手段息息相關,得益於像卡爾•蔡司這樣的公司在顯微分析手段和關鍵技術上的突破。
在新品發布會期間,卡爾•蔡司顯微鏡中國區副總裁張育薪先生接受了記者簡短採訪。
卡爾•蔡司顯微鏡中國區副總裁張育薪先生
記者:請您談談,電子顯微最近有哪些技術發展趨勢?
張育薪:近期電子顯微技術發展趨勢都是圍繞「追求自動化、更高解析度、操作簡單以及軟體界面更清楚,為客戶節省更多的時間」。此次發布的針對常規用戶的AURIGA Compact,在這方面都有很好的體現,同時為客戶帶來3D測試效果。這些方面,基本上已經體現了目前電鏡追求的發展方向。
記者:請您談談國內電鏡市場情況,近幾年哪些領域對於電鏡需求比較大?
張育薪:近期,中國政府推出了十二五戰略發展規劃,涉及到新能源、新材料、製藥等,很多方面都會用到電鏡,所以國內的市場不是簡單的銷售市場,而是全方位的大市場。整個納米技術的發展對電鏡市場有很大推動作用。就市場規模而言,每年都有變化,我個人估計2011年國內電鏡市場規模在20億人民幣左右,其中約60%左右是掃描電鏡。
記者:相對於其他的電鏡廠商,卡爾•蔡司的技術優勢體現在哪些方面?
張育薪:卡爾•蔡司是全球唯一一家同時擁有光鏡和電鏡及相關顯微鏡技術的公司,我們能夠給客戶提供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一次性達到客戶的要求。很多需要電鏡的用戶大多數需要光鏡來進行篩選,光鏡用戶也有不斷提高解析度的要求,這兩類產品互為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