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顆肉丸=10種添加劑?少了,是二三十種!研發者絕不讓女兒吃

2021-01-14 網易

  火鍋、麻辣燙、關東煮...各式「肉丸」在這些美食中絕對是不能少的主角。但當你在食用鮮香脆爽的肉丸時,你能想到嗎?

  入嘴的那一份口感和香味,恰恰是食品添加劑的功效!

  

  

1顆肉丸=10種添加劑? 少了,是二三十種

  安部司,曾是日本食品添加劑公司首席推銷員,從事食品添加劑工作20多年,經常幫助各家食品加工廠用最低成本做出好賣產品,也被稱為日本的「食品添加劑之神」。

  

   ▲安部司。

  安部司在他的一本書中講述了,他參與研發這種「肉丸」的始末經歷。

  「比方說,我開發的這一種「肉丸」。一個廠商採購了大量的肉碎,就是從牛骨頭上剔下來的幾乎不能稱之為肉的那部分,黏糊糊的,水分多,根本沒法吃,只能當寵物飼料。可是它非常便宜。我的工作就是把這些不能吃的肉碎變成能吃的東西。」

  「首先,加進不能下蛋的雞的肉餡,以增加分量。我們知道,養殖的雞有蛋雞和肉雞。肉雞主要是吃肉,而蛋雞主要是吃它下的蛋。蛋雞和肉雞的肉差別就很大,價格也不一樣。而且這裡用的是已經不能再下蛋的雞肉,價格就更便宜了。接著,加入大豆蛋白,以做出柔軟的感覺。這種大豆蛋白又稱作『人造肉』,還用來做便宜的漢堡。光這樣還不行,因為沒什麼味兒,於是又加了大量的化學調味料。」

  

  

  

  ▲「肉丸」製作過程示意圖。

  為使口感嫩滑,就需使用豬油、加工澱粉;為便於機器批量生產,就使用黏著劑、乳化劑...等;為使顏色好看,就使用著色劑;為延長保質期,就要用防腐劑、PH調整劑;為防止褪色,就得靠抗氧化劑——這樣,肉丸就做好了。

  安部司回憶道,整個肉丸的生產過程使用了二三十種添加劑,可以說,最終的成品是「丸子狀的添加劑」。

  研發者安部司:我絕不讓女兒吃

  安部司,從事食品添加劑工作20多年。後來他決定辭職,主要和有一次「女兒要吃自己開發的肉丸」有關,這件事讓他陷入深深的自責。

  

   ▲安部司演講。

  幡然悔悟後,於是他辭職開始做關於添加劑的演講、出書,揭露食品加工的「背後秘密」。

  那天是我女兒的三歲生日,我早早就結束工作回家了。餐桌上擺滿了妻子準備的飯菜。其中,有一個盤子裝著肉丸,我隨手拿起一個扔進嘴裡,頓時僵住了。

  

  那不是別的,正是我開發的肉丸。

  只要是純的添加劑,即便是混在食品裡,哪怕有100多種,我也可以用舌頭一一分辨出來。那個肉丸就是我調配的化學調味料、黏著劑、乳化劑的味道。

  我急忙問道:「這是怎麼回事?xx生產的嗎?」

  妻子若無其事地回答我「是啊,xx生產的啊」,說著便拿出袋子給我看。

  沒錯。的確是我自己開發的商品,又澆上了妻子做的湯汁,所以竟疏忽得沒有一下子看出來。

  「這種肉丸很便宜,孩子又喜歡,所以經常買。一端出這個來,孩子們就會搶。」

  我抬頭一看,女兒、兒子都正在津津有味地吃著那種肉丸。

  「等、等、等等!」

  我慌忙用兩隻手捂住了盛著肉丸的盤子。身為父親的我做出這種慌張的舉動,家裡人都愣住了。

一顆肉丸,90%成分與肉無關

  一顆又彈又軟的肉丸,90%成分與肉無關?是的。

  根據我國發布的SBT10379-2012《速凍調製食品標準》規定:魚、豬、雞、蝦肉丸中的肉含量至少要超過10%;蟹、牛、羊肉丸中的肉含量至少超過8%。可見,這些肉丸中加入了90%左右與肉無關的其他成分。

  這些加進去的輔料成分對健康有何影響?

  此前有媒體採訪一家專門出售肉類精膏和調味料的老闆介紹:「出於降低成本的要求,很多製作肉丸的小廠家、小作坊都控制肉丸中肉的含量,而肉含量的減少會導致肉丸出現兩個問題,一是組織上會比較鬆散,缺少肉的彈性,二是風味上缺少肉的風味和香氣。」

  減少肉量所帶來的缺陷,就需要用各種食品添加劑一一彌補。老闆從貨架上拿出一包名為「肉味王」的調味料說:「如果你要自己做肉丸,這個調料是不能少的,它基本能解決香味和口感的問題。」

  如果要製作口感或是香味更好的豬肉丸,則還需要添一點豬肉香精或是肉精膏。老闆的店中主要有兩種食品添加劑,一種是調料類的,價格較為便宜,進行勾兌之後能夠給湯或是製作出來的肉丸帶來不錯的口感;另一種是香精類的,價格相對高些,用量也較少,其口感遠遠比不上調料類的,但是香味則要濃鬱得多。

  如果想製作其他口味的肉丸,也十分方便,只要在「肉味王」的基礎上加上相應的香精即可。

  老闆拿著一瓶一斤裝的「肉精膏」算帳,雖然這款添加劑要100多元一瓶,但使用很少的量就能做出濃鬱的味道,一斤肉精膏能夠用滷製1000斤肉。一般情況下,1斤肉丸用成本2角錢的肉精膏就能調出很好的味道。

  

  至於是否需要在丸子中添加一定量的肉,老闆坦言還是要看各家店鋪的成本情況,基本都是一些下腳廢料。

  

  如果你去超市買一袋正規廠家生產的「肉丸」,配料大多是魚糜或豬肉、雞肉、鴨肉、澱粉等,外加一堆名字拗口的添加劑:醋酸酯澱粉、碳酸鈣、5』-呈味核苷酸二鈉、三聚磷酸鈉、焦磷酸鈉、卡拉膠、結冷膠、碳酸鈉、食用香精香料……

  你吃進嘴裡,你的健康需要自己買單

  安部司說,其使用的添加劑都是完全遵照國家規定的劑量標準放入,但如果一次同時攝取若干種添加劑會怎麼樣,「複合攝取」的研究依然是個盲點。也就是說,同時攝取很多種添加劑有無危險性、危險性的大小等,只能由將其吃進嘴裡的消費者們來承受。

  來源:中外醫訊(medinfo-au),醫護人員及熱愛健康者歡迎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肉丸並非越筋道越好 筋道肉丸多加肉彈素
    此外,另外一種撒尿肉丸中,包裝袋上卻標註著雞肉含量為17%,剩餘的則為澱粉、各類添加劑以及白砂糖等。而在農貿市場的肉食區,香菇貢丸、牛肉丸、魚丸、蝦丸等散裝肉丸應有盡有,價格都為10元至16元一斤。當記者詢問攤主肉含量是多少時,攤主告訴記者,不清楚具體多少,都是從批發商進貨,肉肯定不會少,「我這老顧客可多了。」
  • 肉丸裡加肉彈素能吃的嗎
    此外,到了吃火鍋的季節,肉丸作為「火鍋夥伴」,像尿牛肉、香菇丸、牛肉丸、魚丸、蝦丸等都是必需的。這個肉丸裡到底有多少肉?筋道肉丸多加肉彈素,這樣的肉丸能吃嗎?在農民市場的肉食地區,香菇丸、牛肉肉丸、魚丸、蝦丸等散裝肉丸的價格為10元至16元左右。記者問攤販肉的含量是多少,攤主還不清楚記者具體是多少。從批發商那裡接收商品的事情肯定不多。」記者在東直門附近的一家火鍋店看到了,訂單表上一張肉丸的價格是15到18元。服務員表示:他們的肉丸是總部的統一供應,不知道裡面有多少肉。
  • 今天 你吃食品添加劑了嗎
    肉丸就是「丸子狀的添加劑」    我原來是食品添加劑公司的首席推銷員,業績非常突出,經常為各個食品加工廠排憂解難,幫他們用最低的成本做出好賣的產品。比方說,我開發的一種肉丸。一個廠商採購了大量的肉碎,就是從牛骨頭上剔下來的幾乎不能稱之為肉的那部分,黏糊糊的,水分多,根本沒有味道,沒法吃,不能做成肉餡,只能當寵物飼料。可是它非常便宜。
  • 買來的肉丸為啥這麼筋道? 有可能加了肉彈素
    原標題:買來的肉丸為啥這麼筋道? 有可能加了肉彈素   冬天圍坐在一起吃火鍋,當然少不了各種丸子,如牛肉丸、魚丸、蝦丸等。這些丸子大多價格不貴,口味還不錯,很受歡迎。但這些肉丸裡,到底有多少是肉?又加了多少添加劑?為什麼家裡做不出這麼筋道的肉丸?前天,記者對南京市場上各式各樣的肉丸子進行了調查。
  • 食品添加劑調查:一塊麵包裡近40種添加劑(圖)
    只是,很多人並不知道,那些賞心悅目、香氣怡人、爽口滑嫩的佳餚並非出自純天然,它們都額外地添加了許多的食品添加劑。這些添加劑的使用範圍幾乎覆蓋了所有的加工食品種類,換句話說,每個人,只要吃了加工食品,就在一定程度上攝入了形形色色的添加劑。  不知有沒有人算過這樣的一筆帳,一天中,我們會攝入多少種添加劑呢?
  • 少吃人造的,多吃天造的!合肥人看看這幾種人造食物你吃了多少!
    很多營養學家都說過一句飲食金句,「少吃人造的,多吃天造的」。  人們追求食品色、香、味和口感本來無可厚非,但當食品的所有良好口感都來自人為製造並添加的廉價化學物質時,這種追求其實已經有些極端了。不要拿美味換取健康,這8種人造食品千萬要少吃!
  • 廉價肉丸究竟含有多少肉
    在大眾眼中,美味又實惠的蝦丸、魚丸、肉丸是吃火鍋的必備品。不過最近不少網友在議論,「這些丸子的價格明顯低於菜場裡肉類的價格,很可能是用澱粉和香精調製出來的,而且這些丸子掉在地上都能彈起來,肯定加了一些膠類添加劑。」這些「肉」丸真是澱粉做的嗎?之前也有專家做了個實驗,看看這些廉價的丸子裡究竟含有多少肉。
  • 少買少吃,這4種肉都是「合成肉」,最後1種不少家長和孩子都愛吃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品以安為先,吃的安全永遠排在飲食中的第1位,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肉類已經走進了尋常百姓家,由於肉類營養豐富而且價格相對較高,因此市場上出現了很多「合成肉」,很多人不會分辨,這類肉價格相對較低,但營養價值以及食品衛生安全卻不盡如人意,不僅自己要少吃,更不要買給孩子吃
  • 少吃人造的,多吃神造的!這句話一定要記住!
    很多營養學家都說過一句飲食金句,「少吃人造的,多吃天造的」。
  • 常見的這5種肉,都是「人工合成」,沒營養還浪費錢,不少人愛吃
    導語:常見的這五種肉,都是「人工合成」,沒營養還浪費錢,不少人愛吃 隨著我們現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市面上也出現了不少的方便速食。方便我們在沒有時間處理新鮮食材的時候,可以節省時間就能吃到想吃的菜。
  • 海口部分小學周邊「五毛食品」泛濫 添加劑嚴重超標
    他們買的多為5毛錢一包的小食品,吃得津津有味。這些「五毛食品」外包裝多標有「QS」認證,有廠名、廠址、聯繫電話等信息,看似「合格」的「五毛食品」到底安全嗎?南國都市報記者連日來走訪調查,發現這些「五毛食品」的批發價只要2毛多,部分「QS」認證在國家食品質量安全網根本查不到,廠家電話也打不通,其中一些「五毛食品」竟加入多達13種食品添加劑。
  • 很多人喜歡吃丸子,魚香肉丸煲和荸薺丸子,做法簡單,絕對好吃!
    魚香肉丸煲製作魚香肉丸煲這倒不是我所需要的原料有豬肉150克,泡發的黑木耳40克,包心肉丸10個,生薑三片,蓮藕一個,大概重300克,胡蘿蔔一根,青椒兩個,蔥一根,大蒜三粒,魚香肉絲調料一袋,清水適量,雞精1克,主頻和影像,這些原料之後,小編就給大家講解一下魚香肉丸煲的製作方法。
  • 冬季最好吃的十種蔬菜在這裡,第1種,你應該經常吃
    今天小篇特意為大家整理了,冬季,特別是春節最好吃的十種蔬菜,餐桌上除了大魚大肉,可口的蔬菜也必不可少呀,葷素搭配,營養更均衡!一、白蘿蔔,民間素有「冬吃蘿蔔,夏吃薑」的說法,白蘿蔔又有「小人參」的美稱。
  • 果蠅幼蟲做的肉丸,但是好吃到爆!你會吃嗎?
    首發於微信號 酷玩實驗室微信ID:coollabs當我們在吃炸雞、喝啤酒烤肉、擼串兒的同時世界上還有很多人沒有飯吃>養殖了大量的果蠅把幼蟲收集起來進行加工得到粘稠的漿液最後經過烹飪製成肉丸供人食用這種肉丸富含鐵、鈣和鎂等營養元素還擁有獨特的Omega  6脂肪酸和人體必需的胺基酸它不含膽固醇不含抗生素和激素
  • 這幾類食品添加劑 別再給孩子吃了
    各種化學食品添加劑,人工合成色素、甜味劑等等,娃總吃這些對健康可不利啊。但是很多媽咪都不懂看配料表,今天就來給大家說說食品添加劑這件事兒。  ▎食品添加劑,對孩子有什麼危害?  美國兒科學會(AAP)發布的一項聲明提醒,一些食品添加劑會干擾兒童的荷爾蒙,影響生長和發育,有些還可能增加兒童肥胖的風險。
  • 冷飲五顏六色"內容"豐富 一款雪糕含22種合法添加劑
    記者昨天在本市多家超市調查了18款冷飲發現,其中均未使用衛生部擬撤銷的17種著色劑。然而,另一個現象令人疑惑:這些冷飲當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內容繁多,有一款冷飲中竟然含有22種添加劑,其中僅著色劑就有5種。如此多的添加劑同時存在於一款冷飲當中,是否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呢?
  • 生活中5種常見「肉」,實際上是人工合成的,為了健康,儘量少吃
    現在就讓我們看看生活中常見的5種合成肉,大家做到心中有數,為了自己的健康,平時還是儘量少吃。 5種常見的人工合成肉 1、冷凍火鍋丸子
  • 簡單的肉丸潛艇聚在一起幾分鐘,是一個美味的人群愉快的晚餐
    當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坐在泳池邊,外面有91度的熱氣,孩子們已經在遊泳池裡玩了至少兩個小時了,我最不想做的事就是回家,在廚房裡呆上一個小時,一起吃晚飯。我想我們都有這樣的日子:每個人都精疲力竭、飢腸轆轆,在廚房裡做飯一個小時的想法實在是太過分了!
  • 怎麼把恐龍做成大餐——魚龍肉丸
    你吃過恐龍大餐嗎?為了兼顧「魚」控和「肉」控美食愛好者的情緒,端上來的第一道,就是帶「魚」帶「肉」、爽口彈牙的魚龍肉丸啦!「每咬一口,都有鮮美的汁水噴出!」《食神》中的「爆漿瀨尿牛丸」經典串詞,以及那段肉丸桌球比賽的片段,必定會讓每一個吃貨印象深刻。
  • 這4種是人工合成的「假肉」,家長們別再買了,對孩子身體沒好處
    日常飲食這一方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食材喜好,不少人都是典型的「食肉動物」,每頓飯少了肉就吃不下,家裡常備各種肉食,其中除了真正的肉之外,還會買一些方面製作的肉製品,例如各種肉丸或者肉腸之類,這些肉製品都有一個特點,價格比肉便宜不少,而且吃起來味道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