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性捕食者的自述:控制別人的感情,看著別人痛苦讓我欲罷不能

2020-12-05 亦明亦言

當感情不再處於平等和諧,沒有建立在真誠互信的基礎上,這個時候的情感就容易變成互相追逐的遊戲,而這正是性捕食者的套路。

一位性捕食者通過自我分析的方式讓人們認識到這類人群在情感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他們在情感中的追求和心理特點,同時人們也可以通過了解性捕食者的套路拒絕成為他們的"獵物"。在人們的普遍認識裡,似乎性捕食者都是上過PUA培訓班不會人際交往不擅長撩妹的直男。

實際上,在現實生活中,還有一部分性捕食者是天生的,而且不分性別,這位自述情感經歷的性捕食者就是一位沒有真正接觸過PUA的女性。

她叫做黎麗,今年只有二十三歲,由於早戀,讓黎麗很早就接觸了情感世界,但是黎麗的感情經歷很波折,初戀很不順,而且那個時候黎麗所愛上的還是一位女孩,也正是因為這段情感經歷,讓黎麗意識到她是雙性戀。

在黎麗和初戀對象交往的過程中,她們都很掙扎,因為那段戀情是在十六歲時開始的,而且她們都是女生,談戀愛小心翼翼,生怕被別人知道。黎麗的內心很糾結,不過讓她更加痛苦的是,後來初戀對象出國留學了,就這樣她不辭而別,分手方式讓黎麗無法接受。

黎麗對初戀對象用情至深,期間她還經受倫理道德的折磨,畢竟同性戀和她以往所接受的價值觀以及家庭教育觀念是背道而馳的,可是黎麗卻難以抑制心中對初戀對象的迷戀,後來又經歷了分手的痛苦,這些遭遇足以讓一位十幾歲的少女被活生生的"擊倒"。

在黎麗和初戀分手以後,她幾乎每天都失眠,還染上了酗酒的惡習。當時黎麗很不甘心,她又開始聯繫遠在異國他鄉的初戀對象,後來對方被黎麗感動了,真的為了黎麗回國呆了一段時間,不過這段關係也僅僅維繫了半年多,後來她們還是以分手告終。

隨後黎麗再次陷入到痛苦當中,而且比第一次分手更加痛苦。不過就在黎麗對感情感到絕望的時候,她遇到了一位熱烈的追求者,這是一位男性,他在認識黎麗以後就對她展開了熱烈的追求,而且面對黎麗冷漠的態度,男子依然不放棄。那個時候的黎麗雖然還沉浸在上一段感情的痛苦當中,可是卻因為這位男子對自己的喜愛而重新恢復了自信。

隨後黎麗開始和對方有了一些交流,男子以為黎麗接受自己了,可實際上黎麗根本就沒有接受他,就在男子陶醉在和黎麗戀愛的氛圍當中時,黎麗毫無預警的消失在對方的世界裡。

後來所發生的一切超乎黎麗的預料,因為黎麗看到這位男子因為她的絕情離開非常痛苦,甚至不惜用折磨自己的方式祈求黎麗的關注和同情。當黎麗看到這一切的時候,她雖然有一些愧疚,但更多的是開心,也正是因為這段經歷,讓黎麗意識到折磨別人竟然是一種樂趣。就這樣,黎麗開啟了性捕食者的情感模式。

實際上除去第一段不順利的感情經歷以外,黎麗無論是家世還是外表都是異性眼中的極品,過去由於黎麗一直沉浸在悲傷當中,所以根本就沒有意識到她的身邊有很多追求者。後來黎麗開始發現她自己的獨特魅力,就這樣,黎麗徹底扭轉了自己在感情中所扮演的角色,她從付出的角色變為了主導者的角色,她開始吸引更多異性的追求。黎麗後來和不同的人接觸,有的時候她會同時交往好幾個對象,而且會在對方愛上她的時候馬上離開對方的世界。就這樣,黎麗親眼看到了很多心碎的男人,她對此感到上癮,並開始尋找新的獵物。

對外,黎麗是一個好女孩,至多是人們經常所提到的,但實際上只有黎麗自己清楚,她是一位性捕食者,後來她看待感情就如同遊戲一般,她從來沒有真心愛過那些追求者,而是把他們當成獵物,並以打壓拒絕的方式折磨這些男人,並從中獲取快感。

通過黎麗的自述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黎麗作為一名性捕食者,她是有自覺的,而且後來已經發展到故意獵取對象以滿足自己情緒需求的地步,在黎麗的心目中,早已沒有了和諧幸福的感情觀。不過黎麗後來也意識到了不能繼續這樣下去,所以黎麗開始通過自述的方式希望改變這些不健康又上癮的情感行為。

黎麗算是一位清醒的性捕食者,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大部分性捕食者都是在自覺甚至不自覺的情況下扮演這樣的角色,和這類人談戀愛十分危險,受折磨、體驗分手痛苦對性捕食者來說並非最終目的,有的甚至會以毀掉對方為樂,當他們看到對方被折磨的失去了生活的動力、失去了好的工作機會、甚至失去生命的時候,性捕食者會露出開心的笑容。

所以性捕食者真實的內心世界是非常黑暗可怕的,遇到這樣的情感對象一定要遠離。

如果在戀愛的過程中你已經意識到自己的狀態開始變得糟糕,在交流期間猜測多於甜蜜,這個時候就要提高警惕,你遇到的可能是一位性捕食者。

想要預防陷入性捕食者的圈套其實也有一些方法,那就是牢記時時刻刻以自己的情感體驗為先,保持清醒和理智,無論感情進展到什麼階段,絕對不做損失自身利益和傷害自己的行為。

雖然甜蜜的愛情是大多數人的追求和嚮往,但是這一切卻不是性捕食者真正想要的,所以面對性捕食者一定要拒絕!

相關焦點

  • 李雪琴:我很痛苦,但我想讓別人快樂
    以下是李雪琴的自述。從小被保護很好的人,往往無法理解痛苦的人為什麼痛苦 李雪琴這個名字,不是我本名,我真名叫李雪陽。之前我跟一些小夥伴拍短視頻,要演一個東北大媽。我在北大的時候,有一個筆名叫「破琴」,大家就說你就叫李雪琴吧,把這倆名字集合在一起。這名字確實挺符合我形象的,有一種大媽的氣質。
  • 性捕食者:我是一位「好戀人」,遇到我是你的幸運
    可是很多人並不清楚的是,性捕食者雖然是戀愛中最危險的一類人,可是他們卻常常以最完美的形象出現在人們面前,他們看起來就是一位完美戀人,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會給對方留下這樣的印象:遇到你是我這輩子最大的幸運。哪怕最後被性捕食者傷到體無完膚,但是卻無法讓這個印跡從心中抹去,這正是性捕食者的厲害之處,也是他們最可怕的地方。
  • 抖音只有我看著別人的快樂是什麼歌? 原曲《煙火裡的塵埃》分享
    抖音只有我看著別人的快樂是什麼歌? 原曲《煙火裡的塵埃》分享時間:2018-04-23 14:58   來源:愛福清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抖音只有我看著別人的快樂是什麼歌?
  • 你如果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就更控制不了別人
    只有能控制住自己的人,オ有能力控制別人。連自己都控制不好,又何談去控制別人。這是因為,一個人如果不具備自我控制的能力,不管他是什麼人,都會被輕而易舉地打敗。一個自我控制能力強的人,即便在情緒非常激動的狀況下,也能很好地控制自己。自己控制好自己並非不顧一切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 一個人為什麼不忍心看著別人受苦受難?
    易中天曾經寫了一篇文章,講為什麼我們不能虐殺動物,我覺得很有道理:所謂「惻隱之心」,就是不忍心看著別人受苦受難受折磨的善心,所以又叫「不忍之心」。按照孟子的觀點,這是人性中與生俱來的天良,故曰「惻隱之心,人皆有之」。一個人,為什麼不忍心看著別人受苦受難受折磨?說到底,就因為自己不想受這活罪。比方說,自己不願被燒死,才不忍心燒死別人。
  • 我總愛用餘光偷看別人,這是怎麼了?
    不知道你是否存在以下的情況:當你在盯著某樣東西時,餘光有時會被另一個東西所吸引,導致注意力很難集中;當你和某人說話時,視線餘光會不自主地看著其他人,當你注意到自己在用餘光看別人,就會非常緊張焦慮,會強迫自己移回目光,但又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為,以致於很難專注聽別人在說什麼;你越來越在意自己的目光,越來越害怕別人發現你在用餘光看TA,甚至都不敢隨意移動自己的目光,只為擔心別人誤會你在偷看……這種對於餘光的恐懼不是每個人都有的。
  • 老公對我很好,我卻愛上了別人
    在長期心理諮詢中我們發現:一些人在婚姻內愛上了別人怎麼辦呢?比如,我接的一個真實的案例。小張是一個教師,她老公木訥,不愛說話,少言寡語。當初小張和他老公結婚看中的就是小張的這份老實、本分、安心過日子的性格。
  • 同性戀:別把別人幸福的感情當成自己羨慕的影子?
    來源: 情感二鍋頭 舉報   在同性戀圈子裡面時常流傳著一句話:「看到別人幸福的成雙
  • 我必須和別人一樣嗎?
    還記得當初裝修的時候,工人帶著工具、設備走進來,問我媽有什麼要求和想法,我媽一臉無助地看著我。我說房子是你住的,你想怎麼裝就怎麼裝。我媽就把跟我姨家一樣的想法都告訴了工人,但是兩個房子的格局畢竟不同,總不可能一模一樣,於是我媽說:「我這個格局的房子你們也裝過,別人怎麼裝我就怎麼裝。」
  • 乘風破浪的伊能靜:討厭自己就無法愛別人
    ③過度在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電影《我不是潘金蓮》裡的主角李雪蓮,因為和前夫假離婚被假戲真做,她想要討回公道,為此打了10年官司,就是希望得到別人「公正」的評價:「我不是你說的那樣,你還我清白」。結果讓自己一直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生活中也有很多人,特別在意別人的評價。
  • 蕭敬騰:對有閱讀障礙的人來說,最痛苦的是別人的不理解
    蕭敬騰:對有閱讀障礙的人來說,最痛苦的是別人的不理解 2020-12-04 13: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記住別人的好,忘掉別人的壞處吧
    給別人的恩惠和幫助,不要掛在嘴上念念不忘。對不起別人的地方,我們一定要時時反省;別人對我們的幫助不能忘記,而對不住我們的地方,需要有一顆體諒之心。我受不了了,也不想回家。第二個家庭將他撫養了五年。在他十三歲之前,他仍然被他殘酷的養父母所給予,因為他從一個比這個無關的人更好的親戚那裡收養了兒子。他不想離開,向爸爸媽媽哭泣,別把我趕走,我聽話,我做了很多事情來養活自己,只是別把我趕走請。最後,他沒有停下來,去了第三所房子。
  • 自我心理學:教你如何看穿別人的內心世界
    性為內,情為外,性為體,情為用,性受外來的刺激,發而為情.情所表現最顯著、最難掩的部分,不是語言,不是動作,也不是態度,而是眼睛,言語動作態度都可以用假裝來掩蓋,而眼睛是無法假裝的。我們看眼睛,不重大小圓長,而重在眼神。
  • 佛說:一切痛苦都是我執,唯有放下,痛苦才會消失,3個方面修行
    當我們處在痛苦中,我們常常陷入這樣的思維和疑問;為什麼我總是這樣倒黴?為什麼這個世界對我不公平?為什麼我這麼好的人,卻得不到別人的理解?我本身要求不高的訴求,為什麼總得不到滿足?我做了那麼多努力,為什麼別人卻視而不見。發現別人並沒有我想像的那麼關心我,好像我在別人心目中也沒那麼重要。事實上你一直執著的在別人眼中的我,不是真正的我,那個帶著面具生活,痛苦壓抑的我不是真正的我,當你撕下偽裝,不在執著於自己的重要感的時候,不再苛求自己完美,也不再苛求別人理解的時候。你就會輕鬆很多。
  • 我以為我和別人不一樣結果我還不如別人
    我以為我和別人不一樣 結果我還不如別人我以為我和別人不一樣,結果還不如別人。 時間告訴我,任何東西都會過期。心軟就像一把刺刀,送給了別人捅傷了自己。所有的心酸與難過都是你以為放不下的故事。我仍對你難以釋懷,但我不再對你滿懷期待。以後的生活中不會再過分的去依賴誰,失去的滋味真的嘗夠了。 我不知道離別的滋味是這樣悽涼,我不知道說聲再見要這麼堅強。一輩子的承諾,不能輕易說出口,因為你給不起我未來。
  • 性單戀者:我可以大方愛別人,卻總覺得自己不配得到愛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這個問題是個世紀難題,可是,性單戀者們會義無反顧地選擇「我愛的人」他們可以大方地愛別人,卻不知道如何自信地接納愛。由於自我懷疑、自我否定,他們認為自己不配被別人愛,尤其當自己喜歡的人反過來表達他們對自己的喜愛時,總覺得哪裡不對。「你這樣美好,怎麼會愛上我這種平平無奇的人!」
  • 很多時候,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了錯誤的東西
    人活於世,總希望自己是快樂的,是幸福常伴的,希望自己能夠平安健康,一切心想事成,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可現實是,人常常活在焦慮中,活在痛苦中,感覺自己總在人生路上掙扎著。人生苦啊,這是很多人共同的感受,看到別人住著豪宅,感覺自己就是住了個鴿子窩;看著別人的豪車,感覺自己騎著自行車好渺小;看著別人家孩子成績好,感覺自己好沒面子;看著別人升職,感覺自己被世界遺忘了……總之就是不如意,感覺自己處處都不如人,別人擁有的自己總是一無所有,別人能得到的自己總是遙不可及,於是,比來比去,心裡越來越不痛快
  • 過度依賴別人,會讓你失去自我價值
    01感情上,太過依賴別人,你會變成一顆菟絲草依賴,在感情裡,是一種信任,也是對另一半的全心全意,和對兩人之間關係的一種肯定但是,不管感情如何深厚,你們都是來自兩個家庭的人,不同的環境會造就不一樣的性格。熱戀時期的依賴可能會讓人感覺到甜蜜,但是過分依賴就會變成對方的負擔。這樣的狀況,對你們的感情只能是一種負擔,毫無美感。梅梅是個溫婉的女子,說話輕聲低語。
  • 為什麼我對別人的情緒格外敏感?| 共情能力太強的傷害
    你對細節敏銳度很高,並且會不受控制地對它們加以解讀在人際交往中,你總是能夠注意到很多他人注意不到的細枝末節。比如,在向他人求助、邀約時,對方哪怕遲疑了一瞬間,也會被你捕捉到,然後你會緊接著開始在腦中對對方的遲疑作出種種解讀——Ta是不願意嗎?Ta勉強答應我的嗎?Ta是在想怎麼拒絕我嗎?
  • 對不起,這個星座有感情障礙
    那我只能替摩羯說聲「對不起」沒有辦法摩羯是有感情障礙的在我深入的研究之後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越是忙的,拼的,有夢想,有野心的摩羯他的感情障礙就越是明顯反過來說一個摩羯什麼時候能變得豁達,隨性,笑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