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星的演變過程會發生什麼?為什麼它對我們這麼意義重大?

2020-10-03 百科探秘

此時此刻,太空中有無數顆恆星在誕生,同時有無數顆恆星在消亡。宇宙中有數不清的恆星,每一顆恆星都是威力無窮的。它們創造了生命最基本的物質,構成了現在包羅萬象的宇宙。這其中就包括了人類,恆星的形成需要氫氣、引力和時間,宇宙大爆炸後太空中充斥著殘留下來的氣體雲即無數星辰,每個星雲都是孕育恆星的搖籃,整個星雲就能誕生數百萬顆恆星。讓我們來回顧一下恆星從出生到死亡的一生,了解恆星經歷的每一個階段。

|恆星的形成過程

恆星的生命開始於一團巨大的塵埃氣體雲。宇宙大爆炸後,這些星際氣體在黑暗的太空中漫無目的地漂浮。隨著相互的靠近它們開始在引力的作用下聚集成一個緻密區域,然後向內發生引力坍場,當恆星物質團壓縮得越來越緊時,它開始升溫,重力繼續把這顆新生恆星拉到一起,坍塌的氣體球中心變得越來越熱,溫度達到了100億攝氏度。在這個溫度下,質子之間發生強烈碰撞,從而產生核聚變,把四個氫原子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更重的氦原子。核聚變反應釋放出的能量從恆星的核心向外流動,其中一些最終以光的形式從恆星表面顯現出來,顆恆星就此誕生了。恆星核心從內向外產生的推力與引力達到了完全平衡的程度,恆星不再收縮,進入主序星階段。

|恆星的壯年期——主序星階段

恆星在它生命周期中90%的時間都保持著這種平衡狀態,現在的太陽就處於這個階段。恆星的壽命取決於它有多少質量,大質量恆星有很大的引力,這使得它們的中心非常熱,因此它們耗盡燃料的速度非常快,已知質量最大的恆星的生命只有幾百萬年。而像太陽這種質量較低的恆星,核心不會太熱,燃燒燃料的速度也慢得多,我們的太陽可以持續五十億年。最小質量的恆星被稱為紅矮星,它燃燒得非常緩慢,可能會持續超過1000億年。

|恆星的坍塌過程

恆星在主序星階會度過一段漫長的青壯年期,當它內部的氫原子消耗殆盡的時候,核心不再產生向外的推力,而向內的引力不斷壓縮核心。核心體積的縮小使它變熱、變密,到達一定程度後就開始融合氦。由於恆星中心產生了更大的能量,於是恆星向外膨脹,隨著恆星體積的增大,它開始冷卻下來,發出的光越來越紅,科學家稱這類恆星為紅巨星。這個時期的恆星體積是主序星階段的數百倍,其中特別著名的一個例子就是參宿四,它距離地球640光年。如果它取代太陽系中心的位置,它將完全吞噬所有內行星的軌道。雖然紅巨星最終找到了新的燃料來源——氦,但是它已經和恆星不再完全一樣了。它的一些外層永久性地消失了,它恢復的穩定性只是暫時的。恆星的生命演化將由它們的質量決定分裂成兩個分支。

|恆星生命的總結——黑矮星、中子星、黑洞的形成

例如我們的太陽,它會在自身的重量下崩塌,變成小而緻密的白矮星。隨著數十億年過去,白矮星會逐漸消失。因為它的內部沒有能量產生,光線逃逸到太空中,它慢慢冷卻下來變成黑矮星。而高質量恆星有著巨大的壓力和溫度,這意味著它們可以繼續融合過程們早期形成的較新的重原子。例如氦、碳和氧,將依次成為料為恆星製造更多的能量與引力對抗,使恆星在很短的一段時間內保持穩定。當燃料消耗完畢核心只剩下鐵的時候,就沒有下一階段的熔合了因為鐵的熔合實際上會消耗能量而不是產生能量最終引力獲得了勝利恆星開始坍縮,此時核心會變得越來越小,越來越熱,它強大的引力使它直接越過白矮星階段產生了兩個奇異物體中的一個,要麼是中子星,要麼是黑洞。這個爆炸產生了特別多的能量,使得恆星可以短暫地變得比其所在的整個星系都要亮,亮度甚至超過了—幹億顆太陽。恆星的生命將以三種可能之中的一種為終結黑矮星、中子星和黑洞。

中子星是一種非常緻密的東西,它能有如此高的密度,是因為在超新星爆炸時原本圍繞原子核運行的電子被壓縮到原子核中與質子結合成為中子這一過程消除了原子內的所有空間,導致恆星的殘骸被奇妙地壓縮。如果你想要在地球上形成了一個和中子星樣緻密的物質,你必須把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擠成個雨滴為才行。

中子星

而如果這顆垂死的恆星特別巨大的話,那麼它的殘骸就會變成一個完全坍塌的物體,在這些黑洞中引力強大到你無法想像,連光都無法從它這裡逃逸出去,時空、物質和能量都將被困在這個微小的區域裡。

黑洞

|恆星演化的意義

我們走完了恆星從誕生到成長到死亡的一生,你可能會想,這和地球上的人類活動有什麼關聯呢?在宇宙最開始的時候,它只有兩種最簡單的原子——氫和氦。這兩種元素是不可能製造出像人類一樣複雜的東西的,你需要像碳、氧、鈣、鐵和許多其他原子來創造一個人或是一個完整的生命。這些較重的原子在宇宙開始時是不存在的,它們是恆星在製造能量的過程中產生的新元素。當恆星死亡,發生超新星爆炸後這些原子將散布在星際雲中,為下一代恆星、行星的誕生提供豐富的原料。當太陽和地球在四十多億年前形成時,它們將包含足夠多的原子來製造生物,除了氫和氦之外人體內的每一個原子都曾經是一顆大質量恆星內部的一部分,是恆星內部合成的各種原子創造了新生命。它們不僅創造了新恆星、新行星還創造了有生命的有機生物!

關注我,每天為你帶來更多精彩!

看到這裡,以下的文章希望你也會喜歡!

相關焦點

  • 在恆星演變的過程中,對變星的研究揭示了哪些關鍵信息?
    最終,通過整合所有模型和不同類型恆星的描述,了解所有其他的恆星,無論其是否發生變化,都可以更好地了解恆星是什麼、以及它們的進化過程。當物質聚集在恆星上、或者當周圍物質的圓盤發生變化時,恆星會變亮。它們可以在恆星周圍形成塵埃雲時、或者當這些雲繞著軌道運行並暫時遮擋它們時褪色。我們現在已經很好地理解了恆星是如何形成的(來自坍塌的氣體和塵埃雲)以及它需要多長時間(幾百萬年),也知道了這個過程是漸進的,即使在原恆星開始像恆星一樣閃耀之後,它仍會持續一段時間,更明白了這種吸積過程本身就會導致變異。
  • 雲南天文臺發現罕見天象,宇宙中出現「洛希瓣」現象,其意義重大
    ,因為這對於我們完善恆星結構演變理論有著很大意義。 什麼是「脈動食雙星」?根據公開資料顯示,食雙星是一種雙星系統,其中兩顆恆星會相互繞行,在繞行的同時,會讓光度呈現周期性的變化。 而「oEA型脈動食雙星系統」則是食雙星系統中一種獨特的存在,其通常是指含盾牌座deita型脈動變星的Algol型雙星系統,之所以說它獨特,是因為這種雙星的演變過程會出現物質交流和質量反轉。
  • 到現在才發現有一個黑洞居然離我們這麼近!它還是在一個三體裡
    可是為什麼這樣一個離我們這麼近的黑洞我們現在才發現它呢?這要從我們探測黑洞的方式說起。我們都知道黑洞由於具有強大的引力場足以囚禁經過的光,它自身也不發光,從而在任何波段上我們都不能直接觀測到黑洞。但是黑洞會與它周圍的物質發生相互作用,在它吞噬周圍的一切的過程中由於劇烈的摩擦運動,這些物質會發射出X射線,黑洞周圍這些物質被稱為黑洞吸積盤。這也是為什麼黑洞往往是被發現在一個與其它恆星構成的雙星系統中。2019年公布的人類拍攝的第一張黑洞照片邊緣的橙黃色便是黑洞的吸積盤,它周圍也有一顆恆星。
  • 罕見的「洛希瓣現象」,科學院院士發現神秘雙星系統,其意義重大
    什麼是雙星系統?宇宙之大,總有一些我們想像不到的事情發生,例如,我們以前認為,恆星系都是由一顆恆星和多顆行星以及無數顆小行星等天體組成,但後來經過觀測發現,這種想法過於簡單了。雖然,我們通過觀測了解到了宇宙中不少雙星系統,但是,在關於它們恆星結構演變的過程中,仍存在很多未知。例如,在雙星系統中有一種名為食雙星系統,是由兩顆相互繞行的視線方向軌道的恆星組成,其中在它們交互通過的時候,會導致整個雙星系統的亮度出現周期變化。
  • 據說天狼星對人類有很大的意義,為什麼?
    在中國古代,天狼星算不上什麼好的星象,天狼星亮度的明暗變化意味著邊境的安危,所以為了邊疆的安寧,中國古人在天狼星的東南方向設立了一個彎弓,蘇軾就有詞寫到:「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這個弓箭的作用就是武力威懾。
  • 銀河系中心的恆星為什麼都擠在一起?會有什麼後果?
    因此在我們看來,它們之間的距離雖然近,但是其實極其遙遠。不過一項研表明,在我們銀河系的中心,恆星們總是彼此靠近,當然,這個距離是相對於它們來說,也就是所謂的宇宙尺度。我們知道銀河系的中心是銀河系的一個凸起,為什麼凸起呢?因為這是一個由恆星、塵埃和氣體組成的密集區域。在這個橫跨數千光年的巨大結構中,估計有100億顆恆星,其中大部分是古老的紅巨星。
  • 銀河系中心的恆星為什麼都擠在一起?會有什麼後果?
    因此在我們看來,它們之間的距離雖然近,但是其實極其遙遠。不過一項研表明,在我們銀河系的中心,恆星們總是彼此靠近,當然,這個距離是相對於它們來說,也就是所謂的宇宙尺度。我們知道銀河系的中心是銀河系的一個凸起,為什麼凸起呢?因為這是一個由恆星、塵埃和氣體組成的密集區域。在這個橫跨數千光年的巨大結構中,估計有100億顆恆星,其中大部分是古老的紅巨星。
  • 宇宙中最大的恆星:盾牌座UY,假如它替換太陽,地球會發生什麼?
    盾牌座UY是一個奇葩,它是當前觀測到的最大恆星,但它的質量卻不是最大的,為什麼宇宙中會形成這樣的恆星?用它來替換太陽,太陽系又會發生什麼?為什麼宇宙中會有盾牌座這樣的奇葩恆星?盾牌座UY是位於盾牌座、距離地球遠達9500光年左右的一顆紅特超巨星,它的直徑超過了此前被認為是第一大恆星的大犬座VY。盾牌座UY的半徑大約是是太陽的1,708 ± 192倍,儘管其體積大到令人髮指,但它的質量卻只有太陽的7-10倍,為什麼會存在這種超級虛胖子?
  • 赫羅圖-詮釋恆星的演變
    由於恆星內部能源的不斷消耗,恆星要發生演變,光度和溫度都要發生變化,這導致在赫羅圖上的位置發生變化。天文學家根據赫羅圖描繪了恆星從誕生、成長到衰亡的演化路徑,並從理論上給出恆星從誕生到主序星、紅巨星、變星、新星、超新星、緻密星的演化機制和模型。    從赫羅圖上可以看出,恆星主要集中在四個區域。
  • 神秘莫測的引力波 將來會否指引我們看到恆星的演變
    當一顆恆星爆炸時,我們很難看到它內部的情況,這是因為傳統方式傳遞的信息都被「爆炸」淹沒了,但是引力波——在時空結構上泛起的微小漣漪——可能會幫助天文學家了解大質量恆星的死亡之謎。當大質量恆星死亡時,它們的亮度可以蓋過整個星系的亮度(那將是數千億顆恆星的亮度)。我們知道超新星現象是真實存在的,但我們不確定是什麼觸發了這一現象。
  • 當一顆恆星撞上另一顆恆星時,會發生什麼?
    當我們看到滿天的繁星時,常常會冒出一個問題,即宇宙中是否存在恆星撞恆星的現象?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這是什麼概念呢?這樣說吧,假如把銀河系內的一顆恆星比作一輛龜速行駛的汽車,那麼離它最近的汽車都在數千公裡之外,並且也是在龜速行駛。
  • 意義重大!中國國家天文臺發現591顆高速恆星,43顆或逃脫銀河系
    中國國家天文臺領導的國際天文學家團隊有重大發現: 是的,在我們地球所在的銀河系,天文學家又發現了591顆正在高速運轉的恆星,這類特殊恆星第一次是在2005年被觀測到,儘管之後的十多年時間裡也先後發現了五百多顆高速恆星,但是中國國家天文臺本次發現的591顆高速恆星無疑數量龐大,這一新的發現也直接讓銀河系已知高速恆星的總數量超過了
  • 它為什麼這麼空?
    他們不知道恆星會聚集在一起形成星系,直到建造了威力足夠強大的望遠鏡,人們才明白那些模糊的遙遠天體究竟是什麼。人們原本以為自己生活的星系就是整個宇宙,結果卻發現它只是宇宙中可見的數十億星系中的一員。這在當時一定是極為不凡的重大發現。在此之前,人們剛剛發現地球不是宇宙中唯一的行星,而我們的太陽也不過是眾多恆星中的一顆。每一次這樣的發現都會使我們前進一大步,但在宇宙的尺度上,我們的一大步不算什麼。
  • 將一顆比太陽大十倍的恆星壓縮,人造一個黑洞,會發生什麼呢
    提一個問題,如果把一群物理學家,一個箱子一根繩子,還有一個黑洞,一起關在屋子裡面會發生什麼,答案是他們可能利用黑洞能量點亮整個地球,黑洞是宇宙最神秘也是最危險的天體之一,但是人類能不能想辦法利用黑洞,或者如果我們可以建造一個黑洞,我們可以用它做點什麼呢?
  • 一釐米的黑洞來到我們地球身邊時,會發生什麼?
    今天小編要帶大家了解的是:一釐米的黑洞來到我們地球身邊時,會發生什麼?宇宙的浩瀚是我們人類所想像不到的,目前來說,仍然沒有找到宇宙的邊界,或許說一周就沒有邊界也說不定。在宇宙當中存在著無數的天體,不乏有很多非常神秘的天體,不得不提的就是黑洞了。
  • 海山二,船底座大星雲中央區域恆星,當它爆炸時會發生什麼?
    海山二,船底座大星雲中央區域恆星,當它爆炸時會發生什麼?強烈的紫外線輻射烤焦了周圍的氣體和塵埃,在它們的生命走向終點時,會將自己炸成碎片,在若干年後又被引力匯聚形成新的恆星。即將爆炸或已經爆炸的海山二而就在這之中,一個恆星系統格外影人注目,它就是海山二,一個處於死亡邊緣的高光度變星,它一直在挑戰著恆星質量上限,雖然距離我們足有7500光年。
  • 恆星內部核燃燒的過程與核燃燒的物理過程
    ,就必須要解釋是什麼能源使得太陽能夠在這麼長的時間裡維持這麼高的光度。,這就意味著它內部的氣體壓力和輻射壓力會降低,在引力的作用下它的體積會減小,由於它的收縮會使得它一部分的引力勢能會轉化為熱能,所以它的溫度會上升,這樣天體又會持續地產生輻射,在這樣的過程裡面產生輻射的能源是由於引力勢能的轉變。
  • 銀河系恆星中的「快男」,為什麼它這麼快?
    五角星是該恆星,黃點是我們的太陽系這顆恆星的赤道表面自轉速度約為540 km/s,比目前銀河系中自轉速度第二快的恆星該恆星正在以約120km/s的速度離開它目前的所在地,說明這顆恆星可能起源於雙星作用。
  • 科學家發現獵戶座星雲74顆原恆星 已對人類解密銀河系有重大意義
    近期,我國天文學界頻頻傳出好消息,我國天文科學家近期發現,在銀河系的獵戶座星雲附近發現了一個新的移動星群,共包含了206顆的成員星,其中74顆是主序前恆星,也就是中心氫尚未點燃的原恆星,該發現對於理解銀河系的形成,結構和演化具有重大的科學指導意義。那麼什麼是星雲?
  • 新的研究表明,銀河系的巨大恆星暈和恆星演化是重大碰撞所致
    仙女座與數十億年前的銀河同胞相撞,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我們鄰居銀河系的巨大恆星暈和恆星演化是由於發生在20億年前的一次重大碰撞所致。一項研究說,數十億年前,一個大型星系M32撞毀了仙女座星系,並永遠影響著兩個星系的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