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的《走近科學》有那些奇葩的故事值得回味!

2021-01-12 網易

2020-12-29 11:29:02 來源: 清林劍客

舉報

  《走近科學》是一套很不錯的科普類節目,承載了太多人的青春和童年。

  當然了,也出現了一些讓我們在回味之餘,哭笑不得的故事。

  讓我們一起來走近科學…

  1. 《這塊冰雹有點鹹》

  科學問題: 農村上空突然掉下來兩塊冰,全村的人都來圍觀,還有人上前品嘗,據說還「挺好吃的」

  揭秘: 飛機衛生間掉下來的「藍冰」——就是化學處理後的屎尿。

  

  2. 《藍色睪丸》

  科學問題: 一位老大爺得了一種奇怪的病,有一天他驚奇地發現,自己的一枚睪丸變成了藍色,罕見症狀四處求醫都無果而終。

  揭秘: 大爺的內褲掉色

  3. 《哪裡不會點哪裡》

  科學問題: 大爺發現自己衣服莫名其妙有燃燒痕跡。

  揭秘: 孫女調皮點燃的。

  

  4. 《別讓我孤單:殭屍男孩》

  科學問題: 男孩經常做出各種奇怪的動作,比如翻白眼、咬人、胳膊伸直雙腿向前跳,還想喝血。

  揭秘: 在裝病博取家人的關注。

  三、恐怖篇:

  5. 《化學界的託尼:鉈》

  科學問題: 有個村子的村民,一覺醒來發現自己的頭髮就像摘了頭套一樣整齊地放在自己的枕頭上;或者起床後一梳頭,頭髮就像摘頭套一樣整個脫落下來。

  揭秘: 村民吃的蓮花白裡面含有太多的鉈。(這個還有一點說的過去)

  

  6.《我愛你像飛蛾撲火》

  科學問題: 有個小區的攝像頭連續多次捕捉到了一條發光的不明飛行物!

  揭秘: 是只飛蛾。

  

  7. 《一條鯰魚的奇妙之旅》

  科學問題: 有一棟傳說中的鬼樓,半夜總能聽見令人毛骨悚然的怪聲,陰森、怪異。

  揭秘: 化糞池有條鯰魚發出的聲音。當然了,買這個房子的人最後可爽了,低價買的房,後來發現了鯰魚後,值老鼻子錢了。

  

  8. 《論掛鈎型燈泡的重要性》

  科學問題: 江蘇省胡集村一戶新建的二層小洋樓內,每到夜半三更,其中一間房屋的燈就會自動亮起。

  揭秘: 燈泡的螺絲鬆了。

  四、懸疑篇:

  9. 《電不死之沒有電》

  科學問題: 老農忽然發現,他用電筆測任何地方,都帶電。牆壁帶電,地面帶電,就連空氣也帶電。

  揭秘: 電筆壞了。

  10.《電不死之角質厚》

  科學問題: 不怕電的男人,手碰220V交流電竟然毫髮無損,一點感覺不到疼痛,這樣的奇人難道天生有特異功能?

  揭秘: 手上老繭太厚,絕緣了……

  

  11. 《這個純屬譁眾取寵》

  科學問題: 有一個奇人,他能控制身體血液的走向,他能隨時隨地吐血,身體不受任何傷害。

  揭秘: 牙齦出血了很多年。

  

  12. 《你搞個平房試試?》

  科學問題: 有個古寺,地處森林深處,但屋頂上從來沒有一片樹葉,沒有人打掃過。

  揭秘: 風颳的。

  

  13. 《大便活人》

  科學問題: 有個生活在河北交通閉塞的農村的農民,晚上睡覺之前還在家裡,一覺醒來已經到了南京、上海等城市。

  揭秘:這人有精神病。

  開端詭異恐怖,劇情曲折離奇,最後喜劇收場。其實每個故事都會破解一個民間流傳的封建迷信思想,你品,你細品。

  不行了,我得先去笑一會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走近科學》全劇終了
    :今天,在科普界有一件大事,就是,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最著名的節目,《走近科學》,將於今日下午播出最後一期。從此不再有《走近科學》了。此時此刻,應該說點什麼呢?,從1998年的6月1日起就在每晚的8點在中國電視臺的綜合頻道開始了首播,值得紀念的是在2001年的7月9日後改到了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首播,到今天為止《走近科學》已經整整陪伴了我們21年的時間。
  • 開播21年《走近科學》終結局,那些「童年陰影」你還記得嗎?
    ——最後發現是村裡有個胖子,打呼嚕太兇......有個不怕電的男人,碰220V交流電竟然毫髮無損,一點感覺不到疼痛,難道真的是世間奇人?——去醫院才知道是這個人老繭太厚,絕緣了......像這些恐怖片的開頭,喜劇片結尾的事兒,《走近科學》幹得太多了。昏暗的燈光一打,電視機屏幕一開,戴黑框眼鏡的張騰嶽就開始講故事了。
  • 《走近科學》的走近科學
    國慶前夕,微博認證用戶為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博士的張勁碩首先發消息稱《走近科學》即將停播,而後這一信息不脛而走,眾多網絡科普達人隨之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我個人也在朋友圈和微博寫下了這樣一段話,「要和《走近科學》說再見了!曾經有那麼一段,因為收視率主導,它打著科學的旗號,以偽科學的手法,拍出了玄幻的效果。
  • 《走近科學》正式停播,還記得節目裡那些細思極恐的劇情
    國慶放假期間郭小閒在家惡補了一檔節目一連看了好幾期這個節目大家肯定很熟悉那就是——《走進科學》有朋友可能很奇怪啊,我為什麼要惡補這個節目?要說節目這節目,你現在想看也看不了了。9月30號下午,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最著名的節目——《走近科學》播出了最後一期收官節目「治理水花生」,這意味著從此不再有《走近科學》了。很多朋友都說「我是看著走近科學長大的!」跟著《走近科學》一直走啊走然後就笑出了聲!其實要說這檔科教節目真的是很多人的童年陰影,每次都是昏暗的小燈一開,戴著眼鏡的張騰嶽老師就開始講故事了。
  • 《走近科學》停播,再見了童年陰影
    從1998年6月1日在CCTV-1正式開播至今,《走近科學》陪伴我們走過了21年的漫長時光。這期間,很多欄目觀眾都完成了升學,入職,結婚,生子……但一提起《走近科學》,作為80、90後的集體回憶,大家還是會忍不住的汗毛直立,想起那些揮之不去的「童年陰影」。
  • 童年陰影《走近科學》停播?這才是最不科學的
    /《走近科學》 連當年一邊罵節目組故弄玄虛、糊弄觀眾,一邊又忍不住看下去的「黑粉」們,也紛紛在微博上表達了自己的不舍之情:「雖然它有鬼片一樣的開頭,腦殘片一般的結局,但還是止不住地好看。」節目組的苦心,則通過最後主持人老母親似的反覆強調顯露出來,「有病尋醫,巫婆神漢不可信啊。」像《千年女屍復活》《香屍謎案》《湘西趕屍》幾集可以說是《走近科學》中最值得被稱為「童年噩夢」的節目,觀眾差點都以為這節目要和屍體槓上了。
  • 央視欄目《走近科學》劇終
    IT之家10月1日消息 據媒體報導,央視科教頻道知名科普欄目《走近科學》9月30日播出最後一期節目,今後頻道或將會擇機重播該欄目。此外,國家動物博物館策劃總監,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張勁碩@國家動物博物館員工 30日下午也在微博透露: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最著名的節目,《走近科學》,將於今日下午播出最後一期,從此不再有《走近科學》了。《走近科學》最後一期收官節目是「治理水花生」,至此,陪伴了我們20年的《走近科學》,終於要和我們說再見了。
  • 走近科學播出最後一期,這個老少皆宜的科普欄目,迎來大結局
    《誰在背我飛行》那期開始以為真有玄之又玄的靈異事件,原來是個精神病。講居民房牆詭異電流,分三集講,從明清殭屍鬼火開始講,最後發現是電錶壞了。神農架野人,每天晚上回家都會害怕有野人在我身後,至今一直都是童年陰影。講UFO,妥妥的當成恐怖片來看!還有山上有戶不住人的小樓每天固定時間會亮燈!監控攝像頭拍到的不明飛蟲!以前只要有時間就會守在電視機前看《走近科學》,尤其是關於墓葬的。
  • 張騰嶽:《走近科學》就不是為那些看原版Discovery的人準備的
    偶爾,他也會半開玩笑地分辯幾句:「你們傳來傳去的那些稀奇古怪事我大多數都認,不過『種白蘿蔔,得紅蘿蔔』『房子到處帶電』真不是我做的。」《走近科學》是張騰嶽媒體生涯的起點。作為「科教興國」戰略的產物,這檔科普節目誕生於1998年,正值全國科學大會召開、中國科學院前院長郭沫若發表《科學的春天》演講20周年。
  • 《走近科學》停播了
    當國人還沉浸在國慶大閱兵展示的尖端軍事科技時,央視老牌科學電視節目《走近科學》從10月起將停播的消息,即便在科學傳播圈子裡,也顯得波瀾不驚。說實話,出國後我已多年沒看這檔節目了,不過作為當年央視科學類節目排行榜名列前茅的節目,其停播還是具有某種符號意義。
  • 《走近科學》停播:中國少年童年陰影終結了
    有證人和證據顯示黃延秋第一次和第二次的確到達了南京和上海。節目組拍攝了三期,最後認為是黃延秋有偏執病,那些地方是他自己在夢遊狀態去的。然而在高鐵並未建成的上世紀70年代,一夜之間跨越如此遠的地域距離,實在很難用夢遊來做解釋,而這件事也被認為是中國UFO三大懸案之首的神秘事件。
  • 央視《走近科學》欄目無奈停播,陪伴我們探尋世界的節目離開了。
    而最能引起網友共鳴的則是節目組慣用的套路,《走近科學》能在每個孩童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節目組精心準備密不可分。最讓人記憶猶新的就是每期節目的標題,每期的節目標題都值得觀眾深思,激發觀眾的求知慾,然後在預告的視頻裡添加一些精心準備的剪輯和給人一種危機的音樂。
  • 央視10套《走近科學》講述「公路醫生」的故事
    央視10套《走近科學》講述「公路醫生」的故事 2018年11月23日 10:08作者:王動編輯:王動   受10億觀眾青睞的中央電視臺《走近科學》
  • 走近科學之弗朗索瓦 歐容,《雙面情人》是一個醫學懸疑故事
    《雙面情人》的懸念從頭到尾都在延續,不是血腥的驚悚,而是把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串聯而成充滿懸念的鏈條,讓沒有心理問題的觀眾看了可能都會懷疑自己心理有問題。這部電影的女主角是歐容另一部力作《花容月貌》裡的那位小姐姐,這次外形突破挺大,第一個鏡頭就把好一把黑瀑布一般的長髮剪成凌厲短髮,側顏深思娜塔麗波特曼。
  • 聽懂你就老了 回味那些經典的遊戲音樂
    還記得那些讓你日夜鏖戰的遊戲嗎?還記得那些讓你陶醉的背景音樂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回味這段屬於我們童年的音樂,屬於我們童年的時光。精彩的故事情節    《松鼠大戰》先後於1990年和1993年分別出過兩代,除了好玩的故事情節,遊戲中的背景音樂也非常好聽。
  • 剛剛《走近科學》劇終!我們誤會它啦…
    讓人印象深刻,難以忘懷……但是,在《走近科學》一個個看似「無釐頭」的故事背後,其實飽含著深刻的意義,我們,可能一直以來都誤會它了。在大家心中,《走近科學》的畫風應該是這樣的……xxx 為何頻頻失竊?xxx 為何深夜慘叫?
  • 這個嚴謹認真搞笑的節目完結:《走近科學》大結局了
    先給大夥講個故事:話說一個普通的小山村出現了離奇事件,這裡處處帶電,牆壁帶電,地面帶電,就連空氣也帶電。為了找出真相,記者和專家各種全方位、無死角研究,最終得出了答案:電筆壞了...嗯,這個故事是不是似曾相識?
  • 最講「科學」的《走近科學》完結了!還記得那些令人噴飯的結果嗎
    甚至就連韓寒都曾吐槽過:「走近科學這個節目,就是因為走了好幾年,還沒有走近過,所以一直在堅持不懈地想要走近科學」,看來「國民嶽父」大人當初也被這個節目坑得不輕。那麼,這個節目究竟有多「道德的淪喪」和「人性的扭曲」呢?
  • 《走近科學》停播,它才是標題黨的鼻祖啊
    《走近科學》前編導王敏陽參加同學聚會時,有人問他:你們節目的那些故事都是怎麼編出來的?他認真答道,「要是能編就好了,真要是編,我們找選題絕對不會那麼費勁。」
  • 《走近科學》停播了,你的童年噩夢無家可歸了
    民間神學故事總是有各種品類:從親戚突然中邪發病做出不雅舉動到304房間傳出詭異聲音,從一雙血色繡花鞋的鄉野故事到北京公交車莫名失蹤最後再到自家後院老槐樹發怒顯靈,種類繁多情節曲折,主角各個戰鬥力爆表。儘管90年代已經有了電視媒體,超級科學暢銷書《十萬個為什麼》也擺在家中書櫃最顯要的位置,但依然無法阻止神學充當民間最高Level的生活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