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五行說到,夏季心陽最旺,需要關注心臟保養,還要順應天氣的變化,情誼開懷,切忌暴喜傷心。立夏以後,天氣漸熱,心神容易受到擾動,進入夏季,要注意精神的調養,加強對心臟的保養。尤其是老年人,切不可過激,應該保持愉快的心情,多散步,多與家人聊天,遇事不要急躁,保持神清氣和的狀態。
我國的「食補」正是智慧的結晶。小編查閱相關文獻了解到,海參在各類山珍海味中位尊「八珍之首」,有主補元氣、滋益五臟六腑和祛虛損的養生功效。當人體遇高溫、外周血管擴張、腠理洞開,氣隨汗脫,津液損耗之後必致陽氣外洩,人體容易疲倦、尤其是大汗之後多見有四肢軟弱、神疲無力、胸悶氣急、能量不足的表現,此皆為陽氣外洩,元氣不足所致。《藥性考》中述:「海參可降火滋腎、通腸潤燥、除勞祛症,養陰生津,酸甘化陰。」據《本草綱目》也記載:「海參味甘、鹹,性溫補,入心、脾、腎、肺經,具有滋陰補腎,養心潤燥等功效。
傳統觀念誤導消費者健康養生
傳統觀念讓多數消費者認為海參進補只能在冬天,其實並不其然,是傳統觀念誤導了消費者的健康養生。在夏季,陽氣盛於外而虛於內,夏季吃海參,會彌補體內陽氣不足,達到新的陰平陽秘,提高戰勝疾病的能力。此外,夏天食用海參能達到儲備能量的
帶著眾多疑雲,濟南邵參堂店長向記者介紹道:「夏天吃海參,要量少而清淡,可以做成海參粥或者涼拌海參,不過,在涼拌海參的過程中,切記不要放醋,因為醋會破壞海參蛋白質結構,影響營養成分,不但口感不好,保健效果也會削弱。夏天是可以吃海參的,那麼吃海參會不會上火呢?原來,海參性溫,卻不燥熱,對大多數消費者來說,在夏季進行海參食補是不會有任何副作用的,消費者可以放心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