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經常和車友們互動,聊到許多驅動橋的問題。對這個問題很多人關注,今天就來說說驅動橋。驅動橋是位於傳動系末端能改變來自變速器的轉速和轉矩,並將它們傳遞給驅動輪的機構。
為了保證汽車具備最佳的動力性和燃料經濟性,驅動橋的主減速比就顯得格外關鍵。但是對於速比這個概念,許多車友可能都會「一臉茫然」。
速比:是指汽車驅動橋中主減速器的齒輪傳動比,即傳動軸的旋轉角速度和車橋半軸的旋轉角速度之比。
那麼到底如何計算驅動橋速比呢?下面就跟小編了解下這個看似複雜實則易掌握「難題」。
目前汽車驅動橋中,單減橋和輪減橋是兩種主流的類型。在重型卡車中佔主導地位的單減橋是驅動橋結構中最簡單、最基本的形式,所以今天咱們就由易入手。
單減橋速比=從動錐齒輪數÷主動錐齒輪數
小編列了一個簡單公式,方便大家了解單減橋速比。單減橋,採用雙曲線螺旋傘齒輪,主動小齒輪採用騎馬式支承,通過一組主動錐齒輪(俗稱角齒)和從動錐齒輪(俗稱盆齒)的作用力實現減速。
因此,在計算單減橋速比的時候只要通過計算主動錐齒輪和從動錐齒輪的數量就可以得到該減速器的速比。比如,減速器的從動錐齒輪數量是36,主動錐齒輪數量是6,那麼這個單減橋速比就是36÷6=6。
輪減橋速度比=中央減速器速比×輪邊減速器速比
小編再用一個公式方便大家了解輪減橋速度比。與單減橋想比,輪減橋的主減速器小,離地間隙更大,通過性更強。最大不同就是適合複雜路面,降速增扭,驅動力強。也正因為如此,所以在速比計算方面輪減橋的計算方式也更為複雜。大致分為三個步驟:
第一步需要計算出中央減速器速比,而中央減速器的速比計算原理與單減橋速比計算方式相同,即從動錐齒輪數量除以主動錐齒輪數量。
第二步就是計算出輪邊減速器速比,輪邊減速器由行星齒和太陽齒組成,因此輪邊減速器的速比就是所有行星齒數量除以太陽齒數量。
最後一步就是將計算所得的中央減速器速比數值乘以輪邊減速器速比數值,所得到了最後數值就是輪減橋速比。
希望通過以上兩種最常見的計算方法,大家更加清晰明了驅動橋速比。相信廣大車友只要掌握了其核心的工作原理及方式,就會很容易計算。小編再次提醒廣大車友了解驅動橋不同類型所具備的不同特點,進行合理的選擇從而節約時間和經濟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