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眼科,基因療法強勢破局
該療法是羅氏子公司Spark Therapeutics開發的Luxturna,可用於在兒童和成年患者中治療由RPE65基因變異而導致的Leber先天性黑朦(LCA)。2018年11月Luxturna也獲得了歐洲藥品管理局(EMA)的批准。通過FDA和EMA的批准讓基因療法迅速成為治療眼科疾病的一種新模式。
-
打破眼科療法的侵入性弊端,「 Eyevensys」開發新型眼科重疾藥物
眼科行業正處於高成長階段,一二級市場正共同關注。36氪正聚焦眼科行業,陪伴行業成長,尋找更有潛力的企業。 今天要介紹的是眼科企業是「Eyevensys」,這是一家眼科生物技術公司,開發了一種治療眼科重疾的新方法——非病毒基因療法,該療法適用於視網膜病變及其他眼科重大疾病。
-
Encoded完成1.04億美元C輪融資 致力於開發精準基因療法
今日,致力於開發精準基因療法的Encoded Therapeutics公司宣布,該公司完成數額為1.04億美元的C輪融資。本輪融資獲得的資金將用於推動其治療Dravet症候群的主打項目和臨床前研發管線,並且開發治療其它嚴重遺傳病的創新療法。該公司的精準基因療法平臺,旨在通過調節內源基因的表達水平,開發具有更高細胞選擇性和效力的基因療法。
-
基因治療公司Encoded Therapeutics完成1.04億美元的C輪融資
從外媒獲悉,美國當地時間6月26日,基因治療公司Encoded Therapeutics宣布完成1.04億美元的C輪融資,融資所得將用於推進Dravet綜合症相關的研發管線,以及利用其平臺開發能夠治療嚴重遺傳疾病的新療法。
-
聚焦「眼科罕見病」研發基因治療藥物,「紐福斯」想讓千萬眼遺傳病...
遺憾的是,醫學界對此類疾病一直束手無策,直到基因療法的誕生和成熟。 2017年12月,美國FDA批准Spark公司的Luxturna藥品上市,它成為首款治療眼科基因缺陷的藥物,可用於治療leber先天性黑矇(LCA2,RPE65基因突變),並顯示出很好的療效。
-
專注眼科創新藥研發,典晶生物完成5000萬美元A輪融資
【獵雲網北京】11月21日報導獵雲網近日獲悉,典晶生物宣布完成5000萬美元A輪融資,由禮來亞洲基金、高瓴創投和泉創資本共同領投。團隊集聚多位國際化兼本土化的創新眼藥開發精英,其出眾的研發經驗令我們相信公司不僅能為中國而且能為全球市場開發創新的療法。很高興能從一開始就與這個資深的團隊及業內頂尖投資機構攜手合作,共同打造典晶生物。隨著公司的起飛,我們期待典晶生物能成為創新眼藥領域的畫龍點睛之筆。」
-
藥明康德宣布與ViGeneron達成新一代眼科基因療法產品生產合作 |...
美國費城/德國慕尼黑,2020年12月1日——藥明康德旗下專注於細胞和基因療法的CTDMO藥明生基今日宣布與基因治療公司ViGeneron達成戰略合作,為ViGeneron新一代眼科基因治療產品VG901提供臨床開發階段的生產服務,助力客戶加速創新療法的研發進程。
-
基因療法新銳被2.5億美元收購 能否突破現有CRISPR技術的局限?
近日,總部位於紐約的Emendo Biotherapeutics(下稱Emendo公司)宣布和AnGes達成收購協議,AnGes將以2.5億美元收購該公司。Emendo公司致力於下一代CRISPR技術的開發,以實現對整個基因組的高精度基因編輯。這一收購將擴展AnGes公司基因編輯療法的研發管線。
-
盤點國內5家基因療法初創公司
隨著美國幾款基因療法的上市,全球基因療法不斷取得突破,國內也正在湧現一批聚焦基因療法的創新公司。有不完全統計數據稱,目前中國涉及病毒轉載和基因編輯的企業有20多家,但大多數以技術支持和服務為主,真正開發基因療法的創業者還很少。本文僅盤點幾家頗受關注的基因療法初創公司。1.博雅輯因博雅輯因成立於2015年,目前總部設在北京,並在廣州及美國劍橋擁有分公司。
-
癌症免疫治療新力量 NK細胞療法新銳完成A輪融資
昨日,總部位於麻薩諸塞州的Catamaran Bio(下稱Catamaran公司)宣布成立,並完成4200萬美元的A輪融資。Sofinnova Partners和Lightstone Ventures共同領投了本輪融資,SV Health Investors、Takeda Ventures和Astellas Venture Management等機構也參與了本輪融資。免疫細胞療法具有利用患者自身免疫系統攻擊癌細胞的能力,隨著技術的進步,正在成為人類對抗癌症的重要武器之一。
-
數據盤點近10年基因療法發展趨勢
一方面,這些領域的未竟需求很大,另一方面,基因療法也可能更為適合治療這些領域的疾病。比如,很多遺傳性眼科疾病是由於單基因突變而造成的,眼睛又是解剖學上相對隔離的器官,使用基因療法脫靶風險較小。這讓遺傳性眼科疾病成為非常適於使用基因療法治療的疾病之一。
-
癌症免疫治療新力量,NK細胞療法新銳完成A輪融資
今日,總部位於麻薩諸塞州的Catamaran Bio(下稱Catamaran公司)宣布成立,並完成4200萬美元的A輪融資。Sofinnova Partners和Lightstone Ventures共同領投了本輪融資,SV Health Investors、Takeda Ventures和Astellas Venture Management等機構也參與了本輪融資。
-
提升基因編輯效率尋找新CRISPR酶 新銳公司完成$6500萬A輪融資
近日,總部位於加州的Metagenomi公司宣布完成了6500萬美元的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Leaps by Bayer和Humboldt Fund共同領投,其他參投機構還包括Sozo Ventures、 Agent Capital、 InCube Ventures和HOF Capital。
-
盧冠達創辦的公司B輪融資1.05億美元,開發下一代細胞和基因療法
1月6日,領先的基因迴路公司Senti Biosciences宣布完成1.05億美元的B輪融資。
-
NodThera完成4000萬美元A輪融資,開發新一代炎症抑制劑
NodThera公司自成立以來,主要聚焦於炎性體相關機制進行新藥開發,用於炎症和神經炎性疾病的治療。大家知道,炎症是機體對有害刺激產生的保護性免疫應答。目前,NodThera正在針對NLRP3炎症小體開發小分子抑制劑,並且正在通過高度分化的下一代新方法構建NLRP3炎性體抑制劑的在研產品管線。而且,其建立的新方法加深了目前業內對NLRP3生化反應及其在炎症中作用的理解。目前該公司已經擁有自己的小分子抑制劑新藥,有望推向臨床。
-
MedGenome:D輪融資5500萬美元,改變印度基因組檢測龍頭企業
近日,動脈網獲悉,生物技術公司MedGenome宣布完成5500萬美元的新一輪融資。本輪融資由Leap Investments領投,現有投資者Sofina和Sequoia Capital也參與了此次融資。
-
基因編輯療法再獲資本青睞,「博雅輯因」完成4.5億元B輪融資
據悉,生物技術公司「博雅輯因」今日宣布完成4.5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三正健康投資領投,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雅惠投資、崑崙資本跟投,公司現有投資者IDG資本、禮來亞洲基金、華蓋資本、松禾資本跟投。 博雅輯因是36氪持續關注的生物技術公司,該公司是基因編輯領域的頭部企業,以基因組編輯技術為基礎,針對多種遺傳疾病和癌症,加速藥物研究並開發創新療法。
-
36氪首發|聚焦基因治療藥物開發,「Exegenesis Bio」獲險峰旗雲領...
36氪獲悉,基因治療藥物研發企業Exegenesis Bio Inc.(以下簡稱「Exegenesis」)已於今年8月完成逾千萬美元融資,由險峰旗雲領投,凱泰資本和聯想之星跟投。本次融資主要用於支持公司基因治療研發管線的推進。
-
一文看懂基因編輯和基因療法七大最新進展
4、基因編輯新銳克睿基因獲1700萬美元A輪融資專注於開發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平臺的公司——蘇州克睿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1700萬美元A輪融資,用於公司技術平臺完善、生產研發中心建設和推進新藥項目IND申報,以及產品線的擴充。本輪由啟明創投領投,清松資本、盛鼎投資共同投資。
-
國內基因治療公司輝大基因完成逾億元A輪融資,助力臨床落地
12月2日,澎湃新聞從國內基因治療新銳輝大(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輝大基因」)官網獲悉,輝大基因宣布完成逾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由辰德資本領投,新投資方藥明康德、惠每資本、雅惠資本以及原有投資方夏爾巴投資四家機構跟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