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郭平:聯接密度乘以計算精度就是數字經濟的強度

2021-01-19 東方財富網

9月23日消息,在今日舉行的華為全聯接大會上,華為輪值主席郭平就「『5機』協同,共創行業新價值」的演講。他談到今年隨著5G在全球完成規模部署,華為正將聯接、雲、AI、計算和行業應用這五種技術、五大機會上融合在一起。

如今華為面對的挑戰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來自市場的新機會、一方面來自美國的打壓。

牛津經濟研究院的報告顯示,數字經濟早已成為增長的主引擎,帶來的不僅僅是數字產業本身的增長,更多的是數位技術賦能各行業帶來的數位化收入增長。整個市場正處於數位化、智能化的轉型,數字經濟是經濟增長的主旋律。

郭平在演講中談到:「1塊錢的數位技術投入,可以帶來3塊錢的行業數位化增長。以中國為例,去年中國數字經濟增加值佔GDP約三分之一,但是對增長的貢獻達到三分之二。來自政府和企業的數位化新需求不斷地湧現。」

對華為來說,數字經濟的基礎是聯接和計算,而5G、物聯網是聯接技術,雲、AI代表計算技術。郭平認為,聯接的密度乘以計算的精度,就是數字經濟的強度,華為可以通過聯接和計算的融合改變交通、金融、能源等各行各業。

正因經濟增長的動能在發生變化,華為過去20多年在ICT領域的積累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因此接下來華為要發力的重點是聯合夥伴把ICT技術應用於各行各業,幫助企業實現商業成功,幫助政府實現興業、惠民、善政。

此外,華為正在遭受來自美國的處處掣肘。郭平坦言,華為正在遭遇很大的困難,持續的打壓,給華為的經營帶來了很大的壓力,求生存已是華為現在的主線。他在演講最後也引用了沃爾特·惠特曼的一句話——「永遠保持面向陽光,陰影就會被你甩在身後」來表達華為應對危機的心態和信心。

以下為郭平演講全文(部分內容有刪減):

尊敬的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線上的朋友們,大家好!

算起來這是我們第5年在上海相聚了。16年,我們在這裡展望智能社會的願景,呼籲全球夥伴共建哥斯大黎加式生態,17年,我們提出要做全球五朵雲之一,18年,華為發布了AI戰略,19年全面闡述了計算戰略,今年,5G在全球完成規模部署;這五種技術,五大機會史無前例地匯聚到一起,今天我的演講主題就是:「5機」協同,共創行業新價值 。

大家都知道,華為現在遭遇很大的困難。持續的打壓,給我們的經營帶來了很大的壓力,求生存是我們的主線。大仲馬曾經說過:「人類的全部智慧都包含在這兩個詞中:等待和希望。」我們看到ICT產業正面臨巨大的發展機會,政府和企業全面進入數位化和智能化。華為希望能和夥伴一起開創新篇章。

我們看到,數字經濟是經濟增長的主旋律。牛津經濟研究院的報告顯示,數字經濟早已成為增長的主引擎,不僅是數字產業本身的增長,更多的是數位技術帶來的行業數位化增長。1塊錢的數位技術投入,可以帶來3塊錢的行業數位化增長。以中國為例,去年中國數字經濟增加值佔GDP約三分之一,但是對增長的貢獻達到三分之二。我們看到,來自政府和企業的數位化新需求不斷地湧現。

在華為看來,數字經濟的基礎是聯接和計算。5G、物聯網是聯接技術;雲、AI代表計算技術。摩爾定律大家都很熟悉,算力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更加強大而且價格低廉。梅特卡夫定律告訴我們,網絡的價值隨著聯接數的增加而倍增。聯接的密度乘以計算的精度,就是數字經濟的強度。聯接和計算的融合將改變交通、金融、能源等各行各業,

為社會創造出新的價值。

落到具體政府和企業場景,我們看到聯接發生了變化,1G到4G解決了人與人聯接問題,5G開啟了新的萬物互聯的時代;計算的重心慢慢轉到AI,已經確確實實在政府和企業的主業務中創造了價值。聯接和計算需要跟行業深度結合,找到可以落地的場景,對準生產系統中的痛點,通過ICT技術和行業知識的結合,快速創造價值。當我們把這些場景匯聚起來,便能涓滴成河,逐步完成整個宏偉藍圖。

下面我們來分享幾個案例。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焦化行業的案例。焦化,就是把煤轉化成焦炭。在這個過程中,配煤是關鍵,決定了焦炭的品質、價格和成本。當前配煤主要依靠老專家手工調配,效率低,很難做到最優。華為和河南鑫磊合作,通過AI技術,結合專家經驗,構建智能配煤模型,有效提升了精度、效率和穩定性。經測算,這套系統可以節約煉焦成本15元/噸,每年可為鑫磊節約2700萬。放大到整個中國的焦化行業看,我們假設每噸節約10塊錢,也將為整個行業帶來每年60億元的成本節約。

而這僅僅是一個細分行業裡的小場景。下面我們再看一個物流園區的例子。上海康橋物流園區,佔地10萬平方米。以前,信息化、自動化程度低,盤點完全依賴人工,每次要一個月;車輛調度無規劃導致擁堵,滯留嚴重;還有貨物阻塞等問題。

對準這些挑戰,華為和順豐DHL對物流園區進行了智慧化升級,依託華為智慧園區數字平臺,拉通20幾個業務系統,實現了智慧泊位管理、倉儲管理、資產管理等,資產盤點

效率,車輛通行效率、泊位效率都得到大幅提升、整體作業提升了30%。

近年來,城市管理者擁抱智慧化甚至比企業還堅決。以深圳為例,過去幾年,企業、市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真真實實得到了提升。智慧城市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在深圳智慧城市的建設中,華為發揮5G 、雲、AI等領域的技術優勢,聯合上百家合作夥伴,幫助市政府管理服務指揮中心打通了42個委辦局業務系統,100多類數據,構建了全市1+10+N一體化指揮體系。

剛才我們已經看到了企業、園區和城市的先進實踐。我們認為下階段將有更多的政府和企業能夠享受到技術帶來的紅利。過去幾年,華為已經在ICT領域完成了一定的技術積累。接下來,我們的重點是和夥伴一起,把這些技術應用到各行各業,根據不同的需求提供場景化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實現商業成功,幫助政府實現興業、惠民、善政。聯接、計算、雲、AI和行業應用,將構成全行業的5個重大的機會。我們希望,通過「5機」協同,與夥伴們一起,共創行業新價值。

接下來,我逐一和各位分享華為在聯接,計算,雲和AI4個領域的階段性進展和業務策略。再重點談一談如何支撐夥伴,打造行業應用,強壯供應鏈,做強做大產業。

首先讓我們先來看看聯接,聯接是政企數位化的基礎。當前,各行業數位化進入生產系統,對聯接的需求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比如礦山、港口,還有工廠,都需要更高的帶寬,再比如,不同行業的智能製造,要求不同的時延和可靠性,這就要求網絡提供差異化的體驗,同時還要有SLA保障。為了滿足這些需求,華為提出了智能聯接的理念,打造泛在千兆、確定性體驗和超自動化的網絡。

眾所周知,大數據、人工智慧、HPC等多樣化的場景產生了多樣性的計算需求,單一的架構已不能滿足。我們需要多樣性的算力協同來滿足新的需求。華為致力於為客戶提供多樣性算力,採用軟硬體解耦的設計,以適配不同的處理器,包括X86和鯤鵬等。

雲是釋放算力的最佳平臺,是智能世界的數字底座。3年前,也是在這個會上,華為提出了要做智能世界的5朵雲之一。承諾長期戰略投入公有雲。經過3年的持續努力,華為雲目前已在全球擁有23個區域,發展了150多萬開發者。這對我們雲的團隊來講不是鬆了一口氣,而是壓力更大了,因為他們要挑戰更高的目標。面向未來,我們將進一步完善混合雲解決方案,滿足政企轉型的複雜需求,成為客戶智能升級的首選。

AI技術過去幾年發展很快。我們也進行了大量嘗試,把AI應用於政企的主業務系統。例如,深圳機場推出了「一張臉走遍」全機場,其中的差異化安檢將效率提升了60%;疫情期間,AI應用於臨床CT輔助診斷,讓看片時間從12分鐘縮短到秒級;應用於金融反欺詐,風險預警時間縮短到分鐘級,變不可能為可能。

接下來,我們重點看看行業應用。在我看來,聯接和計算就有點像100多年前的電。由僅僅提供照明走向家用電器和工業設備,讓各個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推動人類進入電氣化時代。在這個過程中,和電力行業的規模相比,家用和工業電氣化創造了數十倍,甚至百倍的產業規模。16年我們提出了建設哥斯大黎加式生態,使能夥伴做大市場,讓華為的夥伴,像電力時代的電氣企業一樣,成為新價值鏈上的最大獲益者。

在這裡我簡單給大家介紹幾個小故事。

首先,我們來看一個夥伴與華為通過業務創新,共同做大市場的例子。泰克教育是一家傳統的IT培訓機構,通過與華為雲的合作,泰克教育轉型ICT教育使能者。華為云為泰克教育提供技術方案創新和商業變現支持。2020年,泰克教育在雲市場嚴選交易額突破8000萬,同比增長超過8倍。這只是一個典型的代表。截止目前,華為雲已經匯聚全球一萬三千多家諮詢類夥伴,五千多家技術類夥伴。華為致力於幫助更多像泰克教育這樣的夥伴,實現業務創新和快速成長,在成就客戶同時也實現自身的商業成功。

在做強供應鏈方面,我們倡導與供應商共同成長,共享收益。在這裡我舉一個5G 基站關鍵部件的例子。訊強電子是一家傳統散熱器供應商,2016年開始與華為合作, 在5G散熱器轉型開發過程中,訊強積極投入,在華為的幫助下,實現了表面處理工藝等技術的突破,同時,通過與華為協同,訊強優化了加工工序和物流路徑,大幅提升了產品質量、生產效率和供應能力,成本也下降了30%。和華為合作3年,在華為的銷售增長超過20倍。華為將持續投入力量提升夥伴能力,同時保障夥伴獲得合理收益,與夥伴一起共同成長。

我們倡導風雨同舟,長期合作,中軟國際就是這樣的一個典範。中軟國際和華為合作超過10年,早在2009年,中軟國際就已經和華為開展合作。2014年,開始走向國際市場。2017年,成為華為雲首位同舟共濟的夥伴,2019年又加入了華為雲鯤鵬凌雲夥伴計劃。

可以說,在華為發展不同時期,中軟國際持續堅持和我們戰略協同,利益互補,風雨同舟,關鍵時刻共進退。與此同時,中軟也得到華為最有力的技術支持,共同擴展新市場。以華為雲合作為例,中軟國際僅用4年,就實現了9倍的增長。根深才能葉茂,我們將持續和有意願,有能力的夥伴共同做厚合作基礎,共同成長。

我們將繼續聚焦做好聯接、計算、雲、AI等產品和服務;我們發電,夥伴們做電氣化,大家一起努力,為客戶創造價值,一起實現商業成功!此外,華為還將在基礎創新、標準、人才、社會責任等更廣泛的領域,和全球夥伴一起合作。我們仍將努力堅持,為全球客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沃爾特·惠特曼曾經說過:「永遠保持面向陽光,陰影就會被你甩在身後。」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2020年,和大家共勉!謝謝大家。

(文章來源:鳳凰網科技)

相關焦點

  • 華為郭平:聯接密度乘以計算精度,就是數字經濟的強度
    鳳凰網科技訊 9月23日消息,在今日舉行的華為全聯接大會上,華為輪值主席郭平就」『5機』協同,共創行業新價值」的演講。他談到今年隨著5G在全球完成規模部署,華為正將聯接、雲、AI、計算和行業應用這五種技術、五大機會上融合在一起。
  • 華為:聯接的密度乘以計算的精度,將正相關於數字經濟的強度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鄭湘琪】「華為將利用自身技術積累,圍繞智能駕駛、智能網聯等新機會,助力重慶汽車產業鏈提檔升級。」9月15日,在2020線上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開幕式暨峰會上,華為高級副總裁、中國區總裁魯勇發表演講時表示。
  • 華為周建軍:「5機」協同 助力智慧灣區建設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國區副總裁、廣東代表處代表周建軍周建軍認為,5G技術除了在應用方面對智慧灣區建設加碼,更重要的是在行業應用、產生升級等經濟層面加速大灣區數字經濟發展以下是周建軍演講內容:聯接的密度乘以計算的精度等於未來數字經濟的強度新基建為數字經濟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
  • 華為發布全球聯接指數(GCI)2019報告:智能聯接成為經濟增長新動力
    [中國,深圳,2019年11月19日] 由人工智慧加持的智能聯接開始對數字經濟產生重大影響,撬動國家數位化轉型的新拐點,這是華為全球聯接指數(GCI) 2019報告提出的一項關鍵發現,當一個國家的GCI得分超過65分時,通過對智能聯接的持續投入,其GDP增長至少超過1%。
  • 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2B晶片貯備充分,手機晶片正積極尋找辦法
    華為全聯接大會今日開幕。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在媒體見面會上表示:美國加大制裁力度,第三次修改法律制裁確實給華為的生產、運營帶來了很大困難;至於儲備晶片——「餘糧」,包含基站在內的2B業務晶片還比較充分,但是手機晶片由於華為每年使用量高達耗數億個,因此面對手機晶片我們還在積極尋找辦法,當前很多美國公司也在積極向美國政府申請許可。
  • 聚焦「數字經濟」的共贏新機遇 2020全聯接 長江鯤鵬產業上海招商...
    (原標題:聚焦「數字經濟」的共贏新機遇 2020全聯接 長江鯤鵬產業上海招商會在滬成功舉辦)
  • 智能聯接加速而來,華為全球聯接指數(GCI) 2019關鍵啟示錄
    GCI 定位於"量化數字經濟進程",是華為提供給全球的政策制定者如何投資與發展ICT基礎設施的客觀分析工具,聚焦看ICT技術對經濟的影響。在此背景下,通訊設備起家的華為,從2014年開始投入大量資源進行研究,每年發布全球聯接指數報告,持續探索ICT技術的創新與應用如何驅動國家經濟發展,並積極與知名高校、智庫、行業協會等在數字經濟研究領域開放合作,旨在為國家和行業的數位化轉型提供權威、客觀的量化與評估建議。目前,GCI已經成為業界公認的評估數位化轉型的權威指標。全球有超過30家權威機構引用。
  • 華為輪換制老總郭平 就華為海思 發音,麒麟晶片終究會 強勢歸來
    2020年5月份,美國公布了相關標準,不允許應用他們技術性的公司給華為代工生產。因此 從此刻剛開始,華為就沒有傳出一切晶片訂單信息。之後生產製造的晶片訂單信息全是在五月中下旬以前提交訂單的。就在八月份,華為餘承東表露了下一代麒麟晶片的版本號姓名,取名為9000,這一數字的意義顯而易見。
  • 華為建立雲生態,華為要做一家偉大的公司
    中間國際科技領域代表性企業的領袖和華為各業務集團的CEO不斷地從各個方向闡述雲計算對未來經濟和企業的影響。在各種信息的高密度刷新的過程中,可以隱約感覺到華為在謀一個大局,這從徐直軍對雲時代1.0和2.0的定義可以看出,但華為在雲計算、大數據、全聯接領域要謀一個多大的局,在前兩天中,卻並沒有直接的信息透露。
  • 從「小步快跑」到「穩步跨越」,華為雲與計算在新基建時代鋪了怎樣...
    未來10年,中國經濟如何從「小步快跑」實現「穩步跨越「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深刻命題。數字經濟正成為我國經濟的重要增長點,它不僅可以助力中國的實體經濟,而且能夠讓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贏得長久的動力。現階段,我國各個行業數位化發展水平尚不均衡,一方面網際網路行業已經在由信息化邁向智能化新階段,另一方面大量傳統行業仍處於信息化進程中,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國數字經濟發展。
  • 5「機」協同,共創新價值,華為精彩亮相2020世界5G大會
    作為5G技術和數位化轉型領域的領導者,華為在聯接、AI、計算、雲、行業應用等關鍵領域持續投入、激發產業機會,並結合華為在雲計算、AI計算基礎設施、鯤鵬計算產業等方面的能力底座,推動各行各業加速完成數位化轉型,共建產業生態,實現5G多場景商業價值。
  • 華為全球聯接指數(GCI)2019:聽到智能世界的蝴蝶風暴
    全球聯接指數已經連續6年扮演了這樣一個禮物的角色。作為華為提供給全球的政策制定者,如何投資與發展ICT基礎設施的客觀分析工具,該指數的定位是「量化數字經濟進程」。而深處數字經濟進程中的我們,顯然非常迫切在今天了解技術如何推動經濟的發展與社會進步。蝴蝶煽動翅膀的聲音中,智能世界打開了雲幕。
  • 共享共建,深圳打造數字經濟樣板城市
    9月23日,「深圳樣板」閃耀「華為全聯接2020」大會,深圳市市長陳如桂在致辭中表示: 深圳在建設智慧城市、發展數字經濟方面具有先發優勢,依託華為等科技企業,堅持系統謀劃、高標準定位,堅持高強度投入,堅持政企聯動、協同推進,堅持開放創新,全面加快建設國際一流的智慧城市,進一步推動了城市治理的科學化、精細化、人性化、品質化,實現了科技賦能、數字轉型、雲上行動,加快電子信息產業的迭代升級
  • 人民網聯合華為雲與計算發布「新基建」圖解
    在發改委明確的「新基建」最新方向中,重點聚焦以5G基建、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衛星網際網路、人工智慧、雲計算、區塊鏈、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為核心的信息基礎設施領域,更加注重數位化、智能化等科技創新,同時,「新基建」也是立足現實,應對疫情衝擊、促消費穩增長的有效手段,更是面向長遠,構築數字經濟創新發展之基。事實上,「新基建」政策的推出,有著較為成熟的數字經濟產業基礎。
  • 只有大腦是不夠的:華為雲EI智能體聯接物理世界實現智能世界
    「到今天為止選擇華為雲的客戶都是出於對我們的信任,用現在流行的話來說就是』真愛』。我們和客戶見面第一句話是,如果你用得不好,一定要投訴。」鄭葉來說。在這個大智能時代破曉、數位化轉型加速的最好的時代,也是充斥了機會主義、容易遺忘初心的最壞的時代。
  • 華為企業業務重磅發布數字平臺,打造數字世界的底座
    展會期間,華為以「數字平臺、無處不在的聯接、無所不及的智能」三大展區展示了華為面向企業市場的領先解決方案和四大明星產品。並主辦行業數位化轉型峰會,邀請全球物流、軌道、金融、航空、智慧城市等領域的領先客戶分享數位化轉型的成功經驗。
  • 華為全國招聘晶片博士 輪值董事長今起換人
    摘要 【華為全國招聘晶片博士 輪值董事長今起換人】日前記者最新華為海思招聘公眾號獲悉,華為海思已啟動2021屆博士招聘,面向2020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期間畢業於國內外高校的應屆博士生,工作地點包括北京、上海、深圳、東莞、武漢、西安、成都
  • 華為常務董事、戰略Marketing總裁徐文偉:巨頭都在布局雲端 華為要...
    在華為舉辦萬人參與的全聯接大會的間隙,華為常務董事、戰略Marketing總裁徐文偉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對上述問題一一做出解析。8月29日,華為召開了史上規模最大的全聯接大會,邀請了英特爾、SAP、IBM等全球300多家合作夥伴參會。在全社會數位化轉型的節點,華為需要把握住前進方向,而不被OTT掉,華為需要一個與生態夥伴思想碰撞的「羅馬廣場」,與世界握手。
  • 華為戰略Marketing總裁:巨頭都在布局雲端 華為要做什麼樣的雲?
    在華為舉辦萬人參與的全聯接大會的間隙,華為常務董事、戰略Marketing總裁徐文偉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對上述問題一一做出解析。  8月29日,華為召開了史上規模最大的全聯接大會,邀請了英特爾、SAP、IBM等全球300多家合作夥伴參會。在全社會數位化轉型的節點,華為需要把握住前進方向,而不被OTT掉,華為需要一個與生態夥伴思想碰撞的「羅馬廣場」,與世界握手。
  • 華為PLC-IoT創新技術 打造行業智慧聯接
    而實現這些需求的基礎就是物聯網的感知層接入技術。感知層技術的首要目標就是將萬物互聯,保障最後一公裡的通信可靠、安全、高效。迄今為止電力線載波通信已經有大量的實踐運用,並且技術還在不斷優化升級,隨著邊緣計算技術的同步發展,物聯網感知層已經不再局限於傳感器的接入,而是進入到完整的智能化領域。華為PLC-IoT創新技術與時俱進,在提供高速、實時、安全的接入能力之外,還基於IPv6和邊緣計算能力,使能末端設備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