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壓力激素可激活癌細胞

2020-12-05 科技生活快汛

科學家發現在壓力情況下分泌出來的去甲腎上腺素會讓癌細胞恢復活力。這可能引起癌症的復發。研究結果被發表在《科學轉化醫學雜誌》上。

腫瘤復發是癌症患者死亡的危險原因之一。據悉,在癌症早期蔓延稍後被抑制的休眠癌症細胞再次變得活躍時,就會經常出現復發現象。

由來自美國費城威斯塔研究所的米凱拉·佩雷格為首的美國、德國和俄羅斯的研究者們提出,被稱作中性粒細胞的免疫細胞和去甲腎上腺素和皮質醇等某些激素可能會使用化療和手術治癒的癌症在多年後復發。

研究實驗證明,壓力激素去甲腎上腺素激活了小鼠的肺癌和卵巢癌的休眠細胞。

血液中的去甲腎上腺素水平在壓力、震驚、受傷、焦慮、害怕和神經緊張的情況下會急劇增加。甚至從椅子上快速站起時人血液中的去甲腎上腺素也會在一分鐘後增加好幾倍。

相關焦點

  • 研究發現:應激激素水平升高,可能會「喚醒」休眠的癌細胞
    研究發現:應激激素水平升高,可能會「喚醒」休眠的癌細胞  Evelyn Zhang • 2020-12-03 18:26:
  • 最新研究發現,壓力太大會「喚醒」休眠的癌細胞
    為了解答這個難題,Michela Perego 和其他合作者利用肺癌和卵巢癌細胞的休眠模型,發現了一種由壓力和中性粒細胞介導的休眠癌細胞再激活機制。壓力與休眠癌細胞再激活壓力,指的是生物體對壓力源的反應,是身體對於威脅、挑戰和障礙的應激響應。壓力是為了適應環境威脅而進化出的機制,主要通過激活交感神經系統、釋放壓力激素、調節相關的生理反應,從而做出對抗或逃脫的反應。
  • 學會驅趕壓力讓生命更健康
    【Science子刊:壓力可激活癌細胞,請輕鬆生活】在最新一期的《科學》子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來自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科學家們用精妙的實驗驗證了這一個假設。他們發現,壓力會導致肺癌耐藥性的發生,加速癌細胞的生長。本文轉載自「學術經緯」。很多人都知道,壓力不是個好東西。
  • 新型免疫療法可激活癌細胞焦亡,抑制多種腫瘤生長
    以上證據表明GSDME可能是一種腫瘤抑制因子,這促使科學家們探究GSDME是否以及如何起抑癌作用。,該方法可促進癌細胞通過一種高度炎性的細胞死亡形式死亡(細胞焦亡),可在多種癌症類型中發揮作用。為重新激活GSDME的抗腫瘤活性,研究團隊在小鼠癌症模型中誘導了GSDME的異位表達。結果顯示,GSDME可將具有免疫學意義的『冷』腫瘤轉變為免疫系統可以控制的『熱』腫瘤,抑制腫瘤的生長。
  • 多篇重要研究成果聚焦癌細胞耐藥研究新進展!
    oLobo Antunes小組負責人Pedro Simas領導的一項新研究發現了病毒蛋白LANA區域是病毒潛伏在人體細胞中並造成持續感染的關鍵。這些發現最近發表在《PNAS》雜誌上,該研究有助於開發KSHV腫瘤的治療方法,因為預期阻斷該LANA區域的功能可消除病毒持久性,從而消除癌細胞。
  • Nature:癌細胞壓力和細胞自噬存在關聯
    2015年8月24日/生物谷BIOON/--在很多腫瘤中,癌細胞其實是受到了很大的應激壓力的。這些應激壓力來自很多方面,例如細胞環境中的過氧化物刺激、細胞核變異,同時細胞之間的接觸抑制消失導致細胞分布過密而供氧和能量物質不充分。
  • 癌症治療重大發現!科學家首次發現CpG可協助CD47激活巨噬細胞對抗...
    但是,各國科學家們在小鼠腫瘤模型中發現:通過抗體阻斷CD47活性的幹擾不足以激發巨噬細胞抗腫瘤反應。當腫瘤缺失表達CD47也不足以誘導巨噬細胞抗腫瘤反應。在這種情況下,人們發現巨噬細胞抗腫瘤活性的缺失並不僅僅是因為CD47的抑制!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 Nat Commun:DNA的表觀遺傳學修飾竟會促進乳腺癌對激素療法產生...
    圖片來源:CC0 Public Domain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雪梨加文醫學研究所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對激素療法耐受的ER+乳腺癌細胞中DNA的3-D結構或許發生了「重新布線」(rewired),其能夠改變基因的激活和失活。
  • 研究發現:咖喱提取物薑黃素可殺癌細胞 治療食道癌
    據新華社電 咖喱除了給菜餚增加獨特味道和色彩外,愛爾蘭和波蘭科學家近期又發現咖喱的另外一種用途,那就是治療食道癌。  薑黃素能殺癌細胞  咖喱是多種香料的混合物。它之所以具有殺死癌細胞的作用,主要歸功於其配料中黃姜所含的薑黃素。
  • 科學家研究發現癌細胞如何逃避免疫防禦,研發新的治療方法
    一個謎是為什麼這種由癌細胞引發的免疫反應並不意味著它們的崩潰。 「房間裡的大象是,我們並不真正理解癌細胞是如何在這種炎症環境中生存和茁壯成長的,」MSK的內科科學家、人類腫瘤學和致病計劃的成員塞繆爾·巴克霍姆(Samuel Bakhoum)說。
  • 科學家在袋獾中發現單一基因突變,激活後明顯減緩癌細胞生長
    罕見的、可傳播的腫瘤使標誌性的「塔斯馬尼亞惡魔」(Tasmanian devil,學名「袋獾」)曾一度瀕臨滅絕,但是華盛頓州立大學和西雅圖的弗雷德·哈欽森癌症研究中心(Fred Hutchinson Cancer Research Center)的科學家進行的一項長期新研究表明,人們對這種動物的生存繁衍充滿希望
  • 【新發現】冷泉港實驗室研究:阻止膽固醇的儲存,可阻止胰腺癌細胞...
    近日,美國冷泉港實驗室研究發現,阻止胰腺癌細胞膽固醇的儲存,便可阻止胰腺癌細胞的生長。 膽固醇又稱膽甾醇,是細胞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它不僅參與形成細胞膜,而且是合成膽汁酸,維生素D以及甾體激素的原料。
  • 科學家發現癌細胞致命弱點:當癌細胞接觸到半乳糖時,癌...
    該研究發現了多數癌細胞的弱點——無法靈活利用不同類型的糖,也就是說,當癌細胞接觸到一種不同類型的單糖——半乳糖時,癌細胞會因無法適應而死亡。在生物體內,正常細胞通過有氧呼吸將糖類等物質分解代謝產生能量,從而供給細胞的增殖和生長。而癌細胞似乎更為「蠻橫」,它們主要依靠糖酵解作用為生,因此癌細胞代謝葡萄糖的速度比正常細胞要快得多。
  • Nat Genet:科學家發現癌症基因激活的新原則
    2019年12月6日 訊 /生物谷BIOON/ --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知道,當某些基因過度活躍時就會誘發癌症,但當癌細胞生長時細胞核內到底發生了什麼,對於科學家們而言一直是個謎。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Genetic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瑞典卡羅琳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了一種新型機制,其或能揭示驅動癌症過度活躍的典型驅動子,相關研究結果有望幫助研究人員開發新型抗癌療法。
  • 新研究用熱激活「手榴彈」定點摧毀癌細胞
    2015年11月4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在英國利物浦舉行的NCRI癌症會議上,有兩項新研究開發出了裝有熱敏觸發元件的癌症藥物"手榴彈",這項進展能夠幫助科學家對腫瘤進行直接的藥物靶向治療。
  • 人人都有癌細胞?癌細胞是如何被激活的?
    有人說,每個人身上都有癌細胞的存在,只是未被激活而已。這種說法對嗎?每個人身上都有癌細胞嗎?人人都有癌細胞,這說法正確嗎?其實,「人人都有癌細胞」,這種說法是不怎麼嚴謹的,嚴謹的說法應該是「人人都有患癌的可能性」。為什麼我們說「人人都有患癌的可能性」呢?這主要是因為每個人身體中的細胞,都有「叛變」的可能。
  • 科學家發現藉助黃金納米粒子可治療癌症
    健康一線(vodjk.com)訊:美國最新的幾項臨床試驗顯示,藉助黃金納米粒子可有效治療癌症。該療法可準確將黃金納米粒子投送於癌細胞上,不傷及其他細胞。科學家利用光線激活黃金納米粒子殺死癌細胞而不破壞人體健康組織。
  • 銥金屬被證實可摧毀癌細胞
    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稱,英國華威大學和我國中山大學的一項國際合作研究表明,癌細胞可以被金屬銥靶向和破壞。
  • 營養壓力條件可激活絲氨酸合成途徑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張華鳳課題組、高平課題組與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宋立兵課題組以及中科院武漢物數所唐慧儒課題組等科研人員合作,發現在營養匱乏條件下
  • 癌細胞會全體「冬眠」,以此躲過化療
    他們將一些結腸癌的癌細胞取出來進行體外培養,而後用化療藥物對癌細胞展開殺滅,藥物剛剛用上,原本快速增值的癌細胞分裂速度就變慢了,而且其代謝的能力也大大的降低。利用測序技術,研究人員發現癌細胞的基因表達譜,和滯育小鼠胚胎有著驚人的相似性。而且研究人員進一步還發現,能夠進入滯育狀態的癌細胞並非具有特定基因表達的某一種,而是所有的癌細胞都有這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