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質疑語文課本:蚌用殼把鷸的嘴夾住它們怎麼對話?

2021-01-20 中國青年網

黃聖凱提出質疑的五年級語文課本

對語文課本提出質疑的五年級學生黃聖凱

「蚌的肉被鳥的嘴夾住了,蚌又用殼把鳥的嘴反夾住了,那麼,它們是怎麼開口說話的?」近日,李娟回到墊江老家,受到來自侄兒的「靈魂考問」。李娟查了資料,自己也無法解釋,最後把這個「考問」發到了朋友圈。

侄兒的「靈魂考問」

上周末,李娟回到墊江老家,正在和家人拉家常的她,突然被侄兒黃聖凱拉到一邊問問題。侄兒黃聖凱今年11歲,目前在墊江縣文化路小學讀五年級。

「他拿起課本,翻到110頁,先讓我讀,說讀了看有沒有發現問題。」李娟仔細讀了一遍,但沒發現問題。

「沒看出什麼問題。」李娟一本正經地回答侄兒。

侄兒黃聖凱不依了,直接問李娟,「你看,蚌的肉被鳥的嘴夾住了,蚌又用殼把鳥的嘴反夾住了,那麼它們是怎麼開口說話的?」聽完這個問題,李娟當時就愣住了,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故事出自《戰國策》

於是,她仔細看了侄兒的課本,「是西師版五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

為了給侄兒解釋清楚,李娟也查了原文。「我用百度百科查了,這是《戰國策》裡面的一篇文章,侄兒學習的是這篇文章的白話文。」

看了原文的李娟還是不知道該如何給侄兒解釋,只好告訴他「《戰國策》裡面就是這麼寫的」。沒想到侄兒又問:「到底是《戰國策》裡這個故事是瞎編的,還是裡面的趙惠王太傻了?」

李娟告訴他,《鷸蚌相爭》選自《戰國策·燕策》,記載的是辯士蘇代借用民間流傳的寓言故事來說明趙燕相持會給兩國都帶來禍害,從而阻止了趙國攻打燕國。

「後來我問了他們語文老師,老師也說這就是一個寓言故事。但他仍不滿意,他認為,即便是故事,也不能犯這種低級錯誤。」

為孩子的批判精神點讚

對於黃聖凱的問題,重慶巴蜀小學語文老師劉俐宏稱,「首先要對孩子的批判精神和懷疑態度,以及對知識較真的精神點讚。」劉俐宏老師說,既然孩子提出了疑問,那麼我們作為家長、作為老師,就要跟著這個疑問來找到答案。

「比如,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試試,把嘴閉上,其實也可以發出聲音的,只是不是很清晰。」

除了通過試驗找到答案,還可以引導孩子,「這是一個寓言故事,重點的是要明白故事裡所表達的道理。在這裡,作者是用了擬人手法來說,如果真正較真,鷸和蚌就根本不是一個物種,它們之間是不會有對話的。」

出版社回應:不會更改教材

「這個學生的質疑是很好的,課本裡的故事是從《戰國策》裡出來的,古文就是這麼記載的,我們暫時不會更改教材。」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基礎教育分社劉江華老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

他告訴記者,從生活邏輯來看,是有一些問題,很多寓言故事裡都存在這個問題,包括外國的寓言故事。寓言故事允許有一些想像和誇張,而這個故事本身是為了說明道理,並不是以講故事為主。(記者 羅薛梅)

相關焦點

  • 11歲男孩質疑「鷸蚌相爭」:蚌夾住鷸的嘴,它怎麼對話?
    蚌用殼把鷸的嘴夾住了它們怎樣還能對話?11歲男孩質疑語文課本邏輯不通,教師點讚孩子的鑽研精神,出版社回應暫不會更改教材黃聖凱提出質疑的五年級語文課本「蚌的肉被鳥的嘴夾住了,蚌又用殼把鳥的嘴反夾住了,那麼,它們是怎樣啟齒說話的?」
  • 「蚌把鷸的嘴夾住了,它們之間怎麼還有對話?」 重慶10歲男孩質疑課本
    「來自小侄兒的靈魂考問,蚌的肉被鳥的嘴夾住了,蚌又用殼把鳥的嘴反夾住了,那麼,他們是怎麼開口說話的?」近日,李娟回到墊江老家,遭受了來自侄兒的「靈魂考問」,在查了資料,自己無法解釋後,李娟把這一「考問」發到了朋友圈。
  • 語文課本又錯了?小學生質疑「鷸蚌相爭」,出版社回應
    「蚌的肉被鳥的嘴夾住了,蚌又用殼把鳥的嘴反夾住了,那麼,他們是怎麼開口說話的?」近日,李娟回到重慶墊江老家,遭受了來自侄兒的「靈魂拷問」,在查了資料,自己無法解釋後,李娟把這一「拷問」發到了朋友圈。△對語文課本提出質疑的五年級學生黃聖凱回老家過周末卻遭受了侄兒的「靈魂拷問」周末,李娟回到墊江老家,正在和家人拉常家的她,突然被侄兒黃聖凱拉到一邊。「他拿起他的課本,翻到110頁,先讓我讀,說讀了看有沒有發現問題。」侄兒出的這道題,李娟照辦,「我讀了一遍,好像也沒發現問題。」
  • 小學生對《鷸蚌相爭》課文,提出質疑,語文課本存在「漏洞」?
    文/勤親媽媽 語文這一學科作為我們從小要學到大的主科,一直在學習當中佔領著很高的地位。而且我們的母語就與語文息息相關,所以語文這一科目的學習對於學生們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
  • 蚌夾住鷸嘴還怎麼說話?它們進行的是「心靈對話」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蚌的肉被鳥的嘴夾住了,蚌又用殼把鳥的嘴反夾住了,那麼,它們是怎麼開口說話的?」據上遊新聞報導,近日,李娟回到墊江老家,受到來自侄兒的「靈魂考問」。李娟回答不了,把這問題發到網上。有人評論,這是靈魂考題。是否為靈魂考題姑且不論,但能夠提出問題,顯然要比不懂質疑、全盤接受要好得多,這也是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 方舟子質疑某語文課本渲染神秘
    但是很遺憾,他說,時至今日個別正兒八經的教科書居然有意無意地在宣揚神秘現象,他指出,某一版小學第六冊語文課本裡面有一篇課文就叫《月亮上有飛碟嗎?》,題目看似是在質疑,但實際上卻是把這個當成一個事實在講,說是美國太空人在登月的時候,看到月球上排列有很多很多的飛碟,而且那些飛碟還在起飛,太空人還拍了20多張照片。
  • 成語「鷸蚌相爭」快看不著了,鷸瀕危了,還有不到5萬隻
    「鷸(yù)蚌爭,漁翁得利」是兩個「槓精」的故事,出自《戰國策》:趙且伐燕,蘇代為燕謂惠王曰:「今者臣來,過易水,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
  • 學生質疑鷸蚌相爭 不能簡單用寓言的「筐」給蓋住
    不過,最近有個小學生提出了疑問,「蚌的肉被鳥嘴夾住了,蚌又用殼把鳥嘴反夾住了,那麼,它們怎麼開口說話的?」必須承認,寓言故事為了喻事明理,常常使用比喻、擬人、誇張等手法,這本身即是想像力和創造力的體現。倘要嚴格較真的話,鷸和蚌並不會說人話,大灰狼也不會扮作狼外婆,龜和兔怎麼可能去賽跑?我們理解寓言,必須浸入情境,而不能認死理、鑽牛角尖。
  • 黑臉琵鷺的嘴被獸夾夾住了!它無法進食怎麼辦?
    今日,綠會政研室接到志願者舉報:有微博發布在福建莆田發現一隻黑臉琵鷺被獸夾夾住嘴。綠會政研室高度關注,立即與微博發布者黃先生取得聯繫,經溝通該被獸夾夾住嘴的黑臉琵鷺是於12月28日下午發現的,鳥調的地方是在當地一個魚塘,因為魚塘主是位鳥類保護者,所以魚塘周邊未有鳥網、獸夾等捕鳥器材,斷定該被獸夾夾住嘴的黑臉琵鷺是在其他區域被夾飛行此處被發現。
  • 瑞安灘涂現兩萬隻鴴鷸 其中一隻黑尾塍鷸戴「戒指」
    繼送走3月來做客的大濱鷸後,溫州又迎來以黑尾塍鷸、中杓鷸等大型鷸類的「到此一遊」。4月27日下午,浙江水利河口研究院生態學博士熊李虎在瑞安丁山圍墾灘涂一帶做調查時,發現約兩萬隻鴴鷸。鳥友葉成光聞訊趕來記錄,在茫茫鳥海中發現一隻被環志的黑尾塍鷸。
  • 【百花】黃土高原上的鷸
    在鳥界,它們的腿長與身高極其不成比例,簡直像是民間社火表演中那一排踩高蹺的人。這長腿長在鳥的身上,平添了一番趣味。我估摸,黑翅長腳鷸要是在水邊一站,無論誰,先看到的,一準是它那雙細長腿。  關於鷸,《戰國策·燕策》記載有「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寓言故事。本義是,鷸被蚌夾住了嘴巴,雙方爭鬥,僵持不下,漁人將鷸和蚌都捉了回去。此番情景,不知漁鄉捕魚者是否偶遇過。
  • 小學語文課本越來越美,70、80、90後的小學語文課本長啥樣?
    新學期,新課本。這個時候,相信很多小學生都已拿到了新的語文課本。面對新的語文課本,學生們個個都是愁眉苦臉,而家長卻陷入了回憶。為什麼?熊孩子們的愁眉苦臉是因為他們又要進入到學習狀態,而新的語文課本都堪稱高顏值,這也讓家長們都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小學語文課本越來越美,70、80、90後的小學語文課本長啥樣?70年代,一個風雲變幻的年代。
  • 小學生為何喜歡民國的語文課本
    南都周刊記者_黃修毅 實習生 郜藝 攝影 劉林由葉聖陶主文、豐子愷插畫的《開明國語課本》意象優美,對現在的小學生吸引力絲毫不減。20個一線語文教師組成的「第一線教育研究小組」關於現行語文教材批判的新書上月出版,很快也引起教育界以及人文學者、媒體以及更多是家長們的廣泛討論。
  • 語文課本中的這些插圖,能認出8個以上的,當年一定是學霸!
    上中小學的時候,語文課本中經常會出現一些插圖,出版者會根據文章內容,為書本繪製相關的圖片,增加畫面感。語文老師們在上課的時候,有時會根據圖片內容為大家講解,對於學生來說,圖片比純文字更容易讓人理解。今天就帶大家重溫一下語文課本中的這些插圖,能認出8個以上的,當年一定是學霸!
  • 灘涂上的鴴鷸類
    文/郗旺攝影/李東明、Richard Bartz、郗旺、肖詩白責編/劉霞勺嘴鷸(Eurynorhynchus pygmeus)是一種小型鴴鷸類水鳥,其獨特的嘴型、軟萌的身姿、彪悍的生活史,妥妥地俘獲了全球觀鳥愛好者及生物學家的心
  • 80後小學課本 激起50後多少童年回想
    因為買課本如此不易,我自然對課本倍加珍惜,找來牛皮紙包了書皮,同學教會了我把書皮四個腳加固了兩層厚度,使課本不易卷角。圖中《降落傘》這課我也學過,當時對跳傘很神往。我所居住的山西運城有機場,60年代經常進行跳傘訓練,因當時城裡沒有啥樓房,所以我們時常能看到滿天傘花;我們院中有位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兵,帶回了美國降落傘布讓孩子當圍巾,白色的府綢很是漂亮。這些故事對我學這一課很有幫助。
  • 那些年 在語文課本中的最美雲南
    「雲南」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是個神秘的地方TA出現在孩子們的小學語文課本裡那裡有五彩的民族風情有壯麗的玉龍雪山有最地道的嘹亮山歌......孩子們對七彩雲南最初的嚮往一開始往往源自於此今天,《光明日報》刊登文章《課本裡的雲南》。
  • 這本民國的初中語文課本,我為什麼要推薦給你——《文心》
    沒有啦,我推薦給初級閱讀者的第一本書籍,怎麼可能這麼深!老實說高深的文學理論我也不感興趣啦,太枯燥了。這本書只是一本很簡單的初中語文課本,不過不是現代的,而是民國的。你可能會抱怨,初中語文課本好無聊的,這種書有什麼可讀的。那我推薦給你,一定是有原因的,因為這本書是我國兩位著名教育學家和語文學家合著的,專門為了培養中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