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PD-1長期數據出爐:療效更持久,臨床治癒率提高

2020-10-22 咚咚腫瘤科

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二代」PD-1再亮劍


毫無疑問,PD-1抗體是這幾年最熱門的抗癌藥。目前,國內有8種PD-1/PD-L1藥物上市,覆蓋肺癌、肝癌、胃癌等適應症。


但是,科學在發展,技術在進步。在前期PD-1抗體的基礎上,科學家們又研發了多個「加強版」或者說「二代PD-1抗體」。目前看,最接近成功的是M7824,它是一個同時阻斷PD-L1和TGF-β的新型免疫治療藥物。咚咚已經做過報導,詳情參考:


近期,在歐洲腫瘤學年會(ESMO)上,M7824公布了兩項較大規模的長期隨訪數據。


1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

生存期翻倍,正面對標K藥


在之前公布的小規模I期臨床試驗數據中,M7824已經表現出了「優於傳統PD-1藥物」的趨勢。針對40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使用1200mg劑量:客觀緩解了27.5%(PD-1一般為15-20%)、中位總生存期17.1月(PD-1一般為10-12月)


ESMO會議中,M7824公布了這40位患者隨訪滿三年的數據:

  • 療效維持時間:M7824起效的患者,療效維持的中位持續時間高達18個月(PD-1隻有12月)
  • 生存時間:針對PD-L1陽性患者,中位生存期達到了21.7個月,遠高於PD-1藥物二線治療PD-L1陽性患者的10.5月。
  • 生存率:中位隨訪時間近3年,40位患者中還有16位健在,其中2位療效一直維持



因此,我們可以初步看出:針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 M7824相比於單藥PD-1抗體,不管是客觀有效率25%-30% vs 15%-20%),療效維持時間1年半 vs 1年左右),還是生存期20多個月 vs 10-12個月),都有較大優勢。


目前,M7824和PD-1抗體K藥,頭對頭比較,用於PD-L1陽性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三期隨機對照臨床試驗正在開展,期待給我們帶來刺激、振奮人心的臨床結果。


2

膽道系統腫瘤:生存期破紀錄


膽道系統腫瘤,包括膽囊癌、膽管癌,是名副其實的癌王,晚期患者經過各種規範的標準治療,中位總生存期短於1年。前期的小規模數據提示,M7824在晚期膽道系統腫瘤中,有效率為23.3%。


ESMO會議中,M7824公布了治療晚期膽道系統腫瘤長期隨訪數據:30名一線化療失敗的晚期膽道系統腫瘤,使用M7824治療,1200mg2周一次,中位隨訪122周後:

  • 生存率:8名患者依然健在,3名患者仍在接受治療;
  • 中位生存期:高達12.7月(歷史數據是6-9個月)2年生存率為27.7%;
  • 療效維持時間:起效的患者,療效維持的中位時間是18個月;



所以,作為二代PD-1,M7824已經在非小細胞肺癌和難治的膽道系統腫瘤中展示了優秀的臨床數據,期待更多臨床數據的發表,咚咚也會持續關注。




參考文獻:

[1]. ESMO2020 1272P

[2]. ESMO2020 73P

封面圖來源:攝圖網

相關焦點

  • 二代PD-1針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療效更持久臨床治癒率更高
    在前期PD-1抗體的基礎上,科學家們又研發了多個「加強版」或者說「二代PD-1抗體」。目前看,最接近成功的是M7824,它是一個同時阻斷PD-L1和TGF-β的新型免疫治療藥物。近期,在歐洲腫瘤學年會(ESMO)上,M7824公布了一項關於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長期隨訪數據。
  • pd-1抑制劑有哪些,pd-1產品三大特點
    而PD-1則是通過阻斷T細胞上PD-1和腫瘤細胞PD-L1的結合,消除腫瘤細胞對T細胞活性的抑制,提高T細胞殺傷腫瘤的能力,從而利用人體自身免疫功能去殺死腫瘤細胞。簡單來說,PD-1是一種在臨床上用於治療腫瘤的藥物。
  • 數款PD-1/PD-L1可皮下注射 療效不輸靜脈注射
    作者 | 葉楓紅免疫治療,特別是PD-1/PD-L1抗體近年來已成為抗腫瘤治療熱點中的熱點,目前已上市的PD-1/PD-L1抗體已被批准用於治療多種腫瘤,但全部都是靜脈注射給藥,也就是打點滴的方式給藥。靜脈使用免疫藥物存在很多臨床風險,可能會導致體溫迅速下降、血液中的電解質失衡,更有可能形成血栓等。
  • 「二代PD-1」藥物即將進入中國
    「二代PD-1」藥物即將進入中國 近日,默克PD-L1/TGF-β雙抗M7824獲得我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藥品審評中心受理公示。該藥兼具PD-1和TGF-β雙靶點,被業界稱為「第二代PD-1」藥物。
  • 用好「心藥」,癌症治癒率提高50%(患者篇) |治癒率|生存率|安慰劑|...
    這個研究也表明:積極的心理確實能達到「藥物」的療效。二、「心病」不是「病」,卻真能要人命「心病」也是通俗說法,於腫瘤患者而言,就是消極心理。《大眾衛生報》曾報導這樣一則消息,湖南某地一位年僅49歲的陳先生,在陪朋友道醫院體檢時,順便給自已作了個腹部B超,結果發現肝部有腫塊。
  • 全球首個腫瘤二代測序(NGS)指南出爐
    儘管基因檢測已成為臨床的標準動作,但醫學界尚未制定用於臨床的二代測序規範指南建議。這份指南由ESMO轉化研究和精準醫學專家組參與,並基於ESCAT(分子靶點臨床可行性量表,見表1)以及有效靶向藥物的情況,進一步評估NGS對於每種腫瘤類型的效率和臨床價值制定建議。這也是醫學界關於二代測序使用的第一個指南,將給臨床醫生和患者意義重大的治療指導。
  • 從「結構優化」談談PD-1抑制劑——百澤安的臨床療效
    2.結構 優化   百澤安在傳統PD-1抗體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了分子結構,使其抗腫瘤作用更明顯。   Fab段更大程度持久阻斷   相較於其他PD-1抗體,百澤安特有的抗原結合表位,使其Fab段與PD-1的結合面與PD-1/L1的結合面大範圍重疊,可更大程度阻斷PD-1與PD-L1的結合。
  • 乾貨|肺癌四大PD-1/L1究竟如何選?K藥、O藥、T藥、I藥用藥信息匯總...
    將晚期肺癌不到5%的五年生存率一下提高到16%,翻了整整3倍,讓不少患者乃至醫生為之振奮。免疫療法正在逐漸成為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特效」藥物。那麼問題來了,對於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pd-1?全球腫瘤醫生網醫學部為各位肺癌病友整理了關於pd-1大家最關心的幾大問題,供大家參考。肺癌獲批了哪四大免疫治療藥物?
  • Kite公布Yescarta治療DLBCL的兩年真實世界數據,展示持久療效丨聚焦ASH2018
    今天是2018年12月4日農曆十月二十七醫麥客:真實世界數據,展示持久療效
  • 用好「心藥」,癌症治癒率提高50%(患者篇)
    這個研究也表明:積極的心理確實能達到「藥物」的療效。二、「心病」不是「病」,卻真能要人命「心病」也是通俗說法,於腫瘤患者而言,就是消極心理。《大眾衛生報》曾報導這樣一則消息,湖南某地一位年僅49歲的陳先生,在陪朋友道醫院體檢時,順便給自已作了個腹部B超,結果發現肝部有腫塊。
  • PD-1抗體的半衰期與療效之間的關係,沒你想像的那麼簡單
    ▲ Fc受體與FcRn結合的過程(圖源:10.1056/NEJM199901213400311)從目前的臨床數據來看,已經獲批的靶向PD-1/PD-L1通路的抗體,半衰期從5天到20餘天不等。由於藥物的療效差別不大,很多患者在選擇藥物的時候開始考慮藥物的特性,例如在不同藥物之間差別很大的半衰期(比如卡瑞利珠單抗、Avelumab半衰期只有不到一周,而K藥O藥等卻在二~三周甚至更高)。那麼從幾天到幾十天不等的藥物半衰期,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藥效和不良反應究竟有啥影響呢?
  • 核心臨床數據陸續出爐,華領首創糖尿病新藥重要突破
    近日,華領醫藥(2552.HK)公布其在研的第三代口服糖尿病藥物dorzagliatin聯合二甲雙胍治療糖尿病(HMM0302)的III期臨床試驗階段性數據。這是華領醫藥半個月來第二次公布關鍵臨床試驗數據,當日股價一度上漲超過12%。Dorzagliatin是一款有望修復胰島功能的全球原創新藥,華領醫藥自創立以來即深耕多年。
  • 國內首個NSCLC二代測序技術臨床應用專家共識出爐!
    二代基因測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又稱為高通量測序,該技術能夠同時對上百萬甚至數十億個DNA進行分析,實現了高通量測序的目標。目前國外已發表了多個NGS檢測技術指南,包括《二代測序診斷指南》、《基於二代測序的腫瘤panels驗證指南》等。
  • 唯一醫保PD1/PD-1藥物達伯舒多項臨床研究結果公布有望惠及更多患者
    2019年11月,信達生物與禮來共同開發的創新抗腫瘤新藥達伯舒(信迪利單抗注射液)突出重圍,成為唯一一款被納入國家醫保目錄的PD1/PD-1免疫抑制劑。納入醫保目錄後,達伯舒(信迪利單抗注射液)價格降幅達64%,每支價格降到僅需2843元,全年治療費用不到十萬元,極大提高了藥物可及性,減輕患者負擔,讓更多患者可以獲得免疫治療的機會。
  • 為何PD-1提倡早用,靶向藥卻不一定?其中大有門道
    PD-1類藥物:同等條件下,建議要早用隨著PD-1抗體藥物的普及,早期、中期和晚期癌症患者都可以考慮使用免疫治療藥物。跟靶向藥不同,免疫治療藥物一旦起效,有長期生存甚至臨床治癒的可能,這也是免疫藥物最吸引人的地方。
  • 中國C肝「賽場」上演治癒率追逐賽
    從基因分型來看,其中基因1b型在中國最為常見,感染者比例高達56.8%。據悉,在針對亞洲基因1b型C肝患者的12周Ⅲ期臨床研究ONYX-I和ONYX-II中,維建樂®和易奇瑞®顯示出極高的治癒率。其中,ONYX-I數據顯示,無論患者以往是否接受過幹擾素抗病毒治療,在接受為期12周的奧比帕利+達塞布韋鈉方案治療後,持續病毒學應答率為99.5%。
  • PD-1耐藥後,間隔治療後再使用仍然有效!
    此外,在圍手術期,特別是帕博利珠單抗用於術前的新輔助治療階段,目前仍有很多臨床研究在進行中。免疫治療給我們的一個直觀的印象是這種療法能持續激活機體免疫系統,因此能獲得持久的療效,這主要是通過臨床試驗中的一個常用指標—持續緩解時間(DoR)反映出來的。
  • 療效安全雙豐收-肺癌靶向藥塞瑞替尼亞洲人群數據公布
    其中就包括肺癌二代ALK靶向藥——塞瑞替尼亞洲人群數據。一、ESMO公布塞瑞替尼亞洲人群一線數據這次ESMO公布了ASCEND-8亞洲人群的研究結果,亞洲人群對450mg隨餐劑量塞瑞替尼口服,療效和安全性相關的研究數據具有很好的臨床實踐指導意義和啟發性。
  • 正大天晴/康方生物PD-1一線晚期肝細胞癌臨床試驗數據披露
    5 月 19 曰,中國生物製藥(01177)發布公告,公司與康方生物科技共同開發及商業化的 PD-1 單抗派安普利單抗(代號:AK105),聯合安羅替尼一線治療晚期肝細胞癌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 II 期研究數據摘要即將在 2020 年 ASCO 年會接受以海報形式呈列。
  • PD-1抑制劑K藥、O藥、T藥、B藥、I藥用藥信息大匯總
    它如果起效,可能讓晚期患者長期存活,甚至臨床治癒,這是免疫藥物區別於其它所有藥物最大的不同。二、PD-1抑制劑的療效如何?在絕大多數、未經挑選的實體瘤中,單獨使用PD-1抑制劑的有效率,其實並不高:10%-3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