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百位專家共同警告!地球上的極端天氣,皆是人類所為!

2021-01-11 中國氣象愛好者

在2016年,全球氣溫創下人類氣象觀測史中第一高,亞洲出現極端高溫天氣,澳大利亞沿海海水出現異常溫暖。在之前這些異常現象的發生,都被指與人類活動有密切聯繫。但最近,全球科學家確認,若不是人類活動引起的全球變暖,這一切都不會發生。換句話說,這一切都是由人類活動這一單一因素導致的,怨不了別人!

在近日刊登在《美國氣象學會通報》上的《從氣候角度解釋2016年極端現象》這份報告中,明確指出,因焚燒化石燃料等人類活動引發的全球變暖,是地球異常天氣和氣候發生的唯一原因。該研究報告已經經過同行的評審。

在這之前,科學家們只是確定了人類活動會引發氣候變暖,並且增加發生水災、旱災、強風暴。暴風雨和熱浪等危險天氣的機率,但是沒有確定的指明,人類活動與異常氣候之間的聯繫。但是現在,這個想法可能要發生根本性的轉變。

該報告包含了27份對五大洲、兩大洋極端氣候的分析,共有來自18個國家的116位科學參與了此次研究,結合歷史觀察和模擬模型,來確定氣候變暖在極端天氣中的影響並得出結論。結論的核心思想其實就是:若地球上沒有人類的影響,多個極端現象將不會出現。人類正在經歷的新氣候、正在苦於應對的麻煩天氣,是人類親手製造出來的。

報告中明確指出,2016年全球均溫創下人類氣象觀測史上的新高,雖然這一年中的異常天氣被推測為受到了厄爾尼諾的影響,但是研究人員認為厄爾尼諾現象只不過是表面現象,因為像東亞,東南亞和南亞的極端高溫是研究人員此前始料未及的。造成這一異常的唯一可能便是百年來的人類活動。

2016年確實是非常極端且反常的一年,那一年中亞洲出奇的熱,印度因為高溫天氣致使超過500人死亡。同時澳大利亞東海岸的海溫異常偏高,導致大堡礁出現大規模災難性白化,北極阿拉斯加沿岸水溫也異常偏高,出現了罕見的赤潮。而這種異常由大自然變化造成是非常不可能的,人類活動才是第一且唯一主因。

相關焦點

  • 全球變暖使極端天氣頻發,科學家警告:高溫高溼天氣更有致命風險
    我們一直在談氣候變暖,其實反常的高溫天氣就是離我們最近的氣候變化。研究氣候變化的科研人員甚至發出過,「地球再過50年將出現近乎不適合居住的高溫天氣「這樣的警告。不過這並不是最致命的。根據發表在美國《科學進步》期刊上的一項研究表明,高溫和高溼結合的極端天氣狀況才是最危險。並且這種天氣已經開始顯現,雖然它只是持續幾小時,但近些年發生的頻率和強度已經越來越高。
  • 專家預警:2020多種極端氣候將襲擊地球,地球系統性崩潰已現端倪?
    專家預警:2020多種極端氣候將襲擊地球,地球系統性崩潰已現端倪?
  • 極端天氣全球頻發 專家稱此現象可能「常態化」
    讓人越來越難捉摸的天氣不獨颱風。去冬今春北半球的冰凍低溫和持續乾旱還讓我們記憶猶新,今夏熱浪、乾旱、洪澇又在全球各地上演。而今,極端天氣可謂是一波接一波,讓人目不暇接。人們不禁發問,全球氣候怎麼了?我們的地球怎麼了?
  • 國際級專家發話:2017年,全球天氣還是會很激烈很極端很反常!
    不久前,美國氣象機構NOAA對外發布報告稱,2016年是人類觀測史上最溫暖的一年,值得一提的是,上一次這麼說,是2015年,也就是說,我們已經連續兩年經歷了「史上最暖」。那麼2017年呢?今日,有專家指出,2017年的天氣也依然會很激烈很極端很反常!
  • 今年韓國天氣極端異常,專家警告,朝鮮半島還將遭遇更為惡劣氣候
    中韓通訊社 韓國金禪子 今年韓國天氣氣候極端異常。全國範圍內長達54天的梅雨季和接連而來的5個颱風,直接影響到人們的餐桌,白菜蘋果等日常果蔬價格暴漲。但這僅僅是開始,專家們警告,韓半島還將很快遭遇更為惡劣的極端氣候。
  • 全球氣候變暖引發極端天氣 低碳經濟是人類自救
    編者按:美國災難大片《後天》是一部描寫「溫室效應帶來的氣候變化引發地球的空前災難,全球一天之內出現急劇降溫的極端天氣,冰層和白雪覆蓋了整個地球表面,冰期時代驟然而至……」儘管《後天》只是一部虛構的災難電影,但其探討的問題卻極具現實意義。
  • 全球極端天氣為何扎堆而來?
    專家認為,作為亞洲第一、全球第三的大河,長江源遠流長。上、中、下遊暴雨季是相對錯開的,各支流不會同時漲水,而且長江流域水利工程的調蓄作用,因此沒那麼容易發生全流域大洪水。   新中國成立以來有兩次最厲害的洪水,一個是1954年,一次是1998年。這兩次大洪水,有一個共同點:都發生了極端天氣。
  • 2019全球天氣已「爆表」 多國極端天氣打破紀錄
    當地時間1月30日,美國芝加哥遭遇極寒天氣,溫度降至零下32攝氏度,新的寒流「冰封」了密西根湖及其沿岸,一眼望去白茫茫一片,湖水結冰,冰柱林立,宛如一座純白唯美的「冰雕公園」。2019剛開年 全球天氣已「爆表」 多國極端天氣打破歷史紀錄2019年僅僅開始一個月,極端天氣已席捲全球多國,甚至打破多項歷史紀錄。美國中西部經歷罕見風寒,澳大利亞遭受極端高溫,氣候變化再次引發廣泛擔憂。北半球,美國中西部寒氣逼人。1月30日,美國芝加哥早上的氣溫降到-23℃,打破了1966年創紀錄的-15℃。
  • 專家:全球暖化守住2攝氏度關卡 但極端天氣仍將持續
    中新網8月20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科學家近日表示,儘管人類將全球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北半球夏天還是會出現持續更久的危險熱浪、乾旱與陣雨。
  • 全球極端天氣或成常態(圖)
    全球多國近期遭遇極端天氣菲律賓南部也有數百人也因連日暴雨撤離家園,菲警方已發出山體滑坡和洪災警告。高溫炙烤 糧食產量遭威脅在上述地區遭受暴雨襲擊的同時,另一些地區的糧食產量則受旱情威脅。朝鮮60年不遇大旱已進入第三個月,黃海北道等糧食主產區幾乎滴雨未下。朝鮮政府已動員全民投入抗旱工作,輿論指這實際上是金正恩上臺後面臨的「最嚴峻挑戰」。
  • 專家警告人類:世界上最大的島嶼將會消失
    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感受:天氣越來越熱了,炎熱的天氣足以將雞蛋烤熟。是的,地球已經逐漸變成了一個熊熊燃燒的「火爐」。如今全球變暖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氣溫不斷攀升,很多地區都出現了極端的天氣。最讓人們感到驚訝的是,北極圈的溫度竟然上升到了38℃,人們已經可以在融化的冰雪中遊泳了。由此可見,氣候變暖或許已經來到了臨界點。
  • 極端天氣事件與全球氣候變化
    極端天氣事件:就是超過正常狀態下的最高或最低極端天氣是一個小概率事件。一般情況下學者認為,這種極端事件出現的概率在5%以下。但隨著氣候變暖,極端天氣事件明顯增加,2013年9月5日,《美國氣象學會通報》發文稱,經研究發現,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的增加已經提高了極端炎熱天氣發生的概率。雖然目前不能找出關聯,但不可否認,極端天氣事件的出現與氣候變化有緊密關係。
  • 生態系統崩潰、極端氣候惡化,專家:地球將會變得很危險
    無論是越來越頻繁出現的乾旱、或是超強氣旋引發前所未有的洪災,不可否認的是,全球氣候變化越來越劇烈且極端。由澳洲福林德斯大學(Flinders University)教授布拉德肖(Corey Bradshaw)引領的跨國科學團隊,13日在《維護環境與生態前瞻》期刊發布研究成果,警告各國領袖若繼續逃避問題、不思考如何解決,將會迎來恐怖後果。
  • 全球多地經歷罕見高溫!專家解讀極端天氣為何頻發
    央視網消息:今年入夏以來,酷熱、山火、熱浪……各種極端天氣在全球頻繁出現。近日,全球多地出現罕見高溫,多地遭受高溫炙烤、甚至引發災情。地球似乎發燒了。據朝鮮中央氣象臺介紹,高溫天氣15號從東部海岸一些地區,開始逐步擴大到朝鮮大部分地區。其中22號的氣溫達到朝鮮東部海岸地區氣象觀測以來最高,幾個大城市的平均氣溫高於39度,元山市達到了39.7度。22號朝鮮全國平均最高氣溫為34.6度,比往年高出7.2度,為1981年以來最高氣溫。
  • 全球變暖減緩空氣流動 或是極端天氣成因
    科學家說, 類似2011年美國的乾旱和2003年歐洲的熱浪在內的一些極端事件可能是由全球變暖導致北半球巨大的波狀天氣流移動速度減緩引發的。該結論來自一項針對環繞地球的迂迴空氣系統的研究。據路透社報導,這一結論有助加深人們對這些極端事件的理解。
  • 控制全球變暖,減少極端天氣
    全球變暖早在多年前就已經被認識到了,但是科學家還是低估了全球變暖的危害。按照當年的預測,如果全球的平均氣溫上升5℃,那麼南極的冰川將全部融化,而海平面的上升會是大部分地區都淹沒在海底,所有陸地生物都將不復存在。鑑於這種認識,在2016年的巴黎協定上,參會的177個國家的共同約定是將全球的升溫控制在2℃以內。但是隨著近年來極端天氣的增多,各種自然災害的頻發。
  • 警告全球氣候危機出現 全球變暖的4大原因 全球變暖會有什麼後果
    2019年11月5日,全球超過1.1萬名科學家在《生物科學》(BioScience)雜誌上發出警告稱,整個世界正面臨氣候危機,若不作出深刻且持續的改變,世界將面臨「數不清的人類苦難」。2、數據包括人類和動物數量的增長、人均肉類產量、全球森林覆蓋率變化、化石燃料消耗等,正是因為這些數據的變化,直接導致氣候危機更為嚴重,警告全球氣候危機出現,未來某些地區可能將不再適宜人類生存,因此要引起重視。
  • 專家指出科學認識極端天氣 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近些年,極端天氣在全球範圍內的發生頻率呈現增多的態勢。8月29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組織的「科學家與媒體面對面」系列活動邀請了專家與媒體共同探討極端天氣應對問題。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楊貴名表示,要正確認識極端天氣,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 極端天氣對全球經濟影響不容低估
    此間經濟學家表示,極端天氣對經濟的負面影響巨大,將給一些國家和行業帶來重大經濟損失。  美國全國氣象研究中心科學家凱文·特倫伯斯日前表示,正在影響美洲大陸的厄爾尼諾現象將會導致洪水與乾旱等重大自然災害。自2013年以來的兩個冬季,美國經濟都遭受極端天氣的影響,華爾街市場分析機構曾把美國經濟去年一季度疲弱的「罪魁禍首」歸咎為惡劣天氣。但極端天氣對美國經濟的影響程度到底有多大呢?
  • 全球氣溫比歷史平均值高0.63℃,極端天氣加速破壞地球環境
    圖|NASA「盾蝽星雲」是位於天鵝座的一個行星狀星雲,距離地球約3000光年,由於星雲的可見氣體和塵埃形成昆蟲一樣的外形,因此被命名為「盾蝽」。這是哈勃望遠鏡首次在全波長範圍下對這個星雲進行觀測,更完整地顯示出它的內部結構,例如持續坍縮的中央恆星和周圍的伴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