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飽和潛水:潛水員與深海高壓的較量
1月20日9時,經過飽和潛水試驗和13天的減壓,參加飽和潛水專項試驗的海軍北海艦隊某防救生支隊4名潛水員依序出艙,創造了330.2米的全國飽和潛水新紀錄。這330.2米意義巨大:它將人體直接暴露於34個大氣壓的深海高壓環境下,每平方釐米的身體承受的壓力為34公斤力。堪稱一場潛水員與深海高壓的戰爭。
-
我國首次成功潛下300米深海 6名潛水員需減壓11天
潛水鐘被下放到海裡潛水員遊出,探摸海底潛水員在生活艙完成減壓後才能出艙1月12日0時,搭乘3名潛水員的潛水鐘入水向300米目標衝刺 閩南網1月13日訊 昨日清晨,我國6名潛水員分成兩批進入潛水鐘到達水下300米出艙作業,下潛實際深度達到313.5米,300米飽和潛水試驗成功。
-
中國首次300米飽和潛水作業6名潛水員成功出艙
中國首次300米飽和潛水作業6名潛水員成功出艙 (1/3) "← →"翻頁
-
上海6名潛水員完成首次300米飽和潛水 順利出艙
東方網1月26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昨天上午9時,來自交通運輸部上海打撈局的6名飽和潛水員在完成減壓後順利出艙,身體狀況良好,我國首次300米飽和潛水作業取得成功。靠泊在深圳赤灣碼頭的中國首艘飽和潛水工作母船「深潛號」上,交通運輸部上海打撈局局長沈灝宣布了這一消息。目前,500米飽和潛水作業已被交通運輸部列為下一步的攻關課題。
-
300米深海潛入釋疑:什麼是深海飽和潛水?
5時09分,搭載著交通運輸部上海打撈局胡建、管猛、董猛3名潛水員的潛水鐘,從300米水深的海底回到工作母船的甲板上,完成與生活艙的對接,3名潛水員返回到生活艙裡休息。現場總指揮郭傑宣布,3名潛水員圓滿完成我國首次300米飽和潛水海底出潛探摸作業,巡迴深度達到313.5米。這是300米深的海底首次迎來了中國人的身姿,中國由此具備了人工潛入300米深的海底「龍宮」探寶的能力。
-
中國海軍水下330米巡遊 創飽和潛水新紀錄
據人民網今日(1月20日)報導,經過飽和潛水試驗和13天的減壓,參加飽和潛水專項試驗的北海艦隊某防救生支隊4名潛水員於1月20日出艙,標誌著海軍組織的飽和潛水專項試驗取得了圓滿成功,並一舉創造了330.2米的全國飽和潛水新紀錄。
-
我國首次進行海底300米出艙作業 潛水員將承壓750噸
如果能夠順利完成,意味著我國在深海潛水方面步入國際先進行列,更重要的,意味著我國具備了自主能力,能夠完成我國領海範圍內的海底工程建設維護和資源勘探,這對我國海洋經濟的自主發展具有重要DE意義。同時由於是潛水員自行在海底行動,能完成機械無法替代的各種精細動作,因此在失事潛艇救援、海底施工作業、水下資源勘探等等方面有重要應用價值。
-
中國潛水員首次海底300米出艙作業 11點結束加壓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曾經,"上天下海"是神話傳說裡孫悟空的本領,如今,我國的科技工作者已經在天上海裡各顯神通。 今天上午11點左右,如果海上氣象條件允許,交通運輸部上海打撈局將利用我國自行建造的"深潛號"飽和潛水母船進行我國首次潛水員出艙到海底300米作業。從前天下午1點,6名飽和潛水員開始進艙加壓到現在,時間已經過去43個小時了。
-
「深潛號」潛水母船潛水員水下300米出艙作業
今天上午,交通運輸部上海打撈局將利用我國自行建造的「深潛號」飽和潛水母船,進行我國首次潛水員出艙的海底300米作業。預計明天的海上氣象適合潛水員出艙作業,深潛號將接受多重技術考驗。截至10日下午6時,深潛號裡的6位潛水員在加壓艙內已經過了29個小時的加壓過程,交通運輸部上海打撈局局長沈灝說,隨著時間的遞增,高壓神經症是潛水員目前面臨的最大考驗。沈灝說,如果出現高壓神經症比較說關節痛、疲倦、乏力,一般我們就會減緩加壓的時間,看能不能適應,主要是用物理的方法,一般不用藥物的方法。實際上這也是一種人的正常的生理反應,如果實在有問題,那只能是減壓出來。
-
中國潛水員成功進行480米深潛實驗 領先亞洲
9月6日,四名潛水員結束了飽和潛水高壓實驗艙內19天的模擬水下生活,平安出艙。他們的中樞神經功能、體能智力、心理情緒和呼吸、脈搏、血壓、體液等各項生理指標正常,感覺良好。 在潛水員的藍色工作服上,清晰印著這次實驗活動的代號「潛龍」。《周易》有云:「飛龍在天、潛龍在淵。」
-
中國海軍潛水員水下330米出艙 現場畫面曝光
潛水員出艙入海巡潛經過飽和潛水試驗和13天的減壓,參加飽和潛水專項試驗的北海艦隊某防救生支隊4名潛水員於1月20日出艙,標誌著海軍組織的飽和潛水專項試驗取得了圓滿成功,並一舉創造了330.2米的全國飽和潛水新紀錄。隨著海軍轉型建設和海洋權益的不斷拓展,海軍艦艇編隊挺進深藍在海洋的廣度、深度上不斷取得新得突破。
-
300米海底出潛首成功 飽和深潛的中國突破
繼嫦娥三號成功實施軟著陸,開啟「月宮」新生活後,我國深海飽和潛水又一次挑戰了極限。近日,中國首次300米飽和潛水海底出潛探摸作業圓滿成功。6名飽和潛水員在高壓環境暴露生活了380小時,並完成減壓後依序出艙,安全返回工作母船。他們經過24小時適應恢復後,目前身體狀況良好。此次飽和潛水深海作業,實現了我國歷史性的突破。
-
深潛號潛水員摸底南海深海313.5米 出艙探底互拍
[承受著深海刺骨的寒冷與沉重壓力,交通運輸部上海打撈局潛水員昨天成功完成中國首次300米飽和潛水海底出潛探摸作業,巡迴深度達到313.5米,刷新此前198米的紀錄,這標誌中國具備人工潛入300米深海作業的能力。]
-
潛水員模擬深海實驗艙生活19天:看電影疏導心理
昨天下午3時40分,隨著4名潛水員走出飽和潛水高壓實驗艙,一項亞洲模擬飽和潛水實驗深度新紀錄由此誕生。493米模擬巡潛深度、480米氦氧飽和模擬潛水實驗的成功,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9個掌握突破400米深度、潛水員直接暴露在高壓環境下作業技術的國家。
-
潛水員高壓實驗艙內生活19天:看電影疏導心理
昨天(6日)下午3時40分,隨著4名潛水員走出飽和潛水高壓實驗艙,一項亞洲模擬飽和潛水實驗深度新紀錄由此誕生。493米模擬巡潛深度、480米氦氧飽和模擬潛水實驗的成功,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9個掌握突破400米深度、潛水員直接暴露在高壓環境下作業技術的國家。
-
男子潛水作業遇故障 減壓不當導致得"大頭病"
半島都市報4月12日訊(記者 韋麗麗) 43歲的王先生在水下15米深的地方作業時,頭罩的供氧管道突然斷裂,為了防止意外,王先生趕緊浮上了水面,但是就在他摘掉頭罩後,頭部卻突然浮腫成了兩個頭大 。記者12日從醫院了解到,這是由於瞬間減壓使面部皮膚和皮下組織分開所導致。
-
工程潛水詳解
一般的技術工具有水下錄像設備、水下電焊切割設備、輕重潛水設備、水下分裂混凝土設備等,潛水技術人員要求要取得專業資格證書,潛水作業經驗,並且對水下作業深度有一定要求。 管供潛水,即潛水員呼吸從水面儲氣裝置由臍帶氣管供給到水下的氣體,相對於休閒潛水常用的Scuba(Self Contained Underwater Breathing Apparatus)潛水有供氣量大,作業時間長,應急情況可由水面回收等優點。
-
海軍潛水員南海大深度潛水訓練
海軍潛水員在南海某海域進行大深度潛水訓練近日南部戰區海軍某防救支隊組織潛水員在南海某海域進行大深度潛水訓練訓練中他們針對大深度潛水訓練難度大危險係數高、減壓時間長等特點制定針對性措施和方案緊貼戰場環境強化現場指揮和各戰位之間的協同配合對不同等級潛水員進行分層級訓練有效提升潛水員的水下技戰術水平為下一步遂行援潛救生任務打下基礎
-
數名地鐵施工者作業後因減壓不當出現嘔吐症狀
杭州地鐵一號線婺江路站的數名施工人員在盾構機內作業數小時後相繼出現頭疼、嘔吐等症狀六名地鐵工人突患「減壓病」這種病又叫「潛水夫病」,由於減壓不當引起,經常發生在潛水員身上目前工人們生命體徵穩定,正在接受高壓氧艙再壓治療本報記者 段羅君/文 董旭明/攝 楊可威/繪減壓病,你聽說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