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登革熱的蚊子原來長這樣,溫嶺這些地方最常見

2021-02-23 溫嶺發布

登革熱高發季節,

尤其是白紋伊蚊(俗稱「花蚊子」),

這貨可不簡單,

它是傳播登革熱的罪魁禍首!

快跟上小編的腳步,

行動起來,科學預防登革熱!

       登革熱是登革病毒引起,經伊蚊叮咬傳播的一種以發熱、皮疹和全身疼痛為主要症狀的急性傳染病,通常夏秋季節高發。

        登革熱的傳播媒介主要是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浙江省只有白紋伊蚊分布。病毒通過蚊子的叮咬傳染給人類。蚊子通常在吸食被感染人血液時獲得病毒,被感染的蚊子終生均能傳播病毒,少數還可經卵將病毒傳給後代。

我市常見的蚊蟲種類


       登革熱的潛伏期一般為3~14天,多數為5~8天。患者在發病前1天至發病後5天都具有傳染性。還有一部分人感染登革病毒後,病毒在血液中存在但不發病,即隱性感染,但是同樣能通過伊蚊將病毒傳給其他人。

 如被蚊蟲叮咬,出現以下症狀要警惕:

突發高熱:一兩天內體溫升高到39℃~40℃,體溫常持續一周不退。

「體痛」:感到頭痛、眼眶痛、肌肉關節和骨骼痛,整個人覺得很疲乏。

「發紅」:臉部、頸部、胸部及四肢皮膚發紅,貌似「酒醉狀」,甚至出現眼結膜充血、淺表淋巴結腫大、牙齦無端出血等。

皮疹:以麻疹樣和出血性皮疹為主,不高出皮膚。

       登革熱的發病症狀與感冒、流感等比較相似,因此病人如果懷疑自己被蚊子叮咬,或者有南美、非洲、東南亞地區的外出旅遊史,應及時到醫院的發熱門診就醫。



家庭、單位、學校主要孳生地有:飲水缸、儲水池或缸、花瓶、花盆等有用的功能性積水容器,閒置的瓶、罐、缸等無用積水容器、竹筒、樹洞、汽車輪胎、樓房反墚及雨水溝、地下室集水井等。

外環境、公園等主要孳生地有:綠化帶的塑料薄膜、廢棄易拉罐、飯盒、塑料杯積水容器等,閒置或廢棄的瓶、罐、缸等無用積水容器、廢棄的汽車輪胎、市政管網的管井、竹筒、樹洞、植物葉腋等。



1.排乾房前屋後及屋頂溝渠死水,疏通下水道,汙水井加蓋,平窪填坑,堵塞樹洞。

2.及時清理房前屋後的缸、罐、廢舊輪胎、啤酒瓶、竹筒、陶瓷器皿等積水容器。

3.家庭用的水缸或水箱加蓋,以防蚊子進入。

4.防止垃圾堆積,將垃圾放入密閉塑膠袋並放入密閉容器中。

5.家養水生植物應每隔3~5天換水洗瓶、清洗根須,並注意容器的清洗,容器底部不要留有積水。


1.家庭可安裝蚊帳、紗門、紗窗等;適時使用蚊香、電子驅蚊器、電蚊拍、防蚊燈等裝備,還可以用殺蟲噴霧劑對房間實施滅蚊處理。

2.避免在蚊子活動高峰期在樹蔭、草叢、涼亭、垃圾站等地方逗留。

3.外出時可穿長袖衣褲,在皮膚裸露部分塗抹驅避劑。

4.必須前往蚊子密度較高的場所時可現場噴灑滅蚊劑。

       目前尚無疫苗可以預防登革熱。登革熱治療也無特效療法,只能對症治療。因此,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避免被蚊子叮咬,發病時及時就醫。

相關焦點

  • 蚊子,消滅登革熱就靠你了-虎嗅網
    但新近公布的一項旨在阻止蚊媒疾病傳播的生物技術試驗結果,卻讓他們使用了「驚人」和「劃時代」這種形容詞。這項試驗是在印度尼西亞日惹市進行的:通過釋放經改造而攜帶沃爾巴克氏體的蚊子,阻止蚊子傳播某些病毒,令登革熱病例急劇下降。研究人員說,這些發現提供了最有力的證據,證明自20世紀90年代發展起來的這項技術,有望使世界擺脫一些致命的疾病。
  • 感染蚊子消滅登革熱效果驚人
    在印度尼西亞日惹進行的試驗表明,釋放經過改良的攜帶沃爾巴克氏菌的蚊子,可以阻止這種昆蟲傳播某些病毒,從而導致該地登革熱病例急劇下降。研究人員說,這些結果提供了最有力的證明,即20世紀90年代開發的沃爾巴克氏菌技術,能使世界擺脫一些致命的蚊媒疾病。從2016年開始,在日惹隨機指定的地區,攜帶沃爾巴克氏菌的蚊子在6個月內被釋放。與未釋放蚊子的地區相比,這些地區的登革熱發病率在釋放後幾年降低了77%。
  • 蚊子也是有用的!消滅登革熱,蚊子顯神功
    圖片來源:WMP本報訊 流行病學家通常說話比較謹慎,但他們對於一項旨在阻止蚊子傳播疾病的生物技術的最新試驗結果,做出了「令人吃驚」和「劃時代」的評價。在印度尼西亞日惹進行的試驗表明,釋放經過改良的攜帶沃爾巴克氏菌的蚊子,可以阻止這種昆蟲傳播某些病毒,從而導致該地登革熱病例急劇下降。
  • 消滅登革熱的蚊子策略效果驚人
    流行病學家通常說話比較謹慎,但他們對於一項旨在阻止蚊子傳播疾病的生物技術的最新試驗結果,做出了「令人吃驚」和「劃時代」的評價。在印度尼西亞日惹進行的試驗表明,釋放經過改良的攜帶沃爾巴克氏菌的蚊子,可以阻止這種昆蟲傳播某些病毒,從而導致該地登革熱病例急劇下降。
  • 杭州白紋伊蚊劇增 白紋伊蚊最易傳播登革熱
    有人要問了,蚊子不是多半在夜裡活動嗎?疾控中心的朋友告訴記者,有種白紋伊蚊,只在白天活動。更可怕的是,它是傳播登革熱病毒的媒介。換句話說,如果這種蚊子咬了登革熱病人,又咬了你,那很不幸,你可能要染上登革熱了。
  • 讓蚊子折壽或是未來根除登革熱和瘧疾的關鍵
    恰恰相反,大多數到這裡來的人都是自願用鮮血餵食蚊子的。這些蚊子一天吸血10分鐘。  這些蚊子並不是普通蚊子。這裡是詹姆斯·庫克大學凱恩斯校園的熱帶醫學蚊子研究室,研究人員正在用他們的後院模仿一棵芒果樹樹蔭的典型環境,模擬昔日「昆士蘭人」的腹地,在這裡,飼養蚊子的網籠是由盤子和不鏽鋼網罩製成的。   這些蚊子和模擬房正是抗擊登革熱實驗的一部分。
  • 蚊子叮咬不會傳播愛滋病
    對登革熱而言,伊蚊是登革熱病毒的存儲宿主,伊蚊吸血後的傳染期很長,傳染病學上說能有174天,而且登革熱病毒主要在伊蚊的唾液腺和神經細胞內複製,所以當感染了登革熱病毒的蚊子叮咬人體時,自然也就可以「順利」的把病毒傳播給人了。對愛滋病而言,如果蚊子吸了愛滋病病人的血液後,HIV病毒也是存在於蚊子的胃中,且時間較短。
  • 美國計劃投放轉基因蚊子,可以降低黃熱病、登革熱等疾病的傳播概率嗎?
    有研究稱,過去十年中引進轉基因蚊子的地方沒有健康或環境損害的報告。圖片來源:ISTOCK.COM, 3DFOX一項在美國佛羅裡達群島投放轉基因蚊子的計劃已經得到批准。為降低蚊子傳播黃熱病、登革熱等疾病的概率,一個試點項目計劃在2021年向佛羅裡達群島釋放7.5億轉基因蚊子。
  • 為了消除沒有疫苗的登革熱,他兩個月放飛了30萬隻花蚊子
    前幾天雜談菌修空調,開了一會兒窗戶,當天晚上就發現家裡多了幾隻「花蚊子」。沒錯,這就是登革熱、黃熱病、寨卡病毒等多種疾病傳播的元兇:伊蚊。 大約17世紀末,蟲媒病毒中最兇猛的黃熱病毒,通過乘坐奴隸船,從西非來到美洲的埃及伊蚊,傳入巴西。 對於這些惱人的小蟲子來說,奴隸船簡直是一個絕佳的繁殖環境,提供「一條龍服務」。 甲板下面的飲用水,是它們的產房和育嬰室;擠在一起的奴隸們,是它們的食堂。
  • 7.5億隻轉基因蚊子將抵美國:為降低黃熱病、登革熱傳播機率
    作者:馮維維有研究稱,過去十年中引進轉基因蚊子的地方沒有健康或環境損害的報告。圖片來源:ISTOCK.COM, 3DFOX一項在美國佛羅裡達群島投放轉基因蚊子的計劃已經得到批准。為降低蚊子傳播黃熱病、登革熱等疾病的機率,一個試點項目計劃在2021年向佛羅裡達群島釋放7.5億轉基因蚊子。
  • Nature:沃爾巴克菌感染蚊子消滅登革熱效果驚人
    該論文指出,這一項在印度尼西亞城市進行的研究表明,通過釋放具有改良的沃爾巴克菌的雄蚊,阻止了這種昆蟲傳播某種病毒,從而使登革熱病例急劇減少。研究人員說,這項發現提供了有力的證據,表明自1990年代以來正在發展的這項技術可以消除世界上的一些致命疾病。從2016年開始,在印度尼西亞城市Yogyakarta進行的試驗將感染了沃爾巴克菌的雄蚊釋放到城市的隨機指定區域。
  • 為消滅登革熱,科學家用身體餵養幾千隻感染細菌的蚊子
    登革熱(dengue)是登革病毒經蚊媒傳播引起的急性蟲媒傳染病。典型的登革熱臨床表現為起病急驟,高熱,頭痛,肌肉、骨關節劇烈酸痛,一小部分病例繼續發展為登革出血熱或休克症候群,引起皮下出血和嚴重嘔吐。而消滅登革熱最關鍵的就是要消滅病毒傳播媒介--埃及伊蚊。一種稱為沃爾巴克氏體的細菌被選中為「天之驕子」,由此開啟了一場「以蚊治蚊」的戰鬥。
  • Nature:科學家利用細菌遏制登革熱傳播
    登革熱是一種主要由埃及伊蚊傳播的病毒性傳染病,兒童患者死亡率較高,如何控制登革熱傳播是一個世界性難題。澳大利亞和美國研究人員8月24日表示,這一難題或許可藉助沃爾巴克氏菌來解決,這種細菌可阻止登革熱病毒在蚊子體內複製增殖。自然界中約28%的蚊子體內天然攜帶共生菌——沃爾巴克氏菌,不過埃及伊蚊不在其列。
  • 為消滅登革熱,澳科學家用身體餵養幾千隻感染細菌的蚊子
    最近,墨爾本大學的一名昆蟲學家PerranRoss的手臂,被密密麻麻的蚊子「吸血」的視頻在社交網上遭瘋狂轉發。Ross這一瘋狂的舉動並非自虐,而是在為科學獻身--消滅登革熱。登革熱(dengue)是登革病毒經蚊媒傳播引起的急性蟲媒傳染病。
  • 溫州3市民去柬埔寨旅遊 遭蚊子叮咬後感染登革熱
    炎熱夏季,每天陪伴我們的除了空調,還有不離不棄的蚊子。昨天,記者從市疾控中心了解到, 溫州有3名去柬埔寨旅遊的市民,在當地被蚊蟲叮咬後感染登革熱,回國後出現發熱、皮疹等症狀,好在經過對症治療目前已痊癒。
  • 揭秘世界最大蚊子工廠 以蚊治蚊控制登革熱傳播
    昨天,國際原子能機構副總幹事楊大助來到位於廣州黃埔的世界最大「蚊子工廠」,進行交流。這個目前每周能生產300萬隻蚊子的工廠,有著外界頗感神秘的工作。記者昨日來到「蚊子工廠」,揭秘這個神秘之地。  據悉,此前,中山大學奚志勇教授研究出「以蚊治蚊」的方法,通過投放攜帶沃爾巴克氏體的「益蚊」使白紋伊蚊的種群密度降低,進而控制登革熱的傳播。
  • 闢謠:蚊子會傳播新型冠狀病毒嗎?
    隨著春天的來臨,氣溫逐漸上升,環境中的蚊子慢慢多了起來。蚊子會傳播新冠病毒嗎?這樣會不會傳播新冠病毒?然而,即使蚊蟲叮咬了新冠肺炎感染者,新冠病毒也不會在蚊子體內存活,因此,新冠病毒無法通過蚊子從感染者傳播至健康者。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最新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所述,經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是新冠肺炎的主要傳播途徑。此外,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氣溶膠的情況也有經氣溶膠傳播的可能。
  • 投放"人造轉基因蚊子"抗擊登革熱,是福音?還是災難?
    蚊子傳播許多疾病,如登革熱和寨卡病毒。為了預防這些致命疾病,美國環境保護署(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允許一家總部設在英國的科技公司實施一項匪夷所思的計劃:向佛羅裡達釋放7.5億轉基因蚊子。
  • 世界最大的蚊子工廠在廣東
    但就是這樣一群「人類公敵」,卻在中國的一個「蚊子工廠」裡被好吃好喝的伺候起來,還會被定期放生。這是什麼操作?很多人對此感到不理解。其實,這其中大有學問。蚊子研究專家發現,蚊子最喜歡體溫偏高,容易發汗,呼吸中帶著大量二氧化碳,身上充滿了黏膩汗水、乳酸氣味的年輕人和小孩。對它而言,這簡直就是十足的美味。即便充滿危險性,蚊子也會奮不顧身去大快朵頤一番的。
  • 登革熱疫情高發,上海已報告9例輸入性病例,防控關鍵滅「花腳蚊子」
    近日,泰國、斯裡蘭卡、新加坡、巴西、巴拉圭、哥倫比亞等東南亞和南美洲國家登革熱疫情高發,其中新加坡病例超過20600例,遭遇「史上最嚴重登革熱疫情」。記者昨天從上海市疾控中心獲悉,截至目前,本市已報告輸入性登革熱病例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