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em cell reports:科學家發現胚胎幹細胞向血管細胞分化的開關分子
2015年7月1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美國的科學家發現了驅動胚胎幹細胞向內皮細胞成熟分化的一條分子機制,內皮細胞是可以形成血管的一類細胞,通過這一機制了解該分化過程對於幫助科學家們有效地將幹細胞誘導為內皮細胞用於組織修復具有重要意義
-
瑞金新知速遞 第十五期|高研所李曉東副研究員發現損傷血管新生內膜形成新機制
Adventitial fibroblast-conditioned medium promoted endothelial cell angiogenesis,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 expression and macrophage adhesion was blocked by VEGF-neutralizing antibody and VEGFR2
-
Dev. Cell:揭示巨核細胞增大秘密
耶魯大學研究人員發現巨核細胞(megakaryocyte)---一種產生癒合傷口的血小板的巨大細胞---如何能夠生長至其他血細胞的相關研究結果將於2012年3月13日發表在《細胞》子刊Developmental Cell期刊上,有助於人們理解這種過程發生故障如何可能導致一種類型白血病,即巨核細胞白血病(megakaryoblastic leukemia)。
-
PNAS:新研究預測血管新生過程中出芽點
2014年7月5日訊 /生物谷BIOON/--血管新生對於身體的發育是必不可少的。隨著器官生長,血管網絡必須「養活」新細胞及消除廢物。但是,相同的過程在許多癌症的發生和進展中也起著的關鍵作用,因為它允許腫瘤的快速增長。隨著抑制和加速新血管生成的相關運用,需要更基本的了解什麼樣來調節血管生成。
-
Cancer Cell:腫瘤相關血管中高度表達的13種基因
生物谷報導: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NCI)研究人員最近在小鼠和人類實驗中發現一組特定在腫瘤相關血管中高度表達的基因。這些基因及其編碼的蛋白,是選擇性切斷腫瘤血供而不傷及健康組織血管的潛在藥物靶標,克服了靶向血管生長的現代抗癌策略的一個主要問題。
-
水凝膠網絡動力學可調節血管形態發生
水凝膠網絡動力學可調節血管形態發生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17 15:09:24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Sharon Gerecht團隊發現,水凝膠網絡動力學可調節血管形態發生
-
EMBO Rep:發現了新血管形成的機制
2019年10月25日訊 /生物谷BIOON /--烏普薩拉大學(Uppsala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首次揭示了新生血管形成的機制,並顯示出這種機制對胚胎存活和器官功能的重要性。研究結果可用於控制不同疾病中新生血管的形成。這項新研究發表在《EMBO Reports》雜誌上。
-
Dev Cell :細胞凋亡蛋白酶在突觸消除中的作用
3月13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和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羅振革研究組在國際學術期刊Developmental Cell 在線發表了關於突觸形成精細化分子機制的研究成果,論文題目是Caspase-3 Cleavage of Dishevelled Induces Elimination of Postsynaptic
-
Dev.Cell:多潛能祖細胞在胰腺發育中的研究
這項研究解釋了胰腺發育中的多潛能細胞的作用,並建立了一個模型以說明發育過程中的細胞特定類型分化是如何發生的。這對於研究胰腺發育和相關疾病具有重要意義。These goals challenge us to understand the precursors or stem cells that give rise to the pancreas and to characterize the gene products that specify cell fates during organogenesis.
-
每日摘要:形成層單層幹細胞決定植物的徑向生長(Plant Physiology)
Here, we use the hypocotyl of Arabidopsis thaliana to map stem cell activity in the proliferating cambium.
-
單細胞測序揭示肺泡中毛細血管類型的分化
單細胞測序揭示肺泡中毛細血管類型的分化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17 22:46:16 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Ross J. Metzger、Mark A.
-
Dev Cell | 胚胎力學:體軸生長的發動機
有趣的是,雖然這些組織結構迥異,引起它們延伸的細胞行為也大不相同(例如NC裡進行的是cell intercalation而PSM裡進行的cell diffusion),但是它們延申的進度保持高度一致。是否它們之間有一些獨特的相互作用來協調從而保證體軸作為一個整體穩定的生長?
-
二十年前失敗的「明星抗癌藥」揭示癌症轉移新機制 | Dev Cell 論文推薦
該課題組通過延時成像、光學標記等手段,研究了線蟲錨狀細胞(AC)如何突破基底膜。正常的蠕蟲細胞利用它們的 MMP 酶,像分子剪刀一樣,幫助切割基底膜上的蛋白質基質。但是,經過基因敲除、缺乏 MMP 酶的線蟲的細胞卻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突起物,強力猛擊和粉碎基底膜。
-
Cell Stem Cell:證實心臟也有自產的幹細胞
2011年12月1日《細胞-幹細胞》(Cell Stem Cell)期刊發表一篇新研究論文,表明這些幹細胞確實是心臟所產生的,能夠形成有朝一日可以用來幫助修復損傷(比如心臟病發作時導致的)的細胞類型。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幹細胞生物學家蒂姆-坎普(Tim Kamp),未參與該項研究,他說,「這是心臟如何能夠長期維持和修復自我的另一個迷人故事。
-
Dev Cell:神經元突變如何破壞大腦連接性
(圖片來源:Www.pixabay.com)UNC-教堂山分校細胞生物學和生理學教授伊娃·安東(Eva Anton)博士發表在《Developmental Cell》雜誌上的文章展示了兩個基因突變如何改變神經纖毛的功能,進而導致罕見的Joubert症候群相關疾病(JSRD)。
-
Nat Cell Biol:研究揭示造血幹細胞的形成過程!
所有的造血幹細胞在出生前形成,來源於發育中的動脈血管內壁的某些內皮細胞。但是這個過程並沒有完全研究清楚。Clements及文章第一作者Erich Damm發現軀幹神經嵴細胞是促使內皮細胞轉化為造血幹細胞的關鍵所在。軀幹神經嵴細胞由發育中的脊髓生成,會遷移至整個胚胎。
-
海綿狀肝血管瘤是怎麼形成的?
肝血管瘤是肝臟類疾病的常見病症之一,是一種較為良性的疾病,大多數表現為肝臟海綿狀血管瘤,那麼,海綿狀肝血管瘤是怎麼形成的? 部分人群之所以會患上海綿狀血管瘤疾病,與其先天的發育是有關聯的,也就是說在成長發育階段,這類患者的肝臟末梢的血管有畸形,從而就會逐步引發血管內皮細胞的異常分裂,進而就在血管內壁出現了增生反應,形成了海綿狀血管瘤。
-
血管鄰近性決定腫瘤內代謝分帶及由此產生的表型多樣性
他們的最新研究揭示了血管鄰近性決定的腫瘤內的代謝分帶和由此導致的表型多樣性。相關論文發表在2019年7月出版的《細胞—代謝》雜誌上。 該研究組利用一種方法,能夠根據腫瘤細胞與血管(BVs)的相對距離對功能齊全、無基質的腫瘤細胞進行追溯分類,從而揭示受到血管鄰近性影響的全基因圖譜、代謝圖譜和生物學特性圖譜。
-
一種通過酶促反應生成一氧化氮擴張血管的人工細胞
一種通過酶促反應生成一氧化氮擴張血管的人工細胞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3 17:01:15 湖南大學劉劍波課題組與英國布裡斯託大學Stephan Mann教授合作,製備了一種可以通過酶促反應生成一氧化氮從而擴張血管的人工細胞
-
南科大蔣興宇Matter:人造電子血管問世
血流和TEBV之間複雜的相互作用通常會引起炎症反應,從而導致血栓形成,新內膜增生或支架附近的平滑肌細胞積聚[13,14]。以往工作中,蔣興宇課題組已經開發出許多方法來製造模仿天然血管的結構,包括應力誘導的自滾動膜[11,15-17]和逐層捲曲技術[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