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 | 南橘北枳,其實是謠言

2021-02-19 植物圖鑑

俗話說「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南方的美味多汁的橘樹,移植到北方就變為了苦而酸澀的枳樹,古人用這個例子來說明環境對人或事物的影響。

↑枳的果子

【 枳 Citrus trifoliata 】芸香科 Rutaceae >> 柑橘屬

當然,現在我們知道橘樹與枳樹是兩個不同物種,而且在南北方均有枳樹的分布。

枳別名枸橘,是一種多變的樹木。我在北京植物園見過幾棵枳,果實繁密,果色鮮亮,果香誘人;在天目山開山老殿裡見過一棵古枳,滿樹繁華勝雪,清香四溢;而更多的時候,枳樹滿樹光禿禿的,枝幹上密布著駭人的利刺,福建土樓的四周就常有枳樹種植,可能就是做防禦用途。

↑北京

↑杭州

↑福建

如今的城市中,枳可以說是相當少見了,沒有設計師會在園子裡布置這麼「危險」的植物。其實芸香科不少植物都有刺,比如柑橘、酸橙等,但枳的刺多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在枳落葉的時間段裡,根本分不清哪裡是枝條、哪裡是刺,一眼看去,儘是一片灰綠色的荊棘。

印象裡,南方的枳只長極少的葉片。話說芸香科的特點之一不是「單身複葉」嗎,目前的一些資料是這麼說的「單身複葉可能是三出複葉的退化類型,其兩側的小葉退化不存在,葉軸兩端有一片發達的小葉,頂生小葉的基部和葉軸交界處有一明顯的關節,葉軸向兩側延展,常成翅狀。」

通過枳的葉片,我們大概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枳的葉片是三出複葉,葉軸寬大,若是兩側的小葉掉了,可不就是一片單身複葉嗎。我們還可以發現,每片葉片的後方,幾乎都有一根利刺相伴。

枳樹花葉同出,早春,枳樹開花另人驚喜。花朵的花瓣纖弱,5瓣,散發著宜人的清香,花蕊則是典型的柑橘屬樣式。花朵的後方,也幾乎都有一根利刺守護。

花後枳樹結果。枳的果實雖然不好吃,但其氣味好聞,清香卻不使人發膩,非常難得。若能摘下一顆放於屋內,那自然是極好的,不過要小心枳的利刺哦。

作者:蔣某人

本作品採用 (CC BY-NC-ND 4.0) 許可協議進行許可,轉載時請保留本聲明。

iPhone用戶可通過下方二維碼打賞作者

相關焦點

  • 跟拍植物011:南橘北枳的"枳"
    收穫的陳刺蛋(枳)前天我一人去小姑家,再見到一大片"陳刺林"。它本是"南橘北枳"中的枳(Poncirus trifoliata),芸香科植物,是我國特有物種,也叫刺橘或臭橘。
  • 枳基因組
    物種名:枳;枸橘 拉丁名:Poncirus trifoliata; Citrus trifoliata屬:枳屬(Poncirus
  • 橘枳:大三那年,我走上職業漫畫之路|漫畫家的秘密
    第四期帶大家走近橘枳。橘枳發現,成為職業漫畫作者,不像想像中那麼難。2017年,還在讀大三的橘枳,想自己賺學費,幫家裡減輕負擔。作為平面設計專業的學生,她首先想到畫一些插畫來賺外快。身邊有人建議,為什麼不試著畫漫畫呢?在朋友的再三推薦下,橘枳試著在快看漫畫投出了自己的稿件……
  • 你看到了重生的富民枳在笑,卻聽不到千千萬萬植物在哭泣
    10年內,富民枳從瀕危、滅絕到基地回歸種植6390株,實現原產地野外回歸。自21世紀初,雲南省藉助自身資源優勢,大力保護本省稀有珍貴植物,並開設極小種群保護的先河。截至2019年底,雲南省已實施極小種群野生動植物物種拯救保護項目120多個,其中成功人工繁育的有華蓋木、漾濞槭、巧家五針松等20種。
  • 2012世界末日是謠言?有人說,其實人類已經「死」了!
    2012世界末日是謠言?有人說,其實人類已經「死」了!
  • 謠言!謠言!謠言!
    科學解釋小編通過網絡搜索發現,這樣的「提醒」其實早在前幾年便在網際網路上傳開,當時全國多家媒體和多地網警都有闢謠。2016年度十大網絡謠言,其中就有這條「宇宙射線」謠言。首先,宇宙射線很常見。由於地球有磁層在起保護作用,到達地球表面的宇宙射線非常有限。
  • 洪水未退,謠言四起,為何謠言那麼容易瘋傳?
    在洪水未退的情況下,謠言卻已四起,人們為何如此熱衷於相信謠言呢?成語「杞人憂天」表面上看是個笑話,其實是人類內心的真實反映,因為「人無遠慮對此當在網絡上接收到謠言時,「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觀念讓他們很快就接受了謠言,並對此消息高度信任。另外在信息爆炸的當下,老年人的腦力和體力註定了他是沒有辦法去求證信息的真假,所以更容易被謠言左右。
  • 如何辨別漫天飛的謠言!
    面對抗疫中的各種網絡不實信息,希望大家相互提醒:誰在製造謠言——1、壞人,造謠是他們的職業,通過謠言混淆視聽、挑動對立、製造民怨、引發恐慌等,終極目的指向黨和政府;2、騙流量的自媒體人,他們通過杜撰聳人聽聞的事件吸引不明真相的人關注和評論,客觀上這些人造成的危害不比那些職業造謠的人小;3、第三類人是那些無聊、無知的普通網民
  • 關於驅蚊的 7大謠言,你信嗎?其實只需記住這個防蚊招數
    這篇就跟大家集中闢謠 7 大流傳甚廣的滅蚊驅蚊謠言。1、維生素B1及其他維生素B族的水溶液可以驅蚊謠言:蚊子不喜歡甚至是害怕維生素 B1或者其他維生素 B族的味道,所以能驅蚊。應對方法:其實在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PA)明確指出,可以用在皮膚上的安全有效驅蚊成分只有 7 種,分別是含避蚊胺、派卡瑞丁、驅蚊酯、檸檬桉、甲基壬基甲酮、貓薄荷油、香茅油成分的,所以為了安全起見,孕婦和寶寶最好購買有以上成分的驅蚊物品。
  • 可樂謠言知多少?
    謠言一:「可樂腐蝕性很強,能溶解一條魚」其實,魚「溶解」是腐敗變質的過程。我們都知道,在可樂中,有很多的糖分。恰好在可樂瓶裝這種密閉環境下,由於大量水且非無菌的原因,細菌會隨著時間的增加,不停地繁殖,加速了魚的腐爛。因此,細菌才是腐蝕魚的「兇手」,而非可樂。
  • 謠言:牛頓真的被蘋果砸了
    這時,各種謠言就乘風而起了。有說,疫情來臨,美國人喪心病狂,CDC 宣布停止公布確診和死亡人數了。有說,美國人都急著囤子彈了。也有說,C 羅也感染新冠病毒了。 關於外國的很多謠言,因為地域的關係,其實,我們很難分辨真假。就如囤槍的那篇,圖片其實是以前的。現在被拿來使用,很讓人覺得疫情下的美國人,都已經怒火衝衝,進入警備狀態了。 如果我們能夠冷靜一點,不被煽動情緒的話,謠言的製造者的目的,就不會得逞。
  • 疫情當前,為何謠言四起?
    我們來看看謠言的公式:謠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公眾批判能力。這個公式說明,謠言產生和事件的重要性和模糊性成正比,而公眾的判斷水平在謠言傳播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謠言公式指出了謠言的產生和事件的重要性與模糊性成正比關係,事件越重要而且越模糊,謠言產生的效應也就越大。當重要性與模糊性一方趨向零時,謠言也就不會產生了。
  • 謠言!謠言!謠言!
    此時就是有些別有用心的人抓住了人們對新冠的恐懼、擔憂和焦慮的心情不斷的散布謠言,造成社會恐慌,目的就是想利用此次疫情拖垮中國及中國經濟。而不明真相的人對新冠病毒總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聽風就是雨。禁固在家,沒事找事,互傳謠言。奉勸大家!
  • 謠言止於智者,我們輕信謠言真的是因為智商不夠嗎?
    ,那麼為什麼謠言會有如此大的威力呢?左右的謠言會自動消解,最終只會剩下20%左右的謠言,這些謠言中能夠產生重要影響就更屈指可數了,但是不管怎麼樣,一旦謠言得到的大家的認可,就很難消除。人的大腦其實是很有個性的,當我們自己所認為的觀點是正確的時候,如果別人不能夠拿出足夠的證據來說服你的話,你是不會輕易的相信別人所說,相反你還可能覺得這個人是在忽悠你,自己所認為的觀點就會更加正確,這就導致了很多的謠言一旦傳播起來就很難消除。
  • 識別謠言的七種方法
    對於公眾如何識別謠言,其實也是有套路的。「闢謠」的關鍵一是讓謠言的破綻顯形;二是闢謠得超過謠言傳播的速度;三是讓故意造謠惡意傳謠者付出代價;四是告訴公眾對於難於判斷真假的信息該去哪裡獲取權威消息;五是讓公眾理解即使是「善意的謊言」也是傷害;六是要培養更多公眾可信服的專家學者,來協助解讀政府的聲音;七是官方的聲音要轉化為更豐富的網絡表達方式,要學會短視頻化、朋友圈式傳播的方式。
  • 這些食品「爆料」,其實都是偽科學謠言
    每隔一段時間,一些披著科學外衣的謠言就會沉渣泛起,在網上瘋傳。盛夏到,蔬果豐,在大快朵頤的同時,你被關於蔬果或食品的傳言迷惑過嗎?這些傳言究竟是真是假,今天我們就請相關專家來撥開迷霧,還原真相,徹底粉碎這些餐桌上的謠言。在這個夏天,一起做個放心的吃瓜群眾吧。
  • 男性備孕的六大謠言
    但可千萬別以為備孕僅僅是女方的事情,男性備孕也很重要,而且男性備孕領域的謠言可能多到您想像不到。謠言一:男性備孕也要吃葉酸備孕吃葉酸,對女性來說是天經地義。但問題是,男性也要吃嗎?有美國科學家做過一個研究,他們找了一群男性志願者,測了這些人精液中異常精子的比例和每天的葉酸攝入量。結果發現,葉酸吃得越多,其異常精子的比例就越低。
  • 微信官方總結:5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微信,朋友圈,謠言,空姐 ——快...
    「維他命B2缺乏的嚴重性」主題:流行病學認為癌症具有遺傳性,這其實是個錯誤的結論。拼多多也對此發出聲明表示,最近有不少類似消息傳播,但經證實,因砍價上吊的說法純屬謠言。這也不是該視頻首次被造謠了。早在去年4月,該視頻就被移花接木為上海人民廣場發生的「上吊事件」,當時上海本地媒體也做過相應的闢謠,只是現在換個謠言版本又重新流傳開來了。其實,該視頻實際為西安街頭發生的一起「女子街頭爬樹自縊」的事件。
  • 陰謀論,謠言的超級傳播者
    大多數謠言,多看看新聞,多看看頭條,很快就會消失。但有一種人叫做陰謀論者,無休止的製造各種謠言,有時候我們越澄清,他反而還越詳細。普通謠言只是單個的錯誤認知,是一個純粹的片段。無知者從陰謀論裡截取出其中的「假定、巧合、結果」,大量傳播變成謠言,這只是謠言的一種來源,邏輯上來說是對陰謀論的斷章取義。也就是說,謠言和陰謀論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滋養相輔相成的關係,謠言裡有相當一部分是來自於陰謀論,但陰謀論又不完全是謠言。
  • 謠言密碼:數字 圖多 恐怖
    微信謠言出沒三大領域:人身傷害、食品安全、疾病養生,謠言喜歡用「100%」、「第一」這樣誇大性詞語並配大量圖片。 「不要再買這個菜了!因為它100%致癌!」、「您每天刷牙就是在吸毒!不看則罷,一看冒汗!趕快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