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ain't see nobody."——你是否聽過這句經典的「黑人英語」?
黑人英語
少數民族方言是一種通常跨越地域界限的社會方言。黑人英語是一種民族變體,常被認為是「低劣的英語」。這種觀點反映的是一種社會態度,沒有語言根據。從語言學的角度來看,黑人英語與其他變體一樣是受規則支配的,具有系統性。
黑人英語在語音、形態、句法和詞彙系統方面都有著自身的特徵:
就語音而言,最為顯著的語音特徵是對詞尾的輔音連綴進行簡化,如:
在句法上,黑人英語中的」be」動詞經常被省略:
其次在標準英語中使用「there is」的地方,黑人英語中往往使用「it is」。此外黑人英語中存在雙重否定結構,如:
·He don’t do nothing.
在黑人英語中這句話的意思是「He don’t do anything.」黑人英語中的雙重否定結構也是體系的:當一個動詞被否定時,句中的不定代詞something, somebody, some變為nothing, nobody和none。
(黑人英語還有很多特殊的語法規則,在此不一一列舉)
黑人英語的社會環境
黑人英語的形成是特定的社會環境、教育背景和經濟狀態所致,這與民族本身無關。並不是所有的黑人都說黑人英語,也不是說黑人英語的人都是黑人。說什麼語言與人所處的社會環境有關,與膚色無關。
黑人英語與其他變體一樣是一個民族身份的象徵,是一個民族社會文化的象徵。一個人的語言變體的改變意味著社會文化身份的改變和社會價值觀念的改變。這也是黑人不願意放棄他們語言模式的原因之一。
寫在後面
人們常常認為黑人英語是一種「錯誤的英語」,其實這是一種「主流價值觀」的影響。黑人英語並非毫無邏輯,它也體現出一套自己的規則(有人認為它應該算獨立的語言),不論這規則是否符合「主流價值觀」,可以肯定的是,語言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現象,沒有孰優孰劣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