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重慶市旅遊業統計公報內容是什麼?

2021-01-13 中國網

2016年,全市旅遊行業緊緊圍繞「把旅遊業培育成為我市綜合性戰略支柱產業和加快建設國際知名旅遊目的地」的目標定位,深入貫徹五大發展理念和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全力推進旅遊業改革發展、轉型升級,取得了良好成效,實現了「十三五」旅遊發展的良好開局。據中國旅遊研究院發布的《2016年中國旅遊城市吸引力排行榜》,重慶居第三位,列上海、北京之後。

據初步統計,2016年全市接待境內外遊客達到4.51億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2645.2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1%和17.5%。其中:接待入境遊客316.58萬人次,實現旅遊外匯收入16.87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2.1%和14.9%。通過出境旅行社組織的出境遊客196.24萬人次,同比增長7.7%。

一、五大功能區域旅遊業競相發展

2016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全市旅遊行業紮實推進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各區域旅遊業呈現競相發展的良好態勢。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的旅遊金三角(奉節縣、巫山縣、巫溪縣)和「萬開雲」板塊通過實施長江三峽區域一體化協同發展戰略,六個區縣旅遊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二、假日旅遊經濟拉動效應凸顯

「春節」、「十一」黃金周和「元旦」、「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小長假,全市共接待遊客10164.03萬人次,佔全年接待遊客總量的22.5%;實現旅遊收入380.47億元,佔全年旅遊總收入的14.4%。

三、入境旅遊保持強勁增長勢頭

2016年,通過成功推出「山水之都·美麗重慶」旅遊主題宣傳口號,成功舉辦2016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重慶香山旅遊峰會等系列節會,在境外重點客源市場組織開展系列旅遊營銷活動,擴大了重慶國際旅遊城市影響力。在全國入境旅遊小幅增長的大環境下,我市入境旅遊仍保持了兩位數增長,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據統計,全年接待入境遊客316.58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2.1%。其中:港澳臺遊客108.17萬人次,增長15.4%,佔入境旅遊者的34.2%;亞洲125.14萬人次,增長17.6%,佔入境旅遊者的39.5%;歐洲30.24萬人次,增長0.7%,佔入境旅遊者的9.6%;美洲27.14萬人次,增長6.5%,佔入境旅遊者的8.6%;大洋洲6.19萬人次,下降7.4%,佔入境旅遊者的2.0%;非洲1.23萬人次,下降16.9%,佔入境旅遊者的0.4%;其他18.47萬人次,下降1.2%,佔入境旅遊者的5.8%。

入境遊客前3位的地區為:亞洲、港澳臺、歐洲。入境旅遊人數前5位的國家為:韓國、美國、日本、泰國、新加坡。

四、出境旅遊呈現穩步增長

2016年,隨著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持續向好,城鄉居民收入穩步提高,出境旅遊市場呈現良性發展態勢。全年新增出境遊旅行社12家,年末出境遊旅行社達到84家。通過出境旅行社組織的出境旅遊者196.24萬人次,比上年增長7.7%。其中出國遊增長最快,出國遊人數達174.15萬人次,增長9.9%;赴臺遊人數5.87萬人次,增長2.5%;港澳遊人數16.22萬人次,下降10.4%。出境遊目的地前5位國家為:泰國、新加坡、韓國、日本、越南。

五、旅遊經濟持續快速發展

(一)旅遊消費旺盛。根據國內遊客和入境遊客花費抽樣調查測算:2016年,國內過夜遊客在渝平均停留2.01天,人均天花費672.99元,一日遊遊客人均花費396.91元;入境過夜遊客在渝平均停留5.3天,人均天花費213.5美元。據此測算,全市旅遊總收入2645.21億元,比上年增長17.5%。其中:旅遊外匯收入16.87億美元,增長14.9%。

(二)市場主體競爭力明顯增強。據重慶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重慶調查總隊聯合發布數據顯示:2016年,全市規模以上旅遊業實現營業收入338.9億元,同比增長17.7%,實現營業利潤12.9億元,同比增長16.5%。全市空港吞吐量達到3589萬人次,增長8.4%,其中國際(含港澳臺)增長21.8%。

1.旅行社

2016年末,全市共有旅行社558家。其中: 出境遊旅行社84家(含赴臺社9家),一般旅行社474家。全年共審批設立一般旅行社46家,新增出境遊旅行社12家。依據國家旅遊局公示的2015年度全國旅行社統計調查排名,我市旅行社進入全國百強旅行社3家,數量居西部第一,全國第七,其中重慶海外旅業(旅行社)集團有限公司進入全國旅行社集團前二十強和全國利稅貢獻前三十強,重慶市中國旅行社(集團)有限公司進入全國入境旅行社前三十強。

2.旅遊星級飯店

2016年末,全市擁有旅遊星級飯店225家,新增星級飯店4家,撤銷星級飯店稱號11家,總數比上年減少7家。其中:五星級28家,新增1家;四星級54家,新增1家;三星級117家,新增1家;二星級26家,新增1家。旅遊星級飯店共擁有客房28953間,床位47846張,員工43779人。我市世紀金源大飯店作為西部唯一一家進入全國五星級酒店前二十強。

2016年末,共有綠色旅遊飯店61家。其中:金葉級40家,銀葉級21家。

3.旅遊景區

2016年末,全市擁有國家A級旅遊景區214個,全年新評定22個(其中:4A級9個、3A級7個、2A級6個),撤銷A級景區資格6個,實際增加16個。其中:5A級景區7個;4A級景區76個,增加8個;3A級景區80個,增加3個;2A級景區49個,增加5個;1A級景區2個。A級景區創建工作進展順利,黔江濯水景區、銅梁安居古城景區、豐都鬼城-名山旅遊區、巫山神女景區等4家景區完成了5A級旅遊景區創建申報工作,我市申請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已達10家,其中雲陽龍缸景區已完成現場暗訪程序,涪陵武陵山大裂谷、彭水阿依河已通過國家5A級景區資源評審。

重慶上榜全國最受歡迎境內目的地熱門景區榜單,位列第七;全年接待遊客人數超100萬的景區達到12家,2016年單個景區最高接待人數突破300萬人次,達到306萬人次。

4.旅遊度假區

2016年末,全市擁有市級以上旅遊度假區15個,其中國家級旅遊度假區1個。

5.旅遊船

2016年末,全市擁有五星級遊輪22艘;經營重慶「兩江遊」企業3家,共有「兩江遊」遊船7艘。

6.全域旅遊

2016年末,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8個;市級全域旅遊示範區縣(自治縣)創建單位8個,市級全域旅遊示範鄉鎮(街道)創建單位50個, 市級全域旅遊示範村(社區)創建單位68個。

7.鄉村旅遊

2016年末,全市擁有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14個,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村7個;市級特色景觀旅遊名鎮38個,市級特色景觀旅遊名村18個。全國「景區帶村」旅遊扶貧示範項目3個,全國「能人帶戶」旅遊扶貧示範項目3個。全國鄉村旅遊扶貧重點村613個。

8.重點項目

2016年,46個旅遊項目被列入市級重點項目,20個旅遊項目被列入國家旅遊優選項目,8個自駕車房車營地項目被列入全國重點建設營地項目。國家旅遊局表彰的百億級旅遊投資企業4個。全市已建成並正常營業的溫泉旅遊項目32個,成為「中國溫泉之都」、「世界溫泉之都」有力支撐。大足龍水湖溫泉被評為全國五星級溫泉旅遊企業,2016年末全國五星級溫泉旅遊企業已達2家。

9.旅遊商品

2016年末,全市有申報登記的旅遊商品企業267家,共有員工2.6萬人。2016年旅遊商品生產銷售總額86.52億元,上繳稅利3.33億元。旅遊商品開發再上新臺階,在全國旅遊商品大賽中榮獲1銀、2銅共3塊獎牌。

10.旅遊規劃單位

2016年末,全市共有旅遊規劃設計資質單位35家,其中:甲級旅遊規劃設計資質單位2家,乙級旅遊規劃設計資質單位6家,丙級旅遊規劃設計資質單位27家。

(三)旅遊業戰略地位進一步提升。編制完成了《重慶市旅遊發展總體規劃(2016-2030)》和《重慶市建設國際知名旅遊目的地「十三五」規劃》,市政府已印發實施,進一步明確把旅遊業作為全市綜合性戰略支柱產業來抓,實現了旅遊業戰略地位新的突破。按照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主動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重點推進了長江三峽旅遊金三角(奉節、巫山、巫溪)和「萬開雲」板塊一體化建設。

(四)成功舉辦2016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重慶香山旅遊峰會。吸引了來自全球89個旅遊城市、6個國際組織、47個旅遊機構、部分國家駐華使領館和境內外媒體記者約400名海內外代表參會。期間舉辦了重慶文化旅遊特色演出、重慶國際旅遊狂歡節,組織了兩江夜遊、長江三峽郵輪、文化遺產之旅、自然遺產之旅等現場推介活動,共籤約旅遊項目40個,籤約總額800億元。CNN、BBC和新華社、央視等百餘家中外媒體集中報導了峰會盛況和「山水之都·美麗重慶」風採,展示了重慶國際旅遊城市的良好形象。

(五)旅遊招商引資成果豐碩。堅持大招商、招大商,積極創新招商方式,主動承接國內外資本轉移,萬達集團、美國六旗集團、中國中鐵集團等一批國內外大型企業先後籤約落戶重慶,投資我市旅遊業。比如,萬達集團投資500億元打造重慶萬達文旅城,美國六旗集團聯合山水文園投資集團投資300億元打造重慶山水主題小鎮—六旗樂園,中國中鐵集團投資200億元打造安居古城旅遊開發項目,大型旅遊項目對全市旅遊業發展的示範引領作用進一步增強。

(六)旅遊重點領域改革創新持續推進。《重慶市旅遊條例》如期修訂出臺,依法治旅氛圍進一步增強。先後成立了旅遊投訴中心和旅遊數據中心,旅遊公共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積極引進社會資本探索設立旅遊投資基金,實施全市旅遊優質資源整合上市計劃。推行旅行社屬地管理,清理註銷「殭屍」旅行社16家,新增一般旅行社46家,新增出境遊旅行社12家。

(七)旅遊業供給側改革成效明顯。堅持以旅遊度假區和重點旅遊項目為抓手,切實加大旅遊投資,不斷豐富旅遊產品供給。2016年,全市完成旅遊投資1581.27億元,同比增長55.15%,繼續保持強勁增長態勢。其中,民間旅遊投資佔居半壁江山,民間旅遊投資項目達2483個,較上年增長28.9%,完成投資979.90億元,較上年增長20.1%。華僑城歡樂谷、萬達文旅城等一批大型旅遊綜合體項目加快建設,自駕車房車營地旅遊、中醫藥健康旅遊等新興產品和業態不斷豐富,全年新評定市級旅遊度假區5個,全市市級以上旅遊度假區已達15個。

(八)全域旅遊試點示範紮實推進。以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縣為引領、市級全域旅遊創建單位為依託,推動全市旅遊業由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轉型發展。加快了渝中區、南川區、大足區、武隆區、萬盛經開區、巫山縣、石柱縣、奉節縣等8個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縣的試點示範進程;啟動實施全域旅遊市級示範區(縣)8個、示範鎮(鄉)50個、示範村68個的創建工作。

(九)旅遊扶貧取得新進展。提請市政府召開了全市鄉村旅遊發展大會並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快鄉村旅遊發展的意見》,推動政策、資金和項目向貧困地區、鄉村地區聚集;加快推進了鄉村旅遊村、旅遊鎮標準制定工作,引導全市鄉村旅遊發展。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以武隆仙女山、石柱黃水、城口亢谷等為代表的鄉村避暑納涼產品,以銅梁安居、榮昌萬靈為代表的古鎮古村產品,以南川大觀園、潼南陳摶花海、墊江樂天花谷為代表的現代農業觀光產品,以奉節臍橙、梁平平頂柚採摘為代表的賞花採摘產品等4大類鄉村旅遊產品。2016年,全市鄉村旅遊接待遊客1.52億人次,實現綜合收入349億元,發揮了良好扶貧減困效應。在中國旅遊研究院發布的2016年國慶期間鄉村旅遊十大客源地中,重慶排全國第一,重慶、北京、廣州、成都4大城市出行規模佔據全國半壁河山,我市銅梁區、開州區和奉節縣還進入了其發布的「2016年全國鄉村旅遊熱點目的地50強」名單。同時,牽頭推進了市旅遊局扶貧集團對口幫扶奉節縣工作,動員各成員單位繼續加大幫扶力度,開展「一對一」結對幫扶奉節縣46個貧困村,組織到位幫扶資金1268萬元,較上年增長74%。

(十)旅遊品牌影響持續提升。成功推出「山水之都·美麗重慶」旅遊主題宣傳口號,持續在央視黃金時段投放重慶旅遊總體形象宣傳片,在美國ABC電視臺黃金時段播出重慶旅遊專題宣傳片。堅持「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在境內外重點客源市場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旅遊營銷活動。成功舉辦「5.19中國旅遊日」重慶分會場活動和首屆渝東南生態民族旅遊文化節、第七屆中國長江三峽國際旅遊節等節會活動,進一步擴大了重慶旅遊影響力。

(十一)旅遊消費環境進一步優化。提請市政府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旅遊市場綜合監管的通知》。建立完善了旅遊投訴轉辦、督辦及反饋工作機制,深刻吸取南川神龍峽景區被撤銷5A級景區資質教訓,全面開展旅遊行業大排查大整治活動,突出抓好旅遊監察執法。2016年共受理旅遊投訴1020件,立案調查107件,旅遊投訴案件法定時限結案率達100%。旅遊廁所建設進展良好,全市共建設560座,其中:新建448座,改建112座。平安景區建設深入推進,對全市50個重點景區進行安全督導,全面排查整改旅遊安全隱患200餘個,保障了全市旅遊安全穩定形勢。

(十二)旅遊基礎研究和人才隊伍建設紮實推進。完成《長江三峽郵輪母港旅遊目的地建設與江海聯程遊方案研究》《重慶市鄉村旅遊扶貧機制與政策研究》《重慶市旅遊村、旅遊鎮、旅遊城評定辦法》等6個旅遊經濟顧問課題。選聘重慶市旅遊產業工作顧問44名,繼續與重慶大學推進旅遊博士培養,定向培養的在讀旅遊博士生17人。2016年末,全市旅遊直接從業人員41.67萬人,比上年增加1.13萬人;間接從業人員達208.35萬人,增加5.65萬人。全市通過全國導遊IC卡管理系統登記在冊的導遊達12787名。其中:特級1名,高級30名,中級214名,初級12542名。全年舉辦各類旅遊培訓班37期次、服務技能競賽1次,組織資格考試、行業培訓1.7萬餘人次,其中培訓導遊領隊1.1萬餘人次。全市旅遊專業的院校、旅遊職高及旅遊職業培訓機構72所,旅遊類專業在校學生4.2萬餘人。

註:

1.旅遊:指遊客的活動,即遊客的出行、住宿、餐飲、遊覽、購物、娛樂等活動。

2.遊客:指任何為休閒、娛樂、觀光、度假、探親訪友、就醫療養、購物、參加會議或從事經濟、文化、體育、宗教活動,離開常住國(或常住地)到其他國家(或地方),其連續停留時間不超過12個月,並且在其他國家(或地方)的主要目的不是通過所從事的活動獲取報酬的人。遊客按出遊地分入境遊客和國內遊客;按出遊時間分過夜遊客和一日遊遊客。其中:入境遊客是指報告期內來中國(大陸)觀光、度假、探親訪友、就醫療養、購物、參加會議或從事經濟、文化、體育、宗教活動的外國人、港澳臺同胞等遊客(即入境旅遊人數);國內遊客是指報告期內在中國(大陸)觀光遊覽、度假、探親訪友、就醫療養、購物、參加會議或從事經濟、文化、體育、宗教活動的中國(大陸)居民,其出遊的目的不是通過所從事的活動謀取報酬。

3.旅遊收入:指遊客(入境遊客和國內遊客)在旅遊過程中(由遊客或遊客的代表為遊客)支付的一切旅遊支出。旅遊支出應包括過夜遊客和一日遊遊客在整個遊程中行、遊、住、食、購、娛,以及為親友、家人購買紀念品、禮品等方面的旅遊支出,不包括為商業目的購物、購買房、地、車、船等資本性或交易性的投資、饋贈親友的現金及給公共機構的捐贈。旅遊收入包括國際旅遊(外匯)收入和國內旅遊收入。其中:國際旅遊(外匯)收入是指入境遊客在中國(大陸)境內旅行、遊覽過程中用於交通、參觀遊覽、住宿、餐飲、購物、娛樂等全部花費;國內旅遊收入是指國內遊客在國內旅行、遊覽過程中用於交通、參觀遊覽、住宿、餐飲、購物、娛樂等全部花費。

4.假日旅遊經濟:指以節假日為契機,實現旅遊需求與旅遊供給的互動擴張,從而拉動經濟增長的一種新的假日經濟形式,主要包括春節、國慶兩個黃金周和元旦、清明、五一、端午、中秋等五個小長假。今年小長假比上年增長計算時剔除上年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日放假三天數據,同時將上年中秋節放假兩天數據調整為同口徑三天數據。

5.旅遊從業人員:指為旅遊者提供旅遊服務的人員,包括旅遊直接從業人員和間接從業人員。其中:旅遊直接從業人員指直接服務於旅遊者的人員,如旅行社的工作人員和服務人員,旅遊飯店的管理人員和服務人員等;旅遊間接從業人員指間接服務於旅遊者的從業人員,如郵電通訊、商業、農副業等。國際上通行的旅遊直接從業人員與間接從業人員的比例為1:5。

6.全域旅遊:指在一定行政區域內,以旅遊業為優勢主導產業,實現區域資源有機整合、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和社會共同參與,通過旅遊業帶動乃至於統領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一種新的區域旅遊發展理念和模式。

來源:重慶市旅遊政務網

 

相關焦點

  • 2016年湛江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一、綜合    201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27.3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01.4萬人,鄉村人口425.9萬人。    初步核算,2016年實現生產總值(GDP)2584.78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7.9%。
  • 福布斯中文:2014年中國大陸旅遊業最發達城市榜單
    2013年中國旅遊業統計公報顯示,中國國內旅遊收入26,276.12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15.7%;入境旅遊實現國際旅遊(外匯)收入516.6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3%。整體上看,旅遊業的增速大大高於GDP的增速,旅遊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越發重要。這也催生了國家在政策層面對旅遊業的支持。
  • 廣東舉行2016年海洋環境及海洋災害《公報》發布會
    原標題: 《2016年廣東省海洋環境狀況公報》和《2016年廣東省海洋災害公報》正式發布  6月8日,廣東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廳發布《2016年廣東省海洋環境狀況公報》和《2016年廣東省海洋災害公報》相關情況。
  • 2015衛生計生統計公報:醫藥費用增速得到控制
    7月20日,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的《2015年衛生和計劃生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2015年達到76.34歲,比2010年提高1.51歲。嬰兒死亡率由2014年的8.9‰下降到2015年的8.1‰,孕產婦死亡率由21.7/10萬下降到20.1/10萬,均提前實現了「十二五」規劃和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居民健康水平總體上處於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 重慶理工大學2020年重慶市本科一批、二批各專業錄取分數統計
    重慶理工大學始建於1940年,是重慶市重點建設高校,是中國兵器協同創新聯盟單位、中央與地方共建高校。 學校是西南地區唯一一所具有兵工背景的普通本科高校,是原兵器工業部下屬的「兵工七子」之一。
  • 環保部就《2016中國近岸海域環境質量公報》答記者問
    環保部就《2016中國近岸海域環境質量公報》答記者問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據環保部網站消息,近日,環境保護部環境監測司司長劉志全就《2016中國近岸海域環境質量公報》的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 衛生部就發布的2009年衛生統計公報數據進行解讀
    公報數據顯示,嬰兒死亡率由2008年的14.9‰下降到2009年的13.8‰、孕產婦死亡率由2008年的34.1/10萬下降到2009年31.9/10萬。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說明我國醫改提出的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擴大醫療保障覆蓋面、提高衛生服務能力的抓手有力、成效明顯。    二是醫療服務利用增加,「有病不醫」狀況正在改善。
  • 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中華人民共和國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1]國家統計局2019年2月28日2018年,面對複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按照黨中央
  • 馬蜂窩旅遊陳罡:做好內容是旅遊業復甦的原動力
    如何在疫情之後重建遊客的旅遊消費信心,提高疫後旅遊消費決策效率的密鑰在哪裡,中國旅遊業還應為全球旅遊的重啟做好哪些準備,國內旅遊又該如何抓住出境遊暫停的窗口期迅速打開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陳罡給出的答案是——深耕旅遊內容。陳罡認為,在疫後全新的旅遊市場下,內容將成為連結供需兩端最有效的通路,也是新旅遊價值鏈閉環的關鍵所在。
  • 馬蜂窩陳罡:把內容做到極致,是旅遊業復甦的原動力
    旅遊企業如何抓住線上內容的新機遇,為消費者創造更多價值?【環球旅訊】突如其來的疫情,把旅遊行業推向了「險峰」。好消息是,「險峰」之上,旅遊業正在加速恢復,旅遊業在當下有哪些強勁的著力點?其最具代表性的方法論是什麼?在線旅遊平臺與現在的旅遊資源和線上的內容運營都天然有著緊密的關係,如何通過旅遊內容發展,促進旅遊業快速實現復甦?11月26日下午,在「2020環球旅訊峰會&數字旅遊展」主論壇上,馬蜂窩旅遊聯合創始人、CEO陳罡以「旅遊業復甦的原動力:極致內容」為話題做了主題演講。
  • 中華人民共和國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中華人民共和國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1]其中,網上零售額包括的服務,以及少部分用於生產經營用或被轉賣的商品不統計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為此,在2016年基數中考慮3項政府性基金轉列一般公共預算的影響,並以此為基礎計算同口徑同比增減額和增減幅。
  • 2018年海河流域水資源公報發布
    本站訊 日前,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員會正式發布《2018年海河流域水資源公報》,從水資源量、蓄水動態、供用水統計、水質概況等方面全面反映2018年海河流域水資源狀況。公報顯示,2018年海河流域降水量541毫米,屬平水年。
  • 百年「公報」史:概念、源流與歷史演變
    西歐最早出現的官方公報是1631年創刊的法國《公報》(初名為La Gazette ,後改名為Gazette de France),創辦者泰?勒諾多(Renaudot, Theophraste),在首相黎塞留(Armand Richelieu)的支持下,獲得路易十三的出版特許狀。這份公報報頭上印有王室的徽章,並附有一行標題:「地球上所有國王和強國的報紙」(張昆,2016:54)。
  • 《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20年1-11期公報案例裁判摘要彙編
    《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20年1-11期公報案例裁判摘要彙編(總第279期-總第289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報》公布的案例是最高人民法院正式選編的適用法律和司法解釋審理各類案件的典型裁判範例,2020年已發布11期(總第279期-289期),共33例。
  • 環境質量如何 公報給你答案
    《公報》顯示,按照AQI(空氣品質指數)統計,大連市2013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合計為290天,佔全年總天數的79.5%,與2012年96.2%的優良率相比有較大幅度的降低。在大連市全面啟動藍天工程、對霧霾實施治理的形勢下,空氣品質優良率為什麼不升反降?
  • 重慶市城鄉建設委員會重慶市財政局關於印發《重慶市公共建築節能...
    重慶市財政局關於印發《重慶市公共建築節能改造示範項目和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渝建發〔2016〕11號各區縣(自治縣)城鄉建委、財政局,兩江新區、北部新區、萬盛經開區建設局、財政局,有關單位:為進一步發揮公共建築節能改造重點城市建設示範效應,培育壯大公共建築節能改造服務市場,深入推進城鄉建設領域生態文明建設,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轉發發展改革委
  • 2019年常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糧食畝產484.9公斤,比上年增加9.1公斤,較全省平均水平高25.8公斤,畝產水平位列全省第四;其中水稻畝產627.5公斤,比上年增加3.9公斤,較全省平均高29.4公斤。 現代農業高效發展。農業現代化不斷推進,圓滿創成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是全省唯一獲此殊榮的設區市。
  • 江蘇省人民政府 統計服務 2011年淮安環境狀況公報
    2011年淮安環境狀況公報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江蘇省環境保護條例》的有關規定,現公布《2011年淮安市環境狀況公報》。與2010年相比,市區環境空氣優良率上升了4.9個百分點。  漣水、洪澤、盱眙和金湖空氣優良率分別為86.0%、94.8%、96.9%和96.1%。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平均值均達到國家環境空氣品質二級標準;可吸入顆粒物年均值洪澤縣超過國家環境空氣品質二級標準。與2010年相比,各縣優良天數達標率均有所上升。
  • 2016考研數學大綱解析——概率之數理統計
    中國教育在線 今日是2016考研數學大綱發布的大日子。然而,和預測的一樣,大綱沒有變化。在本文中,跨考教育數學教研室為考生講解概率論和數理統計的橋梁——大數定律和中心極限定理,大數定律和中心極限定理在歷年考試中出題的次數並不多,但其難度也並不大,很多同學認為難度大是因為這塊接觸的少,練習的少,對於定律和定理沒有很好的理解和掌握。
  • 重慶市第三十二中學校簡史(1953年-2017年)
    2016年,學校教育教學喜獲豐收,高考上線率達到98.8%,重點、本科上線率75.8%,與上年相比重點、本科上線增長率為150%。學校茯得區2016年高考達標獎。在2017年藝術專業高考中,重點、本科上線87人,上線率達到97%。     教學科研在學校蔚然成風,教師積極參與面廣。僅在2014年至2016年間,學校開展了20多項教改課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