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果花楸的澀味科學

2021-01-18 黑果腺肋花楸與健康

黑果花楸,和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些食物(葡萄酒、茶葉、五倍子、蓮子、芡實、橄欖、青蘋果、柿子、西紅柿、綠豆)等一樣,都有澀味。那麼澀味是什麼感覺呢?它的科學原理是什麼呢?

什麼是澀味?

澀味是口腔上皮細胞暴露在明礬或單寧溶液中,口腔黏膜的蛋白質被凝固時,產生一種乾燥、收斂、粗糙的複合感覺,較準確的定義應該是「澀感」或者「收斂性」,食品中未成熟的果實、堅果、茶及紅酒等均具有澀感。具有澀味的化學物質主要有明礬類與多酚類,但兩者產生澀味的機理並不相同。澀味不是食品的基本味覺,而是刺激觸覺神經末梢造成的結果。




食品中的澀味主要是單寧等多酚化合物,其次是一些鹽類(如明礬),還有一些醛類、有機酸如草酸、奎寧酸也具有澀味。水果在成熟過程中由於多酚化合物的分解、氧化、聚合等,澀味逐漸消失如柿子。茶葉中也含有多酚類物質,由於加工方法不同,各種茶葉中多酚類物質含量各不相同,紅茶中經發酵後,由於多酚物質被氧化,所以澀味低於綠茶。澀味是構成紅葡萄酒的一個重要因素,但是澀味又不宜太重,在生產中就要採取措施控制多酚類物質的含量。

澀味的科學機理

現普遍認為,茶葉澀味主要由人唾液中富脯氨酸蛋白(PRPs,salivary proline-richproteins)與多酚類物質相互作用引起。PRPs 的脯氨酸殘基上五元吡咯環外羰基與多酚苯環上的酚羥基發生熵驅動下的氫鍵效應,反應開始階段,多酚濃度小於其臨界膠束濃度(CMC,critical micelleconcentration,表面活性劑分子在溶劑中締合形成膠束的最低濃度)時,相互作用是特異的,綁定總是發生在 3 個相同的結合位點,形成絡合程度較低的絡合物。隨著濃度增加,兩者反應點位迅速增加,絡合物的絡合程度增強,PRPs 外的結合水被大量擠走,發生疏水性相互作用,PRPs 從唾液中完全脫離;當多酚濃度大於 CMC 時,多酚、蛋白及已形成的絡合物發生隨機性的疏水性層疊堆積,在口腔黏膜及舌面上形成一個由多酚-蛋白絡合沉澱物組成的疏水性網狀結構,刺激黏膜下神經,產生澀味。該沉澱物兼有彈性固體和黏性流體的雙重特性,可在唾液的持續作用下或外力作用下被緩慢清除。

澀味物質是什麼?

花楸澀味物質主要是多酚類,多酚類物質在黑果花楸中含量高,是構成黑果花楸滋味的主體成分。黑果花楸中主要的多酚類物質包括黃烷醇類、黃烷酮類、黃酮醇類、花色素類、酚酸和縮酚酸類等。黑果花楸中的酚酸和縮酚酸類物質主要包括沒食子酸、鞣花酸、綠原酸、異綠原酸、間雙沒食子酸、咖啡酸、對香豆酸等。沒食子酸具有酸味,濃度高時產生苦澀感;單寧酸、綠原酸具有苦味和澀味,而且苦澀味強度隨濃度增加而增強。花楸中的黃烷醇類主要是兒茶素類物質,包括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EGCG)、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GCG,(-)-gallocatechingallate)、表兒茶素沒食子酸酯(ECG,epicatechin gallate)、表沒食子兒茶素(EGC,epigallocatechin)、兒茶素(C,Catechin)、表兒茶素(EC,epicatechin)等,其中酯型兒茶素是花楸澀味的主體,非酯型兒茶素稍有澀味,收斂性弱,回味爽。

花楸中的黃酮苷和黃酮醇苷呈柔和澀感,黃酮醇苷對花楸澀味的形成具有重要影響。黃酮醇苷除苷元外,配糖體及單糖在糖鏈中的排列順序對閾值及澀味的貢獻也有影響。原花色素具有苦味、澀味,其聚合度不僅影響總體澀味強度還會影響口感性質,鏈長增加,則乾燥、收斂性等特徵增強,而粗糙感隨著沒食子醯基化程度增加而增強。花楸中的水溶性色素對茶葉滋味具有一定影響,主要包括花黃素類、花青素類。

黑果花楸中澀味物質的功能

澀味物質在植物中時一種自然防禦功能,這是植物用來防禦動物來採食它們的一種手段,如果動物大量採食含單寧多的植物,在動物嘴裡感覺澀澀的味道,是一種很不舒服的感覺,同時也會引起消化不良,營養吸收障礙。對於植物而言,越是植物的嫩葉,如茶葉,單寧的含量越高,因為嫩葉對植物的生長至關重要,越需要保護;越是植物的種子,如葡萄籽、芡實、蓮子、五倍子,單寧含量越高,因為種子是植物繁衍後代關鍵,越需重點要保護;越是不成熟的果實,如青蘋果、青柿子、青西紅柿,單寧含量越高,因為果實在發育成熟之後才能繁衍後代的種子,越需要重點保護,而成熟的果實單寧含量很少,就是告訴動物,你們來吃我吧,順便把我的種子帶到其他地方發芽。這也是鳥兒不願意採食黑果花楸的原因。

    黑果花楸中含有的大量的多酚類物質是一種抗氧化劑,具有非常好的自由基清除作用。我們身體裡,每時每刻產生很多自由基,具有很強的氧化活性,能夠對我們的細胞產生毒害,特別是心腦血管。而多酚類物質具有很強的結合自由基能力,保護我們的心腦血管免受自由基的損害。所以說黑果花楸具有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功能。



因公眾號管理方式改變,目前不能在文章中留言。如各位有需要與我討論交流的請加我的微信號:Demao_health或掃描以下二維碼加我微信。

喜歡作者請點擊以下二維碼關注公眾號:黑果腺肋花楸與健康。


關注本文者還關注了以下內容:

科普之餘找點樂子,一些荒唐的研究!

幹紅的靈魂-單寧

一圖讀懂植物多酚的分類

花青素和原花青素的區別!

「酸鹼體質理論」是騙人的!美國該理論創始人被判向癌症患者賠償 1.05 億美元!

採收時間的不同對花楸汁中的多酚、糖和抗氧化活性有沒有影響?

愛在深秋,遇見最美的花楸紅葉

人在江湖,拼的是健康

觸目驚心的中國國民健康大數據報告!

《柳葉刀》:2040年中國人平均壽命將達到81.87歲

什麼是一般食品、新食品原料和保健食品,這些定義您能分清嗎?

來看看黑果花楸對高血壓的神奇療效!

黑果花楸對糖尿病的最新臨床介紹(二)

國家衛建委可以作為食品、保健食品或嬰幼兒食品的菌種名單

點讚花楸人之朝陽瑞得生物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黑果花楸竟然對糖尿病有這樣神奇的效果!

祝大家國慶快樂!祝祖國繁榮昌盛!祝人民幸福安康!

段子手們說:歲月是一把殺豬刀!而我說:黑果花楸是歲月的美容刀!

來,讓我來告訴您黑果花楸到底神奇在哪裡?

文獻記載:蘇聯在1940年前後就將黑果花楸命名為功能食品(Functional food)!

寫在黑果腺肋花楸新食品原料獲得批覆之際



相關焦點

  • 泰州靖江農民引進黑果腺肋花楸種苗 近期上市
    顧海燕攝   黑果腺肋花楸,中國譯名也叫不老莓、野櫻莓,原產於美國東北部,在歐洲已有100餘年的引種栽培歷史,俄羅斯、保加利亞、匈牙利等國家都有栽培。由於在我國栽種較少,國內大多數人對其並不熟悉。靖江農民徐惠群從海外引進黑果腺肋花楸種苗並進行繁育,經過3年的精心培育,300萬株黑果腺肋花楸均已試種成功,目前掛滿果實,預計近期可採摘上市。
  • 四季花楸
    錦湖金色世家花楸樹實景拍攝絨毛狀的花蕊,大概是它得名絨花的原因錦湖金色世家,栽植了多處花楸樹,沿湖綠化、健身會所西側、北側、以及小區內園林均有分布。花楸花葉美麗,入秋紅果纍纍,是優美的庭園風景樹,具有很高的觀賞特性及園林用途。花楸屬於四季科觀賞類樹木,為金色世家園林增色不少。
  • 花楸樹,俄羅斯的愛情樹
    比如下面這個:《他是龍》電影裡在把姑娘獻祭給惡龍時長輩準備的花楸果,即使知道姑娘是要獻祭給惡龍將一去不復返。而在姑娘出嫁的婚禮中,也是要撒花楸樹果子,代表祝福。 關於花楸樹從此以後,這種樹在俄羅斯廣泛地生長開來,人們親切地稱之為「花楸樹」,這種樹所代表的美好、忠誠和善良的品質為人所讚賞。
  • 中國林科院王彥輝研究員指導寧夏歐洲花楸選育工作
    人民網銀川9月21日電      2016年8月23至24日,中國林科院森環森保所首席專家王彥輝研究員、熊偉副研究員一行到寧夏農林科學院指導歐洲花楸選育工作。寧夏農林科學院副院長李生寶,固原分院副院長餘治家、荒漠化治理研究所副所長蔡進軍等同行。
  • 現代科學認定的味覺只有5種,「澀味和麻味」不是味覺
    酸、甜、苦、鹹、辛、肥味、辣味,香味,它們幾乎組成了我們味覺感受的全部,除了這些感覺還有兩種被我們叫做味道的感覺,分別是「澀味和麻味」,它們也在我們的口中被感知,但需要說明一下的是,它們也不是味覺,現代科學認定的味覺就只有5種——酸、甜、苦、鹹、辛。肥味的的認定還有爭議,而其他的感覺,辣味是痛覺,香味是嗅覺,而「澀味和麻味」同樣不是「味覺」。
  • 澀味與簡單味
    周作人在給俞平伯《燕知草》作跋時說,新散文除了抒情的成分外,還須有「澀味與簡單味」的雜糅調和,「有知識與趣味的兩重的統制,才可造出有雅致的俗語文來
  • 釀造啤酒的澀味及改善措施
    啤酒的澀味及其改善澀味(Astringency) ,詞典解釋是一~種使舌頭感到不滑潤、不好受的一一種滋味, 即一種使 人舌頭感到發木、發滯、粗糙不舒服的感覺,根據我國的習慣,人們把滋味分成七味,即酸、甜、苦、辣、鹹,鮮,澀,而澀味則是這七大味中的一~味,可見其在人們生活之中的需要了。
  • 喝普洱生茶一定要了解的澀味
    澀味是茶湯中最主體的風味。茶湯沒有澀味,如人體失去骨骼,叫軟弱無骨。但一個「澀」字,僅僅從字面上卻難以理解涵蓋茶湯這種主體風味的豐富性。茶葉感官術語中,如「濃」,「醇」,「強」,「和」,其主要都是指澀的強度與類型。同樣是澀,卻表現不同:有的澀,表現明快而有活力,有的澀卻粗糙不堪;難於下咽。
  • 農村田地裡,有1種小果樹,每年結「黑果」,人稱「龍葵」,奇特
    農村田地裡,有1種小果樹,每年結「黑果」,人稱「龍葵」,奇特!龍葵這種每年都能結出來一些「黑果」的植物,它的名稱是龍葵,那龍葵還有什麼別稱呢?其實有不少,有花友還將龍葵稱之為天泡草、黑天天等,在《本草綱目》中也有介紹到這種植物,它是茄科、屬茄屬的一種植物,也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
  • 小喜年-茶的苦澀味「化得開」嗎?
    茶中「澀味」怎麼來的?影響茶葉「澀度」的,主要是茶多酚中的兒茶素,因為在茶多酚中,兒茶素的佔比最大,在60%~80%之間,所以我們通常說影響茶澀味的主要是茶多酚。茶葉的老嫩程度會影響茶多酚的含量,從而影響澀度。茶都有「苦澀味」嗎?
  • 為什麼茶葉會苦味和澀味
    澀味澀味感覺的由來澀味是一些被視為收斂劑的組分與唾液中的富脯氨酸多肽以非共價鍵相互作用,富集並沉澱唾液蛋白,從而使舌頭表面具有潤滑作用的唾液膜被破壞,最終使上皮組織收縮而引起的收斂感覺。茶葉中的多酚類就是引起茶湯澀味的主要化學成分,也是水浸出物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含量一般佔到水溶性組分的50%-70%,是影響茶葉質量的重要指標。澀味物質的轉變多酚類物質性質較為活潑,易在酶的作用及溼熱條件下發生氧化作用,也能在常溫常壓下發生緩慢氧化作用。
  • 菠菜怎樣去除草酸和澀味?多做這一步驟,菠菜味道鮮嫩沒澀味
    本期導讀:菠菜怎樣去除草酸和澀味?多做這一步驟,菠菜味道鮮嫩沒澀味菠菜是我們一年四季經常吃的蔬菜,家裡經常吃些菠菜是有好處的,菠菜中富含鐵,鐵是人體造血原料之一,其所含豐富的類胡蘿蔔素、抗壞血酸也對身體健康和補血都有重要作用。
  • 為什麼茶水都帶有苦澀味?好茶就沒有苦澀味嗎?3個常識了解一下
    茶葉的成分比較複雜,有一部分成分,是茶葉苦味的主要來源,比如兒茶素,這種物質自帶天然的澀味,而且會溶於水中;還有一些成分,比如咖啡鹼、茶葉鹼、茶皂素等,這些物質也會溶於水,這些物質會釋放出苦味。所以,大家泡茶的時候,會發現茶葉自帶苦澀,多是由這些物質溶解於水所致的。2.茶葉苦澀程度,跟茶的品質有關係嗎?
  • 為什麼柿子會有澀味?原來是它在作怪!
    來源丨新浪網為什麼柿子裡會有奇怪的澀味呢?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吧!1柿子的澀味從何而來?原來,造成柿子澀味的「罪魁禍首」叫鞣酸。鞣酸,又稱單寧、單寧酸、沒食子酸,是一種黃色或棕黃色的無定形鬆散粉末。細心的小夥伴可能會發現,未成熟的柿子澀味會比較嚴重。這是因為,柿子中的鞣酸含量與柿子的成熟度有關,越是生的柿子,鞣酸含量越高,尤其是靠近柿子皮的地方。因為鞣酸多數以可溶性狀態存在,柿子成熟過程中,鞣酸逐漸由可溶性轉化為不可溶性狀態,因此成熟的柿子澀味就比較少了。
  • 普洱茶的苦澀味越重,後期轉化價值越大?
    在普洱茶中,苦味和澀味往往相伴相生,且佔據茶湯滋味的主導地位,更有「不苦不澀不是茶」的說法。一些茶友認為,普洱茶的苦澀滋味是茶葉內含物質豐富的表現。苦澀味是怎麼產生的?苦味主要由茶葉中的咖啡鹼、可可鹼、茶葉鹼、花青素、茶葉皂苷等物質作用產生。而咖啡鹼是茶葉最主要的苦味物質。澀味主要由茶多酚、醛、鐵類物質作用產生。
  • 武夷巖茶中,正巖山場的肉桂,為什麼苦澀味不重?
    如果的產區不好,日照過強的情況,茶青鮮葉內的苦澀物質大量生成,苦澀味會更重。 當然,如果是在做青、焙火的過程中,肉桂的內質徹底被焙空,焙死的情況,也會存在久泡不苦不澀。 故而,並非是低等級的肉桂苦澀味才不明顯。要分清情況。
  • 茶葉滋味物質:澀味物質、苦味物質、甜味物質、酸味物質
    茶葉滋味物質:茶葉中由味覺能感覺到的茶味構成物的總稱,主要有澀味物質、苦味物質、甜味物質、酸味物質,茶客喝茶的時候最常用的字眼是「鮮」、「澀」、「苦」,這些滋味與茶葉的什麼物質有關?茶葉的澀味,兒茶素表現最為突出,其中酯型兒茶素苦澀味強,非酯型兒茶素爽口、澀味弱。
  • 你的武夷巖茶,為什麼會出現澀味?除了工藝,還有這個因素!
    但,澀味仿佛是一個暗影,尾隨在巖茶身後,伺機行動。這不,我們在喝茶時,總能發現若干個讓人不痛快的情況,澀味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悄悄潛入湯水裡。如一位茶友所問:「麻花同學,好的巖茶,ta的綿柔有力道,是否從頭到尾?我周圍裡茶館小妹說四五泡後就會苦澀了,前三四泡真的不錯,可就是四五泡後會苦澀,像這樣的情況也是好茶嗎?」
  • 明明澀味濃重很難喝,卻被說成是好白茶?到底哪裡出問題
    前幾天,在網上看到,有人說,白茶帶有澀味是好茶的表現。那一瞬間,腦海中浮現的就是,那口柿子咬下去,殘留在口中的感受。竟有人說,帶有澀味是好茶的表現。忍不住回憶了那天的感覺,那種感覺似乎又回到口中。像咬了一口生柿子的感受,滿口的澀味。說帶有澀味的白茶是好茶,這不是在找虐嗎?白茶會帶有澀味,主要是因為它其中的茶多酚含量過高所導致。將一杯蘊含著大量茶多酚的茶湯喝到口中,就會覺得口腔內,充滿了砂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