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區域與不確定性未來有關

2021-02-23 開放科學

  根據美國心理協會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那些努力應對未來可能發生的潛在威脅的不確定性或模糊性的人,可能有一個異常大的紋狀體。這種紋狀體是一個與廣泛性焦慮症相關的大腦區域。

 

     「潛在的未來威脅的不確定性和模糊性對於了解焦慮和焦慮症的產生至關重要。」來自美國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College)的主要作者JustinKim博士說。「個體處理這種不確定性的能力與大腦特定區域內灰質的關係。」這項研究已經發表在APA的《Emotion》期刊上。

 

  在這項研究中,61名學生在填寫了一項旨在衡量他們容忍未來負面事件的不確定性的能力的調查後,研究人員對其大腦進行了MRI(核磁共振)掃描。Kim博士和他的同事分析了MRI,並將其與不確定性評分的不耐受性進行了比較。他們發現紋狀體的體積與不確定性的不耐受顯著相關。

 

       Kim博士說:「難以容忍不確定的未來的人有一個相對較大的紋狀體。令我們吃驚的是,這僅僅是紋狀體,而不是我們檢查的大腦的其他部分。以往專注研究患有強迫症和廣泛性焦慮症的患者的那些研究也發現在紋狀體中灰質體積增加,但這是第一次在未確診的情況下發現與不確定性的不耐受有關。」

 

      「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在健康個體中可以觀察到增加的紋狀體數量和不確定性的不耐性之間的關係」他說,「紋狀體的體積相對增加可能與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時你的不容忍性有關,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你有強迫症或廣泛性焦慮症。」

 

     「雖然紋狀體主要是在運動功能中起作用,但動物研究也表明,在學習新任務的過程中,它在我們如何預測一個特定的行為是否會得到回報方面發揮作用。換句話說,紋狀體編碼了如何可預測和預期的獎勵。與簡單地回應獎勵相比,這是一種更高的獎勵處理形式。鑑於不確定性的不耐受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可預測性的渴望,我們的發現提供了一個與我們對於可預測性的需求相關的生物學標記。」Kim博士說。

 

  由於研究結果來自心理健康的個體,Kim博士建議:「年輕人紋狀體的體積可以預測那些在以後的生活中發展為廣泛性焦慮症或強迫症的風險,但這仍有待觀察。更重要的是通過監測紋狀體和跟蹤其在治療過程中的體積,這些發現可以作為治療這些疾病特殊症狀的起點。」

 

全國免費諮詢電話:400-6069123/029-68590972

微信諮詢:3083784441

投稿郵箱:huodong@yixue360.com

單位地址:西安市高新技術開發區錦業一路綠地SOHO同盟B座18樓

移動站:m.imoa360.com

相關焦點

  • 大腦中12個與愛情有關的區域
    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在大腦中發現了12個與愛情相關的區域。當一個人墜入愛河時,大腦神經網絡的12個特定區域將被激活。它們負責愛情的情緒、報酬以及智力激發等。大腦神經網絡的12個與愛情有關區域 Graphic by James W.
  • 神經科學家利用VR技術識別與記憶有關的大腦區域
    不僅僅是遊戲,VR/AR技術已經漸漸地滲透進許多行業,如醫療、教育、旅遊等等,相信不久的未來VR/AR技術將對我們每天生活的這個社會各方面造成影響。日前,加州大學研究員利用VR技術識別與記憶有關的大腦區域,幫助他們深入了解不同大腦區域如何在情景中收集記憶。那麼今日還有哪些熱點呢,99VR視界小編已經為您準備好了,噔!噔!噔!
  • 和左撇子相關的基因 還與大腦負責語言的區域有關?
    科學家發現人體4個大腦基因區可能促使嬰兒成為「左撇子」,同時,這4個大腦基因區也可能是左撇子擁有較好語言技巧的原因。雖然當前科學家對左撇子的研究未能有效確定任何精確的「左撇子基因」,但能夠將其縮小至人類基因組中的特定區域,之後研究人員發現左撇子行為特徵可能是胎兒大腦在子宮和身體微管中發育過程的副產物。
  • 那些和左撇子相關的基因,還與大腦負責語言的區域有關?
    「左撇子」,同時,這4個大腦基因區也可能是左撇子擁有較好語言技巧的原因。雖然當前科學家對左撇子的研究未能有效確定任何精確的「左撇子基因」,但能夠將其縮小至人類基因組中的特定區域,之後研究人員發現左撇子行為特徵可能是胎兒大腦在子宮和身體微管中發育過程的副產物。
  • 美研究發現「島葉」是與菸癮有關的大腦區域
    美研究發現「島葉」是與菸癮有關的大腦區域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29日 10:29 來源:新華網   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大腦中一個名為島葉的區域受損後,菸民的菸癮就會消失。
  • 研究發現兒童肥胖與大腦關鍵區域的結構差異有關
    根據劍橋大學的一項新研究,與正常體重兒童的大腦相比,兒童肥胖與認知控制相關區域的大腦結構差異有關。但是,領導這項研究的科學家強調,由於他們的大腦結構不同,因此無法說出肥胖是否會導致這些腦部變化或兒童是否肥胖。全世界約有1.24億兒童肥胖。
  • 藥物上癮與大腦區域有關
    10月25日,星期四(健康日報新聞)——根據一項在老鼠身上所做的安菲他明上癮的試驗的新的研究得出的結論是,有一個特殊的大腦區域可能對藥物上癮是至關重要的。   一個外部專家羅伯特歐爾博士說:「在老鼠中的這項研究與涉及到人類藥物上癮行為的新的結果匹配性很好。」
  • 科學家證實:與大腦一個區域有關
    而現代有生理醫學家認為,「靈魂」存在於神經細胞中,人的意識、幻覺其實都是大腦特定神經細胞活動的結果。《Nature》:大腦一個區域竟與靈魂出竅有關!用科學證明「靈魂出竅」,這聽起來似乎有些奇怪,但最近發表在《Nature》上的一篇論文認為,靈魂出竅與特定大腦皮層產生的節律有關。
  • 如何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機會?科創未來資本論壇解鎖答案
    紅網時刻記者 劉璇 長沙報導 世界經濟下行、新冠疫情、中美關係、新基建、註冊制改革、國企改革……2020年中國資本市場受到諸多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對於有志於在資本市場有一番作為的企業而言,如何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的機會? 數字新經濟,雲開看未來。
  • 研究發現環流不確定性可解釋全球季風降水未來增加的不確定性
    在全球變暖背景下,可靠的季風降水未來預估結果,對季風區內的社會經濟發展等具有意義。此前不少研究認為變暖背景下,季風降水將增多,但環流減弱,預估結果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近日,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陳梓明在導師指導下,基於第六次國際耦合模式比較計劃(CMIP6),四種未來預估情景的試驗(SSP1-2.6、SSP2-4.5、SSP3-7.0和SSP5-8.5),探究21世紀全球陸地季風區的夏季降水變化特徵及模式間不確定性的來源。
  • 發現預見未來的大腦系統
    不知不覺中,大腦進行複雜的數學運算,通過感官處理來自環境的信息。但當面對可能為未來做準備的時候,它就會急於計算。它不僅需要知道會發生什麼,而且,也不是最不重要的,何時... ...新的研究發現,無論是在正常或特殊情況下,大腦是如何管理預測未來的。它利用快速思維和模糊邏輯的系統,讓我們做出適當的反應。
  • 研究發現環流不確定性可解釋全球季風降水未來增加的不確定性
    在全球變暖背景下,可靠的季風降水未來預估結果,對季風區內的社會經濟發展等具有意義。此前不少研究認為變暖背景下,季風降水將增多,但環流減弱,預估結果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近日,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陳梓明在導師指導下,基於第六次國際耦合模式比較計劃(CMIP6),四種未來預估情景的試驗(SSP1-2.6、SSP2-4.5、SSP3-7.0和SSP5-8.5),探究21世紀全球陸地季風區的夏季降水變化特徵及模式間不確定性的來源。
  • 研究檢查了大腦在不確定條件下的反應
    赴美看病服務機構和生元國際了解到,特拉維夫大學的一項新研究檢查了大腦在充滿風險和機會的環境中,面對不確定性和緊張衝突時的反應。研究人員確定了大腦中負責在渴望獲得和避免損失之間保持微妙平衡的區域。τ領導的研究人員大披肩Hendler教授,教授伊扎克。
  • 與大腦兩個區域有關
    德國研究人員發現,這可能與大腦中兩個特定區域相關。來看研究人員的分析。研究人員說,他們藉助磁共振成像技術,對264名研究對象的腦部進行掃描,又以問卷形式調查了他們對自身行動的控制能力。結果發現,對於做事愛拖延這種行動控制能力較差的人,他們的大腦杏仁體體積較大,而且杏仁體和另一個叫背側前扣帶皮層的大腦區域功能連接較弱。
  • 當你孤獨時,你的大腦到底在幹什麼?|核磁共振|大腦|孤獨|區域|記憶...
    我們知道,這些認知能力是由大腦的默認網絡區域居間促成的。因此,這種對自我反省以及可能是想像的社會體驗的增強關注,自然會動用基於記憶的默認網絡功能。」一直以來,人們都把大腦看作一臺隨時待命的計算機,平時處於休眠狀態,當被要求處理各種任務時才重新啟動。但索科洛夫的實驗卻似乎預示著大腦在「放空」時仍消耗著不少的能量。後來,華盛頓聖路易斯大學的神經學學者馬庫斯·雷切利和他的同事經過數年的研究,逐漸揭開了大腦空閒時究竟在做什麼的奧秘。雷切利一直運用一種被稱為「PET」的腦成像手段研究與詞彙有關的大腦活動。
  • 未來十年,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會如何影響人類及世界?
    沈語冰(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我在想,那些有關後人類或人類世的哲學論述是否太樂觀了?人類與病毒的鬥爭伴隨著人類歷史,未來恐怕仍然如此。有關疫情對未來十年的影響,我個人認為,疫情對人類基本的適應策略的影響並不大,其主要影響應該反映在政治層面上——不同國家在處理疫情上的措施與效率不同,必將影響人們對於不同社會狀況的評估。
  • 科學家確認大腦中安慰劑效應的有效區域
    根據美國西北大學範伯格醫學院(Northwestern Medicine)和芝加哥康復研究所(RIC)的一項新研究,科學家首次確認了大腦中負責疼痛緩解的「安慰劑效應」的區域,「假治療」確實可以大幅度地減輕患者的疼痛感受。
  • 自控力強不強 與大腦灰質多少有關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觀察了前額葉皮層的兩個特定部位,稱為背外側前額葉皮層和腹側前額葉皮層,這兩個部位都與自我控制有關。在研究的第一部分,研究人員分析了之前三個實驗的數據,這些實驗收集了關於大腦灰質數量的信息。實驗包括91名參與者,這些人都很瘦,沒有一個人節食。
  • 一個意料之外的大腦區域,居然影響「價值觀」
    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神經生物學家已經確定了負責根據過去經驗做出價值決策的大腦區域。
  • 閱讀時,大腦的不同區域在幹啥?
    而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科學家們卻選取了這本書中的一個章節進行了一項研究:確定在人們閱讀的時候,不同的腦部區域都在做些什麼。模型分辯大腦認知過程卡內基梅隆大學機器學習系的研究者讓8名受試者閱讀《哈利波特》中的一章,並在他們閱讀的時候對它們進行了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掃描(fMRI)。研究人員對閱讀該章節時每4個字產生的每一立方毫米的掃描結果進行詳細分析。